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茂平 陈瑜
[摘 要] 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特别是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以及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加强和改进实践育人工作已经成为高校新时代人才培养的重要课题。如何在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和服务地方发展上实现双赢将是高校特别是地方高校面临的新挑战。丽水学院着力探索集“专业服务+服务专业”“区域覆盖+特色鲜明”“资源互补+雙向互动”于一体的校地共育社会实践新模式,取得一定成效,可为同类高校提供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 大学生;社会实践;校地共育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8-2549(2019) 12-0024-03
实践论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要义和重要内容。马克思主张将教育与物质生产结合起来,认为教育就是生产劳动和智育的结合,实践是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大学生社会实践是大学生利用课余时间积极主动有计划地深入社会,参与生产劳动和社会生活。从马克思主义教劳合一理论的中国化发展来看,大学生社会实践是将高校教育和学生自我教育与生产实践相结合的最佳方式,也是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实现新时代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途径。[1]2017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文将强化社会实践育人作为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改革创新的重要举措,并强调要增加实践教学比重,组织师生广泛参与社会实践活动,足见社会实践的重要性。高校社会实践育人是一个系统工程,实践育人功能的发挥很大程度上有赖于顺畅的体制机制和较为完善的、符合实际的社会实践运作模式,甚至可以说,制约社会实践育人作用发挥的主要内在因素就在于运作模式。[2]为此,本研究聚焦大学生社会实践模式,在对所在高校实践经验总结梳理的基础上,着力探索校地合作共育社会实践新模式,为促进高校人才培养和服务地方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
一 大学生社会实践模式创新的必然性
1 历史的必然
大学生社会实践在我国有着优良的历史传统。早在1933年的红军大学就确立了“理论与实践并重”的教育方针,1939年,抗大总校更将生产劳动列入教学计划。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由于受到国内政治和教育形势的影响,大学生社会实践历经艰难曲折,甚至在很长一段时间处于停滞状态,直到改革开放前夕才得以恢复。[3]改革开放后,大学生社会实践重新步入正轨,并因时而新,先后经历了再兴起、全面开展、深化发展以及开拓创新等阶段,同时在各阶段分别形成了以社会调查、生产劳动、志愿科技、实践服务等形式为主的社会实践模式。[4]特别是自1996年中宣部、团中央等14部委在全国高校联合开展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以来,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被赋予了新的内涵,在全国蓬勃发展起来。200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要求各高校要深入开展社会实践,着力构建大学生社会实践保障体系,积极探索实践育人的长效机制。各高校经过多年的摸索,逐步形成了以“三进三同”“三区互动”“整合社会实践”“项目化管理”等为代表的社会实践模式,这些模式在一定的时间和地域范围内发挥了较好的典型示范作用,在校地合作等方面也做了有益的探索,这就为新时代背景下高校社会实践校地共育模式的创新发展提供了思路和工作基础。
2 现实的要求
大学生是国家的未来和希望,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新生力量,如何将大学生培养成为符合时代需要的国之栋梁是高校必须面对的现实问题,也是新时代我国高等教育的必然要求和首要任务。2016年12月,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社会实践是学生的第二课堂,对拓展眼界和能力、充实社会体验非常有益,许多学生也正是在社会实践锻炼中树立了社会责任感和对祖国的忠诚。高校要广泛开展各类社会实践,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实践平台。2018年5月,习近平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寄语青年大学生“要力行,知行合一,做实干家”,无论是在学习还是工作中,都要深入实践,实践才能出真知。2018年9月,习近平在全国教育大会上进一步指出,要将立德树人融入社会实践教育环节,努力构建全面培养教育体系,着重培养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人才。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特别是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以及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对高校社会实践育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打破传统,创新思路,积极探索构建校地合作共同育人,实现学生全面成长、服务地方发展的大学生社会实践新模式将是新时代高校实践育人的重要意涵。
二 大学生社会实践校地共育模式探索
(一)大学生社会实践校地共育模式内涵解析
大学生社会实践校地共育主要是指高校和地方联合开展社会实践活动,通过组织大学生走出校园,走向地方,走进基层一线,在服务地方发展中提升认识、增长才干,从而实现校地共同育人。校地共育是高校办学模式的改革与创新,也是高校适应时代需要、服务地方发展、实现特色办学的必然选择,更是高校实践育人的最佳途径。[5]大学生社会实践校地共育模式与传统的“三下乡”社会实践模式相比,更加强调高校与地方的联合人才培养,注重地方育人资源的挖掘和服务地方发展的双向互动。丽水学院作为一所地方本科院校,基于国家大政方针和上级组织对大学生社会实践的要求,结合自身特色,紧密对接地方需求,在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校地共育促进人才培养方面进行了大量的探索,初步形成了校地共育社会实践模式。
(二)大学生社会实践校地共育模式构建
丽水学院自2014年开始,以“专业服务、区域覆盖、资源互补”为基本原则,聚焦高校与地方的实践优势,积极开展校地合作共育的“青春丽行”社会实践专项行动。经过几年的摸索,结合新时代要求和乡村振兴战略,逐步探索出集“专业服务+服务专业”“区域覆盖+特色鲜明”“资源互补+双向互动”于一体的校地共育实践新模式。
1 专业服务+服务专业
“专业服务+服务专业”主要是指大学生在社会实践活动过程中充分利用所学的专业知识为地方或基层一线提供专业性服务,在服务的过程中进一步丰富专业知识,提升专业技能,实现服务的专业化,进而服务高校专业建设。“专业服务+服务专业”社会实践理念源于服务性学习理论。该理论以经验学习和社会学习理论为基础,认为高校通过组织大学生参加基于专业课程、社会服务和反思评价于一体的社会服务活动,既能满足大学生和服务对象的需要,又能提升大学生综合素养,促进专业建设发展。[6]基于此,“专业服务+服务专业”社会实践应该包括前期准备、实践服务和反思评价三个环节。大学生首先要掌握好专业知识,高校(教师)根据学生成长和地方发展需要,组建专业的社会实践服务团队并进行培训准备。搭建实践平台,组织实践团队赴专业实践基地或基层一线提供专业性实践服务。实践服务结束后,对实践活动进行反思评价,总结经验教训,优化自身专业知识结构,提升服务专业化水平。同时,与地方(实践单位)建立长期合作关系,联合开展专业人才培养,反哺专业建设。
2 区域覆盖+特色鲜明
区域经济社会是高校特别是地方高校的生长环境,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是高校永恒的主题,两者之间密不可分。这就意味着,高校的社会实践活动必须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充分结合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将学科专业特色与地方特色紧密结合,深入特定区域开展特定的社会实践服务活动,为地方发展做贡献,以此提升大学生专业素养,彰显时代责任和担当。[7]丽水是习近平总书记“两山”思想的发源地。2018年,浙江省委、省政府践行“两山”理念,全面实施大花园建设行动,而丽水正处于“美丽浙江”大花园最美核心区。丽水学院作为丽水市唯一本科院校,始终致力于将自身建设成为加快建设服务和助推绿色发展的高水平应用型大学。为此,早在2014年,学校就开始实行大学生“青春丽行”专项社会实践,各二级学院与丽水市九个县市区一对一匹配组建专项实践团队,将学科专业特色与地方区域特色有机结合,实现区域全覆盖、服务更特色。如有着民族学科特色的民族学院与有着“中国畲乡”之称的畲族自治县景宁结对开展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中国青瓷学院大学生实践团助力“剑瓷龙泉”青瓷文化传承与发展等。
3 资源互补+双向互动
作为有着百年办学历史的地方本科院校,丽水学院拥有丰富的教育资源,在学科、专业、人才、科技等方面具有独特优势。而丽水市地处浙西南,被称为“中国生态第一市”,有着丰富的生态资源、文化资源、乡村资源等。基于此,丽水学院积极整合资源,在与地方互助合作、优势互补中实现共赢,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自然是学校与地方双向互动的重要结合点。学校通过社会实践活动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才资源和智力支持,促进了区域资源的开发与利用,间接推动了乡村城市化发展及事业振兴。地方为高校社会实践提供基地平台和人财物的支持,通过实践活动进一步优化和完善大学生社会实践模式,促进高校人才培养。为此,学校积极构建资源互补、双向互动的社会实践机制。首先是目标上的互动,高校和地方明确自身角色和功能定位,相互协作支持,共同承担培育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社会责任;其次是合作上的互动,积极探索双方在实践育人的共同领域,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平台;再次是管理上的互动,双方就社会实践的组织、规模、运作和实施达成一致,实行规范化管理;最后是保障上的互动,双方利用各自优势为实践的时间、设施、经费等提供保障,确保社会实践活动顺利有效开展。[8]
三 大学生社会实践校地共育模式实践成效
1 完善了大学生社会实践体制机制
丽水学院高度重视大学生社会实践工作,将其纳入学校教育教学总体规划,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分管党委副书记为副组长的领导小组,形成了团委、教务处、学生处、马克思主义学院等多部门分工协作,二级学院具体实施的工作机制。制定了《进一步加强实践育人工作的实施意见》,将教师指导学生社会实践纳入育人工作量,规定每年至少完成15个课时方能考核合格,将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纳入创新创业活动学分和第二课堂成绩单积分管理,明确学生必须修满8个创新创业学分方能毕业,其中社会实践为2个学分。学校与丽水市5个县市区政府签订战略合作协议,积极拓宽实践育人基地建设,先后建立实践基地40余个,同时着力校地合作办学,化基地资源为办学资源。丽水学院与中国青瓷小镇共建中国青瓷学院,实现“小镇办大学”就是校地联合办学的集中体现,而这一切都源于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的建设。
2 提升了大學生创新创业思维能力
社会实践作为高校与地方联合人才培养的一种重要形式,对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思维以及相关技能的培养等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9]通过实践锻炼,学生对社会有了较为深入的认识,能够将专业知识与社会现实有效结合,并在教师的指导下积极投身科学研究和创新创业活动,实现实践成果的转化,取得了良好的成效。如由医学护理专业学生组织开展的“倾馨——临终老人关怀”社会实践调研成果先后获“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作品竞赛、全国志愿服务大赛奖项;大学生生涯发展实践调研团队成员连续多年在全省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创业大赛中斩获佳绩;“最多跑一次”、丽水山耕、华侨留守儿童等多个实践研究项目先后获得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浙江省大学生新苗人才计划科研项目立项。社会实践俨然已经成为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催化剂,在学校的人才培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3 实现了育人与服务地方互利共赢
为更好地服务地方发展,学校紧跟时代步伐,紧贴市情民情,与全市九个县市区团委合作联合开展“青春丽行”社会实践专项活动,每年组织300多支实践团队,3000余名大学生分赴各地开展实践锻炼。2016年着力生态惠民,组织生态学、园林园艺、环境艺术等专业师生助力“五水共治”,打造美丽乡村,践行绿水青山。2017年积极响应市委市政府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号召,组织教师教育类大学生组建未成年思想道德进社区实践团队,全力投入文明创建。2018年聚焦乡村振兴,联合各县市区团委和企事业单位设立乡村振兴实践岗位1000个,实行专业人才定岗定人开展为期1个月的“实习生”体验,促进学生锻炼成长的同时带动外地大学生、丽水籍大学生认识乡村振兴、投身乡村振兴,为乡村振兴提供强大的青年人才支撑。大学生通过社会实践深入丽水、了解丽水,最终服务丽水。据统计,近年来留丽就业大学生人数明显增加,在总就业人数中占比也连年攀升。
经过几年的精心培育与合力推动,丽水学院校地共育实践活动取得了可喜的成绩,社会实践成果获得市长批示点赞,多支实践团队受到团中央肯定,获得全国荣誉,实践活动得到社会广泛关注,仅2018年就有中国青年网、新浪网等600余家重要媒体宣传报道,引起了强烈的社会反响。
四 结语
校地共育社会实践模式是新时代背景下地方高校实践育人的创新举措,对实现人才培养目标、满足社会需求具有重要意义。尽管该模式取得一定的成效,但仍需进一步探索和完善。一是实践经费方面,该模式下参与实践人数多、体量大、区域覆盖广,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尽管学校划拨了专项经费,但远远不能满足现实需求,迫切需要地方或社会资金的支持。二是指导教师方面,目前学校为每个实践团队配备了专业的指导教师,但限于实践经验和对当地情况的不熟悉,实践效果有待深化,因此可以尝试建立社会实践双导师制,除专业教师外,再聘请一位当地的工作人员作为指導教师。三是实践平台方面,多数实践活动仍局限于现有的实践基地或平台,实践的内容和方式循环往复,建议挖掘新的资源,开发新的实践平台。
参考文献:
[1]李岩.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哲学基础[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4(4):26-28.
[2]张绪忠.近十年来我国大学生社会实践模式研究综述[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4(2):128-130.
[3]曹银忠,胡树祥.新中国成立以来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回顾与展望[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0(5):84-88.
[4]范冰.试论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模式创新[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7.
[5]卢东民,张红,沈志坤.“校地共育”农村社区全科医学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1(11):125-127.
[6]Brilhart D. Serve and learn: implementing and evaluating service-learning in minddle and high schools[J].Teaching & Teacher Education,2007,23(5):757-760.
[7]梁庆周.区域特色研究型高校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新趋势——以广西大学为例[J].民族高等教育研究,2015(2):57-60.
[8]周晨虹.大学与社区互动机制对大学生社会实践的作用[J].高校教育管理,2010(5):67-71.
[9]张洪峰.社会实践视角下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中国成人教育,2016(8):88-90.
(责任编辑:姜海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