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 斌
周晓宇
刘 雷
大城市近郊区是一个客观存在、介于城市和农村之间错综复杂的地域综合体,是城市地域结构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环境向农村环境转换的过渡地带,是一个城市功能和农村功能互为渗透、社会经济发展特殊而又十分活跃的地区[1-2]。文中所指的近郊区,是指与主城区通过对外交通干道相连接,并具有便捷公共交通往来的紧密联系圈层,是主城区居民工作与居住出行的重要目的地,是城市第二产业与第三产业发展的热点地区,该区域具有动态性,随着城市空间的整体发展而变化[3]。特殊的经济地理位置使大城市近郊区既是统筹城乡社会经济、实现城乡一体化的前沿阵地,又是人口管理、土地利用、社会秩序、生态环境等问题最多、矛盾最突出的地带[4]。20世纪80年代德国乡村环境更新的主要内容有:保障农业生产,合理布局居住与生产空间;保障乡村风貌与社会各领域的协调发展;保护村落独特的内在文化价值;强化村民的凝聚力等[5]。丁金华针对江南乡村景观的生态问题,构建了4项生态化环境更新策略:促进资源集约利用,保护自然景观生境条件;加强景观生态建设,发挥生态服务功能;强化适宜性分析,建立景观生态安全格局;突出地方特色,建设优美乡土景观[6]。大城市近郊乡村是未来城乡统筹的重要节点,但是随着改革开放的转型和城镇化进程的推进,乡村普遍呈现有机秩序退化、现代功能滞后等问题,乡村更新正是延续传统文脉、修复有机秩序、提升乡村生活品质的一种建设模式[7]。
在美丽乡村的浪潮下,全国都在做乡村整治,然而大部分整治过程中并没有注重乡村的地域特色、特点,导致乡村景观千篇一律、千村一面。很多城市元素的注入,使得乡村失去原有的景观风貌。乡村的公众保护意识不强,对村庄原有肌理和传统建筑的破坏,造成对村庄环境和历史价值的破损。由于地处近郊区,乡村建设缺乏规范化的规划管理,违法建设多,交通状况差,村庄的水、土壤和空气长期受到城市污染的影响,乡村景观问题严重。通过对全国255个村庄人居环境调查及典型案例研究显示,约60%的村庄景观风光一般或差,约80%的村庄街道和田间道路绿化不足,居民点绿色覆盖度低,沟路林渠破损严重,河流生态功能严重退化,生态化驳岸缺失,林网植物群落结构和树种单一,缺乏乔灌草搭配和季相变化[8]。所以,大城市近郊乡村具有独特的区位特征和城乡发展矛盾,自然环境敏感、脆弱。
乡村现有基础设施落后,道路建设水平不高,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速度无法满足需求量的发展。同时乡村道路受到历史遗留问题影响,路网的级配不协调,近郊乡村的道路等级不能很好地与城市衔接,严重影响近郊乡村的交通。近郊乡村的交通出行方式与城市相比,缺乏便捷的轨道交通和公共交通。近年来私家车的蓬勃发展,使得乡村交通结构成为以电动车、私家车为主的综合交通方式。相比之下,乡村的公交车线路设置、数量以及站点的布置都有很多需要提升的地方。
在乡村交通发展过程中,缺乏整体、科学、长远的规划和管理,给后续的发展增加了困难。与此同时,交通系统也缺乏一个有权威的统一协调部门,能够及时有效地解决一些复杂的系统性问题。
乡村建筑长期以来都是以农民自建为主,主要依靠施工人员的经验和技术建造,科学技术理论不足,导致房屋建筑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其次,农村建筑大多技术水平比较差,经常出现建筑面积大,但空间利用率不高,空间布局不够合理,建筑的采光、防水、保温隔热等技术效果差的情况[9]。房屋建造时间久,大多建筑形式为砖混结构,不能满足基本的抗震设防要求。
随着社会的发展,近郊乡村受城市化影响越来越大,乡村建筑逐渐难以满足现代生活功能需求,同时大批外来务工人员的涌入,使得对租房的需求量急剧增长,村民为了增加经济收入,随意搭建辅房,违章搭建现象严重。长此以往,由于乡村建设缺乏规划管理,导致乡村空间布局愈加混乱。
与城市相比,近郊乡村的基础配套设施还存在很多问题。乡村的基础设施数量少、质量缺乏保障、没有定期维护、相关设施使用周期短,以及更新速度慢等问题依然表现明显,无法充分满足广大村民对精神文化的消费需求。
村庄建设缺乏科学规划和规范管理,导致产业发展方向不明确,土地利用方式较为混杂,农业用地、工业用地、村民宅基地相互穿插,公共活动空间数量有限,缺乏科学管理与规划,产业方向不明确,土地集约利用水平较低[10]。
大城市近郊乡村更新不同于城市更新,城市更新是针对衰落区域,通过综合整治更新促使其在社会、经济、文化方面恢复活力,实现城市整体效益最大化[11]。而乡村更新是对旧有乡村生活环境、总体布局、建筑功能、产业结构中的一方面或多方面进行的翻新建设。因此,乡村更新建设与城市更新都是对衰落的区域进行革新,但是各自的侧重点不同,所要达到的目的也不同。所以根据近郊乡村更新过程中不同的问题,不同的目标定位,产生不同的更新策略。
与城市相比,近郊乡村拥有丰富的景观资源,在景观设计时可以利用乡村中原有的植被、山水、村落来构建园林景观,体现园林“天人合一”的理念,达到人工与自然的融合,充分展现地域特色和民俗风情。加强保护乡村环境,村庄原有的景观风貌才能在景观设计中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在景观设计的同时要注重人文资源的表达,以及对当地地域文化和景观要素的传承和保护。
根据乡村自身特点,制定综合、系统的交通规划,明确交通系统远期发展战略和发展方向。在规划新建道路的同时要顾全大局和长远利益,建好新增的基础设施,兼顾已有设施的改建和扩建,保障交通基础设施的完善。在限制交通发展的硬件条件下,要提高土地布局的合理性,以充分满足居民在交通基础设施和运输上对交通的需求。
对于人口密度相对较小、私家车普及率相对较低的乡村,优先发展公共交通是实现可持续交通发展的科学规划。同时制定一个科学合理的公交路网,为居民提供一套真正方便快捷的出行方式,为乡村交通快速发展提供保障。
村庄内建筑空间布局整治,以拆、理为主,拆除村内违章建筑,拆墙露院,梳理建筑空间布局。整合公共空间,营造日常所需活动场所,为居民提供充分的活动空间,满足村民的生活需求。
建筑立面整治以整体协调、干净整洁为目的。对于人居建筑,以原有立面色彩为基调,对轻微破损的立面进行修补,饰面破损严重、赤膊墙或粗糙面砖进行重新粉刷。原有丧失功能的建筑,对其注入新的使用功能,在保留原有建筑模式的基础上,进行适当的修复和改造,使其焕发新的活力,拓展新的价值。
乡村在历史演变的长河中,孕育了农村独具特色的生态文化。乡村整治过程中,为满足人们日常生活需求,采取设置停车场、自行车租赁处和城市家具等措施,从而塑造乡村适宜的生活环境和良好的景观特色。相关配套设施设计简洁、材料古朴,同时蕴含丰富的文化含义,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不仅有装饰审美的功能,而且能彰显乡村地域文化。
绕城村是杭州市西湖区三墩镇行政村,位于三墩镇西北部,距离三墩镇政府4.5km。绕城公路西线贯穿本村,紧邻紫金港枢纽,距离杭州市中心地段武林广场13km,是典型的大城市近郊乡村(图1)。
绕城村的区域面积约2.6km2,辖区内有11个村民小组,全村525户人家,总人口约4 282人,其中常住人口2 331人,外来人口1 951人,村庄外来人口比例大,这也是大城市近郊乡村极具代表性的特征。村内自然条件优良,良田、阡陌、河流、护坡和池塘等犬牙差互,丰富的水域与村庄建设用地交相辉映,“枕河而居”的水乡空间格局使得这个典型的大城市近郊村庄特色鲜明(图2)。
绕城村也存在大城市近郊乡村类似的问题,经过实地调查分析,总结为以下几个方面。
1)景观风貌单一。由于村内居民随意堆放杂物,违章占用公共空间,导致村内公共活动空间不足,绿化景观质量不高,居民的人居环境有待改善;乡土文化缺失,村内的景观不具有识别性,不能很好地传承乡村文化。
2)交通结构无序。绕城村的现状交通道路容量不足,承载力低,与城区道路对接混乱,村内南北干道宽4m左右,严重影响交通出行并且存在消防隐患,与城市交通没有良好的衔接。公交路线、站点规划不尽合理,不能很好地满足村内居民对客运交通的集散需求。
3)建筑立面破旧,空间布局混乱。住宅建筑密度较高,违章建筑面积大,立面破损老旧、参差不齐,村内建筑布局无序混乱,缺乏整体性,出现住宅建筑、工业建筑、城市建筑杂乱并存的现状。
4)公共基础设施匮乏,环境污染严重。村内生活方式原始,没有市政给排水管网,村民的生活用水基本是从地表直接汇入周边农田及河道内;而且村庄内缺乏垃圾回收站点和污水处理场,生活污水未经任何处理直接排放到河道,生活垃圾随意堆放,严重污染环境。
图1 绕城村区位
图2 绕城村鸟瞰
图3 绕城村景观设计平面图
图4 绕城村实景
图5 慢行系统实景
图6 建筑立面实景
绕城村业态种类多但规模都较小,第一产业以种植苗木为主,第二产业有加工业、手工业等。工厂多数租用村民住宅房作为生产车间和储藏间,工人大多是来自村中的妇女。劳动力不足且缺乏规范管理,然因紧邻大城市的近郊区位优势,使其发展潜力巨大。
三墩镇绕城村是平原湿地水乡,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浓郁的水乡文化底蕴,所以在整治过程中禀赋乡村本身优势,因地制宜、结合实际,从景观风貌、交通结构、建筑风貌、基础设施四大方面提出更新策略[12](图3)。
3.3.1 对景观风貌的优化
绕城村景观更新规划根据村庄地形、地貌特点,通过整合村内原有自然资源,欲为村民营造一个宜居宜业的美好家园,为市民打造一块参与体验的休闲乐土,为地域保留一块生态自然的生态绿洲。据此,景观规划形成了“三大乡村主题、四个形象、三大中心建筑、十一个乡村节点”的功能结构,突出景观功能在乡村更新中的作用,体现绕城村的村庄特色,发挥区位优势,彰显乡村魅力,打造出一个适合市民周末休闲旅游的乡村景观。
乡村主题的构建,即通过对现状地形、地貌的景观重塑,打造贴合规划主旨的主题形象公园,设计出科普教育基地、花海基地和入口生态公园,植物营造景观空间,为居民提供一个优美的生活环境,提升景观质量,提高生活品质。
入口形象的打造,通过对当地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的充分融合,设计出1个主入口形象和3个次入口形象,完美地体现景观多元性,是人文因素、自然因素、历史因素的和谐统一,更是景观设计合理性与功能性的结合。独具特色和内涵的入口形象,将景观建筑与传统文化完美融合,不仅提升景观效果,也展示了生态文明、地域特色和历史文化[13]。
乡村节点的营造,绕城村的11个村民组,一组一节点,11种植物种植主题组成了11个乡村节点。乡村节点的打造为村民营造出合适的公共活动空间,提升村庄的景观绿化,改善居住环境。根据不同的花期和寓意,选择了樱花、荷花、杜鹃、梅花、桂花、紫薇、月季、牡丹、菊花、鸢尾和绣球11种不同的植物主题,在村庄内合理设计了11个不同主题的景观节点,为居民营造出良好的居住环境和美好的景观空间(图4)。
3.3.2 对交通结构的重塑
绕城村一直是江南水乡的典型,水、陆交通便捷,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乡村道路的延伸和各种车辆的增多,人、车、路的矛盾不断加剧,难以满足近郊乡村与大城市之间的沟通需求,交通供需失衡,将会成为发展乡村旅游业的瓶颈。
因此交通结构规划提出“二绕”的核心理念,分别以“陆绕”和“水绕”为路线,系统规划绕城村交通系统,极大地丰富和完善了绕城村现有的交通结构。“陆绕”包括自行车系统和人行系统,打造时下乡村旅游最流行的慢行系统(图5)。慢行系统是游客体验度最高、参与感最强的交通方式。绕城村人行系统全程约8 714m,亲水率达64%,舒缓、蜿蜒的人行系统让城市居民暂时远离大城市的快节奏、高压力,满足亲近自然的渴望和对传统生活的向往。自行车系统环形贯通,亲水率达40%,全线约15 360m,串联了17个重要景观节点,极大地开发了乡村的自然景观资源和旅游价值。“水绕”即贯通原有河道,河道全长约9 887m,拥有水埠头65个,其中新建3个,河道新开挖贯通564m,形成环形水路。船行道全程约4 500m,串联游船码头4个、水埠头35个。通过贯通水陆2条线路,极大提升了绕城村的交通功能,使村庄与城市更好地联系在一起,发挥近郊乡村的区位优势。
3.3.3 对建筑风貌的控制
村落形成过程中,建筑并无统一规划,户主的功利主义、违章搭建,造成村内建筑杂乱无序、空间拥挤。建筑整治以拆、理为主,因地制宜,拆除违章建筑,拆墙露院,分类改造,适度美化建筑立面,引导自主建设,发展民宿。主要针对建造年代较长,外立面产生破损、阴阳面或墙面赤膊等质量较差,与周边环境、建筑风貌相差甚远的建筑。重点改造建筑的外立面,通过更换墙体饰面材料,修补原有建筑外立面,调整材质、更改色彩,改变现有建筑外部观感与视觉效果。对于部分建筑外设楼梯,给予统一规划设计,包括楼梯形式、入口方向,根据建筑形式协调统一。根据村民的需求不同,住宅户型多样,在专业技术人员的指导下进行更新,逐渐完善,建筑风貌协调统一(图6)。
3.3.4 对公共基础设施的配置
绕城村现状公共设施不完善,没有垃圾收集点,缺乏休闲设施,公交站牌破旧。针对现状情况,根据浙江省《村庄规划编制导则》,统一合理规划,就地取材,营造乡土气息,设计具有当地特色的公交站台、垃圾桶等公共设施,合理放置相应的垃圾收集点、公交站台。不断完善绕城村的基础设施和社会服务设施,全面提高绕城村的村庄建设及其生活品质。通过各项配套设施的建设进一步提升绕城村的村庄功能,以配套设施功能“质”的提升来提高村民的生活品质。
大城市近郊乡村有着独特的区位特征属性和浓厚的乡土特色,在社会发展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对于近郊乡村的整治尤为重要。本文通过对杭州市西湖区绕城村综合整治项目实例研究,详细阐述了大城市近郊乡村在整治过程中的更新策略,并提出相应的整治措施。景观功能上植物景观提升改造,注重景观空间的打造,强调景观功能在更新建设中的作用;交通结构上贯通水陆交通系统,丰富和完善交通系统,提升交通功能;建筑以梳理空间为主,分类改造,统一建筑风貌;合理规划和完善公共基础设施。对乡村全面综合整治规划,满足乡村更新需求,促进城乡统筹发展。研究内容不仅是为大城市近郊乡村的建设提供借鉴,也是对“美丽乡村”整治规划的经验总结。
注:文中图片均由周晓宇拍摄或绘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