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诸暨市开放双语实验学校 张理永
所谓的学科核心素养,作为核心素养的延伸,其是指在学科教学活动开展中,学生在获得知识与技能的过程中,在教师的引导下所获得的核心思想与方法,借此形成的学科学习必备的观念、能力等。就数学核心素养而言,纵观《数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中的有关内容,其明确地指出了数学核心素养是学生在数学学习活动参与中所形成的数学思维品质、关键能力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等的综合体现。也就是说,在初中数学教学活动开展中,教师除了要将基础的数学知识呈现在学生面前之外,还要借助多样化的手段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那么,我们要如何在初中数学教学活动开展中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呢?气温的变化是连续的,进而理解函数的连续性。在将气温变化情况抽象为数学函数模型的时候,学生会在“经历”“零度”这一时刻的时候,加深对函数零点的认知。在这样的情境教学中,学生不仅可以加深对抽象的数学知识的理解,还可以意识到生活与数学的关系,为其用数学的眼光看待世界、用数学解决生活问题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众所周知,数学是一门与学生的生活有着密切联系的学科,学生学习数学的目的是灵活地应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问题,用数学的眼光来看待世界。但是,在传统的初中数学教学活动开展中,教师填鸭式的教学方式非但无法使学生意识到数学与生活的关系,还使得学生在抽象的数学知识的堆积下,对其丧失了探究兴趣。情境作为沟通数学与生活的桥梁,其不仅可以将抽象的数学知识直观地呈现在学生面前,还可以使学生在情境参与中自主地感知生活中所蕴含的数学内容,加深其对数学知识的理解。我在数学核心素养培养的要求指导下,一般会借助情境创设的方式,将数学与学生的生活联系起来,引导学生在生活中探究数学、理解数学、应用数学。以“函数y=f(x)在区间[a,b]上的图象”这一内容教学为例,在组织课堂教学活动的时候,为了加深学生对该函数图象的理解,我借助多媒体为学生创设了天气预报情境。因为在预报天气的过程中,主持人往往会说某城市的气温在-10℃~6℃之间,或者说某城市的最高温度是6℃,最低温度是-10℃。一天的温度其实就是在零上和零下的区间变化,在变化的过程中,某一时刻的温度肯定是0℃。在这样的变化过程中,我借助多媒体呈现本地某一天的气温变化情况,学生根据所呈现的数据画出图象。在图象与已有的生活经验的双重作用下,学生自然会知道,
初中数学教学活动开展的目的除了引导学生借助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之外,还要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提升学生的数学思维水平。但是,就当前的初中数学教学活动的开展情况来说,一些教师对学生的数学思维培养不甚重视,认为数学教学任务是教给学生解题方法,引导学生解决数学问题。在数学核心素养培养背景下,教师要以学生为教学中心,借助多样化的方式对学生进行个性指导,使处于不同思维层次的学生都能获得有效发展。以“一元二次方程”这一内容教学为例,我在组织该内容的时候,引入了学生极为熟悉的“鸡兔同笼”问题。尽管学生在小学阶段就接触了该问题,但是在当时学生大都采取最原始的计算方法来加以解决,这种原始的计算方法对于已经接触了未知数与方程的初中生来说是复杂的。对此,在解决该问题的时候,我会引导学生用方程的方式来解决,如此培养学生的抽象逻辑思维。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有的学生会借助捆绑法这一方法来解决,也是切实可行的,有利于提升学生的直观思维能力。无论学生采取何种方法解决,都是其思维在发生作用,教师要对学生的思维给予肯定,并引导其借助不同的思维方式来灵活解决问题,实现一题多解,促进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
就传统的初中数学教学活动的开展情况来说,学生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是差强人意的,甚至一些学生在缺乏教师指导的情况下,对数学语言表达不甚重视,认为只要会做题就可以了,不用对问题进行解释。作为数学思维的载体,数学语言在初中数学教学活动开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且早已被联合国作为数学学习的目标之一。对此,我在数学核心素养培养背景下,会借助模仿示范这一方式引导学生用数学的语言进行描述。以“三视图”这一内容教学为例,在组织教学活动的时候,我会借助数学教具,如长方体,引导学生观察这个长方体是由几个面构成的,其正面图、侧面图、俯视图是什么图形,要如何在平面上加以展现等。在这样的描述中,学生的数学语言能力不仅得到了锻炼,其还可以在表达中掌握数学学习方法,为其数学学习能力的提升打下坚实的基础。
总之,在初中数学教学活动开展中,教师要借助多样化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核心素养培养,使学生在核心素养的驱使下不断提升数学学习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