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昆山市花桥中心小学校 沈 洁
新课改不断深入,数学教学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更为关注,也在教材中增设了“实践与综合应用”的教学板块,旨在引导小学生加强自觉思考与实践,加强数学与外部世界的关联,提升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实践与综合应用”的模块教学中,涉及了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等内容,无不与教学实践关联密切。“实践与综合应用”板块教学对于教师来说也是不小的挑战,因此该课题的教学探讨必须深入持续下去。
“实践与综合应用”板块教学,从字面上看,实践与应用能力的培养是教学主导方向。新课改素质教育理念深入人心,更侧重学生数学素养和实践能力的提升,学以致用,解决实际问题,真正做到数学学习的举一反三。实践出真知,对于小学生来说,数学结论的验证必须借助实践。但是当前的“实践与综合应用”教学更多地局限于课本,局限于课堂,在思维训练的实践实施中更多的是题目形式的变换,教学与生活联系不密切,为了教学而教学,也无法调动小学生数学探究实践的积极性,更谈不上实践活动的组织和价值发挥。
“实践与综合应用”板块教学要想取得实效,落到实处,必须关注学习主体——学生的学习诉求。实践及应用必须体现在趣味性的教学活动中。要想调动学生参与数学实践活动的积极性,必须确保活动契合学生的喜好及需求,让学生乐于参加。而当前的数学“实践与综合应用”活动规划更多的是由教师主导,教师习惯性地部署、安排,忽视学生的需求,不利于数学实践活动的落实,甚至会引发学生的逆反心理。
数学实践及综合应用教学中离不开教师的指导。教师必须具备创新实践意识,主动组织数学实践及综合应用活动。教师必须考虑到学生需求,提升实践活动的趣味性。教师必须创新教学方法和评价体系,呈现多元的活动形式,进行客观真实的教学评价,提升学生对实践及综合应用活动的认可度与支持度。而当前的数学“实践与综合应用”教学中,教师缺乏创新实践意识,教学方式也十分单一,活动不具吸引力,使得数学实践教学活动流于形式。
数学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因此,数学“实践与综合应用”板块教学也必须与生活相关联,从课本及课堂的局限中走出来,让每个小学生都学会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现象和问题,也尝试进行数学奥秘的探索。例如讲解《我们身体上的尺》这部分内容时,教师结合厘米和米的认识安排综合与实践活动,让学生感受“身体尺”的实际应用价值,意识到“身体尺”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积累测量和估计的活动经验。让学生具体测量课桌、黑板、教室的长等。在学生掌握身体尺的相关知识后,走出教室,面向校园,测量更多更具体的事物,也可以延伸到生活中,做出具体的测量记录。这样的实践及综合应用教学才是有效的。
小学阶段学生参与数学实践及综合应用活动的积极性与自身需求和喜好有着密切关系。因此在数学实践及综合应用教学中,教师必须避免对教学活动的大包大揽,必须考虑到学生的喜好,了解学生的实践学习需求,将其作为活动教学的规划参考,吸引学生参与。只有是学生喜欢的、需要的,学生才会积极参与进去。教师必须尊重学生的个性、特点、喜好及需要,创新实践教学规划。例如《有趣的七巧板》部分的实践教学,教师可以从学生喜欢的小动物入手,引导学生说出自己喜欢的小动物,然后教师拿出事先用七巧板拼好的几个小动物,激发学生学习七巧板知识的兴趣。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你是否可以用手中的七巧板拼出你喜欢的小动物呢?教师鼓励小学生动手拼一拼,看看能用七巧板拼出什么,鼓励学生奇思妙想。有的拼出了植物,有的拼出了动物,有的拼出了各种数学图形,教师在教学渐入佳境时,提出具体的任务:四人小组合作,用七巧板拼出你们自己最喜欢的图案,并将图案串成一个有趣的故事。小组经过讨论、构思、分工,拼图,然后展示,在实践活动中鼓励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拼出自己喜欢的图形,也培养了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及创新能力。
小学数学实践及综合应用板块教学中必须确保实践活动具有足够的吸引力。而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趣味性的活动更契合其学习诉求和心理。教师创新教学方式,多样化的实践活动组织让学生乐在其中,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可以是智力竞赛,可以是趣味小游戏,可以是科学小实验等,让每个孩子都参与到数学互动中,身临其境,深化认知。例如开展“了解你的好朋友”实践互动时,可以让学生充当一回小小调查员:“某某,你平时喜欢看什么书?”“你最爱的运动是什么?”“你家里都有谁?”……仔细询问好朋友并及时记录相应的数据,按照不同的分类标准进行分类整理,制成表格。在趣味调查互动中学会数据的收集与处理。此外,教学评价对实践教学效果的影响也是十分明显的。教师必须关注小学生在数学实践活动中的细节表现,看到其点滴进步,多肯定、多鼓励,给予其参与数学实践互动的信心,科学全面地评价学生,让其在点评中取长补短,更好地成长。每次实践活动中,教师可以评选活跃之星、创新之星、组织之星等,以证书、小奖品等形式进行奖励,激发小学生参与数学实践互动的积极性。
对于小学数学“实践与综合应用”板块教学来说,实践能力的培养必须放在首位,而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需要具体策略的支持。本文在明确小学数学实践教学弊病的基础上,从学生需求的分析、与外界的联系、教学方法与评价方式的优化等方面,为小学数学“实践与综合应用”板块教学指明了方向,明确了思路,将带来小学数学实践教学的高质高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