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 明
(沈阳市妇婴医院,辽宁 沈阳 110011)
瘢痕子宫妊娠(cescarean scar pregnancy,CSP)是指妊娠位于剖宫产手术后或肌壁间肌瘤剥除术后的子宫瘢痕处。随着选择进行剖宫产手术产妇数量的增加及二胎政策的放开,再次妊娠并伴随有瘢痕子宫的孕产妇数量也不断增加。瘢痕子宫妊娠是剖宫产的远期并发症之一,最大的危险因素为子宫破裂、产后大出血,如果处理不当可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1]。如何保证瘢痕子宫患者孕产期的安全是产科医护人员面临的一大考验。本文作者回顾了32例瘢痕子宫产妇再次妊娠治疗和护理过程,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回顾性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在我院收治的瘢痕子宫再次妊娠患者32例。患者年龄22~41岁,平均年龄(27.2±5.3)岁。所有患者均有剖宫产手术史1次以上,平均孕次3.5次。
1.2 治疗方法:患者入院后,即对要其病情进行全面、系统的评估,做好健康教育,在权衡各方面利弊的情况下制定治疗方案。
1.2.1 药物治疗: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行妊娠位置及血流情况观察,引导穿刺,直接注入甲氨蝶呤40 mg或口服米非司酮。
1.2.2 髂内动脉栓塞治疗:对已经出现了大量阴道流血的患者可进行髂内动脉栓塞。
1.2.3 手术治疗:部分患者可选择腹腔镜下瘢痕病灶切除术,对于子宫破裂并出现不可控制的大失血患者最终行全子宫切除术。
1.3 护理措施
1.3.1 病情观察:严密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记录血压、心率、呼吸、脉搏氧饱和度及体温。监测阴道流血情况,要精确的统计失血量,注意各种沾血物品包含血量的计算,及时发现失血性休克的症状和体征。注意患者的心理变化和意识变化,一旦患者出现紧张、焦虑等不良情绪要及时的进行疏导,对患者的配合要给予肯定和鼓励。对突然出现的烦躁、淡漠、言语不清等意识障碍要提高警惕。同时要结合超声影像学检测,血-HCG等化验指标,增强诊断和治疗的准确性。对已经出现大量失血的患者要做好抢救的准备,及时开放2条以上的静脉通路,准备好抢救的药品和设备。
1.3.2 治疗期间护理:对选择药物治疗的患者要做好宣教工作,令患者了解药物的不良反应并进行一定的预防干预措施,尽量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对选择动脉栓塞治疗的患者要进行肢体制动6 h,注意观察穿刺侧肢体的颜色、温度、感觉的变化。穿刺点行弹力带加压包扎,保持局部敷料的干燥,避免感染。
1.3.3 健康指导:给予患者适当的饮食指导,术后初期宜少食多餐,以易消化、富含蛋白质、维生素饮食为主,避免便秘。术后监测血-HCG的变化,下次月经阴道流血情况。避孕1年。定期来院复诊。
在我院收治的32例瘢痕子宫再次妊娠患者中,25例经治疗后成功终止妊娠;5例出现了阴道大量流血并发展为失血性休克,经过医护人员的及时发现与救治,成功止血;2例出现失血性休克后,普通止血措施无效,最终行全子宫切除手术。所有患者住院天数8~32 d,平均24.3 d,均痊愈出院,无护理并发症出现。
目前,我国剖宫产率居高不下,随着人口政策的改革、二胎率增加,瘢痕子宫再次妊娠的产妇数量也在不断增加。有报道称瘢痕子宫妊娠的发生率为1∶1800左右,近年来呈上升趋势。瘢痕子宫再次妊娠一个严重并发症是子宫瘢痕破裂,一旦出现将使患者迅速进入休克状态,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出血的主要原因为妊娠物中的绒毛组织穿透并植入子宫瘢痕处[2]。通过彩色超声多普勒、磁共振、腹腔镜、宫腔镜等可早期发现并诊断CSP。一旦确诊,宜尽早治疗,制定针对性护理措施,密切观察病情变化,降低失血性休克、子宫切除发生的概率,减少不良反应。
经阴道分娩方法与剖宫产相比,具有出血量少、并发症发生率低、恢复快、住院时间短、费用减少等优点。医护人员应当积极提倡经阴道分娩,同时也不可一味的对所有的孕妇进行经阴道分娩,应该把握适应证与禁忌证,把母婴安全放在第一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