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语实践:语文深度学习的核心策略

2019-01-11 15:04江苏省宜兴市广汇实验小学
小学时代 2019年18期
关键词:言语深度文本

江苏省宜兴市广汇实验小学 邹 清

语文深度学习是指在教师引领下,学生围绕具有挑战性的言语实践活动,全身心积极参与、体验成功、获得发展的有意义的语文学习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掌握语文学科的核心知识,发展语文素养,形成积极的内在学习动机,成为既具独立性、批判性、创造性,又有合作精神、基础扎实的优秀的语文学习者。

言语实践是语文深度学习的核心策略,所有的语文学习都离不开言语实践。只有精心设计言语实践活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积极迎接挑战,才有可能把语文学习真正引向深入。本文中,笔者以《最大的麦穗》一课的教学为例,谈语文深度学习的教学实施。

一、概括和复述——关注故事内容,更关注“如何获取故事的核心信息”

“事实性知识”是语文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它往往是属于抽象水平比较低的知识。正因为这样,语文学习如果仅仅停留在“事实性知识”的层面,是远远不够的。

“程序性知识”是语文知识的另一重要组成部分。它一般解决“怎么做”的问题,是关于如何做事的程序和步骤。它对于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具有更加重要的意义。

作为一篇“借事说理”的课文,《最大的麦穗》一文中的“事”,并非是学生最终获得的“标的”。教者需要引导学生从事例中获取核心信息,以建立“事”与“理”之间的联系。那么,“如何获取核心信息”这一程序性知识,就成为本课教学内容一个必要的组成部分。

正因为这样,在本课的教学中,教者没有和大多数老师一样,耗费大量的时间纠缠于“事”的教学,而是仅仅用了十五分钟左右的时间,和学生一起探讨故事的主要信息。这就为后面进一步深度学习——研究“事”与“理”之间的关系,研究如何“借事说理”——赢得了时间。

也就是说,语文深度学习重在前知识、前经验的运用,而不是耗费大量的时间重复学习相同的内容。语文深度学习关注不同层次知识的学习,改变原先耗费大量时间用于“事实性学习”的现状,把更多的时间用于“程序性知识”的学习,致力于切实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

二、比较和归纳——关注学习的结果,更关注主动学习的过程

语文深度学习,要改变原先“重演绎轻归纳”的语文思维模式,关注语文学习的过程属性。

“演绎学习”和“归纳学习”这两种学习方式都是非常重要的。但长期以来,我们总是“重演绎”而“轻归纳”,习惯于先把规律性知识教给学生,再让学生运用规律性知识去解决具体问题。这就导致学生在学习中主体地位缺失,缺少主动探究的实践,缺乏主动探究的欲望。因此,我们的语文教学要实现主体的转换,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活动的参与者、体验者、实践者;要实现语文学习空间的转型,由封闭走向开放,由单一走向丰富;要改变语文学习的过程,培养学生发现、探究、创造的精神。

《最大的麦穗》一课中出现了三句含有分号的句子。“这些句子中分号的用法有什么不同”是本课学习的一个重点。传统的教法,是告诉学生分号有哪些用法,再让学生选择其中一句说一说,这就是“演绎学习法”。更好的教学思路是引导学生细细体会每一处分号的用法,然后再把三句句子放在一起,比较它们的异同,然后总结出分号使用的一般规律,用以指导今后的辨析与运用。

教学中,学生在观察与探究中发现分号前后往往有相同的词语或相同的句式;发现分号前后的分句在内容上都有联系,有的表示两种相似的情况,有的表示两种相对的情况,有的还表示后文对前文的补充。他们还发现,有时候用上分号是为了把某种情景写具体、写生动;有时候是为了补充强调。这样的语文学习,就是归纳学习。

在上述教学过程中,教师只是点拨者、引导者,学生才是学习活动真正的主人。他们在默读中发现,在观察中发现,在探讨中发现,在比较中发现。学生在这样的深度学习中,充分开展各种有思维含量的言语实践活动,自然就提高了自己的语文能力。

三、转化与迁移——关注文本的“这一个”,更关注文本的“这一类”

“这一个”,是指学生正在学习的这一个文本。“这一类”是指与正在学习的文本相类似、相联系的某一类文本。

关注文本的“这一类”,就要做到因体而学。这儿的“体”有多种含义,可以指文章本身的特点,包括内容和形式上的特点,如“借事说理”“以小见大”等等;也可以指文章的上位——文体,如散文、小说;还可以是文体的上位——文类,如论述类、文学类等等;还可以是作者的个人风格,如豪放、质朴等等。因“体”而学,就是要从以上所述的种种“文体”出发,学习“这一个”的同时,学习“这一类”。学习的内容因体而定,学习的方法因体而定,学习的评价也因体而定。

《最大的麦穗》是一篇借事说理文。教学时,从“借事说理”这一文体特征出发,引导学生梳理“事”与“理”的内在联系,通过转化事例、转化事理来体会借事说理文的一般写法,正是语文学习由浅层学习向深度学习迈进的标志。

在此处,教师引导学生开展的第一个言语实践是“说联系”——圈出故事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说出故事和人生的联系。这是非常重要的一步。因为借事说理文最本质的特点,就是“事”与“理”是相互对应的,“事”是“理”的依据,“理”是“事”的总结。只有“事”与“理”相互联系,相互呼应,作者要说的“理”才会令人信服。学生在学习活动中体会到这一点,就触摸到了“借事说理”这一类文本的核心规律,就由简单的“这一个”文本的学习走向了有深度的“这一类”文本的学习。

紧接着,教师引导学生进行的第二个重要的言语实践是“转化”——将文中的故事转化为自己创作的故事。这一个转化,意味着几点:学生将课文中所述人生哲理完全内化;学生完全理解“故事”与“人生”之间的内在联系;学生能够尝试进行“借事说理”文的模仿创作。此处,教师引导学生将读和写自然对接,对学生形成较大的挑战,学生的思维力也就自然得到了提升。

语文深度学习,就要引导学生勇于迎接挑战,不断提升思维的深度和广度。这是深度学习的另一个重要特点。

四、批判和反思——关注文本的意义,更关注思维的发展和人格的独立

在传统的语文教学中,语文学习内容往往是一种“蓝本”。在这种语文教学中,教师总认为作者的原意或者编者的意图是不可更改的,是学生必须接受的。学生只是一名接受者,只能按部就班地跟着教师学习,往往接受背诵、默写等机械性训练,学生的思维被束缚,得不到充分的发展。

语文深度学习强调语文学习的生命性、生活性和生成性,尊重学生对学习内容意义的多元解读,倡导师生平等对话,共同完成语文学习。在这里,文本有其公认的共性意义,更有其个性解读的创造性意义。学生对文本、教师、作者、编者,不是抱着臣服于权威面前的态度,而是可以抱着批判和反思态度去倾听,去接受,去改进,甚至可以是反对。

我们的语文教学,迫切需要培养学生的批判精神。拥有批判精神是思维独立的标志,更是人格独立的标志。语文深度学习,离不开学习者的批判精神。

教学《最大的麦穗》这一课时,我和学生共同经历了这一批判和反思的言语实践过程。教学中,教师以一个开放性的问题激发了学生思考和批判的热情:“请问,你对本篇课文的观点持何种态度?”学生的思维被激活,有的赞同作者的观点,有的反对作者的观点,有的认为对作者的观点需要补充。课堂不再是一个“唯师、唯书、唯上”的地方,而是一个“有思、有人、有我”的地方。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得到发展,批判性精神得到培养,人格发展得到进一步的完善。

语文深度学习倡导创造性的言语实践活动。本处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说写自己的“人生观点”,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人生观点”选择调整文本中的故事,撰写自己的“借事说理”文。这样的语文学习活动,相对于课文而言,具有很强的迁移性,又具有很强的创造性,对于六年级的学生而言,正是为他们创造思维的发展搭好了美丽的台阶。

猜你喜欢
言语深度文本
文本联读学概括 细致观察促写作
四增四减 深度推进
言语思维在前,言语品质在后
深度理解一元一次方程
作为“文本链”的元电影
简约教学 深度学习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
《世说新语》中的“言语”趣味故事
关于冬天
走进文本 走近大师 走出文本 走向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