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下高校专利管理工作创新探讨

2019-01-10 06:57蒋伟张弦
科技视界 2019年35期
关键词:高校创新

蒋伟 张弦

【摘 要】本文从目前高校专利管理机构的配备、缺少专业的专利管理队伍和人才、缺乏专利管理制度和专利激励机制、专利申请数量泛滥成果转化率低、缺乏专利保护意识及知识产权流失严重等方面分析了高校专利管理工作现状。提出了要从改变传统观念,增强专利意识、改进高校专利工作管理模式,提升专利管理人员素质、创建科学的专利管理制度、完善专利激励机制、创新高校教师职务发明专利权共享机制、加强国际专利申请等方面创新高校专利管理工作思路与措施。

【关键词】高校;专利管理工作;创新

中图分类号: G306.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2457(2019)35-0105-005

DOI:10.19694/j.cnki.issn2095-2457.2019.35.049

Discussion on the Innovation of Patent Management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under the New Era

JIANG Wei1 ZHANG Xian2

(1.Medical College of Nantong University,Nantong Jiangsu 226019,China;

2.Science Technology and Industry Department,Nantong University,Nantong Jiangsu 226019,China)

【Abstract】This paper analyzes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patent management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based on the unreasonable institution of patent administr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lacking of professional management team and talent,imperfection of patent management system and patent incentive mechanism,overflow patent applications,low achievement conversion rate,lacking of awareness of patent protection and serious loss of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We put forward the ideas and measures to innovate the patent management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cluding the following aspects,such as updating the traditional concept,enhancing the patent consciousness,optimizing the management mode of the patent work,improving patent quality of management personnel,establishing a scientific and comprehensive patent management system,perfecting the patent incentive mechanism, innovating the mechanism of sharing the invention patent of university teachers and strengthening the international patent application.

【Key words】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Patent management;Innovation

0 引言

當今科技创新在世界经济增长中所作的贡献越来越明显,创新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基石。十八大报告中明确指出,我国要在2020年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十九大报告中强调,“倡导创新文化,强化知识产权创造、保护、运用”。以专利为代表的知识创新,具有巨大的经济价值。专利已经成为国家发展的重要资源和国际竞争力的核心要素,更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支撑。高校是我国科技创新的主要力量和发明专利的主体,在专利领域起着重要的作用,大约40%的专利来源于高校和科研院所[1]。高校专利管理是高校为了促进科技创新、专利的开发和转化,专利的管理和保护,遵循国家及地区知识产权制度及法规,建立完善的专利规章制度,充分调动全校师生的创新热情,确定和加强专利的权属意识和价值文化观念,最终形成高校专利技术研发、专利技术保护与专利技术运用的专利管理平台。然而,在高校专利管理工作中仍存在不少问题,需要对专利进行科学管理,充分发挥潜在的经济价值。研究新时代下高校专利管理工作现状及进行创新探讨,具有较大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1 高校专利管理现状

1.1 高校专利管理机构配备不合理

我国高校专利管理大多采用的是三级架构:1)校级机构,主要负责全校专利的部署与相关政策的修改与制订。2)科技管理部门,负责专利申请与转让等日常事务。3)院、系及研究所,负责其部门的专利管理事务。但在目前,由于各高校专利产权属于学校,院系及研究所对专利的管理较薄弱。负责日常专利工作的职能部门往往采用两种形式,一是依托学校综合优势和知识产权研究基础,专门建立处级建制的专利运营平台,将本校专利申请与转让有机结合起来;有的成立了独立的知识产权研究中心,这类管理机构的专职人数可以达到数十人。二是在科技管理部门下设成果与知识产权管理科,由数人专职或兼职处理专利事务。目前全国一些高校专利管理工作大多采用第二类管理模式。据国家知识产权局统计,高校和科研机构设有专门知识产权管理部门的仅占25.6%和31.3%,而没有设立专门知识产权管理部门,由科技处代为管理的占59.9%和59.8%[2]。因此,大多数高校并未建立独立的专利管理机构或知识产权管理机构,更没有配备专职的专利管理人员,往往由管理科技成果的工作人员兼任专利管理事务工作;各二级学院、研究所也没有明确专利兼职管理人员,管理机构配备不合理。

1.2 缺乏专业的专利管理队伍和人才,管理服务创新水平低

专利管理是将法律性、技术性结合于一体的專业型管理活动[3]。目前,我国一些高校的知识产权管理办公室,那些挂靠在科技处成果管理部门的,有的高校仅有 1-2 名工作人员,往往一人身兼多职。有的高校专利管理人员从未经过系统的相关专利专业知识与技能培训,缺乏相关学科研究背景,主要依靠自学和内部培训掌握一些专利知识。极大程度上降低了专利管理效率。其仅能停留于专利申请、授权统计及奖励等日常事务工作,对立项前知识产权的研究分析,及授权后的管理均没有明确的规定。严重影响了专利管理创新与水平的提高。一旦发生知识产权纠纷不能有效地应用法律手段保护自己的权益,难以解决相关专利权纠纷、诉讼等问题。更难以进行创新性的管理活动。甚至还有部分高校根本没有专利管理人员,科研人员仅能进行个人申报,学校缺乏规范化管理,专利管理人才严重短缺。从知识产权教育——申请专利——产生专利成果——审核专利——专利评估、转化应用,这其中的每一个环节都必须有专利人才的参与和管理,缺少专利人才将直接影响专利工作顺利地进行,由此可见,专利人才在专利活动中具有重要的作用[4]。因此,高校里缺少高水平的专利管理人员,专业素质急需提高。

1.3 高校专利管理制度不完善

高校专利管理制度,是高校在校内专利技术研究的立项、研发、管理、申请专利等过程中所产生的各种规范校内科研人员及专利实施单位之间关系的法律及经济手段,以此促进专利数量的增加和质量的提高及实施专利管理科学化的制度。高校专利管理制度主要包括:设立专门的知识产权管理机构、评估专利权维持年限、数据管理、完善激励机制、专利经营和评估专利转让价格等。我国高校对专利工作管理制度重视的程度,随着教学研究型高校对专利理念的不断提高,也日益注重完善高校专利管理制度。但是同时也存在着不少问题,例如,创新技术科研经费分配不合理、知识产权归属不明确、利益分配不公平、主体定位欠准确等问题。这些问题在极大程度上影响了高校教职员工科学研究的热情,也是影响高校专利数量和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若要很好地解决这些问题,使高校专利管理工作顺利进行,其中重要环节之一,必须要有一套完整的高校专利管理制度。目前,我国有一些高校制定了本校内部知识产权管理的规章制度,但仍有不少高校专利管理制度不健全。还有部分高校并没有制定相关的专利管理制度,知识产权管理不够系统和规范[5]。目前,我国高校对专利的管理主要是在行政管理等事务方面,在专利经营和保护方面缺少积极性和主动性。

1.4 专利激励机制不完善

专利管理措施中的激励机制能有效地促进科技创新、成果专利化及专利技术实施,但因部分高校的激励机制不健全,不能充分发挥应有的作用,主要表现在,目前的科研成果评价体系存在不足,科研奖励政策不对称。我国一些高校对专利权的奖励标准明显低于成果获得的奖励及成果作为论文或专著发表的奖励标准,如一些高校对论文的奖励从1千元到10万元;对专著的奖励从1万元到1万5千元;对专利的奖励从5千元到1万元,甚至还有些高校对授权专利无任何奖励。这样不对称的奖励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高校教师和科研人员申请专利权的积极性。

1.5 专利申请数量泛滥成果转化率低

从2015年国家知识产权局公布的数据中可见,2012年到2014年,全国共授予国内专利2787707件,但签订专利许可合同的只有56067件,占授权专利比例的2%[6-7]。结果表明,我国申请的专利大部分未真正投入使用,中国的创新能力与持续增长的专利数量不成正比。在《深入实施国家知识产权战略行动计划(2014—2020年)》中明确提出,要促进高校和科研院所知识产权转移转化。到2015年3月,我国高校共计有效发明专利147532件,其中国内有效发明专利144376件,国际有效专利3156件,然而能够成功转化的却很少。据报道,在“十一五”期间,我国高校申请专利共计238684件,授权114384件,但成功转化的仅有6039件,总金额为288776.2万元,转化专利仅占申请总量的2.53%,占授权总量的5.28%,高校专利转化率明显低于企业[8]。近年来,专利申请和授权数量快速增长,但真正签订专利许可实施合同,实现成果转化率较低[9]。

周胜生指出高校、科研院所等机构手中有大量的专利,但专利收益较少,部分机构甚至在专利方面出现负资产的状况,投入大于收益的现象[10]。学校科技成果的转化,并未形成一套良好的保障机制,学校获得授权的专利难以转化及产生相应的市场效益。由于从专利的申请到授权周期较长,有些教师认为申请专利没有发表论文或者申报科技奖励那么快速而实惠,一些教师或科研人员往往由于科研项目结题的要求才不得已申请专利,但不能进行专利的维持和转化。此外,那些没有创新性、新颖性和实用价值的技术也申请了专利,而申请的这些专利大多数不能授权,部分即使获得了授权也很容易被宣告无效[11]。目前,我国发明专利的平均寿命为5年至8年,平均每件发明专利的售价为1万元至10万元,而在最近几年国际科技巨头的几起专利收购案中,单件专利的售价就要几十万美元,甚至达到上百万美元[10]。

中国专利法规定:“中国发明专利保护期限为20年,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专利保护年限为10年。然而,在不少情况下,专利权人往往半途放弃专利”。从《2014年度中国有效专利年度报告》可以看到,国内发明专利平均维持年限仅有3.8年,实用新型专利仅有3.5年,外观设计专利仅有3.2年;而真正达到最长维持年限的发明只占0.02%,实用新型只占1.1%,外观设计只占0.5%。由此可见,中国绝大多数申请的专利并没有真正投入应用[6]。

1.6 缺乏专利保护意识,知识产权流失严重

2018年4月10日,习近平主席在博鳌亚洲论坛,2018年年会开幕式主旨演讲中指出:“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是完善产权保护制度最重要的内容,也是提高中国经济竞争国最大的激励”。近年来高校专利申请、授权量在迅速增长,但总体来说,我国有些高校领导决策层不够重视专利,没有将专利工作置于学校整体发展战略中的一部分,在院系中制定专利规划的也不多。在科研管理层面对专利工作,也仅仅局限于管理专利申请和进行专利的数据统计,在院系一级的科研管理人员,对专利工作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而广大的师生员工普遍存在着重成果轻专利思想,成果这一概念在他们的意识中只有论文、课题鉴定结果、获奖成果,专利往往不包括在成果之列。而这种普遍存在的重成果、轻专利的问题,一方面是由于普通高校科研人员缺乏市场敏感性,另一方面也与管理部门宣传专利的政策、引导申请专利的力度不足密切相关。一些高校科研人员在项目研究过程中取得了具有重大创新和市场潜力的成果后,为了急于赶上评职称、学生急于毕业等一些客观因素,过早地将一些科研成果发表论文,或进行项目验收而提前公开,失去专利申请资格。这样不能通过申请专利的形式将成果进行法律保护。

2 创新高校专利管理工作的策略

2.1 更新传统观念,增强专利意识

在高校,與专利密切相关的人员可以分为三个群体,一是高校领导,他们的专利意识对高校专利工作起着导向、发挥决策的作用。二是学校的科研管理层,主要包括学校科研管理的行政部门、科研机构及各二级学院分管科研的主要负责人,他们发挥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按照决策层对专利的意图,制定相关专利的规章制度,对高校专利工作的正常运行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三是高校广大师生员工,他们的专利意识可以直接影响专利工作,是保证专利工作能否正常运行的关键因素。因此,高校首先从分管专利工作的校领导,到基层科研人员都要认真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和有关专利知识。采用多种方式,针对各个不同层次的科研人员普及和学习相关专利的法律知识。比如,指导高校的科研人员和教师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实施细则和审查指南,使他们了解从申请专利到授权的整个程序,能够懂得在申请专利的不同阶段专利管理者和申请人各自要做的事情。同时,高校可以邀请专利从业者讲授专利申请的流程和相关知识,不断提高科研人员和高校教师的专利意识。

2.2 优化高校专利工作管理模式,提高专利管理人员素质

高校专利工作的管理模式,是直接关系到高校专利成果系统工作效率的关键环节,系统有序的专利工作管理模式将有效地提高专利工作的效率,反之,则会妨碍专利成果的质量及其产业化。目前我国高校专利事业的快速发展与专利管理人员素质不匹配等问题,笔者认为至今仍未设置专利管理部门的应学习其他专利管理经验丰富的高校,并可以借鉴国外先进管理模式,国外高校专利管理开展较早,有着较丰富的经验。如美国或日本。美国的校友基金会、技术许可办公室及校外专利管理公司。在《拜杜法案》和《史蒂文森威德勒技术创新法》颁布后,不少美国大学都在校内建立了知识产权专门机构,350多家科研机构加入了大学技术管理协会(Association of University Technology Managers,AUTM)[12]。通过知识产权管理机构,高校可以将技术向社会进行应用转化,同时将技术许可得到的收入用来提供学校的科研,有效地提高专利管理体系的综合职能。Frischmann提出大学科技研发体系包括财务、管理、人力、智力和实物资本相互作用组合而成,它们在不同类型的生产过程中,各司其职,包括研究、教育、培训和社会化,最终能够产生很多对社会有应用价值的成果[13]。随着时代的进步,各学科技术的发展,国外高校逐渐开展了精细而又有针对性的专利管理模式,因此对专利管理人员的专业知识、管理水平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结合我国基本国情,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高校专利管理模式,不断完善适合我国高校专利管理模式。高校应该把专利发展战略放在学校发展战略中,使知识产权真正渗透到科研项目管理和学校发展事业中去。高校应进行知识产权校、院、系三级管理,设立由分管校领导、各二级学院系所分管专利工作的领导。地方高校知识产权管理机构应建立专利(知识产权)管理岗位,配备专职专利管理工作人员。高效的专利管理模式必须要有专业的专利管理人才,国内高校应该加强对已有专利管理工作人员的培养,通过督促其参加专业知识的学习与短期培训等方式,不断提高员工专业素养;由于专利管理涉及不同的学科领域,要求专利管理人员具有多元化专业背景和丰富的从业经验、对法律和经济知识有一定的了解,这样才能提供全面、完善的专利管理服务。

2.3 建立科学、全面的专利管理制度

制度是规范管理的基石,没有科学、健全的制度就无法保证专利工作的高效开展,建立完善的专利制度势在必行。目前,我国一些高校专利管理体制已经基本建成,作为高校主管知识产权人员,要学习和借鉴欧美一些大学的知识产权管理方法,Knut Blind,Luke Georghiou认为技术创新对国家经济起积极作用,并指出要有专利管理制度,同时,还需要不断地进行改革,才能适应创新的需要[14]制定比较完善的专利管理制度,是高校专利工作高效、有序进行的重要措施。专利管理工作机构设置、专利的申请、授权及归属、权益分配及奖励等管理工作的进行都依赖于专利管理制度的建立。为了使专利管理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按照高校专利工作的需要,首先要制定与专利工作相应的各项规章制度。如专利基金管理办法;科技成果奖励与激励办法;科技电子档案管理办法;科技保密制度等。一般在5年左右要更新专利管理制度,并不断完善专利管理制度。同时,高校要建立合理的专利管理流程模式,从专利的申请到授权这中间的每一个环节都要严格把关,建立和完善专利申请、保护、维持、转化等在内的规章制度,使专利管理工作科学、规范、高效。

2.4 专利技术创新要接地气

技术创新是专利产生价值的基础,产品创新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专利法》里规定了专利的“实用性”,指的是专利能够在工农业及其他行业的生产中批量制造或能够在产业上或生活中应用。同样,高校创新要以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为目的。创新成果的专利技术与市场要紧密结合,从专利技术到市场化的产品,要缩小这中间的距离,尽量避免对专利技术进行二次开发。以乔布斯时代的苹果产品为例,苹果产品似乎创新程度不高,但与用户的需求高度契合,给用户带来了较好的使用价值,因此苹果产品受到市场的欢迎,相应地,其专利价值得到了大幅提升。

2.5 完善高校专利激励机制

完善的专利激励机制要在充分兼顾到学校利益和发明人利益的基础上,努力提高高校科研技术人员的主动创造热情。通过不断完善激励措施改变科研人员仅注重眼前利益,而忽视长远利益的情况。作为高校主管领导层,应合理利用财政税收,增加激励力度,建立高校技术创新人员的奖励和报酬份额原则;高校要把专利放在与承担项目、发表论文和申报科技奖励同等的地位。建立专利质量优先的科研业绩评价和激励机制,提高专利申请在教师科研人员年终业绩考核和职务职称聘任中所占的比例。

同时,在政府层面,也要不断完善高校的激励机制,要重视对高校专利的资金支持。利用高校本身和政府的力量来完善和实施激励计划,促进有针对性、系统性、有效性激励机制的形成,提高我国高校的综合能力。充分调动高校科研人员和教师的创新热情,使他们主动、积极地参与知识创新活动,从而形成更多的有核心竞争力的自主知识产权。

2.6 创新高校教师职务发明专利权共享机制

高校教师申请的专利绝大多数属于职务发明,因此高校教师极为关注职务发明制度。目前,我国《专利法》等法律法规已初步确定了职务发明的基本制度。但职务发明制度在实践中仍然遇到了不少问题,主要是目前的职务发明法律制度相关规定一般均较为原则,可操作性欠佳。同时,我国专利法及相关规定忽略了高校教师脑力劳动的价值,没有体现到在整个发明创造过程中所发挥的关键作用,对职务发明的界定范围较为广泛,要从尊重脑力劳动的价值出发,尽量缩小职务发明的认定范围。充分考虑到高校教师兼有教学、科研等双重身份,对专利转化等工作已无分身之力,而高校在专利成果转化为生产力方面具有较好的优势,因此,将专利权全部作为教师所有,这明显妨碍了专利产业化,进一步又影响到高校教师在专利转化中获得的经济效益。所以要探索教师与高校专利共享机制。我国《专利法》规定职务发明创造的权利应归属于单位,但同时也规定了“约定优先”的原则,如果发明人与单位有约定,则发明人与单位能够共享专利权,甚至发明人能够独享专利权。国家知识产权局等部门联合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职务发明人合法权益保护,促进知识产权运用实施的若干意见》的通知中指出,要鼓励单位与发明人约定发明创造的知识产权归属问题,发明人和单位能够共同获得专利权。因此,高校要把这一规定切实落实到位,明确发明人的权利主体地位,以充分调动发明人的主观能动性,从而激发发明人在专利转化全过程中的积极性,进一步扩大专利实施队伍和服务水平。

2.7 加强国际专利申请

要建设创新型国家,从“中国制造”变为“中国智造”,申请国际专利是必须的。以专利合作条约(Patent Cooperation Treaty,PCT)为代表的国家专利申请是评价一个国家在国际上具有创新竞争力的重要指标,申请国际专利对国家科技创新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2017.03.15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orld Intellectual Property Organization,WIPO)[15]对教育机构申请人2016年PCT专利申请量进行了特别标注,位于前50位教育机构申请人中,美国高等学府占据了25个席位,在中国的高校中,深圳大学排名明显提前,超过清华大学,位列教育机构申请人第14位;清华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分別列第16、17、33、35位。高校专利管理部门要提高对 PCT 国际专利申请工作的支持力度,设立专项资金,不断建全奖励政策,高校要高度重视、积极申请 PCT 专利,对于已经授权的 PCT 专利进行资助。高校应加强科研管理,从各方面支持教职员工开展创新研究,有组织地推荐技术含量高、创新性强、产业前景好的专利优先申请 PCT 专利,并在资金方面给予一定的资助,同时在专利管理制度上增加 PCT 专利申请在年终考核、晋升职称等评价中所占的比例,设立专项奖励申请 PCT 专利并取得国外授权的发明人;大力支持高校科研人员跟踪国外高新技术前沿动态,积极鼓励参与国际科技创新合作项目,不断提高国际专利申请数量,努力保护好专利权,运用核心技术抢占国外产业基地和市场,不断提升我国的科技水平和国际竞争能力[16]。

3 结语

通过对目前高校专利管理工作现状进行分析,观察到高校专利管理工作中还有许多方面有待完善。提出了要从更新传统观念,提高专利意识、优化高校专利工作管理模式,提升专利管理人员素质、建立全面、科学的专利管理制度、完善专利激励机制、创新高校教师职务发明专利权共享机制、加强国际专利申请等方面,创新高校专利管理工作思路与措施,更好地实现高校科技创新为地方经济服务的职能。

【参考文献】

[1]金喜成.科学普及对加快发展现代农业的作用研究[J]. 农业经济,2011(6):69-71.

[2]宋河发,曲婉,王婷.国外主要科研机构和高校知识产权管理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中国科学院院刊,2013(04):450-460.

[3]吴艳萍,王晓燕.地方性高校专利管理问题的思考[J].科技管理研究,2011(18):110-112.

[4]刘晓静.高校专利管理问题探讨[J].科技与创新,2015(1):45-48.

[5]张微.高校知识产权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建议[J].中国高校科技与产业化,2010(07):16-17.

[6]万静.中国专利申请数量泛滥利用率不高,许可实施率仅2%[N].法制日报,2017-04-04.

[7]万静.如何成就企业“高智力”;《企业文化》-2017;(5):17-19.

[8]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统计年报 1985-2013[EB/OL]. http://www.sipo.gov.cn/tjxx/,2015-04-30/2015-05-13.

[9]沈慧:《高校发明专利质量有待提升 转化率不高》,http://www.ce.cn/xwzx/gnsz/gdx w/201502/12/t20150212-4572744.shtml,中国经济网[J/OL].2015-02-12.

[10]周胜生.如何提升专利价值并使其成为企业正资产[N].中国知识产权报,2017-02-08.

[11]王珍愚,纵刚,汪正虎,夏楠楠.我国高校知识产权管理问题成因与改进[J].科学学研究,2012,30(10):1488-1494.

[12]Dana Bostrom,Robert Tieckelmann,Sean Flanigan. Association of University Technology Managers(AUTM)Licensing Survey:Data Overview//2007 Kauffman Symposium on Entrepreneurship and Innovation Data.2007.

[13]Brett M.Frischmann.The Pull of Patents[J].bepress Legal Series,2005:700.

[14]Blind K,Georghiou L.Drivers and impediments for innovation in Europe[J].Intereconomics,2010,5:264.

[15]Bruce.WIPO发布2016年知识产权统计数据:中兴华为领衔,中国申请量增长惊人.知产力[N].2017-03-16.

[16]石亮,张善杰,陈伟炯.从专利角度看上海高校科技创新能力现状及提升对策[J].研究与发展管理,2014,26(3):115-121.

猜你喜欢
高校创新
提升高校官方微信公众平台传播效果的几点思考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试论高校党建工作中的党史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