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境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2019-01-11 21:38:20江苏省盐城亭湖新区实验学校
数学大世界 2019年8期
关键词:钟面小猴子儿歌

江苏省盐城亭湖新区实验学校 陈 明

教师一定要转变思想,提升认识,备好教材,采取有效途径展开情境教学。当然情境创设的形式多样化,可以单独运用,也可以结合应用,但必须符合以下基本原则:情境的创设要真实、具有启发性、符合小学生认知水平和发展规律、利于教学目标的顺利实现。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达成预期的良好效果。

一、结合实际创设教学情境

基于小学生的认识发展水平,笔者认为结合实际进行教学情境创设的效果较为理想。这就要求教师在进行备课的实际过程中,一定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订合理的教学计划,实现知识与实际生活的有效联系,从而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主动学习和探究。在这样的过程中,教师只需要充分发挥引导的作用就足够了,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逐渐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全面提升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多种能力的全面提升。

小学数学教材本身的显著特点就是生活化突出,趣味性强,尤其是在小学低年级的教材中,有很多这样的素材。如果教师能够依托教材,展开生活情境教学,势必收到事半功倍的良好效果,不仅仅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更加利于学生对知识和技能的掌握。在教材中有一部分是关于“克和千克”的学习,主要的教学目标就是引导学生了解和认识这两个重量计量单位。为此,教师就可以留下这样的作业:请大家到超市里看看一些常见的生活用品,用手去感受一下他们的重量,试试用秤去称称重量。这样学生就会初步建立对上述两个概念的基本认识。第二天上课的时候,教师可以抛出问题:大家在超市看到了哪些生活物品啊?他们的重量如何呢?也可以采用比较的方式,让学生根据自己看到的物品进行重量大小的初步比较。由于小学生的形象思维丰富,因此这样与生活情境的联系,很容易激发他们的参与兴趣,从而使其产生探究的欲望,在一种轻松、和谐、融洽的教学氛围中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再比如,在教材中有一部分是关于“时、分、秒”的教学,在正式授课之前,教师可以让学生回家观察自己家里的钟表或者父母佩戴的手表等,初步了解钟面的基本构成,等到上课的时候,教师可以设疑:大家都看到了钟面的结构了吗?能不能根据你自己的所见自己动手设计钟面呢?这样的情境创设瞬间就抓住了学生的兴趣点,让他们产生亲身参与的动机,而在实际动手的过程中,经由教师的引导,很容易了解和认识时针、分针和秒针,甚至有一些学生对钟面产生更加深刻的认识。通过这样的教学设计,学生完成了教学目标,而且提升了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的能力,为全面实现数学综合素养的提升奠定了坚实、有力的基础。

二、依托故事创设教学情境

小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他们的思维能力发展尚且不完善,渴望了解和接触新鲜的事物,因此如果能够依托故事展开教学情境创设,应该会有不错的效果。因为小学生本身就对故事非常感兴趣,故事情境的创设很容易引起他们的注意,激发他们的主动参与,充分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关于“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教学,教师就可以这样展开教学设计:从前在太湖边上有一个非常美丽的小渔村,这个村子里住着两个渔夫,一个年长者和一个少年。有一天他们达成了一个约定,年长的渔夫说,当我连续进行了三天捕鱼的时候,我就要休息一天;而少年则说:我连续打鱼五天的时候,我就要休息一天。他们定下约定的时间是4 月1 日,正好在这一天,他们的好朋友写信说希望在他们都休息的时候来拜访他们,一起享受独特、美味的“太湖大餐”,可是他们不知道究竟哪一天才能够同时休息。教师抛出问题:请问大家能够帮帮这两位渔夫,看看他们哪一天才能同时休息,一起和好友碰面呢?为了达成预期的效果,教师可以充分发挥多媒体的优势,大屏幕展示两个渔夫的对话和一张日历,面对这样的故事情境,学生的情绪瞬间被调动起来,迫不及待想要寻找到问题的答案。另外,大量的教学实验和研究活动表明,故事情境在新课导入中的应用也有着良好的效果。在进行“商末尾有零的除法”教学的时候,教师就可以运用多媒体进行故事情境的创设,具体内容如下:有一天八戒想吃桃子了,于是他带着二十只小猴子来到桃园,一共采摘了九十个桃子,然后八戒说:大家把这些桃子分了吧,每只猴子可以分到四个桃子,余下的那个给俺吃了吧。他为了让小猴子相信,列出了一道算式:9÷2=4……1,小猴子们之后纷纷夸赞八戒真聪明,高高兴兴拿着自己的4 个桃子去吃了。等到悟空回来的时候,听到小猴子们的讲述,揭穿了八戒的骗局。教师设疑:请问大家知道悟空是如何发现小猴子们上当受骗了吗?这样的新课导入,形式新颖,富有趣味性,容易激发学生的兴趣,从而集中注意力去展开研究与探讨。

三、利用儿歌创设教学情境

对于小学生而言,由于年龄的特点,他们的学习效率和心情有着密切的关系,如果心情好,学习的效果可能就更加理想。为此,如果能够为他们创设一种良好的音乐氛围,使其保持愉悦心情,可能受到事半功倍的良好教学效果。有研究表明,有一些乐曲的速度与人脑放松状态时候的波长是一致的,因此,教师如果能够找到这样的乐曲作为伴奏的话,可能更加利于学生学习效率的提升。相对于其他学科而言,数学的抽象性突出,对于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问题分析能力具有很高的要求,小学生的注意力维持时间短,很容易注意力分散,因此如果不能采取有效途径的话,势必影响他们对知识的掌握和技能的获取。为此,笔者建议,教师可以依托小学生身心发展的实际特点,利用儿歌展开教学情境的创造。通过儿歌,学生的心情得到放松,将其以合适的方式融入课堂教学,往往容易收到良好的效果。

关于“100 以内进位加法”的教学,教师就可以结合教材,围绕教学目标,进行儿歌的创编:100 以内算加法,计算过程要牢记; 相同数位要对齐,先从个位来加起,个位满十要进一,要想十位不算错,不忘个位进的一。依托这样的儿歌,教学氛围更加轻松、融洽,学生也更加容易掌握100 以内进位加法的规律,从而顺利实现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

从上述的教学设计中,我们可以看出通过这样的学唱过程还可以将学生在课堂上爱乱动的习惯转化成音乐中的律动。通过儿歌情境的创设,能够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情感,同时也可以启发他们的记忆思维,充分开发他们的智力,而且也使得他们的学习效果得到很大的提升。

猜你喜欢
钟面小猴子儿歌
正确的钟面时间
小猴子
睡觉儿歌
小猴子
淘气的小猴子
这个极简的壁钟,连钟面都省去了
工业设计(2016年11期)2016-04-16 02:44:44
儿歌绝唱
小说月刊(2015年11期)2015-04-23 08:47:39
AClockMaze
七月的儿歌
中国火炬(2012年7期)2012-07-25 10:11:33
一年级单元同步自测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