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姆渡文化猪纹陶钵
曾子杀猪教子
山东省青岛市南京路小学三年级(3)班 梅锐子
妈妈最近在看杭州湾地区考古的书,当她看到这张可爱的图片后,赶紧分享给了我。这是一个在河姆渡文化遗址出土的黑色陶器,上面刻着猪的精美纹饰。这只小猪特别生动逼真:眼睛大大圆圆的,炯炯有神;嘴巴长长的,比现在的胖猪嘴巴长多了;它的四条腿都很细长,身上的毛竖立着,看起来很健康、活泼,正在寻找食物。
河姆渡文化距離现在约7000年,那时候的人们已经开始驯化野猪,把它们留在圈里,由此逐渐演变成家猪。所以,后来才有了“房顶下面一头猪”—“家”这个字呢。
咱们中国人的饭桌上,猪肉一直是重要的美食。于是妈妈又给我这个小“吃货”讲了一个古代的故事—曾子杀猪教子。春秋末年,鲁国有一个著名的学者曾子先生。一天,他妻子去赶集,结果儿子哭着喊着也要去,妻子说:“乖孩子,你自己在家,妈妈回来给你杀猪吃肉。”孩子马上破涕为笑。妻子从集市上回来,就看见曾子正在捉猪,她急忙阻拦说:“我只是哄孩子的话,你还当真了?”曾子说:“你现在欺骗孩子,以后他再也不会相信你的话了。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个老师,要言传身教。”妻子对此深表赞同,让曾子杀了猪,做了一个信守承诺的家长。听了这个故事,我也学了一个小知识,原来古人把“猪”称为“彘”(好难写的字呀)。另外,我还知道了古人逢年过节才能杀猪吃肉,没有咱们现代人这么有口福。当然,最重要的是,我还懂得了做人要言而有信的道理!
福建省厦门市槟榔中学初二(4)班 林隽千
指导教师:陈锋
哒哒哒,我们是你们人类最喜欢挂在嘴上的猪,不仅为你们的生活做出了许多贡献,而且还常常与你们做对比,但你们真的懂我们吗?
和你们人类一样我们也属于哺乳纲。我们猪类也有好多颜色,白色、黑色、粉色……就像人类拥有的不同肤色一样。
用猪肉做的美食——红烧排骨
常见的小猪存钱罐
当然,我们也有自己的特点,特别是觅食方式。我们拥有拱土的天赋,这是我们比较突出的特点。同时,我们的鼻子也是很灵敏的,在拱土觅食中,嗅觉发挥着重要作用,帮助我们找到食物。我们也会有争斗,互相打转,相互嗅闻,有时两前肢爬地,发出低沉的吼声,然后互相撕咬。但通常我们仅仅是相互恫吓几下就分出胜负,很少伤及对方,毕竟发展到打架斗殴,都是不好的呀!
有些人常常说我们笨,智商低,但事实并不是这样的,我们在被训练后也能做各种动作。在国外,我们还常常帮助排查炸药和毒品。另外,我们的智商也比大家认为聪明的狗高,但狗的情商要比我们猪高,这就是为什么大家会认为狗聪明了。
说到我们猪,大家还会想到另一个形容词—懒。这还真是说对了。我们睡觉的时间几乎占每天生活的75%,可以说我们的一生就是两个词—吃和睡。说到这里,你肯定已经知道我们那么胖就是因为多睡觉的生活习惯,我们猪的增重大多是在睡觉的时候。所以,当你们再看到我们吃东西或者睡觉时,就不要太惊讶了。
当然,我们猪也在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猪肉中含有许多蛋白质,是人们餐桌上不可少的美食;猪油经过处理,可以起到润滑的作用,胶原蛋白也是从猪油和猪骨中提炼出来的;猪骨磨成粉后,还可以在陶瓷工艺中发挥作用。看吧,我们猪全身都是宝。
嘻嘻!这下我们猪的世界,你们就真的懂了吧!
北京市第二十一中学高一(3)班 李冠华
指导教师:张慧
猪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离不开的一种动物。一提起猪,大多数人眼前都会浮现出这样的形象:全身肉粉色,小短腿小眼睛,大大的招风耳。这憨厚可爱的形象怕是已经深深地印在每个人的脑海里了。
也许很多人认为猪又懒又蠢,一无是处,可是却忘了它们对人类的巨大贡献。举个简单的例子,我们餐桌上许多美味佳肴的原材料都是来自它们,例如红烧排骨、东坡肉等等。为了满足我们的口腹之欲,猪可是奉献了它们的全部。还有,我们的一些服装鞋帽需要的皮革也有很多来自于猪皮。
猪还特别知足,从来不会向我们索取更多的东西,人们给的残羹剩饭总是来者不拒,只要求填饱肚子就好,没有任何其他的奢求。别看它看上去又笨又脏,实际上它的一些聪明才智连狗都比不上!科学家对猪进行了一连串测试—跳舞、挑水、拉车、开门,猪只要看一次人的示范动作就能学会,狗要近十次重复才会。
科学家还发现,猪也不是天生肮脏的。它的皮肤上汗腺不多,所以热天时会为了散热,泡在水里。其实,猪也懂得讲卫生,它总是尽可能远地离开吃睡的地方去拉屎撒尿,只是人们将它关在猪圈里,没办法才弄得很脏的。猪的视力和听力都不太强,鼻子却比狮子狗还灵。于是有人训练猪打猎,它能嗅出20多米外的猎物;另外,经过训练的猪还能帮助寻找埋在地下的地雷。
猪的优点还有很多,对我们人类也是无私地奉献,所以我们要为猪重新定义,它们是可爱而无私的!
(责任编辑/岳萌 美术编辑/胡美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