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斯思,张文东
(北京建筑大学,北京 100044)
工业遗产社区是与工业活动相关的活动场所,附属于大型工业设施建设,为了满足工人及其家属居住需求而规划的集生产、生活、娱乐和教育于一体的工人住宅区。天津市第三棉纺织厂宿舍片区生活形态延续、历史遗产丰富、社区空间完整,随着天津第三棉纺织厂厂房改造工程的竣工,其北侧附属设施的天津市第三棉纺织厂宿舍的保护与利用也应被予以重视。文章将天津市第三棉纺织厂宿舍简称为“棉三宿舍”。
《下塔吉尔宪章》明确指出,包括住宅等与工业相关的社会活动场所同样是工业遗产,其价值应予以确认,并通过适当途径进行保护。翁芳玲最先从遗产学视角将《下塔吉尔宪章》扩散的工业遗产知识源表述为“工业遗产社区”,用以指称工人村、工人新村、工业住区。然而,在以旧城改造为主要途径的城市更新进程中,这些工业遗产社区正被整体性拆迁,工业文化记忆逐渐消逝。
阿尔多罗西在《城市建筑学》中提到“城市是人类集体记忆的场所,其中交织着历史和个人的记忆”,利用建筑类型学的理论对集体记忆要素进行保存、提取、再现,是系统研究天津工业遗产社区保护策略的正确路径,对于探索21世纪工业遗产社区保护的创新方法,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棉三宿舍属于天津第三棉纺织厂的附属设施,其建设必然跟当时的社会发展以及工厂的兴衰紧密联系。棉三宿舍建成于1921年,于20世纪30年代被日资侵占,逐渐转为日资企业。1950年,棉三宿舍更名为天津第三棉纺织厂,并开始建设附属设施。20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中期,走上了集研发、生产、销售于一体的道路。
棉三宿舍建设初期正是“一五”计划时期(1953—1957年)。在该时期,工业遗产社区大规模出现与形成,苏联住宅工业化的思想影响着国内住宅的走向。大量工业遗产社区的建设,使棉三宿舍带有50年代典型的苏联工业化思想[1]。
天津棉三宿舍位于河东区富民路与北柴厂大街交口,占地面积约2.2 hm2,共19单元,多为多层住宅,建造时间为20世纪50年代至90年代,其建设目的是为了服务于棉纺织厂职工。如今,该宿舍作为配套设施的职能已经不复存在。但是在社区中,人们将单位的集体意识延伸到了家中,出于对这个集体强烈的归属感和依赖感,邻里关系亲密,形成了独特的社区文化。其具体建设情况如表1所示。
表1 棉三宿舍建设概况
街区西南侧为棉三创意产业园(原棉三工厂改造),于2016年3月竣工,现已投入使用。东南侧为郑庄子棚户区,棚户区改造指挥部现设于棉三宿舍12号楼北侧,但并未实施建设实际工程。公共服务设施分布较为分散。南侧居住建筑多为新建,其建造年代一般在20世纪20年代以后。街区与其周边环境概况如图1所示。
图1 街区与其周边环境概况(来源:作者自绘)
当现代化花园社区席卷中国城市,人们以能住进“花园”内为荣,此时却猛然发现,亲密的邻里关系一去不复返,左邻右舍都很陌生,“远亲不如近邻”成为一句空话。先前的单位社区,居住环境虽差,然而就是在这种艰苦的环境里,人们相互支持、彼此照应。物质生活的贫乏无法阻碍社会交往的兴盛,单位社区的特殊社会结构在不经意中为社区交往提供了良好的平台。与通常意义上的城市社区不同,单位社区成员之间的交往有其独特的一面,无论是交往发生的空间还是交往活动本身,无不打上时代与体制的烙印。文章从3个方面论述棉三宿舍作为天津第三棉纺织厂附属工业遗产社区的保护价值。
棉三宿舍属于工业遗产社区。工业遗产社区附属于大型工业设施建设,为了满足工人及其家属居住需求而规划的集生产、生活、文化和教育于一体的工人住宅区,居住区所包含着对过去的回忆和对未来潜在的记忆,是一种集体无意识的记忆,而承载这种集体记忆的地方不会出现在私密性极强的住宅之中,而是产生于宅前小微公共空间[2]。
将19个单元的宅前小微公共空间编号为A~Q,着重在空间尺度、邻里界面、自然景观3个方面进行抽取类型的分析(表2)。选取类型学分析的原因在于,类型转化就是一种集体记忆的重现,将分析过程中抽取的3个方面类型作转化也是达到再利用目的必经的过程。
表2 宅前小微空间分析表
续表2
(1)空间。单位大院最初的形态应该比较拥挤,宅前多建公建,例如车棚、厕所、居委会等。现在大部分D/H>1的部分都在作为停车场使用。D/H<1的部分大多是因为人们将公共空间化为自用场地,堆放杂物、种植植物、养殖或者生活起居使用,这样的圈化使得宅前空间变得拥挤,但是就人们的使用频率看来是适合居住者的,很多居民聚集在这类半私密的场所进行活动。
(2)界面。私人到公共的空间秩序也可以从亲缘-邻里-邻里相识-邻里认可的等级划分,私人空间占比大,说明居住区生活气息弱;公共空间占比大,则可能会使邻里之间的交往变弱而导致生疏。现代花园式的小区经常会偏向这两个极端。从表2中可以看出,棉三宿舍半公共空间较多,在调研过程中能够感受到邻里之间关系很密切,尤其以D、F、K、Q这4个空间为主。但是加建的半私密空间过多,会使得宅前空间变得异常拥挤杂乱,这种空间能够很好地体现出居住区的生活气息和邻里关系,小微宅前空间特性强化了活动的密度,相当于使活动集中在一个容器中,更容易将个人活动激发为群体的活动,加强了人与人之间的交往。
(3)景观。自然景观是棉三宿舍的缺失点(也许是工厂破产时变卖),稀疏的树木削弱了居住区的亲和力,更多的自然景观是居民自己种植的一些盆栽、葡萄架、爬山虎等,这些地方往往是居民聚集的地方。小区内唯一一处花园在小区西北角,只是灌木和过于狭窄的环形步行道,无人修剪的植物像杂草一样胡乱生长,且树丛里还布满垃圾,环境很差。这是有待改善的。
80年代建造的15~19单元立面构成相似,并且和众多同年代的居住区设计无差别,保护价值较低。70年代建设的13、9单元等开洞面积相似,洞口上下窗沿线脚连续。60年代建设的4和6单元设计最为复杂,线脚丰富,石材和砖墙面的比例关系处理协调,开洞大小相差较大,虚实处理得当;同年代1~3单元设计手法简洁,较为平淡;8单元比较特殊,已经过加建,原有的户型是我们俗称的“筒子楼”,加建的部分为厨房,立面加建部分以混凝土进行分割。50年代建设的单身公寓10、12是整个住区最具有特色的两个单元,坡屋顶使整体显得更为古朴;洞口两皮砖砌过梁区别于其他单元;出于单身公寓的使用功能,行列式的房间排布使横向三段式得以实现,突出了门厅部分的体量,并且加强了门厅部分的细节变化。
住区西南侧的棉三创意产业园主要采用了红砖墙面,与棉三宿舍整体立面造型与材质较为协调,创意园的改造必然也结合了原有厂房的造型特点。同理棉三宿舍典型的立面材质造型及开洞比例具有年代特征,也可以抽取成特定的类型,应用在未来棉三宿舍的保护与利用中。
由于单元内仍有住户使用,属于私人空间,入户的户型的调研较难进行,只能测算户均面积。在图纸中的测量结合调研统计数据整理如表3所示。
表3 单元组合方式及相关面积分析表
户均面积在20~90 m2之间不等,8/10/12单元单身宿舍面积较小,甚至小到20 m2。很多户型没有卫生间和厨房,住区中还设有公共厕所。户型面积及组合方式证明了当时经济发展的滞后,也可以显示出当时集体的生活方式、国有企业单位分房制度和经济体制的转变。单位的解体使单位人既失去了工作的机会,也失去了原有的生活空间,户型组合方式在重构的过程中能够使人们重拾集体的记忆,增加人们对与原有空间的认同感,因此也具有一定的保护价值。
凯文.林奇在《城市意象》中对人的“城市感知”意象内容归纳为5种元素:道路、边界、区域、节点和标志物,进而组成一个完整的形态去再现场所的记忆,希望通过对既有陈旧的住区通过改建、翻建、加建、养护、修缮以及较少资金投入的环境整治和改善等手段,使之重新成为具有良好居住机能和环境友好型的住宅资源的建设行为[3]。我国的工业化城市旧工业住区再生应解决的问题可概括为:①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和住区环境的改善;②以保护工业遗产思想为主导,以“修旧如旧”为宗旨,体现工业化住区特色,保持特有文化符号,延续宝贵的城市记忆;③适应居民老龄化。
(1)提高宅前小微空间的利用率:营造友好交往生活空间,尊重原有生活方式。由于宿舍建设在时间较长,且规划设计之初并没有考虑到停车问题,现阶段大量机动车占据主干道两侧甚至宅间绿地,影响居民日常活动。
半私密空间过于封闭,半公共空间过于开敞没有围合感,居住者的集体活动仅局限于少数的院子入口处和仅有的一些绿化带周围。需规划一定的庭院式景观,增加居住者的外向型交往的可能性。
(2)材料:修旧如旧。增设小品时可从棉三厂区寻找原型,半围合空间的矮墙。完善基础设施,将临时搭建的车棚、卫生所、门卫、警务室、小商店等进行统一的改建,从住宅楼中提取相应的材质与比例。
(3)适老化:细化公共配套服务设施。场所无障碍室外通行有助于老年人参与户外活动,提高老年人户外活动安全,应全面实施无障碍设计[4]。
从2013年的课程调研关注到棉三宿舍的拆改建问题,到2016棉三创意产业园的改造及重新使用,政府及民众对于工业遗产社区的保护问题仍未给予足够的重视。然而住区场所所包含着大量的过去的回忆和对未来潜在的记忆,这些记忆是一种集体的无意识的记忆,是人类在整个环境改造过程的历史中留下的记忆。通过此次的实地调研,重点关注棉三宿舍宅前小微空间、立面造型及户型组合方式的特殊性,抽取出相应的空间及构成的类型特点,在遗产保护的过程中具有一定的利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