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徐州市振兴路小学 王慧兰
古希腊普洛克拉斯说:“哪里有数,哪里就有美。”数学是美的,它美得含蓄,美得质朴。教师在教学时要学会利用教材内容,通过多媒体的形式向学生展示数学的美,引导他们深入挖掘和探索数学中美的因素,不断渗透美的教育,继而更好地让他们在美的氛围中切身地去感知学习的乐趣,发展自身的数学涵养,以良好的美感让学生在数学知识的天堂中遨游,汲取更多的数学养料。
教师的审美意识在学生审美教育的过程中也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因此,要想实施审美教育首先要关注教师的审美意识。数学是一门逻辑思维能力较强的学科,在很多知识点的描述上学生很难去理解和掌握,这时数学语言作为信息载体便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教师创设优美的数学情境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学生的学习认知,这种教学模式也可以渗透到各个学科中。当然,教师在实施时首先要研究和推敲其使用规范的数学语言,严谨教学设计。规范的语言如“小数位数”“同底等高”“面积相等”等。在提问时也要切中要害,语言简单明了,语速正常,让学生能够清晰地去接受教师的提问。除此之外,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让学生更加直观地去感受数学中的色彩美,在推倒部分公式时可以利用图片或者视频的形式去展示,有组织、有层次地去向学生灌输知识,同时也更好地去培养他们的欣赏能力和观察能力,继而更好地让学生在接受知识的过程中去提高自身的审美意识。
数学的简洁性不是其内容的简单,而是教师在表述数学知识和体系时形式的简单,这也是体现数学学科美的一种形式。符号在数学学科中的作用不容小觑,用符号来表示能够更好地去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例如,在学习加法结合律这一课时时,教师可以先让学生对加数相同、运算顺序不同的两道加法算式分别进行计算,初步让学生对加法的结合律有一定的认知。最后学生发现运算顺序不同,其和却是相同的。学生通过这两道加法算式的计算了解到了先把前两个数相加,再和第三个数相加和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与第一个数相加,它们所得的和不变,这种运算定律学生比较难记。假使教师用字母来进行替代,那么就省了不少时间。教师用三个字母来代表数,即加法结合律为(a+b)+c=a+(b+c)。通过这种教学模式,学生既在较短的时间内汲取和掌握了相关的数学知识点,也在学习的同时更好地体会到了数学学科的简洁美,掌握了数学符号,提高了数学成绩,一定程度上也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对称美也是数学中的一大亮点。对于对称的物体,在形式和内容上的对称性也广泛地存在。广泛地存在于客观事物之中。当然对称的形式有很多:动物和植物都存在对称性;人体的外部器官也是对称的等,对称能给人以美的愉悦和享受。在小学数学知识中,对称的现象比比皆是,有数的对称:45654,2345432,886454688;式子的对称:m·n=n·m,b+c=c+b;图形的对称:轴对称,中心对称等。在数学教学中,利用对称美能够启发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提高他们的形象思维能力。例如,在学习“轴对称图形”这一课时时,教师可以先给出不同的对称图案和一些蝴蝶、青蛙图片以及字母E,H 等对称图让学生去欣赏,接着让小组同学之间进行讨论,尝试去总结关于对称图形的一些规律,然后学生可以派代表进行归纳与分析。最后教师根据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与补充。通过这种教学模式,学生在欣赏图片的过程中更好地感受到了对称美,同时也更加清晰地认知到了数学与实际生活息息相关的道理。
处在小学阶段的学生对一些事物的认知不够透彻,它们仅仅停留在对物体表面的认知程度上。这时教师就要启发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切身地去感悟背后的美,让他们更好地提高对数学学科的热情和兴趣。例如,在学习《七巧板》这一课时时,教师可以先给学生演示几种简单的图形组合,让学生先粗略地认识复杂图形的构成可以由几个简单图形构成的道理。当然,在拼凑的过程中也要引导学生开动脑筋,学会动手实践,更好地去培养自身的审美意识。例如,拼一只蝴蝶,教师可以让学生把自己的作品让学生去欣赏并给他指出其中需要改进的地方。通过这种实践活动学生切身地感受到了小学数学的数学美,也能够为教师更好地去实现素质教学奠定了基础。通过这种美育,让学生能够化抽象的数学知识变得具体化。当然,不可否认的是,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充分重视,学会优化传统的教学模式,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和认知,学会把数学知识与美育教学融合,更好地提高学生的数学文化素养。
当然,美是真理的光辉,数学之美也让很多人为之赞叹,也不断引导和激发了许多科学家在寻求数学美的过程中得以成长。教师在教学时要学会培养学生欣赏美、追求美的能力,学会注入审美教育,继而更好地让学生接受美的启迪,发现美的旅程。学生在学习时也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会观察与欣赏,更好地使得自身的数学成绩得到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