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扬州市宝应县泾河镇中心小学 林恒艮
“教学做合一”,顾名思义,要求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与做相结合。教师只有结合实际的教学内容、学生的认知规律与特点,在教学的过程中加以运用,才能让学生更好地投入到学习中来、学生对学习的内容进行理解深化,从而达成学习知识的目标,与“实践出真知”理念一致。新课改下,必须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践行“教学做合一”的教育理念,才能培养出综合素质强的人才。
“教学做合一”,做是学和教的重心,也可以说,学和教的方式必须以做的方式既定为基础。教师要想将有效地教与学生高效地学习相结合,首先要树立教学做合一的思想理念。学生只有在实际的学习中懂得主动去学,去探索、去实践,才能真正掌握学习的方法与技巧,并且愿意通过自身的努力与探究去完成学习的任务。其次,学生的做要是真实的、有效的,不是应付的,更不是表面的功夫。因此,教师要让学生有做的意识,并能在“做”形成以后指导孩子们总结、反思,形成一定的思维能力,可以将这些知识有效地传递给他人。教师只有将学生要学的知识与需要掌握的方法传授给学生,学生才能成为独立的思考者,才能提升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做合一”关注每一个孩子的发展,它顺应新课程教学改革的要求,重视对孩子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等素质的培养,不放弃、不抛弃每一个学生,为学生打下了全面成长的坚实的基础。教师要结合教学的相关内容,并且懂得结合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深入地去了解学生,遵循学生发展的规律,结合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和基础去进行教学。教师只有研究学生的一切,了解学生,把握好学生的心理特点及发展规律,才能激起学生的学习欲望。
又如:教师在教学“有余数的除法”的时候,大多数情况是鼓励学生在实际的动手操作实践中进行学习。学生在自己动手的过程中会出现不够分的状况,由此为下面教学学生学习有余数的除法奠定基础。事实上,操作题型原本并不仅仅是为了学生动手操作。课本上的操作要求从孩子学的角度分析,发现这样的问题是很轻易的:“这儿有10 支铅笔,分别发给了3 个同学,刚好分完,你们会怎么分呢?”这样教学,仅仅是教师直接将问题抛给了学生,让学生接到问题后说出答案,而学生并没有去主动地发现问题,没有思维的过程,学生自然会联系到之前学习的相关内容,有的学生因为有了将物品平均分的定势思维模式,这里只需要把余下的一支铅笔从中间切成三段以后再分,也就完成了把10 支铅笔平均分给3 个小学生的题目要求。这只能算是题目要求的部分任务被完成了,而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仍然没有被突破。但是学生真正的疑惑之处在于:因为给出的条件是不可能一支一支地分,刚刚好被分完的,也会有部分孩子因为这个原因而对用除法计算的方法与过程有了困惑。
又如:现在有12 支铅笔,每一个小学生分2 支,可分给几个小学生?待同学们用除法算式解决并求出商以后,我再将题目改为:“有15 支铅笔,每个小学生分2 支,那么,每个孩子分到了几支铅笔?大家根据老师给出的条件,列出相应的算式。”有的学生便会有了疑惑或者觉得比较难完成,我适时地加以激发,问道:“刚刚我们才一起解决了12 支铅笔的问题,大家将答案脱口而出,怎么现在变成15支铅笔,就变得哑口无言了呢?”学生的积极性被激发了起来,他们思考后,便举起小手说出自己的想法,并说出理由:老师,怎么会有剩余的呢?这样就没有刚好分完了呀?孩子们为了验证自己的说法,还动起笔来,用心地拿铅笔图上2 支一圈、2 支一圈的动手圈着,最后还剩下一支,用现实的图很认真地告诉我,真的是不可以刚刚好被分完的,不管怎样都是余下1 支。我笑着告诉学生:请仔细听好老师的条件“一共有15 支铅笔,每个小学生分2 支,可以分给几个小学生?”与“有12 支铅笔,每个小学生分2 支,能够分给几个小学生?”都是一样的要求,都要利用除法来进行计算,它们之间的区别是“12支铅笔,每个小朋友分2 支,刚好分完,商是6”,而“有15 支铅笔,每个小朋友分2 支,不可能刚刚被分完,这样分给了7 个小朋友,还是会余下1 支,因为不够分了呀!”
以小学数学体系中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为出发点,让小学生按照原来的除法含义进行列式计算,推进除法定义的运用,使认知结构得以完整构建;另一方面,以学生的认知水平与心理发展程度为起点,没有办法刚刚被分完,就变成了学生学习求商的心理障碍,使学生的求知欲望得以激发。
整个教学活动的过程也是学生自主的操作性行为。学生只有通过自己的实践来发现“没有办法刚好分完”的现象,在这样的问题激发下进行动手操作,这样的学习是同学们自发的、积极的、主动的。对学生的数学基础、已有经验多做一些了解,多做一些研究,老师的教学也就会多一份高效。教师在教学中真正做到“教学做合一”,才能打造出数学高效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