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生物化学课程思政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2019-01-11 20:10常桂英
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学报 2019年4期
关键词:生物化学育人思政

邢 力, 常桂英

为了适应互联网+时代带来的教育变革,2015年,吉林农业科技学院生物化学教学团队与超星尔雅合作建设具有本校教学特色的生物化学在线开放课,并于2018年被认定为吉林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http://mooc1.chaoxing.com/course/template60/81648210.html)。课程组在利用这个平台探索实践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基础上,如何充分发挥生物化学课程的教书育人功能,如何充分利用生物化学在线开放课程资源做载体将知识传授和价值引领有机融合,让德育教育由单一的课堂传播转变为课堂和网络空间的双向传播,形成互联网+课程思政的有效机制,实现“知识-能力-素质”培养目标[1],这是目前生物化学教学需要探索和研究的主要问题,对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重要意义。

1 生物化学网络平台资源

吉林农业科技学院生物化学在线开放课平台有92个教学视频,时长756 min;14章生物化学教学课件;平台上不仅有知识传授模块,如测验和作业的习题总数1 847道,考试题总数769道;非视频资源98个;还有课程组挖掘的百余个与实际生产、生活、健康紧密相关的生物化学思政元素和案例,提供给学生观看、思考和作为小组讨论话题,对学生进行理想、信念、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以及政治信仰和社会责任的教育。本课程已经在学银在线平台上运行3期,目前本课程访问量已达3 544 539次,不仅作为吉林农业科技学院生命科学类、食品科学类、动物科学类、药学类等13个专业的教学资源,还全网开放,目前选课人员除了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学生外,还有一些社会学习者、部分其他院校学生如湖南医药学院、浙江中医药大学、成都工业学院、浙江农林大学的学生,还包括已毕业学生、专升本备考生及其他院校考研学生。从选课人员和访问量可见,本课程的受众面广,如果教师能用好在线课程这个渠道,在学生德育教育方面将产生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2 互联网+生物化学课程思政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2.1 提高专业课教师的育人意识和能力

大学教师立德树人是根本要务。但有的教师对课程思政的认识不够,认为教学知识传授是最重要的,德育教育是思想政治课的内容,忽略了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有些教师虽然对课程思政有一定的认识,但是对于专业课课程思政内容上无从下手,对思政教育的融入点把握不好,在内容上做得牵强附会,在形式上做得思政过度[2]。目前,对于这种隐性思政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多数教师没有充分利用好课堂这个思政教育的主渠道,思政教育的高度和深度还不够。为此,生物化学团队在教学名师常桂英教授的带领下,通过开展教学名师工作坊、以老带新、集体挖掘思政元素和研讨生物化学思政案例,提高了课程组教师的思政育人意识和育人能力。

2.2 丰富的生物化学在线课思政内容资料库

由于互联网+生物化学课程思政属于新生事物,付诸实践的研究不多,几乎没有可参考借鉴的资源,而如何有效地挖掘生物化学的思政元素是开展课程育人的基础,经过课程组成员多年的共同努力,目前已经发掘和整理本学科中百余个与实际生产、生活、健康紧密相关的生物化学思政元素和案例、视频上传到生物化学在线开放课平台上,供给学生观看、讨论互动。如第一章蛋白质化学,结合氨基酸的元素组成分析三鹿奶粉事件的起因, 培养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正确的诚信观、“义与利”观;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科学家在病毒中发现朊病毒的例子,通过许晓东课题组探索发现朊病毒的过程[3],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科学素养。如第二章核酸一级结构测定,我国作为唯一的发展中国家参与了人类基因组计划,并成功测定人类基因组全部序列的1%;我国要将国家基因库建设成全球最大的综合性基因库,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如第四章脂类化学,分析人造奶油、反式脂肪酸对健康的影响;谈胆固醇色变对与否等话题。又如第七章糖代谢,分析讨论大口吃肉而视淀粉食物为洪水猛兽的减肥方法是否科学;解释饥饿减肥的危害及如何健康减肥等,这些案例和话题向学生宣传了健康理念,引导大学生珍爱生命,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如维生素的功能部分,让学生分析2元钱维生素C药片和百元维生素C保健品功能是否有区别,培养学生具有科学的判断能力,对待事情要客观理性,不盲目、不盲从。如核酸代谢部分,分析判断健康人是否需要服用核酸类补品进行保健;端粒酶产品是真有效还是商业欺诈,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鼓励他们勇于质疑,科学思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在线平台上列出大量各章节的思政融入点,在此不能一一列举,团队教师将继续探索,力争全方位、多角度发挥平台的育人功能。

2.3 多元化的生物化学育人活动

生物化学团队教师根据生物化学思政教学大纲要求,有针对性地设计相应的教学活动,在师生共同搭建的线上线下课程思政互动平台上达到思政德育目标。

2.3.1 线上教学活动 生物化学团队教师基于精品在线开放课程教学平台、学习通手机APP平台,利用视频、在线课件、网络资源、在线参考书等开展在线自学、在线讨论、在线作业、在线测试、手机签到、手机选人、手机抢答、手机问卷、手机投票等多元化形式的线上教学活动,形成了线上—线下、课内—课外全天候、多层次的教学体系,满足学生随时随地进行课程学习与交流。

由于网络交流的平等性和交互性, 有助于营造出师生平等参与互动的氛围,能有效激发受教育者主体作用的发挥。同时,互联网为受教育者提供集声音、图像、文字于一体的画面, 能够创新课程思政的教学方式[4]。教师基于互联网将德育内容与专业知识有机融合,以与人和动物的健康、生产、生活相关内容,如营养与健康、代谢性疾病的病因、预防和治疗、保健品作用的真与伪、药物的作用机制等实践案例为出发点,在完成专业知识传授的同时,潜移默化地培养和提高学生价值观和精神素养。

2.3.2 线下教学活动 (1)教师设计一些话题,让学生分组讨论并汇报,或者在课堂上和学生一起讨论在线课程平台中的话题,或者将社会热点问题和思政教育主题紧密联系,通过热点剖析和讨论引导, 不仅对学生进行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还提高了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2)有些分子结构内容,教师让学生分小组动手组装模型并演示讲解其特点 (如DNA、蛋白质二级结构);(3)在每章结束时,教师要求学生分组制作各章思维导图并展示给全班同学,小组间进行互评,有的小组同学是用大纸画图,有的小组同学是用软件(如Mindly软件)制作,这些都有助于培养学生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4)教师在大学生创新项目、生物化学实践教学中融入德育元素,强化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科学素养;(5)教师指导学生参加生物学科竞赛,通过竞赛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责任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

教师充分利用生物化学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资源优势,通过讨论式教学、思维导图、内容汇报、创新竞赛这些活动形式,培养学生认知能力、沟通能力、合作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对学生进行职业道德、全局观、和谐观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养。

2.4 优化考核评价

本课程成绩评定采取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平时成绩占60%,期末考试成绩占40%。平时成绩包括在线成绩(占50%)和线下成绩(占50%),线上成绩包括观看视频30%、课前测验10%、讨论10%、考试40%、作业10%,线下成绩包括课堂活动15%、小组成绩10%、作业15%、期中考试30%、实验30%。小组成绩包括思政案例平台参与讨论得分、思政案例小组讨论和汇报得分、小组模型制作和思维导图制作得分。学生通过制作打分量表(Rubric)对小组汇报和思维导图展示等小组活动进行互评,实践结果表明,在小组互评当中学生能够进行较客观地打分和评价并给出相应的评语。这种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注重学生的过程性、表现性,注重对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中的各个学习环节的考核。借助网络教学平台后台数据分析,能够全面了解学生参与学习的情况,以便对学生进行客观评价。

3 结 语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5]。我们应该充分发挥互联网+时代的优势,更好地利用在线开放课平台资源这个重要渠道开展育人活动。教师通过线上线下教学对学生进行价值引领,让学生在认识生命现象的本质中充分体验到生物化学课程思政元素,通过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结合,把德育教育融入到师生的在线互动中,让学生潜移默化地树立了正确的“三观”。教师要充分掌握互联网+的特点并善于利用其优势,主动将互联网和生物化学课程思政有机融合, 切实将“培养什么人”和“如何培养人”进行深度对接,这是课程思政发展的必然趋势, 也是高校人才培养的目标[6-7]。

猜你喜欢
生物化学育人思政
我校生物学与生物化学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会2022年活动计划表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山西省2019年专升本选拔考试 生物化学 临床检验基础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