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江阴市西石桥中心小学 章 军
如今的课堂我们明显可以感受到教师讲得少了,学生的活动多了,经常可以看到学生热烈讨论、奋笔疾书、侃侃而谈……可是,有的课堂虽然看上去学生在“合作探究”学习,但是效率很低,流于形式;有的课堂虽然看上去很热闹,但是教学脱离了教材特点,脱离了年段训练重点,脱离了单元训练重点,教学随意性很大,该练的没练,导致教学低效化。 要扭转这种状况,语文教师就要努力构建“尚真”课堂,即以追求真实有效的课堂教学为目的,重视提高教学实效性,不搞华而不实的“花架子”。
深度解读文本, 由表及里地解开文本的结构,探寻隐含于文本中的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训练点,这是语文教师最重要的基本功之一。 钻研教材是备好课的重要环节。 于永正老师说,钻研教材的第一步是理解字词句在课文中的意思;第二步是朗读课文,做到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是钻研教材最重要的一环, 朗读好了, 钻研教材就成功了一大半,因此,务必要把课文读活;第三步是正确领会作者遣词造句、谋篇布局的意图;第四步是认真思考课后练习题的要求,有的题目老师要先做一做。
教学预设是实施课堂教学的蓝图。 精心安排教学预设是备好课的关键,是提高课堂教学实效的保证。 教学预设要做到:教学目标明确,教学重点突出,教学难点化解恰当,教学媒体选择合理。课堂教学目标明确, 可以使课堂教学具有针对性,避免教学“随波逐流”,上到哪里算哪里。 课堂教学目标确定要科学合理全面:“科学”是指语文课堂教学目标要紧紧围绕语文教材“识、写、读、背、作、说、习”的总目标,把握语文“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特点,根据年段训练重点、单元训练重点、教材特点来科学安排;“合理”是指语文课堂教学目标符合学生年龄特征和语文学习的实际情况, 做到不降低、不拔高,使学生努力一下能达到;“全面”是指语文课堂教学目标体现“听、说、读、写”并重,做到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目标全面落实。 教学重点突出,可以避免平均用力,做到主次分明,有效保证课堂教学的实效。 教学难点化解恰当,可以激发学生“跳一跳摘到桃子”, 既不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又可以解决学习难点,圆满完成教学任务。 合理选择教学媒体,可以创设身临其境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有效化解难点,对提高课堂教学实效可以起到良好的辅助作用。
教师备课要正确把握学生年龄特点,要深入了解每个学生的认知能力、知识基础,以及对学习新知识的兴趣、动机、情感状况等。 只有这样,教学预设才能有的放矢, 才能使课堂教学做到因人而异、因材施教。 例如,设置课堂提问,问题设置要难易适当,要让学生通过自身的努力可以回答出来,既要避免问题过难,学生“望题兴叹”,挫伤积极性,又要避免问题过易,学生不动脑子就能答对,毫无成功感。 教师还要根据不同程度的学生设置不同难度的问题, 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获得成功的喜悦,从而让学生始终对学习充满兴趣,相信自己一定能学好。 另外,对于学生的回答,教师的评价要明确,对就是对,错就是错,不含糊其词、模棱两可。 无论学生回答正确与否, 教师都应对学生进行肯定和赞赏,表扬学生积极动脑的精神。 对回答有误的地方,教师要悉心指点, 让学生在启发下得出正确的答案。 只有充分尊重学生,才能让学生兴趣盎然、专心致志、积极主动地学习语文,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兴趣是一种神奇的内驱力,是学生探求知识、认识事物的推动力。 可以这样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最有效的途径之一。
课堂教学时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可以采取以下一些方式进行。 ⑴创设情境,引起兴趣。 例如,教学《长江之歌》时,可以播放《长江之歌》的MTV,让优美的歌声和如画的长江风光激起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⑵联系生活,唤起兴趣。例如,教学《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时,可以引导学生交流在生活中感受到的大自然的美好和神秘, 并与课文联系起来,学生就会对大自然充满向往,就能激发起热爱大自然、探索大自然的热情。 ⑶动手动脑,提高兴趣。 例如,教学《詹天佑》,学习“开凿隧道”和“设计线路”这两段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动手操作,让学生边读文边思考,然后画一画“开凿隧道”和“设计线路”的示意图。⑷设置悬念,挑起兴趣。例如,教学《装满昆虫的衣袋》时,在学习前,教师可以设置这样的问题:同学们,你们知道是谁的衣袋装满了昆虫吗? 他为什么要在衣袋里装满昆虫呢? 这样的悬念一定能激发起学生的好奇心,他们学习课文的心情一定会变得迫不及待起来。⑸巧设练习,增添兴趣。语文复习课比较枯燥乏味,教师可以安排形式多样、新颖有趣的练习题,以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复习成语,教师可以运用生动形象的多媒体课件,通过成语接龙、成语找朋友等游戏来复习。 ⑹竞赛表演,激发兴趣。 例如,教学《负荆请罪》,让学生分组演一演课本剧,比一比哪组演得好。 这样学生的积极性就能被充分调动起来,教学效果肯定不错。
叶圣陶先生说:“教是为了不教。 ”课堂教学除了要将知识传授给学生, 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外,还要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让学生具有自我学习的能力。
教会学生学习,指导学生学法要注意以下一些问题。 一是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 教师既要避免对学生已经熟练掌握的学法再次具体指导的做法,又要避免超越学生学习能力的学法。 二是要引导学生自我总结学法。 例如,教学《詹天佑》时,在学完课文后,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回顾学习过程,总结出体会人物性格特点的一些方法:(1)抓住典型事例,弄清前因后果;(2)抓住人物的所言、所行、所想;(3)联系当时当地的情况。 在学生总结学法的基础上,教师要提醒学生今后阅读写人的文章要有意识地运用这些方法学习。 另外,教师还要教育学生在以后的学习中要不断地像本次学习一样总结学法,并不断对学法进行比较、筛选,提炼出适合自己、效果显著的学法供自己再学习时用。 三要不断提供学生学法迁移的机会。 例如,教师教给学生概括段意的方法后,要在阅读教学中不断有意识地让学生运用这些方法进行练习。
精讲就是要求教师丢弃烦琐的内容分析和细小零碎的问题,只在学生思维受阻的关键之处给予适当的指导。 多练就是要求在教师的组织下,根据教学目标,让学生充分有效地进行读、思、悟、听、说、写、演等训练活动。
有些教师上课时追求所谓的 “快节奏、 高效益”, 总是问题一提出来或学生还没来得及思考的情况下就让学生回答, 结果造成学生回答不出、课堂“冷场”的情况,经常这样就会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要改变这种状况,教师应该在提问后给学生充分的读书和独立思考的时间,让他们真正有感悟后再回答问题。
学生会学习体现在具有较强的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上。 教师要相信学生,舍得花时间让学生质疑问难,自己解决问题。 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做好学习的组织工作、激励工作和指点工作,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
教学时,教师要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进行交流,实现“文本对话”“师生交流”“生生交流”。在交流的形式上可以采取师生问答、 同桌交流、小组讨论、全班表演等形式。
以往的语文课经常是说多写少,写的练习被拖到课外。 如果把写落实在课堂上,既能减轻学生课后作业负担,又能当堂检测教学效果。 教师及时进行辅导,训练效果也得到了提升。
总之,语文教师要在深钻教材、精设课案、激发兴趣、指导学法、精讲多练的同时,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灵活使用现代教学手段,并充分利用各类语文学习资源,才能使语文课堂教学更加灵动,构建起“尚真”课堂,更好地提高语文教学的实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