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问题导向的小学数学学习活动设计
——以《折线统计图》为例

2019-01-11 17:13:46江苏省泰兴市新街小学高月萍
数学大世界 2019年33期
关键词:折线统计表统计图

江苏省泰兴市新街小学 高月萍

课程活动化是小学数学教学的必然趋势,然而在小学数学学习活动设计过程中,不少教师苦于找不到活动引领的有效载体,从而削弱了小学数学活动开展的效应。基于问题导向正是对这一困境的突围,它坚持以问题为引领,发挥学生学习主体地位,引导学生在数学学习活动中紧扣问题,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中达成数学教学目标,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下面以“折线统计图”为例,简要阐述基于问题导向的小学数学学习活动设计的教学实践。

一、基于问题导向的前置学习活动设计

学生学习活动的开展,要遵从小学数学教学的程序,改变传统数学教学设计忽视前置性学习活动设计的弊病,引导学生开展自主学习活动,从而为学生课堂学习活动进行有效的铺垫,并培养学习自主学习能力。

1.为问题提供载体

基于问题导向的前置性学习活动,要坚持问题引领的设计导向,通过问题引领学生进行自主预习。这就需要教师合理运用导学载体,将问题有机地渗透在导学载体中,从而使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的导学得到落实。

基于问题导向的前置性学习活动导学单:

【梳理统计表】请根据自己所学过的统计表的知识,利用互联网或者学习资料找出一个统计表,说说你从统计表中获得了哪些信息?

【统计表和折线统计图】请自主预习折线统计图相关的知识,说说什么是折线统计图。统计时,你认为统计表和统计图哪一种形式更好?为什么?你能不能将统计表进行优化,设计成折线统计图的形式?并指出折线统计图的基本结构。

【生活中的折线统计图】请收集生活中的折线统计图,说说折线统计图的优势是什么?

【我的问题】将自主预习过程中遇到的不能解决的问题写在下面。

2.让学习自发生成

《折线统计图》一课,借助传统的导学单载体,将设计的问题呈现给学生。前置性学习活动过程中的问题设计体现出鲜明的层次性,主要由四个板块组成:首先,从统计表入手,利用学生既有的知识,帮助学生回归统计知识,强化学生统计意识,并为折线统计图学习进行关联。其次,借助问题,通过比较学习的方式,引导学生将统计表和统计图进行比较,从而引领学生直观地认识到折线统计图的优势,并通过学习活动的方式,引导学生将统计表转化为折线统计图。学生要完成这一学习活动,必须要充分了解折线统计图的结构,最后对学习活动进行理性提炼,引导学生对折线统计图的基本结构和优势进行思考。最后一个板块,意在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培养学生问题意识。

二、基于问题导向的课堂学习活动和评价

基于问题导向的数学课堂学习活动设计,要紧扣前置性学习活动,通过成果展示和提出新问题,达到深化数学学习活动的目的。

1.导入与展示相生

《折线统计图》一课,我先借助生活中的折线统计图创设学习情境,利用多媒体投影一个折线统计图,穿插自主学习活动成果交流,让学生交流统计表和折线统计图哪一种形式更好,并阐述理由。在此基础上,借助展示的折线统计图,引导学生交流折线统计图的基本结构,讨论交流折线统计图的优点。

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开展成果交流展示活动。我们可以先借助多媒体有选择性地展示学生自主学习成果,并以学生的学习成果作为教学案例,进行比较式展示。《折线统计图》一课,学习成果集中展示围绕第二板块,即学生将统计表设计成折线统计图形式。选择教学案例时,主要提取三种基本类型:第一种是优秀型转化案例,能够较好地表现出统计图信息,折线统计图设计没有问题;第二种案例是存在一些共性问题的案例;第三种案例存在典型的知识性错误。

2.自然生成新问题

在展示时,采用不具名展示方式,提出问题:比较这三种转化成果,你最赞同哪一种?其他两种有什么区别?如何进行优化?

这个环节设计,不仅为学生创造了展示的平台,激发学生自主开展学习活动的热情,而且又借助比较的形式,引导学生对典型的自主学习案例进行比较,从而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仍然发挥学生主体性,让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活动。学生在比较案例的过程中,对折线统计图的基本结构、优势等获得了进一步的认识。

最后,对折线统计图绘制的过程进行概括,从绘制横轴、纵轴,描点,再到描线,从而形成严谨的知识体系和脉络。

3.引发学生自主发问

课堂学习活动环节,教师要重视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留给学生提问的时间,并开展“有价值问题”评比活动,即将学生提出的问题利用多媒体进行汇总,最后评选出最有价值的问题。《折线统计图》提问环节,有一位学生提出“已经学过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和它有什么关系?还有其他类型的统计图吗?”

抓住学生提出的这个问题,我又引导学生围绕折线统计图和条形统计图开展探究学习活动,寻找两者的异同点,进而把握两者在统计方面各自的优势,建立起统计图之间的关联性。除了以上两种统计图,还有六年级扇形统计图,为此,我借助拓展延伸环节,引导学生开展后置性学习活动,利用学习资料或者互联网资源,利用表格的形式,对三种统计图的基本结构、优点等进行比较,做到预设和自然生成高度融合。

基于问题导向的学习活动评价,除了常规评价外,评价的一个重点是问题载体价值的实现,即问题设计是否紧扣教学内容,是否有助于教学目标的达成,是否较好地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建构,是否体现出层次性,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否得到较好的发展。学生解决问题能力培养方面,要通过重构新的应用环境,检视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实际应用能力。

总之,问题是数学课堂开展学习活动的有效载体。因此,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进一步强化问题导向意识,设计出有价值的问题,并基于数学学习活动程序,注重问题之间的关联性,做到预设和自然生成的有机融合,从而发挥问题导向效应,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

猜你喜欢
折线统计表统计图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各式各样的复式条形统计图
2019年提前批部分院校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
折线的舞台——谈含绝对值的一次函数的图象
神奇的统计表
折线
折线图案
上榜派出所统计表
如何选择统计图
与统计图有关的判断和说理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