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洪泽中学 孙晓清
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的落实,学生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要求的提出,我们教师也要重视教学模式、课堂教学方式的转变。在推动学生自主学习的当下,我们要想方设法让学生有自主的方法和能力。在高中数学的学习中,教师应当以学生为主体,通过恰当的引导,让学生自主地进行知识的探索,进而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与探索能力。高中数学这一学科非常注重逻辑思维与实践能力的训练,因此利用导学案的方式,让学生自主地对课程进行分析与研究,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结果对学生的能力进行评价,进而选择针对性的方案对学生进行指导。那么,如何对导学案进行优化呢?
在导学案的教学方式中,需要重点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可以自主地进行数学知识的学习、知识的掌握和实践运用,进而提高自主学习能力。那么教师在制定导学案时需要将课程内容的重点部分划分出来,同时设定出一个清晰的目标,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有明确的方向。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但掌握了数学中的定理或是公式等知识,而且养成了思考问题的习惯。例如,在必修二学习“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一节中,教师设计导学案时需要布置明确的学习目标,如:直线与圆有哪些位置关系?通过哪些方式可以表达出来?学生在学习中可以发现,可以利用直线l与圆O之间的方程是否有解来判断其关系,方程有两组实数解时,直线与圆是相交的,有一组实数解时,两者相切,如没有实数解,则为相离。教师在设计导学案时,一定需要与课程的内容相结合,指出一条明确的思路,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有方向性。同时,导学案的设计也需要可以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兴趣的引导下进行数学学习,进而在学习的过程中发现数学的魅力。通过自主学习,对自身数学知识的提高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在高中数学教学课堂上,大部分教师将导学案单纯地当成了一种教学方式,按照一定的流程进行教学,而实际上其是由预习性导学案以及程序性导学案两部分组成的。学生在导学案的指导下学习时基本上所用的都是预习性学案,预习性导学案中有教师针对课程内容设计出的问题。学生在预习时需要结合自身的理解来解决问题,通过明确的目标与思路进行自主学习。例如,在学习“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这一章节中,教师设定的学习目标需要与所提出的问题相结合才能体现出本章节的主题,进而达到巩固预习结果的目的。如:判断直线3x+y-6=0 与圆x2+y2-2y-4=0 的位置关系。学生通过预习的过程可以得知,运用解方程的方式可以判断两者之间的关系,在解题时可以消去y,得x2-3x+2=0,由此可以判断出判别式大于0,即方程有两个解,直线3x+y-6=0 与圆x2+y2-2y-4=0 是相交的关系。学生解题的过程也是对预习的知识做强化的过程,学生在此期间需要从教师设定的目标出发,逐步对课程内容展开预习,并慢慢掌握。教师通过预见性导学案的学习目标与具体问题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掌握课程内容,进而为重点知识的掌握打下了基础。
高中数学的学习中,其导学案与初中数学导学案也具有较大的差别,不仅体现在难度上,而且在思维上也有较大的差异。数学本身是一门比较注重实践的学科,其逻辑思维也非常强,并不是所有学生通过自主学习都能够有效掌握其中蕴含的数学知识,也不可能都能很好地掌握并具备灵活运用能力的。真正掌握一项课程内容需要不断练习,加深对定理或是概念性内容的记忆与理解,才能在实际运用中信手拈来。因此,导学案的设计不只是单方面地针对学生,预见性导学案让学生可以快速掌握课程基本内容,而程序性导学案例让教师在教育学生时有充足的问题以及练习设计,其作用的主体依旧是学生,让学生通过针对性的练习进一步掌握本节内容。仍以“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为例,教师在课堂上讲述章节内容之后需要布置一系列的练习巩固学生所学。如,判断直线l:x+6-y=0 与圆O:x2+y2-4y-2=0 之间有无公共点,其坐标为多少?判断直线3x+4y+2=0 与圆x2+y2-2x=0之间的位置关系。学生在练习的过程中不断加深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之间的判定,进而达到真正掌握的目的。教师通过预见性导学案以及程序性导学案相结合,既锻炼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而且也让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了培养,进而达到了提升其数学水平的目的。数学知识的掌握,需要通过大量的练习题进行巩固,在解题时,学生自身的逻辑思维能力也得到了很好的训练,真正形成了数学思维。
总之,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需要注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让其综合素质得到全面的发展。导学案的运用可以让学生在兴趣的引导下自主探究数学知识,同时,导学案的实际应用还需要进一步优化,不要将其单纯地理解为一种教学方式,采用流程化的教学,而是让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发挥其自身的探索精神,让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得到训练。因此,教师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明确学习目标,让学生围绕目标展开自主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