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健推进智慧校园学习环境建设的思考

2019-01-10 06:57潘伟荣
新课程·中旬 2019年12期
关键词:学习环境校园智慧

潘伟荣

摘 要:为实现教育部《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提出的发展目标,各地积极展开智慧校园建设。着重探讨智慧校园学习环境建设中遇到的问题与建设途径。

关键词:智慧;校园;学习环境

为实现教育部《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提出的到2022年基本实现“三全两高一大”的发展目标,各地积极展开智慧校园建设,也取得了很多积极有效的成果。我校从2017年起开展了智慧校园创建,现就智慧校园学习环境建设遇到的问题与思考总结如下。

一、智慧校园学习环境建设存在的问题

1.认知存在建成误区

从数字化校园到智慧校园,其中最大的变化是将信息技术与网络深度融合到教学、管理、科研、校园环境中,实现学校现代化的有效管理,师生能够开展高效能的教与学,能够为学生提供最合适的个性化学习定制服务,让教学与管理工作从经验走向科学。因此智慧校园的建设是一个进行时,它没有建成的概念,也不是一些具体的应用,学校不能因为通过了智慧校园的创建工作,就认为学校达到了智慧校园的标准,没有后续的推进深入工作,只有持续深入地应用研究,智慧校园才能发挥创建的意义。

2.刚性指标造成不必要的浪费

智慧环境建设与数字资源建设,决定了智慧校园应用的广度,在智慧校园创建中往往会成为硬性指标。但是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所需的资金不是学校层面能够解决的,各个学校各自为政去进行网站、学校管理、学习平台建设,也会造成重复与浪费。智慧校园需要统筹,不能让部分硬件指标导致学校对智慧校园的创建望而却步,学校可以考虑采用先局部后整体的方式,从点到面按需建设。

3.专业管理人员缺乏

当前很多学校缺乏专业的管理人员,没有形成常态化的管理,很多日常运行事务或工作,由信息技术教师临时承担,缺乏专业人员或机构负责教育信息化工作,没有形成完整的由处室到教学人员垂直的工作体系,导致智慧校园建设推进困难重重,智慧校园的资源建设与应用在各学科教学的推广应用更是流于形式,缺乏深度。

4.重硬件轻应用,缺乏实效

智慧教学是信息技术深度融入教育的过程,基于大数据的教情、学情分析,推进精准化的教与学是推动改进教学、优化管理、提升绩效的不二途径,师生信息素养需要从应用层次转向素质拓展,但是当前智慧校园建设往往重视外在的硬件设备:如电子班牌、创客实验室等,锦上添花有余,实在应用缺乏实效。

5.安全意識不足

虽然在智慧校园创建中,有网络安全的要求,但是在智慧校园创建的标准中比较关注的是网站安全与防火墙的设置,而忽略了内部的网络安全,接入层的安全防护措施严重不足,网络安全缺乏专业的支撑,教师网络安全意识不够,导致智慧校园网络环境受到污染或内部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

二、稳健推进智慧校园学习环境建设途径

1.顶层设计,自上而下

智慧校园学习环境建设需要深入的调研与规划,具备较强的专业性,更需要了解最前沿的信息技术对传统的教与学的革新,需要有一定的超前意识,顶层的专家设计可以避免智慧校园系统建设的目标、方向、措施出现偏差,造成不必要的浪费;还可以将各个学校的网站系统、办公系统、资源平台、教师空间、学生空间、数据收集、数据分析进行有效的整合,避免各个学校各自为政、重复建设,有效节约资金,做到统一规范。

2.重视基础,数据先行

教学行为和学习方式的转变是智慧校园学习环境建设是否成功的重要指标。提供优质的个性化学习体验,满足学习者、教学者和管理者的个性化需求的资源一方面可以依托国家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体系,共建资源;另一方面需要学校积累学习过程性的资料,做出科学的诊断,实现精准教学与按需学习。只有采用智慧学习工具、诊断工具,积累分析师生过程性学习数据信息,才能帮助教学由经验走向科学,学情数据采集、学情动态诊断与个性化补救等关键问题应该作为智慧校园验收检查的前提条件,离开这些基础数据,就无法实现数字校园到智慧校园的质的飞跃,因此智慧校园的创建从学校层面来看必须要做到数据先行。

3.由点到面,模块推进

智慧校园学习环境建设要落到实处,需要师生信息素养达到一定的要求。智慧校园的学习环境包含多个平台,如资源平台、教学平台、学习平台、管理平台等,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所有平台的使用,改变师生、学校的学习管理方式,存在较大的困难,可以采用分步实施的方式,阶段模块推进,让学校、师生在一个阶段重点改变一种教学、管理行为,让学习环境建设与使用成为持续深入的过程,做到整体有过程,阶段有重点,有效解决师生信息素养同步提升的问题。

4.按需建设,用有实效

智慧校园系统建设每一个模块均需投入一定的资金,学校应该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有实效的模块建设,将有限的资金用到实处。例如:校内智能一卡通系统,对于普通中小学而言,有效用的往往只有图书借阅;而对于有住宿的学校管理,就有可能涉及校内消费、图书借阅、门禁管理、考勤管理、宿舍管理等诸多服务,对于前者,学校无需考虑投入大量资金建设系统,只需购置少量设备即可满足学校需要,而后者学校则应该根据需要建设。而创新实验室不必求大求全,运用人机交互、传感感应、三维仿真、虚拟现实等技术的智能机器人、生命科学、动漫制作等智能实验室或学习体验中心,应该根据学校师资力量与资金实际,作为特色项目创建。

5.防患未然,重视安全

在未来智慧校园环境中,移动设备会得到越来越多的使用。为满足移动设备上网的需求,前期部分学校设置了普通路由满足教师无线上网的要求,有些学校则投入资金,进行无线接入的改造,无线的接入比较混乱,造成了较大的安全隐患。在智慧校园建设推进的过程中,无线接入最终要有一套完善的接入与隔离体系,从接入层保证安全,确保学校网络不出安全事故。

智慧校园学习环境的建设将是一个持续的动态过程,智能与智慧将体现在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中,长远规划,以智慧教育的需求为驱动,智慧校园建设必将促进教育教学改革,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它的建设任重道远,需要长期努力。

编辑 张佳琪

猜你喜欢
学习环境校园智慧
智慧派
智慧决定成败
智慧往前冲,统计百分百(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