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合水县第一中学 范选锋
高中数学在内容和难度方面都比初中数学多且大,它更强调学生学会灵活运用自己所学的知识。它不仅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还需要学生将这些知识转化为知识体系。教师在教学的时候可以设置更大的发挥平台,可以使用多种教学方法或者创新教学方法,让学生得到更好的教育,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
新课程标准在当今时代背景下对我国的教育方面提出了一些新的要求,教师在教学之中也应该顺应时代的需要,培养出能够适应当今社会生存环境的学生,培育出能够为国家发展创造价值的新时代高素质人才。为了实现这个目标,需要教师通过各种方法给予学生充分的思想空间,让他们自己思考问题,勤于动手,勤于动脑,学会自己解决问题,培养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因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之中就要把课堂的主要方法与主要人物调整一下,多运用一些能够跟上时代的教学方法,多运用PPT、投影仪等教学工具。这样既可以节约教师上课板书的时间,又能让学生形象生动地直观感受到教学知识点,让学生对知识掌握得更加牢固。
例如,高中数学教师在教学的时候可以讲一些例题,让学生去思考结果。如在讲授《指数函数》这一节课的时候,首先教师要结合生活实际或者举一些例子来让学生初步感受到什么是指数函数,然后再让学生自主探究指数函数的解题方法,举例子来详细讲解。比如说,教师在黑板上写下或者在投影仪中投影出一些数学题目:2a2b3(-a3b4)÷(-6a2b3)(a>0,b>0)。教师先让同学观察这个式子的特点,提出自己的看法,增强课堂有效性。
在数学学习过程中,我们可以发现,有时一道题目的答案可以通过不同的方法求解出来,所得到的结果是相同的,但过程却是不一样的。这个时候需要的就是思维的开放性,能够从多种角度思考出不同的解题方法,从而得到正确的答案。这种开放性的思维可以进行培养,教师对学生解题的思维进行刻意的锻炼,可以让学生的思维更加具有扩散性。
通过这种扩散性的思维,更加有利于学生未来的发展,有利于学生各方面的思维创新。教师为了能够培养出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首先就需要对学生平时的课堂教学与活动过程进行正确的引导,让学生能够思考教师提出的那些创造性的问题,从不同的角度对问题进行解答,积极思考各种各样的解题方法,然后再进行讨论与交流。这样既可以让学生学到新的知识点,获得新的学习方法,还可以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高中数学教师在进行授课或者习题讲解的时候,就应该多提出一些创造性的问题。
例如,高中数学教师在讲授《函数的基本性质》这一节课的时候,首先,教师可以提出一道习题,如y=x2,让学生对这个函数进行取值,列出x 与y 对应的表,然后再进行坐标点的描绘,把x 对应的y 点在图上表现出来,最后再将这些点用平滑的曲线串联起来。之后还可以再举几个例子,例如y=2x2,然后让学生观察,推测图像的共性。
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之中会遇到很多的问题,现在的教学注重的不是解决面前这个问题的方法或者所得到的结果,注重的是通过这个题目的解决过程能够掌握新的解题方法,同时进行学习能力与习惯的培养。近年来,我国越来越注重学术或者科技方面的创新,所以就对现在的教育方面也提出了一些新的要求,其中就要求教师要注重对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在授课的时候,教师要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对学生进行引导,让学生打开自己固守的思维模式,从新的角度来考虑问题,创造性地得出结果。
例如,高中数学教师在进行《用二分法求方程的近似解》这一节课教学的时候就可以让学生先了解函数的图像,例如,画出函数y=x2+3x-7 的图像,然后观察这个图像与x 轴的交点,发现交点左右两边的取值y 的符号是不一样的,有一边是正号,有一边是负号,然后让学生思考是否所有的函数图像只要与x 轴有交点,都能得到这种规律。提问大家:还能不能用其他的方法来对函数进行求解。学生可以观察二分法,然后再得出相应的结果,了解掌握二分法之后,还可以思考能不能通过其他类似的方法求出函数的解。教师还可以画出很多种函数的图像,然后让学生思考在什么情况下才可以用二分法来进行求解,也可以让学生之间互相想象出新的函数图像,相互之间进行解答。这样既可以提高学生运用知识点的能力,也能够提高学生的创造想象能力。
总的来说,提升高中数学教学效率,既要学习固有的知识点,也要培养自己的创新思维与能力。教师可以通过体现学生主体,增强学生独立思考能力;设创造性题目,提升学生研究探索能力;设置开放问题,培养学生实践创新能力这几种方法来对学生进行创新思维与创新能力的培养与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