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德兴
十九大以来,改革攻坚背景下的社会主要矛盾已经悄然发生了转变[1]。面对目前发展中存在的不充分不平衡的困境,研究中华文化遗产有助于为其提供借鉴与解决思路。而古民居建筑由于其建筑特色与代表性,成为中华文化遗产中举足轻重的项目。研究古民居建筑,一方面有助于从客观物质成果上解构古人智慧,古为今用,推动现代建筑设计建设发展,充分挖掘建筑发展与创新潜力;另一方面有助于从古民居建筑风貌中挖掘其中蕴含的文化精神内涵,坚定改革发展的传承思路,探索发展矛盾在精神层次的优化思路。
古民居建筑是以人工手动搭建而非依靠现代机械技术构造的古代居民居住的建筑或建筑群。古民居建筑的定位决定了其内涵包含两方面层次,一是建筑过程是对古代群众智慧的体现。不同于现代建筑可依靠现代信息技术高精准作图、利用电力机械搬运及搭建高重量建材,古代技术相对落后,古民居建筑依靠人力搭建,对于超越个人力量的建筑要求,古代群众往往团结一致共同努力或充分发挥智慧借助杠杆等“巧力”,这是古民居建筑对古代群众智慧的体现,也是现代机械取代人力背景下所不能及的特点。二是建筑成果是对古代社会风貌的展现。古民居主要由古代普通群众居住,不同于宫廷殿堂庙宇或高官府邸,居住对象是社会阶层中最普通也是数量最多的人民群众。因此,通过对古民居建筑的研究能最大程度地还原当时社会普遍的生活状态,进而挖掘不同时期人民群众的物质精神追求[2]。
图1“中国五大古民居建筑”资料图(来源:全景网)
同理,由于古代缺乏人为调节环境的电力机械技术和网络技术,古代生活条件的改善更多地利用自然环境进行调节。因此,古代群众在古民居建筑的建设过程中,会充分结合当地自然地理特点与当时的物质精神追求进行设计。随着历史演变,不同地域发展出各具特色、别有风格的古民居建筑。四合院、窑洞、围龙屋、杆栏式、“一颗印”等分别代表了北京、陕西、广东、广西和云南的典型古民居建筑,有“中国五大古民居建筑”之称[3](见图1)。之所以获此美誉,是因为该五大古民居建筑从地理位置上大致囊括了东西南北中的建筑风貌,具有较高的代表性。其中,北京四合院方正大气,封闭性强,对北京恶劣的尘暴天气有天然的抵御作用;陕西窑洞则为半地穴式,有冬暖夏凉的保温隔热作用;广东围龙屋依山而建,有助于抵御南蛮外敌;广西“杆栏式”采用竹木青瓦,防潮纳凉;最后,云南“一颗印”与四合院有异曲同工之妙,也以方正典雅为美。
古民居建筑能够体现古代劳动群众的集体智慧,具有很普遍意义的代表性。具体到不同风格的古民居建筑,其建筑哲学在表现形式上虽然因具体自然地理条件不同而有所差异,但其中蕴含的文化精神具有一致性与指向性。因此,在了解古民居建筑典型代表的基础上,进一步解读其文化精神内涵有着必要性和必然性。
第一,古民居建筑中蕴含敬畏自然的文化精神[4]。敬畏自然的文化精神蕴含道家的文化思想,是古代群众与自然相抗衡、相顺应、共生共进过程中逐渐打磨的,即体现在古民居建筑中的自然文化精神是呈渐进式发展的。首先,古民居建筑中体现了敢于抗争、不屈命运的自然抗争思想。古民居建筑的设计初衷是通过建筑物的搭建为个体提供面对自然侵袭的防护和保障,堤坝式、围栏式的建筑风格正是源于此。其次,在发展过程中,古代群众逐渐发现人类和自然并非是此消彼长、难以共存的两者,对于桎梏人类发展的自然现象,应该避其锋芒、顺其自然而非强硬对决;对于有助于人类发展的自然资源,也应该合理利用、持续发展,而非涸泽而渔。因此,古民居建筑开始讲究因地制宜,巧用自然资源[5],多数古民居建筑倾向于朝南的设计正是源于此。坐北朝南的建筑设计能够更好地利用阳光、避开风沙,使自然资源在一天中的不同时间以及不同季节中较为均衡地分布,已初步展现了现代改革发展思路中追求自然生态的雏形。最后,古代群众在民居建筑中更进一步地追求与自然的共生共存、和谐发展、相互促进。古民居建筑以群聚村落的形态存在,一方面是客观生活条件的需求,反映了古代团结的人文思想,另一方面也有助于形成完整的生态链。如古民居建筑注重对水源的开采利用,认为水是生命之源,常有天井等设计,汇聚自然的雨水作生活用水,最后再用以灌溉庄稼林木,使之回归自然,实现了资源流转,促进人与自然共存共进[6]。
第二,古民居建筑中蕴含讲究秩序的文化精神。讲究秩序的文化精神主要体现在古民居建筑的整体格局上。首先,古民居建筑的整体格局反映了古代群众对尊卑秩序的遵从。古民居建筑的不同区域有不同的功能。在以家庭为单位的古民居建筑中,长者多居住在中间、内里采光通风等条件较好的居室中,晚辈则也按长幼秩序依次住在靠偏的居室,而靠外或隐秘性较弱的居室一般用作迎客;在以村落或族群为单位的古民居建筑中,位高权重或德高望重者也多居住于古民居建筑群的中心位置。究其原因,某种程度上是因为靠内以及居中的方位在古代文化中代表地位上的尊贵。同时从客观现实上来看,靠内的居中的位置也较为安全,在面对外来侵袭时方便受到外围的保护。由此可见,古民居建筑的功能布局反映了自古以来对尊卑等级秩序的讲究。从另一个角度看,其中也蕴含了尊老爱幼的文化精神。其次,古民居建筑的整体格局反映了古代群众对均衡秩序的维护。一方面,古民居建筑在整体外形上讲究对称。无论是庭院式的设计还是独立的古民居建筑设计,都具有明显的中轴线。且在方位上讲究东西南北的方位对称,在具体建筑外形上讲究左右上下的形状对称。另一方面,古民居建筑在数量上偏好使用双数。门前成对的石狮、堂屋内四梁八柱的设计都表明了古民居建筑寄托了人民群众追求“成双成对”的美好心愿。古代群众之所以追求成双成对,是因为古代群众从阴阳、男女、天地等概念的哲学思辨中提炼出平衡对等的思想,认为事物的发展有其相互制约、相互制衡的内在力量。水满则溢、月盈则亏,事物在发展过程中太过极端化,反而会加速走向末路的进程[7],这也是均衡发展思想的初步体现。因此,古建筑在布局设计上以成对的意向表明对秩序的维护与力量的制衡,其内在核心是追求平衡发展的文化精神。
第三,古民居建筑中蕴含儒雅仁爱的文化精神。儒雅仁爱的文化精神体现在古民居建筑中微观的装饰摆设中。首先,古民居建筑在装饰上讲究细致典雅。屋檐瓦片的细致堆叠、自成一体巧妙衔合的榫卯结构,虽然取材简单,但其中蕴含了古代群众的智慧。看似重复的设计通过不断重复以细节展现壮观整齐,蕴含了“大音希声”“大象无形”的大智慧,是儒雅审美的体现。同时,古代民居建筑的细致装饰并不是权贵的专利,虽然所用物质有所差异,但反映的精神追求是无分高下的,古代普通的劳动群众并不因物质生活的匮乏而精神贫瘠。从客观现实的角度来看,装饰更多地起到美化功能,并非生活必需品,但古民居建筑鲜有类似现代欧美极简风格的装饰,多是体现当地特色的装饰摆设品,如通过巧用当地的自然资源如竹片、木头、贝壳等打造屏风、帘幕等美观的民居装饰[8],其中渗透了对生活的热爱之心,对事物的仁爱之情。其次,古民居建筑在装饰摆设上讲究美观大气,留有余地。古民居建筑中的摆设品多有收纳功能,如有地方特色的缸、箱、簸箕等收纳器具,在当时除了装饰摆设作用外,还有存储食物、用品的作用,反映了古代群众喜欢留有盈余、及早规划、规避风险的谨慎心态,而非今朝有酒今朝醉,这也是中华民族得以长远发展的保障。而且古民居建筑装饰中对留有余地的体现并不仅仅是利己性的,其中甚至包含了对自然万物的包容仁爱之心。如不少古民居建筑的屋檐延伸部分较长,同时有一定的装饰,除了有避雨功能外,还为鸟类筑巢提供了便利,可见古代民居建筑体现的是古代群众的儒雅仁爱的大智慧。
古民居建筑在建筑风格、方位布局、微观摆设上从宏观到微观渗透了自然、秩序、仁爱的文化精神。这三方面的古民居建筑文化精神与古代诸子百家思想中具有代表性的道家、法家以及儒家思想均有契合之处,同时,与现代改革发展的内在诉求也不谋而合。因此,研究借鉴古民居建筑文化精神,对现代建筑设计也有影响与启示关系图见图2。
图2 古民居建筑文化精神对现代建筑设计的影响
古民居建筑在敬畏自然文化精神上对现代建筑设计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地理位置的选择上。如现代建筑在选址上以依山傍水为卖点,以求充分利用自然条件,减少人工技能创设条件而带来的资源损耗。古代文化水为财,山为依靠,根深蒂固的传统观念使得依山傍水的建筑地理位置在现代社会仍备受推崇,能够为人们提供心理上的安慰。即使是不临近自然山水的现代建筑,也偏好于在社会环境内人为构建公园等设施,通过假山、人工湖、园林设计等达成类似的效果。
但实际上,现代建筑在设计上注重地点和方位的选择时,更应该理解古民居建筑中蕴含的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文化思想,而非盲目模仿山水设计。究其原因,古代民居建筑充分利用自然地理条件是受到当时客观条件的限制,依山有助于抵御野兽、外族的进攻侵袭,傍水为生活取水以及庄稼灌溉带来便利。但现代社会很少面对物理上的进攻和打击,更多是综合实力尤其是经济实力的竞争,同时有各种现代技术实现了水资源的卫生运用,鲜有人工取水。因此,现代建筑设计无需再一味地从心理上追求建筑地理位置临近自然资源,但可以借鉴古民居建筑中与自然和谐共进、形成资源正循环的思路。首先,注重与水资源的关系。在现代建筑的地点选择上,会产生工业废水废气的建筑不应建设在河流的上游及顺风处,应尽量避免对水、空气造成污染。同时,当居住建筑选择在靠近江河等水资源的地方时,要注重周边水净化设施的同步建设,合理利用水资源,对生活用水按污染程度进行分流,争取二次利用。其次,现代建筑设计应合理利用地理特点打造多功能建筑。如对于风沙较大的漠北地区,可依傍山地丘陵建造回型建筑以抵御风沙,以中心内围区域为生活活动区域,外围则可打造风力发电设备等建筑装饰。最后,现代建筑的建设还可借助光纤、采光器等无污染设备,充分利用阳光等自然资源,解决朝向固定的局限。总的来说,现代建筑在设计上应该延续古民居建筑敬畏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共生共存、相互促进的文化精神。
古民居建筑讲究秩序的文化精神对现代建筑设计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方位布局上。一方面,由于现代建筑在构建过程中有机械作业的辅助,对层高、体量的容纳有所突破,同时结构更加牢固,布局也更整齐划一。但现代建筑的机械建造也使其失去了古民居建筑人工建构的质感与生命力。另一方面,古民居建筑对朝向布局较为讲究,倾向于坐北朝南的朝向以及对称成双的布局。现代建筑在形式上也基本沿袭了这一特点,南向的朝向为人们所偏爱,屋内房间布局也倾向于以开门所见的厅堂为会客、家庭活动的中心,房间依次分布在四周。同时,以小区和社群为单位的现代建筑也基本成四方布局,由多栋建筑围出中间公共活动区域。如上文所述,对朝向方位的追求受到采光与地理环境的影响,同时也和古代群众的风俗讲究有关。对称成双的布局设计则反映了古代居民对秩序的维护。但现代建筑更多在形式上基于惯性沿袭了这一建筑风格,并未遵循秩序背后所反映的尊老爱幼、和谐相处文化精髓,也未能作出更精进的调整。
图3 功能复合型社群建筑布局示意图
遵循秩序讲究的是古民居建筑文化精神对现代建筑设计的启示,在于充分发挥现代建筑技术的优势,完善尊老爱幼等人文精神在建筑上的表达。一方面,对于以社群为单位的现代小区建筑,应构建灵活的中心活动区域,充分协调周边公共资源,形成各具功能特色又能相互交融的复合社群。由此打破以围墙和门禁为界限的小区边界,实现邻里和谐共处的人性化精神。如相邻的小区可以政府购买服务的综合服务中心为桥梁纽带,分别侧重公共图书馆、公共健身区等不同特色,不同小区之间通过环状相扣建筑达成资源的交融与共享(见图3)。另一方面,对于现代建筑的家庭内部单位,应该充分发挥古民居建筑中尊老爱幼的人文精神,如对老人房间的设计应注重通风、降噪。针对老人身体机能衰退、有起夜等生活习惯的特点,利用现代技术为老年夫妇设计可自动按键分合的床铺以及在老人房内设计呼叫观察装置等。同时,对于幼儿房间的设计则应注重采光,以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因此,现代建筑对古民居建筑遵从秩序文化精神的沿袭应以邻里和谐、尊老爱幼的人文精神内核为依据展开,而不应该仅仅停留在对朝向方位布局的形式模仿上。
古民居建筑在微观装饰摆设上细致典雅,反映了儒家仁爱的文化精神以及古代群众热爱生活、乐观向上的精神态度,其对现代建筑的影响在于通过装饰改善建筑内部风格,进而从情绪、心理等层面为居住者带来良好影响。具体来说,现代建筑装饰摆设讲究美观和寓意。现代建筑设计流行的“复古”风格正是通过沿用古民居建筑中的装饰摆设,以求达到与古民居建筑居住环境相似的效果。如采用红木茶几和座椅、使用功夫茶具、摆放梅兰竹菊等装饰画、以中国结为吊坠装饰等。古民居建筑装饰精致考究,色调偏暖,意象寓意丰富,现代建筑设计中沿用这些装饰也有取其寓意的美好寄托[9]。
古民居建筑装饰摆设中蕴含的儒雅仁爱文化精神对现代建筑设计的启示表现在实用性与融合性两方面。首先,现代建筑应当在欣赏保留古民居建筑风格装饰摆设美观性的同时,注重对其实用性的挖掘。古民居建筑中的装饰品如屏风、脚踏、器皿等除了美观性外,更重要的是具有实用性,其实用性体现在对居住者生活品质的提升以及对非居住主体的便利性与人文关怀上[10]。现代建筑设计应把握这一文化精神的实质,在装饰物品中融入实用功能。如灯饰外罩可采用仿古风格的雕花设计,同时结合灯源设置捕蚊装置,使灯饰展现出古代投影的散射效果,美观典雅,并发挥扑灭蚊虫的实用功能。其次,现代建筑注重不同风格间的融合。现代社会信息发达、流通迅速,建筑设计风格除了受到古民居建筑风格的影响,也容易受到西方建筑风格的影响。面对形式各异的建筑风格,应注重挖掘其中蕴含的共通的文化精神,在形式上注重风格的融合,实现建筑设计在人文精神展现上的殊途共归。
综上所述,古民居建筑作为古代群众的主要生活居所,其中所蕴含的文化精神在现代社会仍有值得借鉴学习之处,并且也已经渗透在现代建筑设计中。但对古民居建筑文化精神的借鉴传承不应仅仅停留在对其选址、布局、装饰上的形式模仿,而要将其中的和谐发展、尊老爱幼、热爱生活的美好精神结合现代技术进行发展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