关俊杰张解元王会黄文旵汪泱 谢宗平*
大段骨缺损的修复是骨科常见的难题。目前,异体和自体骨移植是大段骨缺损最常用的治疗方法[1]。自体骨移植效果最佳,但来源有限并且获取方法有创[2]。异体骨移植存在免疫排斥风险,失败率较高[3]。骨生物活性材料为大段骨缺损的治疗提供了新的选择。理想的骨生物活性材料应该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骨诱导活性,并且随着新骨的不断生成,材料逐渐降解,待材料完全降解时,新骨完全填充缺损处[4]。
研究发现,硼酸盐生物玻璃(borate glass,BG)具有良好的骨诱导性和生物相容性。BG在局部降解后可与骨组织存在密切的离子交换,并促进矿化作用。BG的降解性和机械性能与其组分密切相关,通过改变组分含量可以显著改变其降解速度和机械性能。由于BG具有以上生物学特性,使其成为一种具有广阔前景的骨填充材料[5]。本研究拟比较BG与自体髂骨移植对兔桡骨干缺损的修复作用,为临床骨缺损的修复提供更优的生物材料。
所有的动物实验均严格按照动物实验要求进行,且得到了我院伦理委员会的批准。
实验动物:雄性清洁级新西兰兔38只,6~8周龄,体重2.5~3kg。由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实验动物中心提供。
试剂:钙黄绿素和茜素红购自美国Sigma公司。
1.2.1 BG制备
BG制备参照以前描述的方法[6],分子式为6Na2O-8K2O-8MgO-22CaO-54B2O3-2P2O5(mol%)。
1.2.2 动物手术
静脉注射戊巴比妥(30mg/kg)常规麻醉动物,剃毛后消毒铺巾。取左桡骨中段3cm长切口,逐层切开皮肤、浅筋膜、深筋膜和骨膜,分离暴露桡骨干。用摆锯制造桡骨干15 mm骨缺损,整个过程中生理盐水不断冲洗(见图1)。考虑髂骨取骨植骨术是有创操作,可能对动物的状态造成影响,所有动物都进行髂骨取骨术,大致步骤如下:取髂前上棘附近2cm长切口,逐层切开皮肤、浅筋膜、深筋膜和骨膜,咬骨钳咬取髂骨,骨剪剪成棒状。根据桡骨缺损处填充的材料不同随机将实验动物分组:空白组(n=8,缺损处无填充材料);对照组(n=15,自体髂骨填充);实验组(n=15,BG 填充)。可吸收线将材料或者自体髂骨固定缺损处,常规关闭伤口(见图2)。术后3天碘伏常规消毒切口,肌注青霉素抗生素预防感染,整个实验期间死亡2只(空白组1只,对照组1只),均为术后行X线检查麻醉时出现麻醉意外。
图1 建立兔桡骨干中段15 mm长骨缺损模型
图2 将BG植入骨缺损处,同时用可吸收线将材料固定于缺损处
为显示骨缺损处新骨生成和矿化,在6周和9周分别将荧光标记染料茜素红(30 mg/kg)和钙黄绿素(10 mg/kg)注射到动物腹腔中[7]。12周后将动物安乐死,标本于中性福尔马林溶液中固定48 h。
1.2.3 X线和Micro-CT检查
术后4、8和12周后行X线检查,评估新骨生成和材料降解情况。
将包含缺损处近端和远端各0.5 cm的标本固定于70%的乙醇溶液中。高分辨率 Micro-CT(Skyscan 1173,比利时)来分析骨缺损处新骨生成情况。按照25 m的分辨率扫描样本。将样本重建并进行3D分析,在同阈值条件下分析骨密度 (bone mineral density,BMD)和骨体积分数 (bone volume/tissue volume,BV/TV)[8]。
1.2.4 双色荧光标记
将样本置于梯度乙醇中脱水后包埋于聚甲基酸甲酯(PMMA)中。硬组织包埋成功后,将样本用硬组织切片机(Leica SP1600)以250 m的厚度进行纵切。将硬组织切片粘在透明塑料载玻片上,并打磨至最终厚度为60m。采用共聚焦荧光显微镜(Leica)来检测荧光染料在缺损处的沉积,将激发和发射光调节至543/580-670 nm和488/500-550 nm来观察茜素红和钙黄绿素的沉积情况。将硬组织切片进行 Van Gieson染色观察新骨生成情况。
大体照显示对照组和实验组12周后骨修复效果最好。缺损处的新生的骨形态与正常骨形态接近,BG基本降解完全。12周后空白组缺损处有少量的骨痂生成,缺损没有骨愈合迹象(见图3)。
图3 取材后大体照(A.空白组;B.对照组;C.实验组)
空白组在3个时间点骨缺损都没有愈合迹象。对照组4周时有大量的骨痂生成,8周时骨痂不断重塑,12周时完全修复骨缺损。实验组中BG在4周时就逐步开始降解,8周时大部分已经降解,并有大量的骨痂生成,12周时缺损完全愈合并且支架降解完全,新生骨与正常骨的边界模糊,髓腔重新形成并再通(见图4)。
图4 术后4、8和12周各组X线片
Micro-CT重建结果显示12周后对照组和实验组新骨明显多于空白组。进一步的形态学结果分析显示对照组和实验组局部BMDs和BV/TV明显优于空白组,对照组和实验组之间没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见图5)。
图5 术后12周桡骨缺损处Micro-CT(A.空白组;B.对照组;C.实验组)和成骨分析(*P<0.05和空白组相比,**P<0.05和空白组相比)
亲骨荧光染料随着新骨的矿化沉积在新骨生成区域,可直观反映新骨生成情况。亲骨荧光染色显示在术后6周和9周茜素红和钙黄绿素沉积在对照组和实验组明显多于空白组(见图6,彩图见插页)。该结果显示对照组和实验组新骨生成和矿化速度明显快于空白组。
图6 亲骨荧光标记显示各组新骨生成和矿盐沉积
为进一步显示缺损处新骨生成情况,行VanGieson(VG)染色。VG染色结果显示空白组有大量的纤维组织(箭头所示),对照组和实验组有大量的新骨生成(*所示),并且有大量正在矿化的软骨组织(#所示),见图7,彩图见插页。VG染色结果直接证实对照组和实验组修复效果明显优于空白组。
图7 VG硬组织染色显示各组新骨生成情况(箭头示胶原纤维,*示骨组织,#示软骨组织)
生物活性材料的出现为骨缺损的治疗提供了新的选择。BG作为一种生物活性玻璃,在骨缺损治疗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9]。目前尚未将BG的骨修复性能与自体骨移植这一金标准进行比较的报道。基于早期课题组工作,设计了将BG的骨修复性能与自体骨移植直接进行比较的实验研究。本实验证实BG能完全修复大段骨缺损,X线、Micro-CT、亲骨荧光染色和组织学染色都显示实验组新生骨明显多于空白组,与自体髂骨移植效果接近。
理想的骨修复材料不但具有优良骨诱导性能,并且还要有合适降解速度。通过X线显示BG的降级速度与新生骨的生成速度相匹配。随着时间的延长,BG不断降解,同时新骨不断生成。最终BG完全降解新骨完全填充缺损处,达到完全愈合。
研究证实,硼离子能激活多条成骨相关的通路,BG良好的骨诱导性与硼元素密切相关[10]。本课题组的早期研究也证实了BG通过激活BMSCs成骨相关的BMP/Smad信号通路促进骨再生[11]。随着植入的 BG在缺损处的降解,硼离子在缺损处发挥成骨效应,促进新骨生成。必须要指出的是,超过一定浓度的硼离子具有毒性。以前的研究报道兔对于硼元素的安全剂量<100 mg/Kg。我们的血样分析也显示硼元素在血中的浓度远低于中毒剂量。组织学染色也没有发现局部硼中毒现象。本研究证实BG不但能发挥良好的成骨诱导性能,还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在修复效果上达到了自体骨移植这一金标准。
本实验提示BG具有强大的骨诱导性能。因此,有必要进一步通过大动物实验验证其骨修复性能,为BG的临床转化奠定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