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波德里亚在《冷记忆》里描述过一种不依赖固有经验的生存状态,要自我生存,没有参照,没有原始积累。
因此,在精神上和情感上,我们依然是狩猎者。段奕宏就是那种要不断地打碎自己的人,在时间重重磨砺后,少数真正沉淀下来的演员之一。他说:“立身于作品,其他的东西就顺其自然吧。”
摄影:李贺 形象&编辑:Cynthia 妆发:周钰
服装助理:Kori、王熙然 采访&撰文:景鑫 艺人统筹:辛本、晓雪
场地鸣谢:YOUNG LAB复古别墅
蓝色条纹衬衫
深色系扣上衣
深色西装外套
深色西装长裤
真丝花纹领带
均为Gucci
棕色格纹廓形外套
红色图案V领毛衣
棕色格纹长裤
均为Marni
棕色布洛克马丁靴Church's
眼神里都是戏
拍摄当天是在北京一个复古的空间,有一个场景是,段奕宏穿着一身棕色西装外套,坐在橙色沙发上,倚靠着淡绿与姜黄色相间的复古墙壁,造型師为他做了一个稍带凌乱感的发型,这种状态下的段奕宏,了“紧绷”感,整个人显出一种惬意散漫的松弛感。
似乎只要一站在那里,段奕宏便会莫名地令人感到一种安定、踏实的气场。他属于那种在时间重重磨砺后少数真正沉淀下来的演员之一。沉默的情感总是比滔滔不绝的言说和倾诉,更加耐人寻味。
在西北的家乡新疆伊宁度过童年和青少年时代,西北男人的天性和魅力,对段奕宏来说无疑是与生俱来的。沉默,执拗,决绝,身上有一股狠劲儿,眼神里都透着戏……这些形容词大概是大多数人对段奕宏最直观的第一感。
2009年,凭借电视剧《我的团长我的团》里的角色诠释,段奕宏多了一个生动又形象的“戏妖”外号。到最近几年,无论是《烈日灼心》里的伊谷春,还是《暴雪将至》里的余国伟,段奕宏塑造了一个个充满力量的银幕形象,对这些角色的演绎和付出,让人不由得回想起他在第18届上海国际电影节上说的那句:“我愿意为戏为奴。”
2017年,段奕宏凭《暴雪将至》获得第30届东京国际电影节最佳男演员奖。有意思的是,吸引他接下这个角色的反而是导演身上的那种挣扎感、不确定性。这样的一种感觉,段奕宏太熟悉了。
这是同类之间的气息。
“我很喜欢这种感觉,因为我身上也有很多这样的感觉,”段奕宏感同身受,“对一个创作者来说,这种不安全感和不确定感、挣扎感是一件好事儿。”
段奕宏最近拍起了新戏《双探》,这是一部网剧。每次开始拍一部戏,这种不确定感都要重新回来找他一遍,如同幽灵一般。“刚开始,所以还有点儿一筹莫展,还要慢慢地进入。”
在前不久杀青的电影《猎狐行动》中,段奕宏饰演一位执行海外追逃任务的经侦警察,像电影名字一样,剧中人物互为猎手与狐狸。被问到第一次与梁朝伟先生演对手戏的感受,段奕宏形容:“特别惊艳,特别开心。”与好演员一起合作可能迸发出的不一样的感觉和认识,对于在诠释人物关系时,会让大家更有一种期待感。“无论是梁先生本人散发出来的魅力,或是他对表演诠释的那种力道,都是很让人佩服的。”这样的一种拍摄过程,是段奕宏享受其中的。
精神力量
不同的题材内容决定演员最终的表演成色,决定他们的选择。对段奕宏来说,诠释一个角色时,首先要去了解剧中的那个年代、那时候的生活质感、生活节奏,“这些共性的东西和那个时代共性的东西都是要去了解的,然后再思考如何把编剧笔下人物的个性和那个时代的东西结合在一起",不然就会让人觉得跳戏。段奕宏觉得,要讲述的内容和作者笔下要表达的那些精神世界、年代质感很重要。在那样一个范畴之下,作为演员的个体才去发挥。
“到底是什么样的一个故事呢?”“到底是什么样的一个内容呢?”“你想说什么呢?”采访中,段奕宏会下意识地反问,又带着一种孩子气般的无辜语调。
他关注的,已经不仅仅只是在表演空间上有所突破,那些现在吸引他的问题,包括一部作品的立意、它的核心,以及传达出来的精神世界、精神力量。“你也可以把它认为是一种作品的文化价值,这个东西是不可回避的,也是不能回避的。”段奕宏补充,“那么,每个人选择作品的想法呀要求呀,都不一样。”
他心里的想法是,选择一部作品喜欢或者不喜欢这个角色都是一种局限性举止。他已经不能单纯以个人喜好来选择一个剧本了,而是要和导演、编剧建立一种信任。他关心:剧本想传达的内容是否能让他放下他仅有的、固有的、之前的选择标准。“也许导演、编剧说的那些内容,咦,我觉得有兴趣或者很有意思,那我也会去接受它。它已经超出了喜欢、不喜欢的范畴。”
立身于作品,对段奕宏来说始终是关键的。在作品本身之外,诸如名利、奖项这些东西,用他的话说,“顺其自然。”
打破惯性
法国哲学家让.波德里亚在《冷记忆》里描述过一种不依赖固有经验的生存状态,他打了一个有趣的比喻:思想的领域是一片热带丛林,一个处于原始状态的自然界,那里的土著人注定要打猎,要自我生存。没有参照,没有原始积累。波德里亚觉得,虽然人类已成为生产者,然而,“在精神上和情感上,我们依然是狩猎者一在每个瞬间,都有一个猎物和捕食者”。
段奕宏就是那种要不断地打破固有经验,打碎自己的人。
每一次全力地投入角色,似乎都是打碎掉一个过去的角色。这种外人看来的“轴”,很大程度上来自他内心深处的不安全感。他害怕演员身上的惯性,恐惧一切固有经验,习惯性地自我怀疑,“怀疑创作的局限性,以及恐惧感,这些经常会有。”段奕宏说。玛格丽特.杜拉斯认为,人的天性中本来就有对直面恐惧的爱。
11月,话剧《恋爱的犀牛》20周年,段奕宏有一段独白:“马路的执着和疯狂,与我的某一部分是相连的。我感受他,探寻他,将所有的情感,投入角色,投入生活。”也许正是这种执着,拼着劲儿尝试打破自己的意愿,也让他无法被窥破。
如果看不到他们内心有过的恐惧与挣扎,你就会觉得这种人仿佛天生身上披着一副铠甲。
从事的表演这份职业,让段奕宏从塑造的不同人物身上有机会看到自己,发现自己,跟随编剧笔下的那些人物而感动、悲伤、痛苦;在生活层面,段奕宏觉得,表演让他有一种价值存在感,通过作品带来的价值存在感,“无论是低谷,还是说有或多或少的成绩,让我面对一种不同的内心境遇。我在想我还能做什么呢?我还没想过我能做什么。”
白色条纹拉链衬衫
Kenzo
棕色图案夹克
Emenegildo Zegna Couture
棕色格纹廓形外套
红色图案V领毛衣
棕色格纹长裤
均为Marni
棕色布洛克马丁靴
Church's
蓝色V领条纹上衣
藏青多排扣外套
均为Gucci
拼色条绒长裤Kenzo
旅行是探索
如果不做演员,不拍戏,段奕宏没想过自己还能做什么。
他觉得自己现在的生活节奏、工作节奏挺好的。在生活中,他的好奇心并不是很强烈,“新鲜感的东西在我这儿可能会变得比较持久吧,因为我接触它需要一段时间。我不知道年轻人是什么样的,所以你看,我也没有去了解过。”面对网络、社交,这些冷冰冰的屏幕,段奕宏会被一种虚无感笼罩,对于朋友,对于社交,他总是有自己的选择。
去年,段奕宏回到新疆伊宁的家乡拍摄了一部纪录片,这次体验让他重新发现认识到故乡的美。也许是因为到了一定的年龄,那些辽阔的大草原,草原上的野花,山脉与河流,这些曾经被他忽视,曾经想要逃离的,它们又重新走进了段奕宏心里,回归自然,重新审视故乡,让他找到了一种归属感和宁静。
这几年,他也会经常旅行,工作不能成为生活的全部。旅行就成了一种休闲、调整自己,以及热爱生活的方式。他说自己没想更多。走出去接触不同的人,接触不同的地域,在他看来本身就是一种探索,是一种在闲时当中的发现。“选择一个地方去了,就没有偏爱的,当然啦,留下的回忆和风土人情,会留下不同的印象吧。”段奕宏说。
我们仿佛看到一个勇敢又自由的猎手,经历过一些沧桑与沉淀,在平静地等待,等待迎接生活中每一个未知的瞬间。
蓝色V领条纹上衣
藏青多排扣外套
米色针织长袜
均为Gucci
拼色条绒长裤
Kenzo
CLAUDIO皮革运动鞋
Ermenegilo Zegna Couture
印花衬衫
Fendi
黑色马夹
dunhill
印花襯衫
Fendi
黑色马夹
dunhill
商务钛架眼镜
ZHENG CHENG
格纹拼接千鸟格西装外套
白色衬衣
千鸟格西装长裤
均为Alexander McQueen
黑色长筒军靴
Bottega Venet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