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新媒体下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策略

2019-01-11 15:15江苏省泗阳县三庄乡中心小学赵思保
小学时代 2019年35期
关键词:课件法治道德

江苏省泗阳县三庄乡中心小学 赵思保

随着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和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人们生活工作的形式和以往相比发生了较大变化,教育领域也在各个方面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改革。小学生年龄小,对事物认知还存有相应的难度,需要借助道德与法治学科帮助学生辨别是非对错,并养成正确的价值观念。正因小学生性格思维特征有一定的特殊性,如果教师依旧运用单一讲授式教学,必然不利于提高教学效率。因而教师可尝试基于新媒体创新道德与法治教学方式,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实现预期课程目标。

一、结合学生认知应用新媒体,构建灵性课堂模式

小学阶段道德与法治课程分为个人、学校、家庭、社会、国家、世界等不同板块,其中很多知识和话题小学生难以理解,以至于教师在开展教学时存在一定难度,如果教师未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和认知特征,不仅不利于提高教学效率,甚至还会消磨学生的学习兴趣。现代新媒体融合很多丰富素材,能为教师开展生动有趣的教学提供辅助。由于道德与法治课程包含的内容比较多,教师结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引入新媒体,能够将抽象的部分化为学生易于感知的场景,这对于丰富学生的认知有着重要作用。教师还可以结合教材内容的学习,通过新媒体的应用搭建交流与讨论平台,使学生能够在新媒体的帮助下更好地与同学展开讨论,并在讨论中更好地理解蕴含于教材中的知识,最终实现构建灵性课堂模式,促进学生理解知识,发展能力。

以《上学路上》一课为例,教师可借助信息技术为学生展示学生在上学路中的各种情景,如周围有何标志性建筑物,会遇到哪些人等,并借此渗透安全教育,叮嘱学生在上学路上严格遵守交通规则,不和陌生人说话等。再以“公共汽车上”“生死不离”“想想他们的难处”等相关内容,为学生筛选近期微博上的热门事件,例如某位学生在早高峰时乘坐公交车上学,行驶途中,这名学生突然倒在地上,公交车上的人们及时伸出援手,而公交司机则在征求车上乘客同意后将车开到附近的医院,这名学生得到及时的救助,成功脱离生命危险。上述实例都发生在现实生活当中,教师可充分借助新媒体资源为学生展现相关案例,必要时还可在信息技术协助下模拟公交车上场景,当在车上遇到孕妇、孩童、老人时该如何做?或为学生播放残疾人士日常生活视频,使学生充满爱心,提高自身道德素质。道德与法治教材中有很多如人口构成、山川大河、历史发展等与祖国有着紧密联系的部分,为学生播放纪录片,使其了解富饶辽阔的祖国河山,激发潜在的爱国精神。例如借助新媒体技术为学生展示京杭大运河的壮观景象和发展历程,再配备生动形象的解说,感受立体化京杭大运河,形成良好的情感体验。

二、结合教学需求应用新媒体,构建灵性课堂模式

21世纪不仅是经济快速发展期,更是新媒体蓬勃发展高峰期。教育领域各个学科也在日常教学中广泛应用新媒体技术。包罗万象的新媒体网络资源为教师提供了丰富的教学素材,也改变了传统灌输教学方式。道德与法治课程开设只有数年,互联网上有对应的课件,教师在搜集或借鉴他人制作的新媒体课件时需具备筛选意识,并结合学生学情和自身教学需求适当调整和修改,在原有的课件中融入专属于自身的教学风格,充分发挥新媒体课件作用。

以《多彩的节日》一课为例,教师可有目的性地筛选互联网微课和教学课件并对其适当加工,制作出贴近教学需求的新媒体课件。例如教师可融合互联网课件思路与学生共同拍摄一段宣传本地端午节风俗的短视频,在视频后期可适当插入其他地区和民族不同的端午风俗和与节日有关的历史故事。学生在与教师合作或观看视频时能充分感受到我国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激发潜在的爱国情怀。与此同时,教师还可在学生观看完视频后询问其看法:“大家喜欢哪个地方的端午风俗?”“大家知道端午节有哪些特殊含义吗?”“大家喜欢过端午吗?”引导学生结合在视频中看到的内容回答教师问题,有效将新媒体资源和道德与法治教学内容相结合,增添课堂教学趣味性,拓宽学生视野,提高教学质量。在引导学生了解节日文化时,教师单纯依靠语言表达,学生对节日的理解将是肤浅的,学生大脑中所理解的节日可能是文字了。教师巧妙引入新兴媒体,根据不同的节日文化设计有特殊节日文化的图文资料和音像视频,能够激活学生的想象力,并将学生认知中的节日文化无痕整合起来,这对于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有着重要作用。学生在脑海中将不再是单调的文字表述,而是带有感情色彩的节日文化内容,视频中生动的人物、风俗、情景激活了学生的感官,学生能够借助多媒体更好地展开想象,以此实现促进学生对多彩节日的知识建构。

三、结合整体目标应用新媒体,构建灵性课堂模式

我国全新的课程改革明确指出,教师在教学中应充分借助新媒体优势,为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提供有力的辅助工具。新媒体的出现帮助教师和学生直击重难点知识,拓宽教学深度,有效达成知识、情感和能力目标,同时还能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增强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和实践能力,为实现学生全面发展奠定坚实基础。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道德与法治课程时,要把握整体的教学目标,根据学生的实际特点,巧妙引入新媒体,使学生能够更直观地理解教材,并在教师巧妙引入的生活素材中提升对知识的理解,最终构建灵性课堂模式。

以《我喜欢的动物》一课为例,教师可借助手影表演形式让学生认识不同动物,并猜测哪个手影代表哪种动物,激发学生了解动物的兴趣并在此基础上形成爱护动物和保护动物的意识。与此同时,教师可在班级中举办“我喜欢的动物”主题活动,让学生借助新媒体网络资源收集动物图片和视频,甚至教师可鼓励学生运用手机、平板电脑等智能设备查找立体化资料,并在课堂教学中和教师以及其他学生分享,畅谈自己喜欢的动物和原因。上述教学方式以视觉化、多样化和形象化打破传统课堂的枯燥沉闷,更直观地为学生呈现该章节重难点知识,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同时实现整体教学目标。

总之,小学生是国家的未来,不仅要具备扎实的文化知识,还要具备正确的价值观念和思想品质。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道德与法治时,可以积极引入新媒体,丰富课堂教学内容,优化教学方式,改变传统枯燥沉闷的课堂氛围,并朝着新课程标准提出的开放、民主、平等的教育方向不断发展,促使学生高效掌握道德与法治知识并内化成自身品行,实现真正意义层面的健康成长。

猜你喜欢
课件法治道德
送法进企“典”亮法治之路
头上的星空与心中的道德律
Flash课件在音乐教学中应用研究
人大战“疫” 法治为要
跟踪导练(五)(2)
道德是否必需?——《海狼》对道德虚无主义的思考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教学课件
反家庭暴力必须厉行法治
用Lingo编写Director课件屏幕自适应播放器
多媒体课件制作中的动画设计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