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倩倩 (山东滨州市邹平县第一实验小学)
小学班主任肩负着学生的思想、健康、学习等全面的管理工作,是班级教育管理的组织者、领导者,引领着学生全方位的成长发展,影响着学生的知识掌握与人格塑造。因此,班主任在教育管理工作中,必须要尊重学生主体,顺应教育改革发展要求,将赏识教育融入管理工作中,为学生塑造良好的学习信心和健康向上的心理,全面提高班级管理教育水平。
班级管理是小学班主任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工作过程,负责学生思想学习与身心健康的全面发展。班主任在工作中实施赏识教育,是塑造学生良好品格与积极心理的有效途径。因此,在班主任工作中要从学生角度出发,尊重学生主体的真实情感,依据学生的个别差异,为学生创建良好的教育发展环境,使各个层次的学生实际价值都能得到充分展现。
例如,对于学习优等生,班主任经常会进行赞赏和鼓励,但在赏识教育中,应避免频繁的当众表扬,因为,这样不仅会影响其他学生的积极性,还会对学生之间的交往造成障碍,所以,教师对优等生的赏识教育,适宜在大环境下进行,可以从优等生带来集体荣誉层面,进行赞赏,树立良好的榜样作用和影响。而对于学习较差的学生,班主任应当进行重点关注,对学习困难学生的进步要及时进行激励和肯定,为学生树立学习信心,通常班级差生多为调皮违纪的问题学生,如果班主任采用批评指责方式,会对这一学生群体造成更大的心理负担,所以,在赏识教育中班主任要用关爱、理解、宽容的态度,将学生当作朋友,多进行沟通交流,使他们可以真正虚心接受意见。有些后进学生经常会与其他同学之间出现打架发生冲突的情况,对班级的形象造成了极坏的影响,这时班主任要避免对学生的直接斥责,而是要帮助学生正视问题,进行耐心的引导,让学生真正意识到自身存在的问题,同时,班主任可以从班级荣誉的角度出发,为学生明确努力的方向,鼓励学生:“我知道你很棒”“你是个聪明又充满干劲的孩子”为学生树立奋斗的目标和学习信心,鼓励学生挖掘自身潜力,利用自己的优势,为班级的荣誉努力奋斗。
班主任在工作中实施赏识教育,要善于把握学生的特点。在日常教学中要对学生进行细致的观察,充分了解学生的性格特点、学习能力等实际情况,这样有利于学生加深对班主任的信任和依赖,继而让师生之间可以进行有效的沟通交流。时效性是影响赏识教育有效实施的重要因素,班主任结合学生特点进行及时适当的赏识鼓励,可以充分激发学生创造力和学习潜力,并使师生之间的互动沟通更加高效自如。这样,不仅可以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潜力,建立和谐融洽的班级氛围。
例如,小学这一阶段的学生字迹不工整,学习时注意力不容易持久,在学习及各项活动中自觉性、控制性较差,针对学生这样的心理特点,班主任要避免对学生进行过分批评,在赏识教育中要对学生多一些关爱和期盼。班主任在课堂中轻抚一下学生的头,就是对学生内心无限的鼓励,几句简单的鼓励语言,就是激发学生学习热情的最大动力。教师可以说:“今天你的回答非常精彩”“你的文学功底真不错,可以为其他同学展示一下吗”,这些微小的动作和温暖的话语也许就是促进学生健康发展的最好动力。
班主任工作中赏识教育要合理控制限度,避免进行不讲原则的表扬,随意对一点小事就夸大其词地表扬,或频繁对学生使用“你真棒、真聪明”这样词语,又或者,互为反衬激励一批打击一批,这样反而会让学生感觉到赞赏的目的性,触发学生的抵触情绪,所以,赏识教育过程要讲究艺术性,要从学生的本质出发,少批评、多表扬,班主任要坚信学生是智慧的、积极向上的,并鼓励学生勇敢面对学习中的困难挑战。表扬还要准确到位、入情入理,要坚持用真诚的语言恰当地进行赞赏。
例如,学生考试失利时,教师可以婉转地与学生沟通“你的学习成绩一直不错,我相信你很快可以追上来”帮助学生建立信心,班主任在赏识教育中,要以发展眼光,看待学生,真正从内心尊重学生的意见,要通过细心的观察,结合学生实际的心理状态,进行准确及时的鼓励和表扬,从而使学生在赏识中不断挖掘自身潜力,积极健康地向前发展。
小学班主任采取赏识教育是一种爱的表现形式,不仅可以充分激发学生的潜能,还能促进学生的积极发展。在实践教育工作的过程中,班主任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切实做到尊重学生、爱护学生,在学习中给予学生赞赏和肯定,通过对学生的观察了解,真正走进学生的内心,让每个学生都感受到赏识教育的师爱,进一步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