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晓龙
学校管理强化需要厘清办学方向, 坚持依法办学、 立德树人、 科研兴校, 走出具有鲜明特色的办学之路。 在核心素养教育大背景下,学校管理要围绕这根主线展开,而科研是抓住了掣肘学校发展的问题——唯有快速实现瓶颈突破,才能为学校管理和发展带来更多光明和希望。 我们要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积极因素, 整合教育资源、 优化课题管理、 立足校本科研、 关注科技展览, 由此为学校管理创造良好环境, 为教师专业成长创设良好平台, 为学生健康成长提供良好土壤。
学校管理呼唤新理念、 新思想、 新技术——这是信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 育才中学秉承科研兴校原则, 在教科研方面做出重要成果, 由此为学校的发展提供丰富的源动力。 2016 年, 学校 “聚焦课堂” 活动搞得有声有色, 连续举办三届 “聚焦课堂” 比赛, 教师课堂教学水平大幅度提升; 2017 年继续狠抓课堂教学, 开展 “一师一优课 一课一名师” 活动, 为教师提供良好实践展示平台, “赛课” 依然呈现众多亮点。 经过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 学校更多教师在各级各类讲课比赛中获奖, 教学成绩获得更大丰收。 2017 年学校获中国工程机器人大赛国际公开赛国家一等奖; 2016 年、 2017年、 2018 年连续几年高考成绩突出, 赢得广泛赞誉。
学校在课堂教学中成绩突出,科研发挥积极支撑作用。 全面提升学校教科研水平, 具体措施如下: 建立完善、 合理、 规范的教科研管理制度, 学校教科处工作职责、 课题管理机制、 校本课程培训制度、 云平台管理制度、 教学常规管理制度、 教科研活动管理制度等; 激活教科研评价机制, 通过制度管理, 对相关管理数据进行科学分析, 对表现优良的教师和单位进行表彰奖励, 成功调动教师教干的教科研积极性; 健全保障制度, 学校教科研不仅需要经费支持, 还需要更多软件建设, 为教师举办专业交流活动、 培训活动、 实验活动等, 都需要给出多方面的支持, 聘请专家来校讲课、 讲座, 参与科研基地建设。 为教师外出学习提供便利条件, 也能够助力教科研活动的顺利推进。
整合教育资源, 搭建教科研平台, 体现学校管理意志, 为教科研活动的顺利推进创造良好条件, 也为教师教科研活动提供更多的助力支持。 教科研是学校管理的内容, 也是核心素养培养的重要动力源泉——唯有全面落实教科研措施, 才能形成强大的管理动力。
课题研究是教师教科研工作的重要内容, 教科研内容比较广泛,课题研究、 课件制作、 讲课比赛、论文撰写、 教学制作等, 都是教科研可以选择的形式。 课题研究应该是教师展开教科研的最重要手段和意识。 育才中学课题研究获得丰富成果, 2016 年立项57 个校级课题、 15 个厅级课题。 学校对课题立项课题专项督导, 课题立项到课题结题的整个过程都有专门人员跟踪辅导和管理, 由此确保课题能够顺利结题。
课题研究给教师教育教学带来丰富动力, 学校建立 “以课题为龙头” 的校本教科研管理制度, 教师人人有课题研究任务, 在全校范围内形成浓厚教科研氛围。 为进一步提升教师参与课题研究的积极性,需要从如下方面展开具体的管理:首先, 为教师课题立项、 课题结题提供专业支持, 教师有参与课题研究的主动性, 但在具体操作中还存在一些技术短板, 学校组织骨干教师进行课题讲座, 可以带动全校教师参与到课题研究活动之中来。 其次, 为课题研究搭建交流平台, 课题大多是同学科教师组
成课题小组, 然后是分工协作, 展开相关研究。 学校教导处、 教科处举办更多课题专项活动, 为教师提供交流机会, 也能够丰富课堂研究内容。 最后, 开辟网络交流平台,让教师利用网络展开课题研究交互活动, 也能够为课题研究注入丰富动力。
学校以课题研究为教科研重要抓手, 为每一位教师都提供教学研究机会, 不仅能够全面提升教师专业水平, 还能够培养教师的学习习惯, 让教师产生紧迫感、 责任感,自然能够生发更丰富的教学主动力。
校本课程是学校教学管理的重要内容, 也是教科研的重要阵地,学校为丰富教科研内容, 需要充分关注校本课程的整合和运用,让更多教师能够深入校本课程研究, 探寻学校发展大计。 学校多次召开校本课程教科研成果推介会,学校领导也特别重视, 给教师教科研提供更多支持。 学校是一所大型教育扶贫高中, 虽然建校时间不长, 如今已经成为自治区普通高中一级示范学校。 学校实行分学区管理模式, 秉承 “知识改变命运, 品行奠基人生” 的办学理念,特别是信息技术与教学的深入接轨, 为教师教科研成长注入丰富能量。 网上集体备课、 教师网络个人空间、 翻转课堂教法运用、“云教学” 实验班等, 都属于校本科研范畴, 追求科技兴校, 我们正走在路上。
学校管理包含丰富内容, 教科研已经成为我们办学的重要目标追求, 正因为有了强大科技力量的支撑, 才为学校带来更多荣誉。建校十二年来, 学校获得众多荣誉称号, 比如自治区模范集体、 国家教育考试管理工作先进单位、 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模范学校、 全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集体、 9.10教育奖状、 自治区三八红旗集体、教育部全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学校等。 在上述荣誉的背后,都离不开全体教师的辛勤努力,更离不开教科研的全力支持。 学校要走特色办学之路, 需要明确的奋斗方向, 更需要科技的支持,教科研是学校建设和发展的基石与动力源泉, 唯有全面提升学校教科研品质, 才能为学校健康发展带来更多契机。
立足校本科研, 追求特色发展, 促使学校在正确的方向上突飞猛进, 实现跨越式发展。 学校之所以能够有今天的成就, 与教师脚踏实地搞教研分不开。 教学需要方法, 效率需要机制, 这一切都需要教科研的默默支持。 教师在教学中不断探索, 找到更多教育教学的良策, 这个探索和实践本身就是教科研行为。
学校教科研的主体是教师也是学生, 唯有建立适宜的教科研环境, 为师生创造更多学习探索的机会, 才能成功调动学校教科研内驱动力。 2019 年1 月, 育才中学科技展顺利举行, 活动包括科技创作作品成果展示及体验, 科技竞技表演及体验。 在校领导大力支持下,学校从2015 年开始, 便将3D 打印和无人机引入校园; 2017 年成立创客工作室, 学生积极参与科技研究活动, 在专业教师引导下,近200 人参与3D 打印兴趣小组。在学校科技社团组织方面, 无人机、 航模最受学生青睐, 并在一些活动中获得奖项。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推广, 学校科创社团逐渐发展起来。 2018年, 四名学生代表教育厅参加教育部军事课教学展示项目, 获得专家一致赞许; 2017 年, 荣获宁夏青少年科普创新实验暨作品大赛二等奖。 学校教科研工作是全体师生的共同责任, 具体管理中需要给出更多帮助和激励。 首先要精选科技研究项目, 针对学校自身科技基础优势展开筛选, 确保研究顺利展开。 无人机是新兴科技项目,学校具有更丰富教育资源, 专业教师队伍过硬, 为教学研究提供物质帮助。 其次要创建良好科技氛围, 通过举办科技展览、 创作比赛等活动, 成功调动师生参与科技活动的主动性。 最后要为师生展开科技活动提供必要的硬件和软件支持, 学校投放更多技术和资金, 创办科技研究基地, 为师生展开科技研究创造良好条件。
学校若要顺利发展, 就需科技支持, 优化学校教育教学环境, 营造科技研究氛围, 为学生提供丰富物质与技术支持, 都能培养学生科技意识, 促进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成长。 科研兴校, 创办特色学校,需要学校领导、 教师、 学生、 学生家长和社会各界的努力与支持, 由此可以促使学校获取良性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