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心汲思,巧寻真意
——人教版低段语文教科书中“展示台”的运用策略

2019-01-11 19:59:07浙江省义乌市佛堂镇第三小学丁晶莹
小学时代 2019年11期
关键词:展示台语文课程识字

浙江省义乌市佛堂镇第三小学 丁晶莹

新课标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语文课程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由此可见,“实践性”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之一。现行的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在“语文园地”中编排了“展示台”这一板块。“展示台”的设置,目的在于引导学生多途径学语文、用语文,让学生充分展示自己各方面的收获和能力。这正是语文课程“实践性”特点的体现。笔者发现,“展示台”的设置是从一年级下册开始的,低段“展示台”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是识字教学良好的拓展资源。教师如能智慧地利用这一资源,就能提高学生的识字能力以及其他各方面能力。

一、“展示台”教学常见问题

1.缺乏联系,环节孤立零散

“展示台”的设置都与单元主题有关。然而,很多教师面对“展示台”不知何时用、怎么用,一般都等单元结束才进行“展示台”的教学。这样做显得孤立零散,缺乏及时性,不仅与单元主题脱节,与园地中各板块也相互脱节。

2.准备不足,降低课堂效率

如果教师真正用心将“展示台”利用起来,笔者相信学生的能力一定能得到提高。然而部分教师并未将精力花在该板块,课堂教学只是走走过场而已。

3.评价匮乏,无益学生发展

教师在进行“展示台”教学时应该关注评价,特别注意评价学生的兴趣和态度。然而,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展示台”的教学只是一种形式,至于评价,更是蜻蜓点水了。语文课程评价的诊断、反馈和激励功能成了泡影。

二、“展示台”编排特点

1.注重识字,凸显学段特点

低段语文教学以识字教学为主,这一教学重点也在“展示台”中得到了体现。纵观低段教材中的“展示台”,识字占据着很大的比重。“展示台”注重引导学生多途径识字。例如:认识招牌上的字,认识商标上的字,认识电视上的字……“展示台”不仅注重识字途径的拓展,还十分注重识字量的增加。从一下到二下,由字到词,从词到句,由认到用,内容丰富,梯度明显。

2.注重实践,关注多元发展

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家加德纳提出的多元智能理论认为,人至少具有八种以上智能:言语智能、数理智能、空间智能、节奏智能、运动智能、交往智能、自我反省智能和自然观察智能。“展示台”的设置充分体现了加德纳的这一理念。低段“展示台”中除了强化识字外,也非常注重学生的多元发展,说一说、唱一唱、跳一跳、画一画……学生在提升语文能力的同时,展示了自身特长,锻炼了自己的胆量,可谓一举多得。

3.注重整合,围绕单元主题

从一下教材开始,每个单元都有一个专题,从单元导语到精选的每篇课文及园地中的各项训练,始终围绕该主题进行编排。例如二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的主题是“爱护环境”,本单元的课文、口语交际等都跟该主题有关。除此之外,编者还在“展示台”中以学习小伙伴的形式提示学生编一编保护环境的拍手歌,写一写爱护环境的顺口溜,做一做鸟巢放到树林里。自始至终围绕该专题进行有效的积累、拓展,不仅扎扎实实地进行了语言文字的训练,而且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

三、“展示台”教学策略

1.抓住课堂时机,合理安排活动

“展示台”内容的呈现不应是孤立的,也不应该按部就班地走环节。应该根据教学需求,合理安排呈现时机。根据低段学生的年龄特点,“展示台”中做做游戏、唱唱歌、猜猜谜语等内容可放在导入这一环节,吸引学生注意力。让学生收集的资料可以在课前或者课中交流,丰富学生的课外知识。要求学生积累的词语、谚语、名言等可结合课文内容在课后巩固时用一用,增加学生积累量。

2.结合学生实际,拓展呈现方式

从表格中可以看出,“展示台”呈现形式多样,寓教于乐。因此,“展示台”的运用不能单靠枯燥的讲解。与之相适应,教师应当积极开展各种活动,为学生提供一个宽松的学习成果“展示平台”。如可以根据学习小伙伴的提示开展“交流会”“擂台赛”“露一手”“故事会”等活动,激发学生参与积极性,唤醒学生的自我意识,提高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

此外,笔者认为教师在运用“展示台”时不能拘泥于课本中要求的几种方式,应当根据学生实际情况拓展呈现形式。例如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展示台”要求学生制作树叶书签,画有关秋天的画,制作教师节贺卡,写一写有关秋天的诗歌。其实“展示台”的目的在于开展一个“秋季”展览会,在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的同时帮助学生了解秋天。既然是一个展览会,又何必拘泥于学习提示中的四种方式呢?何不放宽要求,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呈现学习成果。于是,在单元导读时,我就告诉学生本单元结束后,我要举行一个秋季展览会,希望同学们在课文学习过程中能够寻找灵感,运用不同的方式呈现自己的学习成果。展览会那一天,学生们特别高兴,迫不及待地想要展示这一个多礼拜以来的劳动成果。那一天,有的孩子朗诵了有关秋天的诗歌,有的孩子为我们献上赞美秋季的歌曲,有的孩子将在父母帮助下拍摄的秋季图景展示给大家看,有的孩子展示了自制树叶书签……这样的活动,基于学生个人爱好,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效果非常好。

3.开发课程资源,整合教学内容

(1)依托其他学科

《品德与生活》是一门综合性、实践性极强的课程。书中有许多内容可以和“展示台”教学相结合。例如笔者在执教浙教版《品德与生活》一年级下册的《逛超市》一课时,将其与商店购物认字,收集商标相结合。这样一来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将两门学科巧妙结合,既减轻学生的负担,又实现资源整合的最优化。 此外,“展示台”中画一画、做一做的内容可与美术课教学内容相结合,唱一唱、跳一跳的内容可以和音乐课相结合。有专业教师的指导,有时间的保证,学生能做到人人参与,并保质保量地完成。

(2)依托班级布置

“展示台”学习成果的呈现方式应该是灵活的,可以依托班级文化布置。低段的教室板报布置一般采用粘贴的方式。教师可结合学校布置的相关主题,将“展示台”中要求学生画的画,搜集的照片、明信片以及书法作品粘贴在上面。

(3)依托各种活动

“展示台”的利用,还可以和班级活动、学校活动相结合。例如可以利用阅读课、温馨谈话课,请学生交流“展示台”中要求阅读的书籍。再比如“展示台”中,要求学生说一说公民道德修养的内容,可以和“争做合格小公民”班队活动课相结合。

4.注重评价反馈,分类选择方式

新课标指出语文课程评价应充分发挥评价的多重功能,教师应当恰当运用多种评价方式,注重评价主体的多元与互动。“展示台”的教学也应注重评价,让学生在评价中不断进步和提高,可以根据“展示台”内容的具体形式展开不同类型的评价。例如学生的美术作品、手工制作可以采用定量评价方式、划分等级、评定分数。再比如学生的日记、诗歌则可以采用定性评价方式,用语言描述其优缺点,但一般要以鼓励性话语为主。

除此之外,还可根据评价主体的不同,采用教师评价、学生自我评价、学生相互评价等方式,特别要关注学生的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例如进行才艺擂台赛时,教师可以还权于生,让学生做小小裁判员,投票表决胜负,而不是以教师的主观审美代替学生自我想法。

猜你喜欢
展示台语文课程识字
才艺展示台
识字
启蒙(3-7岁)(2018年8期)2018-08-13 09:31:10
识字儿歌
我看见的
快乐语文(2017年27期)2017-11-15 03:46:18
识字谜语
大学语文课程的“思化”品质认识
学习月刊(2016年4期)2016-07-11 02:54:10
项目教学法在小学语文课程中的应用
才艺展示台
巧妙引导,快捷识字
散文百家(2014年11期)2014-08-21 07:16:24
语文课程改革深化中的学校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