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海门市临江新区实验初级中学 朱海玲
“实践出真知。”为了可以真正地理解和掌握有关数学知识,必须要打破传统学生被动听讲的学习模式,引导学生通过动手实践去感悟、理解、掌握和运用数学知识,这样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兴趣,提升他们的数学学习效果。因此,如何引导学生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科学开展动手实践训练,值得深入探讨。
为了激发学生的动手实践兴趣,促使学生可以在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中参与到动手实践活动中,数学教师需要为他们创设一个恰当的教学情境。在创设教学情境的时候,教师要注意在考虑数学教学目标和内容的基础上,结合初中生的心理特征、兴趣爱好以及学情等,灵活运用小组竞赛和多媒体情境创设法等多种教学方式来为学生创设一个趣味性比较强的教学情境,确保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促使他们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与此同时,在所创设的教学情境中,数学教师要强化引导,促使全体学生均可以参与到动手实践和探索活动中来,借助动手实践来使学生体验到数学知识学习的趣味性和有用性,让每个学生在课堂上都能有所进步。需要注意的是,鉴于学生学习能力和性格特征的差异性,数学教师要注意问题或动手操作题设计的层次性,确保不同学习层次的学生均可以完成他们所对应的动手操作任务,使每个学生都可以切实体会到动手实践的乐趣。
例如,在学习“轴对称图形”数学知识的时候,为了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该部分数学知识,教师可以为学生创设如下一个小组游戏情境:教师先按照学生的学习情况,将学生划分成若干个学习小组,并为每组指派一个小组长,然后教师结合“轴对称图形”的知识,为学生设置一些动手操作的任务,比如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些图形,看看哪一个学习小组可以找出对称轴最多的轴对称图形,并将其对称轴绘制出来。还可以让学生提前准备彩色纸和剪刀,让他们学着剪轴对称图形和两个图形成轴对称,当然,这需要教师的精心准备和指导。如此一来,通过这种趣味性活动情境的创设,可以有效地激发他们的动手兴趣,促使他们积极参与到动手操作和探究中,这样可以极大地提升课堂教学的效果。
从本质上来讲,动手实践是指初中数学教师立足于教学目标和内容,在课堂教学中为学生设置一些探究性和趣味性比较强的动手实践活动,可以使学生真正地成为数学知识学习的主人,大大提升了他们的学习效率,同时也可以在这个过程中提升学生的沟通交流能力和合作能力。此外,通过学生参与所设置的各种动手实践活动,可以有效推进课堂教学,尤其是可以摆脱数学教材的束缚,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更为重要的是可以使初中生在参与动手实践活动的过程中,更加直观、形象地理解和学习有关课堂教学知识,这样可以大大增强他们的学习效率和追求新知识的欲望,强化他们对于所学数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例如,在学习“三角形”数学内容的时候,考虑到这部分数学知识点比较多,且抽象性比较强,所以学生学习的难度比较大。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这部分数学知识,数学教师可以先为学生分发一些可以拼装和拆卸的三角形拼板模型,之后引导学生先进行自主观察和动手拆装,再配合着学生的动手操作来为学生讲解对应的知识点。如此一来,通过学生动手操作这些三角形拼板模型,可以直观地观察和理解“任何一个三角形的内角和为180°”“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等三角形方面的一些关键概念,强化了他们对于这些抽象数学知识的记忆,这样大大提升了学生的学习效果。
为了进一步强化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提升他们学习数学知识的效果,还需要创新和丰富动手实践方法,常见的主要包括实验探索法、演绎探索法、类比探索法和归纳探索法等。其中,实验探索法主要是通过借助各种实验用具来验证所提假设的正确性;演绎探索法则是引导学生按照“提出问题——问题归类——问题解决”的流程,通过自主动手探索来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类比探索法和归纳探索法则分别是基于类比思想和归纳思想所形成的探索方法,前者要求学生通过类比所学的类似知识来理解新知识或解决新问题;后者则可以引导学生通过自己动手制作学习课件或总结复习知识课件等来深化对于有关数学知识的理解和认识。例如,在学习“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公理SAS”、圆的中心对称性、圆的轴对称性和圆的旋转不变性等抽象性比较强的数学知识的时候,数学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钉子、铁丝、绳子和纸板等一些物品,引导学生通过采用实验探索法来验证相应定律的准确性。
总之,动手实践对于初中生学习数学知识具有很大的帮助,不仅可以激发他们探索数学知识的兴趣,也可以通过动手实践来深化他们对于数学知识的理解、记忆和运用,还可以提升沟通能力。为了顺利引导学生参与到动手实践学习中,教师要从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入手,创新动手实践方法,确保可以使学生乐于动手和学习,从而不断提升初中生数学学习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