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扬州市生态科技新城杭集中心小学 何 萍
数学学科相比于其他的学科来说,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和逻辑性,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如果教师能够增强其解决问题的能力,那么就能够非常有效地促进其进行数学学科的学习,培养学生尝试用数学的眼光看待问题,用数学的思维分析问题,从而加强自己的解题能力和自身素养。
问题解决的能力是解决问题这一教学任务的进一步拓展和衍生,在小学数学的教学过程中,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可以分为三个层次:首先是小学数学问题的解决能力,其次是发现疑点并且提出问题的能力以及探究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最后一个层次是在第二层次上的进一步的细化分析。其中,发现问题的能力包括理解题目情景,并且能够准确地提取题目信息并概括,探究问题的能力包括了理解各个数量之间的关系和空间上的关系、将题目中隐藏的条件转换为已知信息、调控已知和未知方向、增强自己的数学感知,而解决问题的能力包括利用数学计算结果进行检测和评价、将数学知识迁移至其他科目的应用能力和计算能力、推理能力。对于小学生来说,影响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有很多方面的,主要可以分为三个大的方向:首先是学生自身,学生们的认知结构、原本的认知结构、心智水平和数学学科水平、思维结构、认知策略等都是影响他们解决问题能力的非常关键的影响因素。其次是教师的影响,因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与教师接触的时间是最长的,教师作为教学活动中的组织者以及知识的参与者,教师自身对于问题的理解能力和解决能力在很大程度上也限制了学生对数学问题的解决能力和重视程度。在新课标的教学要求下,教师必须要正视自己给学生带来的影响,增强自身的教学水平和数学素养,以此鼓励学生,提高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最后是环境的影响,学生学习的环境与他们的学习效果之间的联系是非常密切的,这需要家长和教师共同携手,为学生构建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借助外界力量,不断地推动学生进一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新课标非常注重对学生的理念教学,尤其是注重情境的设计,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设计符合学生实际情况、符合他们成长的年龄、个性的问题,确保这些问题是来源于学生的日常生活的,只有做到这些才能够激发学生对数学学科的学习兴趣,从而增强他们的学习效率。因此,教师在设计每一节课的问题情境的时候,要着重注意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小学数学课堂上出现的问题应该是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能够遇见的问题,在这一点能够很好地激发学生的解题兴趣,让他们运用已经学习过的或是本节课正在学习的知识来解决。除了以个人为单位解决问题之外,教师还可以借助小组学习的模式,以4人为单位,为每一位学生都安排任务角色,以此来创建一个更加生动的问题情境,这样也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其次,在问题情境的设计时,教师必须要控制好时间分配,时间过短,无法达到探究的目的,时间过长,又会消磨学生的积极性并且还会影响教学质量,要引导学生凡是遇到问题就直接提出问题,并且在组内快速分析、讨论,不要将时间和精力消耗至其他的地方。最后,教师必须要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正面的引导和解决,理性地帮助学生分析问题,利用现有的数学知识进行讨论,从而增强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数学学科的解题策略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很多时候同一个题目可以用2-3种方法解决,因此,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也可以积极地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出发进行思考,不要让学生总是局限于某一种解题策略上。例如,在学习解决修路问题时有这样一道题目:工程队计划修一条长为120米的公路,前5天修了这条公路的20%,照这样的速度,还需要再修多少天?首先,学生可以从最常见的工作效率的角度出发,先用已知的条件求得工作效率,然后再减去已经修的5天,就能够得到答案,也就是120÷(120×20%÷5)-5。教师可以鼓励学生从其他的角度出发,尝试解决题目,学生根据之前学习过的分数的思想,想到了可以利用分数的意义来表示,整个公路的工程量可以看成一个整体1,现在已经修好了20%,并且花费了5天,那么就可以用“1÷(20%÷5)-5”的计算方法求得答案。学生经过比较之后,发现如果直接用已经修了的天数除以完成的工程量就能够计算出所需要的完整周期,即5÷20%,再减去5,就能够得到答案了。由此可见,如果能够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解决、思考问题,那么学生的思路自然就会变得更加开拓,也能够形成良好的思维模式,无形中增强了他们的解题能力。
总之,在小学数学的教学过程中,提高学生解题能力的方法有很多,教师要根据实际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学习情况,选择恰当的教学策略来增强学生的解题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