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馨予 (浙江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
在卓越教师培养的价值取向上,首先要明确“人是教育的目的”。“有目的地培养人的社会活动”是教育区别于其他活动的质的规定性。一般来说,对人生存与发展的认识与取向常会因其所处时代的不同与而有所差异,但从教育历史发展的总体趋势来看,教育发展同人类追求解放的步伐基本一致,教育的主旨在于启发人的生存觉醒和生存智慧,使人们能更好地追求幸福,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人本身就是教育的目的。“人是目的”同时也是康德伦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康德指出,“人以及每一个理性存在者,都是作为自身即是一目的而存在,并非作为由这个或那个意志随意使用的一个手段存在。因此,这样一个存在者就是尊重的对象。”康德认为,“人类意志的最高实践原则是从那因其自身即是目的而因此对每个人也必然是目的的这样一个目的观念中形成,因此,这个客观原则就是一个普遍的实践规律。”而这个普遍的客观原则是什么呢?即“人的行动应该把人性,无论是自己身中的人性或是他人身中的人性,始终当作目的而从不当作手段来对待”。
基于“人是教育的目的”这一取向,在卓越教师培养实践中,要努力做到以下两点:其一,确立每一位卓越师范生在教育价值主体中的核心地位。尊重学生,使教育中活动中的所有教育要素都为之服务,发展人的丰富性、多样性;其二,遵循教育规律和个体身心发展规律。卓越教师培养是培养在未来会影响他人的教师,因此在培养过程中,不仅要让师范生牢固掌握相关的教育教学知识与技能,更是要严格遵循教育规律和个体身心发展规律,注重德行觉悟提升,将其培养成完整意义上的卓越人,才能使他们在未来的教育教学工作中用积极的人格态度去影响他人。
卓越教师培养应服务于我国卓越人才培养战略。上一点谈到卓越教师培养应明确“人是教育目的”,这里又说其需服务于我国卓越人才培养战略,是否矛盾了呢?马克思在关于人属性上的认识上可以帮助我们理解这一点。马克思认为人的属性包含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作为有生命的自然存在物,自然属性是人类的基本属性;同时,人又是社会的产物、人的生产活动具有社会性、人的生活也具有社会性,故社会属性是人的本质属性。即人的本质在现实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是生活在社会中的人,个人为社会和国家创造价值,促进社会和国家的发展与进步,而社会与国家的发展和进步又反过来成为人类自我实现的沃土。2010年6月,国家颁布《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为我国实施卓越人才培养奠定了基础。自此,教育部和相关部门陆续开展“卓越工程师”(2011年1月)、“卓越法律人”(2011年12月)、“卓越医生”(2012年5月)、“卓越农林人才”(2013年11月)和“卓越教师”(2014年8月)等培养计划,以期通过实施卓越人才教育工程培养一大批优秀人才服务经济与社会发展。事实上,卓越人才培养战略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正在于我国人民及个人的幸福。
基于“卓越教师培养应服务于我国卓越人才培养战略”的取向,卓越教师培养项目应为国家和人民培养高质量的教师。《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到2020年,在教育、政法、宣传思想文化、医药卫生、防灾减灾等社会发展重点领域培养开发急需紧缺专门人才800多万人。卓越教师培养单位应积极响应相关政策的培养目标,致力于为国家在教育领域培养所需的高素质教育人才,同时在培养过程中还应将研究卓越人才培养的趋势和规律作为工作重点,总结经验和规律,整体推动教师教育改革创新,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卓越教师培养应坚持“卓越”取向,注重高质量、高标准。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里,我国师范院校培养目标定位偏低,师范生在修完规定的课程学分基础上,只要通过了各科的考试,毕业后即可获得教师资格证从事教师职业,而在师范生的专业素养要求上,基本达到教师资格证规定的标准即可。但偏低的培养目标定位早已不能满足当前社会对高质素教师的需求。对此,《关于实施卓越教师培养计划的意见》指出“提高教师培养质量成为我国教师教育改革发展中最核心最紧迫的任务”。较之普通师范生的培养,卓越教师培养以“卓越”命名,更加强调质量,指导文件中将培养目标定位为“师德高尚、专业基础扎实、教育教学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突出的高素质专业化中小学教师”,从品德性素质、知识性素质、能力性素质和发展性素质等四方面对所培养卓师生的素质结构提出要求。《关于实施卓越教师培养计划的意见》同时强调卓越教师培养项目的引领作用,提出“各地各校要以实施卓越培养计划为抓手,整体推动教师教育改革创新,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全面提高教师培养质量。”故各培养单位在进行卓越教师培养过程中,要体现卓越取向,坚持高质量、高标准。
基于“卓越教师培养要体现‘卓越’,坚持高质量、高标准”的取向,在培养过程中,要针对《关于实施卓越教师培养计划的意见》指出的近年来“教师培养的适应性和针对性不强、课程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相对陈旧、教育实践质量不高、教师教育师资队伍薄弱等突出问题”,从分类推进卓越教师培养模式改革、建立高校与地方政府、中小学“三位一体”培养新机制、强化招生就业环节、推动教育教学改革创新、整合优化教师教育师资队伍、加强组织保障等方面重点突破。在这里需要特别说明的是,笔者所指的高质量、高标准是相较于当前面向所有师范生培养标准而言,并非培养标准制定的越高越好,在培养、评价等环节要警惕脱离师范生成长规律的揠苗助长现象。
卓越教师培养是起点而非终点。李琼认为卓越教师是在教学与研究方面有突出成就的教师。罗小娟认为卓越教师是人格高贵、学养深厚、能力突出、智慧卓著,具有坚定的信念和不断追求卓越的精神,充满激情与生命感召力的教师。王志广从静态和动态两个维度对卓越教师的内涵进行分析,指出在静态观念下,卓越是事物发展阶段的质性描述,是对事物发展已达到水平的定性评价一一优秀中的杰出代表;但在动态观念下,卓越不是停留的某种既定状态,而是一种开放的、不断超越、不断完善的质变过程。对卓越教师具体内涵认识上,虽见仁见智,但在基本含义层面,卓越教师即非常优秀、超出一般的教师已成为人们的共识。而在研究卓越教师内涵与特征时,人们也多选取诸如“特级教师”“全国模范教师”等荣誉称号获得者作为研究对象。但是,就如金业文所指出,从教师成长规律来看,一名师范生成长为卓越教师或达到卓越教师培养规格绝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经历职前、职后的不断学习与磨炼,师范院校的教师教育仅是卓越教师培养众多环节中的职前培养环节,指望仅通过几年的教师教育造就一名成名的卓越教师并不现实。可见,当前在各大师范院校开展的卓越教师培养计划是新时期国家培养卓越教师的起点,是师范生将来成长为卓越教师打基础的阶段并非终点。
基于“卓越教师培养是起点而非终点”这一取向,卓越教师培养单位应根据职前培养阶段的特点和需要确定重点支持的领域和目标。在职教师身处教学一线,处理各种问题时不乏经验,他们要做的是提炼、升华教学经验,更新自身的教育理念和专业知识;而师范生在师范院校的学习是其专业发展的起始阶段,他们要做的是学习专业知识、进行专业训练,为将来的教学生涯做好充足准备。因此,在职前培养阶段,应把完善未来卓越教师的知识结构(包括教育知识、学科知识和通识知识)和训练学科能力、从教能力作为重点,未来卓越教师才能获得较高专业素质和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与能力。
卓越教师培养要立足自身,放眼世界。放眼世界包含三个层面。其一,卓越教师培养需积极借鉴他国经验。有学者在讨论师范教育现代化时指出,任何国家的教育现代化都是国际潮流的一部分,“睁眼看世界”后,国人视野逐渐打开,学者们眼界日益开阔,甚至是每一次争论都是在思索如何学习西方的背景下展开。当今的卓越教师培养是世界教师教育的发展潮流,自20世纪80年代末,美、英、澳等国陆续开始了卓越教师培养的探索,相对来说,我国起步较晚,故我国可以积极借鉴相关国家的先进做法和培养经验,取长补短,为己所用;其二,我们培养出来的卓越教师应具有国际的视野。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不同国家和人民的联系日益紧密,诸如人口、环境、粮食、恐怖主义等一系列全球问题的解决需要各国通力合作,故我们培养出来的卓越教师在育人层面还应致力于人类基本价值的传递、人类责任感的培育和人类合作意识的提升;其三,我们培养出来的卓越教师在国际上也应具有一定竞争力。当前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科技水平为代表的综合国力的竞争,科技水平的发展依赖人才的推动,人才的长成离不开教师的培养。我们培养出来的卓越教师应具有国际上先进的教育理念、掌握先进的教育方法,能够培养出先进的人才,是在国际上也十分具有竞争力的先进教师。
立足自身包含两个层面,其一,可借鉴但不可照搬他国做法。我国教师教育培养有着自己的国情,在培养规模、各区域水平、培养体制上具有中国特色。相较于其他国家,我国教师培养规模大、各区域水平差异明显,在培养体制上亦有差异,因此培养过程中切忌简单照搬他国经验;其二,我国所培养出来的卓越教师应该具有中国的鲜明特色,放在国际的舞台上亦能让人分辨出这是来自中国的教师。这就要求我们在培养卓越教师过程中,要根植于中国文化的土壤,特别是儒、道、墨、法等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对教师培养的滋养,培养出具有深厚中国文化底蕴的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