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文化在小学数学教育中的应用现状及完善策略

2019-01-11 14:54:50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区铜山实验小学李怀刚
小学时代 2019年13期
关键词:素养数学课堂

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区铜山实验小学 李怀刚

目前我国对数学文化的研究还不够全面,对小学数学教育中数学文化的渗透研究甚少,特别是数学文化如何进入小学数学课堂教育,数学文化教育具体应当怎样实施、遵循什么样的步骤和方法等这些微观问题上,研究还比较薄弱。本文将从对数学文化与小学数学教育出发,讨论如何在数学教育中渗透数学文化。

一、数学文化的定义

数学学科知识和数学抽象观念是构成数学文化的两种基本成分。首先,数学学科知识是数学这门学科的具体内容;数学抽象观念是数学共同体在长期的数学活动中形成的价值观和行为规范。

二、数学文化在小学数学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一)数学文化教育方式机械化

1.小部分教师直接以“灌输式”讲解为主。根据相关统计,笔者发现相当一部分的教师只是照本宣科,简单讲几句背后蕴含的数学文化,教师没有在恰当的时间,采取合理的方式渗透数学文化,结果必然是无法有效引起学生的注意和兴趣。

2.教师的教育方式缺乏技巧性。多数教师们的讲解大多流于表面,仅有少数教师,会经常在数学课堂上补充介绍一些与教学内容有关的数学文化。

(二)教材中的数学文化内容单薄

很多教师认为,我们现在使用的教科书中,数学文化的相关体现得不多,虽然书中设置了“你知道吗?”“数学广角”等栏目,但是介绍的都较为笼统,篇幅较短,有的是一两句话,有的只是一张图配上一行文字描述,无法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会导致教师的直接忽略。

(三)教师数学文化素养不足

因此,要有效地在教育教学中渗透数学文化。超过90%的教师认为,在教学渗透过程中,面临的最大困难就是数学文化知识方面的专业素养有待提高,仅有18%的教师已经具备了课后去收集有关数学文化信息的意识。这表明有部分数学教师对数学文化的具体内涵了解得不是很透彻,没有树立充实自己,终生学习的观念,何谈去指导学生学习数学文化?

三、小学数学文化教育渗透的策略

(一)转变机械化的教学,丰富数学文化教学内涵

小学数学教材是学生学习的主要材料,是教师进行教学的主要依据。作为基础性的材料,它为教师提供了原始资料和教学灵感,最直接地让学生理解到数学文化,因此,一套蕴含着丰富的数学文化内涵的教材对渗透数学文化至关重要。

这里的教材不只是教科书,还包括教师参考书、讲义、图像资料等。第一,编者在教科书中开设了“你知道吗?”等栏目,通常会介绍一些与对应章节有关的数学故事、数学历史,篇幅不多,相对简略。第二,在教师参考书中,需要加入更多的关于数学文化的信息资源,也弥补了一些教师这方面的不足。在录影图片等多媒体资料的开发利用上,力求精练经典,过长的视频资料不仅浪费课堂时间,还会使学生产生与课堂无关的想法和行为。

(二)立足于数学文化,运用情景式教学法

1.挖掘教材蕴含的数学文化。例如学习《圆周率》这一课,在课堂教学开始前,先布置学生自行搜查信息,了解数学文化,让数学文化的渗透不局限于课堂。在课堂上,开展阅读和讨论的学习环节,第一是让学生之间沟通交流彼此搜集的信息,第二是在课堂上再次让他们接受数学文化的熏陶,学生在了解圆周率的发展历程和数学家们的探索历程中,也感受到了数学文化的独特魅力,并且教师在演示过程中也渗透了极限和转化的数学思想方法。

2.创造数学文化教学的课堂氛围。例如学习《阿拉伯数字》这一课,教师可先向学生介绍阿拉伯数字的来历;再结合数字符号背后生动的传奇故事,让学生们在生动曲折、扣人心弦的数学文化故事中,感受数学的魅力,引领孩子们进入一个充满斑斓神奇的数学世界。在数学教学实践中,通过俗语谚语、历史故事、诗歌词曲来创设一个适宜的文化氛围,让更多的人通过对文化的透视来理解数学、喜欢数学、热爱数学。

3.巧妙利用教学资源创造教学情境。小学阶段的孩子正处于形象思维发展阶段,喜欢动手,好奇心强烈,但是注意力难以长时间集中,空洞抽象的讲解不能调动低年级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利用七巧板这一工具,通过让学生自己动手拼图,根据自己的喜好拼出不同的图形,再在小组内进行展示和讨论,利用小学生争强好胜的心理,激发他们的想象力,这个激发的过程也是学习活动的发展与升华。讨论交流的过程是学生之间互学互评的过程,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让他们学会欣赏,学生互评体现了评价方式的多样化,促进了学生数学语言与数学思维的融合。

4.创新教学方式,灵活进行数学教学。传统观念认为,作文只会在语文教学中出现,数学教学就是数字和图形的世界,侧重点在于提高学生的理性思维和逻辑推理能力。但随着新课改的推行,学科融合已成为一种新趋势,借助数学写作这一数学文化形式既可以引导学生记录自己的学习历程,也可以培养他们运用数学语言的能力。

(三)提升教师文化素养,重视校园数学文化建设

从两方面入手:第一,教师要建立主动学习,终身学习的观念。教师主动学习数学文化是提高自身数学文化素养的最主要的方式,通过网络等多种渠道查找资料,再通过思考,选择合适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将所了解的数学文化与本班的数学教学相融合。第二,教师之间要相互学习。教师自身的学习不够广泛和全面,和同行之间的交流切磋更能碰撞出创新的火花。比如借助集体备课的手段,交流探讨如何在课堂教学中渗透数学文化,让学生进行有意义的接受学习;通过开展数学文化讲座,邀请这方面的专家教师,向同行们介绍自己的经验体会,提高教师整体的数学文化素养。同时要抓好教风建设,形成开拓进取、为人师表的教风,数学教师要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努力提高自身的数学文化素养。重视学风建设,重视学校人际关系建设。

总之,小学数学教育中渗透数学文化方面存在包括渗透方式机械化、教材相应内容单薄、教师自身素养不足等问题;而数学文化的渗透不仅仅是讲几个数学故事,单纯地向学生介绍数学历史,组织学生完成有趣的数学活动。我们需要更加关注的是如何让学生在数学课堂中体会和感受数学之美,体验数学探索的过程,欣赏蕴含在数学背后深刻丰富的数学文化,提升学生的整体数学素养。

猜你喜欢
素养数学课堂
甜蜜的烘焙课堂
美食(2022年2期)2022-04-19 12:56:24
美在课堂花开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四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三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八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七测
翻转课堂的作用及实践应用
甘肃教育(2020年12期)2020-04-13 06:24:48
最好的课堂在路上
我为什么怕数学
新民周刊(2016年15期)2016-04-19 18:12:04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
新民周刊(2016年15期)2016-04-19 15:47: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