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荣超
在我国,自从语文成为学校教育的一个独立学科以来,关于语文本体性的探究便从未停止过。叶圣陶先生认为:“语文味就是语文的本色。”当代许多语文教育专家、学者也提出了各自的观点,如程少堂的“语文味”、黄厚江的“本色语文”、王旭明的“真语文”、李华平的“正道语文”等。虽然他们在表述上存在差异,但都是试图解释语文的本体内涵,探讨语文应该教什么、怎么教。通过学习语文教育专家、学者们的研究成果,结合个人的实践探究,笔者现就“本真语文”的内涵与实践做以下梳理,恳望得到方家的指教。
“本真”是指事物的“本源”“本性”“本来面貌”,本真语文就是体现语文的“本源”“本位”“本性”的语文。“本真语文”的内涵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从学科角度出发,叶圣陶曾说过:“什么叫语文?平常说的话叫口头语言,写到纸面上叫书面语言。语就是口头语言,文就是书面语言。把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连在一起,就叫语文。”从课程特征来看,新课标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征。”从构成要素来看,特级教师朱学坤认为:“语文探究的是言和意的内在关系以及生成的过程和规律。”因此,语文可以理解为口头和书面的语言和言语的合称。“言”和“意”是语文最基本的构成要素:“言”是指言语的形式,“意”是指言语的内容。语文的工具属性体现在“言”上,语文的人文属性体现在“意”上;言和意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关于语文课程的基本价值,张志公认为:“用了‘语文’这个名称,表明在这门功课里要向学生进行全面的语言训练……全面的语言训练,包括口头的和书面的。口头的包括听和说,书面的包括读和写。进行书面语言的训练,自然要掌握文字这个工具,要教学生读许多各式各样的文章,包括日常应用的以及哲学的、政治的、科学的;等等。要教学生读不少文学作品,一则因为好的文学作品运用语言比较好,便于进行语言训练,再则也因为受过普通教育的人应当懂得一点文学,而语文课之外,再没有别的课管这件事了。”此段话表明了语文课程的工具性价值即培养学生的语文运用能力。叶圣陶认为语文课程应“以字词句篇为基础,以熏陶涵养为目的,养成阅读书籍的习惯,培养欣赏文学的能力,训练写作文章的技能”。这既表明了语文的工具性,也体现了语文的人文性,即熏陶思想感情的文化功能。特级教师黄厚江认为:“母语教育最基本的任务是培养孩子热爱母语的感情,激发孩子学习母语的动力,提高孩子运用母语的能力。”这既是对语文课程价值的精辟概括,也表明了一位语文教育工作者的情怀。
学习语文应当根据汉语言的特点,遵循“言意共生”的学习规律。语文是一门工具性学科,学习者理应在实际语境中,通过不断的感知、体悟、习得、操练来培养语感,提升言语智慧,学会运用语文。语文作为一门人文学科,理应在主体间的激发、唤醒、共振中,培育情感,鉴赏美好,实现以文化人的功效。语文是一门教学课程,理应综合运用听、说、读、写、议、思、评等学习方式,实现学科的独特价值。
下面,笔者以统编初中语文教材《马说》一文为例,谈谈自己的本真实践。
本真语文的教学应该传递正确的知识,避免曲解和错误。笔者主要采取以下方法,落实《马说》一文中基础知识的教学。
1.在温故中“识体”。
师:今天我们学习唐代文学家韩愈写的文言短文——《马说》。大家看了这个题目,能否想起以前学过的类似文章?
生:《爱莲说》。
师:是的,周敦颐写的。大家一起试背。
(师生共同背诵。)
师:很好!这是我们上学期学的。《爱莲说》是作者面对北宋中期士大夫追求富贵利达、耽于享乐的状况,慨然提笔而作。周敦颐通过对莲花的礼赞,表达了对美好理想的憧憬、高尚情操的崇奉、庸劣世风的憎恶。“说”作为一种议论文体,通常借讲寓言故事、状写事物来表述作者对社会上某些现象的看法,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托物”——
生:“寓意。”
师:因此,这里的“说”,从字面上,可以解释为——
生:“谈谈。”
师:以后我们要学习的《捕蛇者说》《师说》就属于这种文体。
了解“说”的文体特征是本课教学的任务之一。笔者摒弃用多媒体呈现“文体”的传统做法,通过带领学生背诵学过的文章,变教者的“告知”为学生的“自悟”,变单一的视觉“感知”为多维的“温故知新”。
2.在纠误中“学知”。
师:学习文言文,先要读准字音和句读,进而读出感情、意味。下面请某同学试读课文,其他同学注意字音和句读。
(一生读课文,其余学生矫正字音和停顿。)
生:“才美不外见”的“见”,是通假字,通“现”,应该读xiàn;“食之而不能尽其才”的“食”,也是通假字,通“饲”,应该读sì。
师:那么“食”在什么情况下读shí,什么情况下读sì呢?
生:作名词“食物”和作动词并解释为“吃”时,读shí;作通假字和解释为“给……吃”时,读sì。
师:你从“食”字的词性、用法、义项上进行区分,很恰当,概括得很准确,大家要掌握这种方法。另外“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一句中,“其”字该如何解释?意思一样吗?
生:第一个“其”解释为“难道”,表示反问;第二个“其”解释为“大概”,表示推测的意思。
师:正确。那么这两个句子应该怎么读?如何划分节奏?
生:应该在“其”后面停顿吧,这样才能读出反问与推测的语气。
师:是的。根据意义单位来划分文言句子的节奏是一种方法;另外,还可以从句式、语法结构、词性等方面来划分句子节奏。
汉字是音、形、义的结合体,在不同的语境中,汉字的语气、意义亦有所不同。教学中,教者应引导学生结合具体语境理解字义、划分句读。在学生的自我“纠误”中,领悟汉字音、形、义的关系,学习文言断句的方法,实现“鱼”“渔”兼得。
本真语文的教学方法应该体现科学性与艺术性的统一,要摒弃“假教”,提倡“真教”。
《马说》作为一篇代表性的托物寓意短文,句式多变、感情丰富、寓意深刻。笔者主要采取以下途径引领学生分析句式、揣摩情感、体悟寓意。
1.在诵读中“悟情”。
师:第三自然段中“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一句的细节描写,是对“食马者”嘴脸的勾画。这么好的马就在面前,他为何还说“天下无马”?请根据你的理解,读出“食马者”的心态。
(一生试读后,师作出提示。)
师:“食马者”手执长鞭,自以为是地对着马说“天下无马”,应该怎样读?
生:应该读出“食马者”的鄙视心理。
师:好,你读一下试试。
(该生读后,师生评议,认为声音还可以再高亢些。该生重读后,全班齐读。)
师:读出了味道!“食马者”那鄙视的眼神正暴露出自身的浅薄。哪位同学还能读出“食马者”的其他心态?
(一生以“唉”字领起,缓慢而深沉地读出叹息之情。众生满意地点头、微笑。)
师:你是一个情感丰富的孩子,对语言的感悟力很强。一声长叹,让我们听出了“食马者”的愚昧无知。面对“食马者”的愚钝,作者已按捺不住内心的情感,不禁“呜呼”起来。大家一起读“呜呼”,要读出作者的内心情感。
(全班齐读。师提示要加重语气,“呼”字的字音要拖长一些。)
师:本段的结尾是一问一答,请用不同的语速、语调读出作者的沉痛之感、愤慨之意。
(生分别使用低沉、高亢的语气,以及缓慢、快速的语速朗读。)
刘勰在《文心雕龙·知音》中说:“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沿波讨源,虽幽必显。”动“情”是缀“文”的基础,而读“文”是入“情”的前提。教学中,笔者引导学生亲近文本,发现“文字”背后隐含的语气、情感、意味。通过学生的变式诵读、多维解读,体悟人物的内心世界,进而帮助学生理解作品的主题。本段文字通过“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的排比句,逐一列举了“食马者”的卑劣行径;以“执”“临”“曰”刻画“食马者”的无知嘴脸;用“其真无马邪”的诘问和“其真不知马也”的评判,有力地表达出作者的谴责、愤慨之情,表明了文章的主旨。笔者引导学生用适切的朗读,了解了“食马者”的无知、浅薄,感悟并传达出作者的沉痛之感、愤慨之意。
2.在发问中“明理”。
师:文章难道只是在说马吗?如何理解文中的“千里马”“伯乐”以及“食马者”的形象呢?
生:不是。作者用比喻的手法,以“千里马”比喻人才,以“伯乐”比喻识才者,以“食马者”比喻不会用马的人。
师:是呀!作者借千里马难遇伯乐而最终被埋没的事件,来揭露封建统治者埋没人才的现象,表达了强烈的愤慨和痛惜之情。以后,大家可以尝试在作文中使用这种“托物寓意”的写法。
《马说》通篇采用了托物寓意的写法,作者的见解和感慨都是通过具体形象来表现的。因此,采取“发问”的形式引发学生思考,有利于学生明确文中“形象”的意义并理解文章的写法,进而掌握全文主旨。
学生是课堂的主人、学习的主体。学生的学习状态真实,才能称得上“真学”。为丰富学生的文言知识积累,笔者先让学生参照课本注释来试译课文。随后,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找出文中一词多义、词类活用的词语,进行交流汇总。继而,师生共同探究文章的结构:第一段是作者亮出观点——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第二段是摆出千里马的遭遇;第三段是点出问题实质——其真不知马也。最后,要求学生根据梳理出的文章结构,试背全文。
这样一来,学生不仅积累了文言知识,提升了辨析、归纳的能力,也明晰了作者的写作思路,从而进一步理解了“说”这一文体的特点。
本真语文是由“真知”“真教”“真学”三者融合而成的。本真语文是体现汉语母语特点,遵循教学规律的语文;是讲真情以成“人”、求真理以成“文”的语文。本真语文需要每一位语文人的真心付出与真诚投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