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读:将整本书阅读进行到底

2019-01-11 21:08郑雪梅
初中生世界 2019年16期
关键词:名著整本书亲子

■郑雪梅

郑桂华老师说过,语文学习的关键在阅读,阅读效果的关键之一在阅读量,而要达到一定的阅读量,不能没有整本书阅读。

当下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乃至整个社会的阅读生态都令人担忧,充斥着浅阅读、碎片化阅读,甚至是伪阅读等问题。很多学生为了提高阅读理解分数,为了模仿高分作文而进行短视、功利的阅读,这样的阅读对于提高自己的阅读能力是没有帮助的。

如何让阅读在学生身上真正发生?初中阶段的语文学习重视课外阅读的拓展,每个阶段都有阅读书目,每本教材都有名著阅读,这就要求学生要多读经典名著,多读整本书。篇章阅读、片段阅读尚可在45分钟的语文课堂上发生,那几十万字的名著整本书阅读如何推进呢?笔者处于乡镇初中,不少学生没有良好的阅读习惯,有的甚至连浅阅读、碎片化阅读、伪阅读都难以做到。对此,笔者做了长期的实践研究,总结出以下几点经验。

一、师生共读

为了激起学生对整本书阅读的兴趣,笔者曾尝试一些推进阅读策略,鼓励学生大量阅读,以期营造整个班级热爱阅读的氛围,但效果并不显著。之后笔者进行反思,在学生中推进整本书阅读,教师是不是也应该一起参与阅读?如果教师仍然只是为学生开个书单,那么整本书阅读的成效也微乎其微。每一本经典著作就是一个学习资源,需要教师对其进行一定的分类与处理。在引导学生阅读前,教师首先要对这本书进行细致深入的阅读,去发现这本书的价值在哪里,也要对读这本书对于学生来说有何意义和价值做到心中有数,从而在阅读要求、阅读内容、阅读方法和技巧上为学生做一些有效指导和引领。

教师先读懂、读透这本书,再将阅读之棒传递给学生,这既有利于对学生的整本书阅读进行有效引导,又有利于督促学生完成整本书阅读。教师还可以通过有效的过程性评价来激励学生对整本书阅读的兴趣和热情。如何让学生的阅读激情被“师生共读”点燃?如何让学生的阅读走向更深处?教师需要组织一些活动来推进整本书阅读。

学生初读一些名著,往往抓不住阅读重点,因而需要教师进行指导、引领。教师可以通过设置题目来检测学生,既能为学生指明阅读重点,也能检测学生的阅读效果,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如学生在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期间,笔者所在的备课组教师通力合作,为每一章节都设计一个阅读检测练习。学生在完成检测后,师生共同讨论交流。学生都渴望表达,交流得异常热烈。通过这样的交流方式,学生阅读的兴趣就被轻易激发了。

学生在读《水浒传》期间,笔者考虑到文本特点和学生阅读能力的进步,又将教师出题改为学生阅读章节后自行出题并给出相应答案,并在课堂上随机抽查学生的出题情况。这样的阅读检测活动甚至让一些不爱读《水浒传》的女生也积极主动地加入阅读行列。

在这些活动中,教师的作用似乎很小,但其实教师要对学生的阅读情况进行全局把控。学生解读错误,教师需要及时纠正;学生的阅读不完整,教师需要补充完善。即便活动进行得很顺利,教师仍需在学生的理解上做进一步解读。在师生共读《水浒传》的过程中,笔者通过各种渠道搜集了一些点评,适时与学生交流,以此促进学生思考,提升阅读品质。如很多学生在读“鲁提辖拳打镇关西”“鲁智深大闹五台山”“花和尚倒拔垂杨柳”之后,对鲁智深作了定性评价——急躁粗鲁、爱打抱不平。鉴于此,笔者将金圣叹的评价——鲁智深是“上上人物”的观点亮出,并请学生思考缘由。在后来的阅读中,很多学生体会到了鲁智深的粗而不鲁、洒脱智慧、清醒而有见识。

二、生生共读

师生共读可以点燃学生阅读某一本书的火花,但是如何让学生对更多的书产生阅读兴趣?如何让学生之间互相影响,营造正能量、辐射性的阅读氛围,让学生的整本书阅读多而广,不再囿于几本名著呢?这让笔者想到著名的“同伴教育”理论。

同伴教育,是指让年龄相近,知识背景、兴趣爱好相似,有共同语言的人在一起分享信息、观念和行为技能,并实现教育目标的一种教育形式。同伴之间相互容易接纳,而且同伴之间喜欢比较,容易激发模仿、超越对方的欲望和信念。在推进整本书阅读的过程中,笔者积极运用“同伴教育”理论,通过生生共读调动学生的阅读激情,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

对于学生正在研读的书目,可以采用生生互动、互相考察的方式来推进阅读。你出题我来答,共同学习、进步。如果学生答不出问题,心里必定会较着劲,接下来定会更为认真细致地去阅读。

举办“好书推介会”也是一种调动学生阅读兴趣的好方法。笔者每周安排两至三位学生在课前用几分钟时间将自己最爱读的好书介绍给班级同学。学生运用在计算机课上学到的内容制作PPT,形式多样地介绍作者、故事情节,品味精彩语句,甚至旁征博引书评。很多学生为了做好推介,往往会重读名著,甚至去读书评。在这种阅读推广氛围的影响下,笔者任教的班级掀起了《追风筝的人》《西游记》《哈利·波特》等名著阅读热潮。

光读还不够,还要让学生学会思考,将阅读引向更深处。在一次阅读热潮即将消退之际,教师要适时介入,组织新的活动推波助澜,依然可以借助生生共读让学生将阅读和思考结合起来。笔者定期在班级举行读书交流会。会前,笔者将阅读内容锁定在某几本书上,学生自由组成小组,会上展示阅读成果。展示形式可以多样化,有的小组制作了思维导图,有的小组展示了阅读心得,有的小组甚至截取名著中的精彩片段,排成课本剧。虽然展示过程有些生涩,但种种尝试无疑让学生将阅读和思考结合起来,赋予整本书阅读以新的生命。

三、亲子共读

许多研究表明,早期家庭阅读活动在子女阅读兴趣培养和阅读能力的建构中起着关键作用。如此看来,虽然学生阅读习惯的培养、阅读素养的形成受多种因素影响,但最主要的影响应该是家庭阅读环境。在推进整本书阅读的进程中,如果教师只将目标锁定在课堂,只关注学生在学校的阅读情况,显然是不够的。单纯地从学生可支配的进行整本书阅读时间的角度来考量,整本书阅读的主阵地不应该在课堂,而应该在家庭。如此说来,教师只在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他们对书籍的敬畏之心、热爱之情,引导他们进行深度阅读,并在阅读方法和技巧上进行指导,还是不够的。

要想将整本书阅读真正深入地实施下去,语文教师不该对促进亲子共读望而却步。在整体阅读环境好转、家长素质相对提高的今天,语文教师也可以利用有效的资源,积极进行家校联系,力求将整本书阅读融入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将整本书阅读进行到底。

笔者在推动亲子阅读活动时,常常利用QQ和微信家长群,首先让所有家长明确本阶段孩子必读的书目。笔者也会分享一些关于亲子阅读或阅读对孩子成长的重要性的文章,以期在引导孩子多阅读整本书的观点上和更多家长达成共识。其次要通过一些小活动摸清各个家庭的阅读情况,比如笔者要求学生回家后,和家长聊一聊一些家喻户晓的经典著作,如《水浒传》《西游记》等,并将对话整理成文。在批阅的过程中,笔者可以对家长的阅读面和阅读深度做一个初步了解。

接下来,笔者通过布置亲子阅读活动作业,让家长也参与到阅读中。笔者布置了选做作业——“我和父母共读书”,一起读书的过程可通过家长和学生作的不同的批注呈现。学生在读完整本书呈现阅读成果时,家长可以参与进来,对孩子的阅读进行点评。教师还可以把家长请进课堂。对于热爱阅读,且自身阅读素养比较高的家长,教师可以请他们给学生作一次微型阅读讲座,往往能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评选“亲子阅读之星”也能从某种程度上推进亲子阅读。当然,对语文教师来说,推行亲子阅读要把握一个度,要注意方式方法。首先要弄清哪些是自己能做的,哪些是可以通过施加影响达成的,然后积极行动。毕竟我们的短期目标只是提高家长重视阅读的意识,尽可能为学生营造优良的家庭阅读环境。笔者在教学余秋雨的《阳关雪》时,介绍了余秋雨非常著名的散文集《文化苦旅》,班级一位女生很骄傲地说:“我家也有这本书。”笔者赞道:“能读《文化苦旅》的人都是有品位的人。”后来在一次家长会中,该女生家长欣喜地说,本来这只是家里的藏书,后来她和女儿一起读完了这本书。

阅读教学在语文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在推进学生整本书阅读的漫漫征途上,语文教师要尽力所能及的努力,让学生乐读、会读。

猜你喜欢
名著整本书亲子
《论语》整本书阅读
整本书阅读教学的有效方法
低年级整本书阅读的推进与测评
2020年思辨式整本书主题阅读1+2书单
国外名刊名著
国内外名刊名著
国内外名刊名著
名著,我想挽着你的手
亲子脸
亲子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