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前置作业“引爆”高效课堂

2019-01-11 19:19:37宋建华
中小学校长 2019年12期
关键词:前置设置知识点

宋建华

顾名思义,前置性作业就是在正式上课之前布置的尝试性学习内容。前置性学习不等于课前预习,它是课前预习的高级阶段,更具科学性和思考性特征。在完成前置性作业过程中,学生通过先学后做,对文本知识有了更全面、更深入的理解和感知。高中地理是一门综合性、系统性的学科,学生在前置性学习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如何规避前置性学习中产生的问题——这就需要进行前置性作业的科学规划。

一、设置自主积累型前置作业

在学习过程中,知识的积累必不可少。“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学习活动的开展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是渐进的过程,其中积累是最好的方法。本质上来讲,学习就是不断积累、提升的过程。设置前置性作业时,教师可以从上述角度着手,布设积累型前置作业。地理是研究地理综合体空间分布规律、时间演变过程和区域特征的学科,综合性、区域性特征明显。学科特点决定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必须引导学生进行积极、主动的知识探究活动。与初中地理相比,高中地理教材内容更加丰富多彩,知识点更复杂。教师要根据教材内容和特点,设置自主积累型前置作业,快速吸引学生关注。

学习鲁教版高一地理必修1《岩石圈与地表形态》时,教师引导学生充分阅读课程内容,同时展示自主积累型学习任务:请学生从岩石分类、成因以及“三大”岩石与岩浆间的相互转化等方面着手,进行知识积累。教师设置的作业是对学生思维的有效梳理,学生明确学习方向后,积极、主动探究。学生检索教材中的关键词语,将其整理出来。学生找出的关键词语都是课程中的知识点,只要掌握上述知识,学习效果就会凸显。教材中的知识点是细小、繁琐的,教师在引导学生掌握上述知识时,需要发挥学生主体地位,让学生自主学习、探讨,同时,积累型前置作业让学习活动变得简单,学生在整理知识点过程中,思维更加活跃,知识认知程度更加深刻。前置作业设置的好坏直接影响课堂教学效果,教师从学生认知基础出发,让学生自主积累,可以为课堂教学潜力的“爆发”奠定坚实基础。

学生要想顺利完成前置性作业,必须首先认真研读、全面了解和感知文本。紧接着,教师要让学生梳理文本知识点,进行分门别类的整理,从而使积累更加系统。这样,才能为学习探究活动奠定基础。

二、设置归纳提炼型前置作业

在高中阶段,学生心智发展成熟,认知水平得到快速提升,这就为归纳、提炼能力生成提供有力保障。归纳提炼能力是用简明扼要的语言将事物共同特点归结在一起的能力。培养归纳提炼能力,可以帮助学生准确感知知识点,透过现象看到本质。设置作业时,教师要有意识地从学生主体角度出发,着重培养学生归纳提炼能力。

学习《地理环境的差异性》时,教师不直接让学生阅读教材内容,而将课程中的图3-1-2 世界陆地自然带分布呈现出来,引导学生读图、提炼知识点。学生从没尝试过上述学习方式,归纳、提炼热情极高。学生边观察地图内容,边进行思考,顺利疏导课程知识点,很快掌握世界陆地自然带分布特点,知识学习变得趣味盎然。布置前置性作业时,教师以一幅图为切入,很好锻炼学生分析、归纳和总结能力,由此为“引爆”课堂教学做好铺垫。

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这是毋庸置疑的。归纳提炼提升能力是学生的重要素养,也是地理教学所要达成的基本目标。高中地理教材中会有很多文字材料、地图,教师可以从这一点出发,进行适当的切入。学生要想顺利完成前置性学习任务,必须对知识要素进行提炼。知识提炼过程就是学生能力生成的过程。

三、设置合作探究型前置作业

合作探究型学习是“新课改”积极倡导的,也是现代教学的必然要求。通过合作的形式,学生展开交流、探讨、分享、体验,顺利完成学习目标,构建知识体系。高中地理教材内容虽然丰富多彩,但合作探究型作业要体现出形象性、趣味性,需要教师下番功夫,进行深度思考、精巧设计。首先是任务管理。在合作探究型前置作业中,任务的设置是基础,也是关键。教师要以问题为导向,设置趣味性学习任务,吸引学生注意力,帮助学生快速掌握学习重点与难点。其次,教师必须加强内部管理。合作探究小组无论以何种方式进行组合,都必须进行有效分组,不能随意划定,同质分组、异质分组和自由组合都是不错的选项。

学习《水圈与水循环》时,教师要以问题为引线,引导学生展开学习探究活动:明晰水循环的过程和意义,探究洋流分布规律。上述任务包含的内容极丰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遇到各种阻碍。为了获取最大教学效果,发挥学生学习潜能,设置前置性作业时教师必须引导学生合作探究。学生根据兴趣和需要自由选择小组成员,小组人数不限。分组完成后,教师让学生选择任务。教师从教学实际出发,设置合作探究型前置作业,是教师教学智慧的体现。在合作探究过程中,学生顺利解决教师设置的问题,分析、归纳、协作能力得到快速提升。从文本重点与难点出发,教师设置的作业将知识串联起来,由此学生获得系统、完整的学习认知。

为了让每个合作学习小组都能高效化运转,教师可以问题为导向,进行针对性引导。问题是师生互动的基本形式。具体操作中,教师要考虑学生学习实际选择提问难度,体现问题的实效性、针对性和独特性。这样,才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探索热情,从而为合作学习顺利开展提供有效保障。

四、设置实践应用型前置作业

陶行知先生说过:“发明千千万,起点在一问。”发问在教学中的作用显而易见。如何设计才能激发学生思维,引导学生主动发问,这是教师需要深度思考的问题,也是构建高效课堂的关键。设置实践应用型前置作业能将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处。地理与学生生活认知存在诸多契合,教师要有清晰认知,由此可以从生活角度着手布设实践运用作业。高中学生的生活认知较丰富,教师可以利用这一点,对学生生活认知进行到位调查,从而设定实践作业的内容与形式,规划学习路径。

学习《自然资源与人类活动》时,教学活动开始之前,教师布置实践型作业:生活中接触过哪些自然资源,其具有啥特点,如何分类?调查任务新颖有趣,极大激发学生探索积极性。要想顺利完成任务,学生必须深入生活进行调查,这对学生综合能力是极大考验。学生完成前置作业后,对自然资源分类、属性等内容有了基础把握。教学伊始,教师引导学生进行作业展示,学生呈现调查结果。通过实践应用型前置作业的设置,学生快速进入学习核心。文本知识学习比较枯燥、乏味,若教师设置普通的前置性作业,学生学习热情不高,教学实效无从谈起。教师必须根据教学需要和学生认知实际,设计更多地理实践活动,帮助学生进行实践积累。学生通过动脑、动手、动嘴等感知手段,可以建立经验积累体系。

布设实践应用型前置作业,学生学习热情增加,自觉性会大大提高,这对教学活动的影响极大。选择好实践训练内容后,教师要丰富训练形式,有意识引入竞赛活动。在趣味性实践中,学生注意力更加集中,学习效率就会更高,对知识就有更深入感知,由此团队协作能力升级。

设置合理、有效的前置性作业,不仅能够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良好学习习惯,还能促进高效课堂生成。布设前置性作业时,教师可以从作业类型角度着手,自主积累型作业、归纳提炼型作业、合作探究型作业和实践应用型作业都是不错的选择。设置多元化的前置性作业,才能切实发挥学生主体地位,由此可以促使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快速提升。

猜你喜欢
前置设置知识点
一张图知识点
一张图知识点
第四页 知识点 歼轰-7A
中队岗位该如何设置
少先队活动(2021年4期)2021-07-23 01:46:22
被诊断为前置胎盘,我该怎么办
前置性学习单:让学习真实发生
教书育人(2020年11期)2020-11-26 06:00:32
国企党委前置研究的“四个界面”
当代陕西(2020年13期)2020-08-24 08:22:02
被诊断为前置胎盘,我该怎么办
关于G20 的知识点
本刊栏目设置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