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张 晶
生态文明建设是习近平总书记多年来一直关注的重要问题。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要内容,谋划开展了一系列根本性、长远性、开创性工作,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从实践到认识发生了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习近平总书记传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顺应时代潮流和人民意愿,站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战略高度,深刻回答了为什么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什么样的生态文明、怎样建设生态文明等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系统形成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有力指导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既具有强烈的现实针对性,又具有深厚而系统的哲学基础,蕴含中国传统哲学中的生态智慧,并有着重要的升华与发展。
在中国古代思想体系中,“天人合一”的基本内涵就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大哉乾元,万物资始,乃统天”“至哉坤元,万物资生,乃顺承天”,都是从万物生长的意义上来谈天地乾坤的。孟子提出了“仁民爱物”命题。“仁民”是对人的同情仁爱,“爱物”则是爱护人之外的动物植物等。宋明时期的哲学家以“万物一体”为仁学思想的核心内涵。张载提出了“民胞物与”的观念。程颢揭示“仁”的内涵:仁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莫非己也。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中华文明传承五千多年,积淀了丰富的生态智慧。“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哲理思想,“劝君莫打三春鸟,儿在巢中望母归”的经典诗句,“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的治家格言,这些质朴睿智的自然观,至今仍给人以深刻警示和启迪。从中足见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以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智慧为其根基的。
中国古代哲学中多有谈到节流开源、保护资源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主张合理利用、合理开发自然资源。如荀子说:草木荣华滋硕之时则斧斤不入山林,不夭其生,不绝其长也;鼋鼍、鱼鳖、鳅鳝孕别之时,罔罟毒药不入泽,不夭其生,不绝其长也;春耕、夏耘、秋收、冬藏四者不失时,故五谷不绝而百姓有余食也;污池渊沼川泽谨其时禁,故鱼鳖优多而百姓有余用也;斩伐养长不失其时,故山林不童而百姓有余材也。习近平总书记曾在讲话中就引用了其中的话,旨在强调继承古人对自然要取之以时、取之有度的思想,着力解决好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问题。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已成为家喻户晓的名言,对于科学认识保护生态环境和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提供了生动晓畅的指引。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本就包括“绿水青山”的目标。倘以掠夺资源、污染环境为代价实现经济增长,即便暂时赚得盆满钵满,却使人生活在受污染的环境之中,也是与初衷背道而驰的。“中国梦”的价值取向里,就有着“绿水青山”的审美维度,这同样有着源远流长的中国哲学根源。儒家、道家等都有着与自然相亲而获得的审美超越。孔子所说的“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的境界,是君子的审美情趣。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谢灵运的“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之所以万古传诵,并非仅在于诗句的优美,更是表现了中国人对美好生态的欣赏和追求。“中国梦”是奋斗可致的美好蓝图,其中就包含着前所未有的审美维度。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的“绿色发展”,体现了中国哲学中的“天人合一”“万物一体”思想。
总之,中国哲学中的生态智慧,是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瑰宝,值得我们发掘梳理和升华,同时也有深刻的现实意义。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有着渊深博大的中国传统哲学的基因,而且,其系统性和现实性、操作性都升华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境界,为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提供了方向指引和根本遵循。按照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贯彻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更加自觉地推动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形成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将为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清的生产生活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