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的措施

2019-01-11 17:41张林勇
教师博览 2019年11期
关键词:平行四边形教学方式创设

张林勇

(德兴市潭埠小学,江西上饶 334200)

数学是一门较为抽象的学科,对学生有着较强的逻辑能力要求。新课改明确指出:“小学教学理念要与时俱进,不断发展和创新教学手段,将学习的主体由教师转变为学生,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相应的教学,从而带动学生的积极性。”为了更好地实现数学教学质量的提升,情境构建的教学方式应运而生。该方式不仅可以掌握学生的学习动态,还能够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自主思考,不断提升自身的学习能力。因此,将情境化教学方式与数学教学有机结合是非常有必要的。

一、情境化问题教学在小学数学中创建的原则和理论依据

1.构建有效问题情境所遵循的原则

(1)全方位原则。教师在教学的具体过程中,要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适时创设问题情境,并做到让所有的学生都能主动参与学习,同时要从实际情况出发,观察学生平时的学习能力、测评成绩、兴趣喜好等。在此基础上,合理科学地创建问题情境,以便问题情境的设置能够满足每一个学生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和目的性地进行问题情境构建,使学生自主投入到数学课堂中来。

(2)趣味性原则。有道是“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学生对数学学习产生一定的兴趣,才能顺利进行后期的学习。因此,要想保证学生全身心参与教学,就要在问题情境创设中遵循趣味性原则,在此过程中多注重设置一些趣味性环节,最大程度地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借助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进行多媒体教学,利用动漫效果和制作效果创建问题情境,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进而使学生全身心投入课堂学习。

(3)创新性原则。任何事物都不能按部就班地呈现一种发展模式,要不断更新、发展理念,将最新的时代技术运用到发展的事物当中。这一说法同样适用于小学数学教学,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教师要摒弃传统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思想,要将新时代的教学思想深刻领悟,打破传统课堂的教学方式,促使教学环境从枯燥乏味转变成生动形象。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学生会被深深吸引到问题中,自觉进入发现问题、探究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探索过程中,从根本上认知数学问题,收获真正的数学知识。

2.有效问题情境构建所参考的依据

(1)依据学生的自身发展情况。小学生受年龄和其他自身原因的限制,很多时候并不能将一件事做到完美,他们是在不断的学习过程中慢慢成长,最后发育完全。基于此,教师在教学中要认真观察学生的心理变化和情感变化,这对学生的数学学习有着很大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教师要掌握学生的心理状况进而创设问题情境,例如创设动画问题情境、现实问题情境等。这样一来,在一定程度上活跃学生思维,激活学生的潜意识从而促进课堂质量有效提升,进而提高教学效率。

(2)基于学生的知识基础。数学教学的最关键的地方也是最难理解的地方就是其自身具备的学科性质。小学生自身的智力发展并没有发展成熟,日常学习中掌握的数学知识也只是表面功夫,不能应用于现实问题的解决。此外,理论知识的学习和获取知识的途径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简言之,只要能够做好基础知识的扎实工作,就能够探索出更多获取知识的途径。由此可见,教师在教学中要基于学生的知识基础进而构建有效的问题情境,便于引发学生的学习激情,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学习意识,确保学生能够在不断学习中获得更多学习途径,从而进一步提高数学学习质量。

(3)立足于学生阶段性发展情况。小学生在不断成长的过程中具有一定的阶段性特点,不同年龄的学生在乎的事物不同,关注的趣味事件也不同,对学习的接受程度也不一样,这就要求教师要根据小学生的年龄情况来创设合理的问题情境。

二、有效问题情境创设的具体措施

1.结合学生实际状况并基于教师教学经验

通过上述内容所讲,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合理科学地引入问题情境教学方式,不但能够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活跃课堂学习氛围,还能有效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由此可见,教师在构建问题情境时要从实际出发,首先,教师要切实参考教学内容和教学大纲,针对教学内容进行合理科学的规划和备课进而创设情境;其次,从学生的周边环境出发,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状况构建有效的问题情境。

比如,在进行“小数的意义与性质”的教学中,教师不能按照以往的教学方式仅仅参照教学课本上的理论知识进行教授,而是要创设常见的数学生活问题,借助学生的文具盒或者笔筒,取出其中的文具用品,试问制作出这样形式的笔筒需要多少块布料,最少需要多少布料。通过这样的问题情境设置,引导学生认识到圆柱形的数学知识是能够用于解决生活问题的,将理论知识和实际生活有机结合,意识到数学学习的最大价值,从而进一步激发学生内心的学习欲望,进而增加对数学学习的自豪感和成就感。

2.通过营造学习氛围拉近师生距离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和学生保持一种良好的师生关系,这对于学生的学习是很有帮助的。限于小学生发育程度较低,情感方面和心理方面都会容易受到影响,这就要求教师要在平常的学习中加强与学生的沟通互动,增进彼此的情感交流,促进教学氛围趋于和谐化。

比如,在讲授“加减法”的学习内容中,教师可以利用小组讨论的方式,将学生分为不同的小组,由小组成员分别进行加减法的运算,成员通过扮演不同数字角色进行简单的运算。比如两位数相加内容的实际演练,小组成员可以在纸上写下运算的两个两位数,分别将其对应到成员手中,然后将第一个两位数的十位数与第二个两位数的十位数进行相加,个位数和个位数进行相加,成员的位置也要与其相对应,最后指定一个专门运算最后结果的成员站在十位数和个位数的成员身后,便于及时进行运算,得出最佳结果。最后利用“有奖有惩”的奖励机制对运算效果好的小组加以奖励。

3.加强创设问题情境的可思考性

可思考性是教师在教学中问题情境构建的基础内容,有利于学生运用自主思考的方式进行自主探究、自主学习,从而让学生的学习途径得到进一步的创新,进而使学生学习成绩迅速提升。

比如,在学习“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这节内容时,教师可从侧面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平行四边形及其面积的计算公式。如,在平行四边形中,它的高线是怎么绘制的,是由上到下,还是从左往右?又如,在之前学过的图形体系中,平行四边形是由长方形还是三角形衍生的呢?利用一连串的问题设置情境,逐级引导学生思考问题,认识到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既可以通过长方形计算公式进行演变,也可以利用三角形的运算公式进行演变,并且熟练掌握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和定义,知道其高线是从上往下进行绘制。通过这一过程,学生不仅能够掌握本节所学内容,还有效地对之前的学习内容进行巩固,且将原有的知识体系和现在的新知识进行结合,加深知识点的印象,同时将其运用到现实生活中。

小学数学的教学方式随着新课改的不断完善,有着明显的进步。情境化教学方式对于学生的心理方面和情感方面都具有积极作用。教师在进行问题情境设置时,一定要遵循相关的原则和有效依据,结合教学的实际情况进而使情境得以完善改进。同时教师和学校一定要做好创新发展的工作,切实提高情境教学的水平和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和效率。

猜你喜欢
平行四边形教学方式创设
平行四边形在生活中的应用
优化教学方式 提升初中语文教学质量
高校钢琴教学方式拓展的思考与实践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创设情境 提高效率
灵活采用教学方式 提升语文教学效率
以“问题化教学”为导向 有效转变物理教学方式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平行四边形”创新题
对一道平行四边形题的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