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广亚,俞承烈,黄敏兰,应 瑛,金晓丽
(1.余姚市第三人民医院,浙江 余姚 315400; 2.余姚市马渚镇中心卫生院,浙江 余姚 315450;3.余姚市梨洲街道卫生院,浙江 余姚 315402)
《诊家枢要》属于中医药脉学著作,成书于1359年,由元·滑寿编撰,在继承前人学术观点的基础上,结合个人的临床心得编纂而成。其内容简洁而扼要,流传很广,在中医诊断学领域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是一部珍贵的、临床实用的脉学专著。
滑寿(1304~1386),字伯仁,又字伯休,晚号撄宁生,祖籍河南襄城,出生于江苏仪征,有医名后曾落脚杭州,最终定居于浙江余姚马渚,殁后安葬在余姚黄山九枝松。《明史》有传,诸多地方志亦有记载。
滑寿学医最初攻读的是当时李东垣的著述。《四库全书·难经本义·提要》因“早传李杲之学”一语而有误会,故作出一番解释,实则张翥的《难经本义·张序》讲到“早为李氏之学”,则不必为李东垣传人已经明了。其先从王居中学习医理,钻研《素问》《难经》,后拜高洞阳为师学习针灸,行医50年医名与朱丹溪不相伯仲。滑寿亦注重养生,戴良《九灵山房集》、刘仁本《羽庭集》中均有相关的诗文,从中可以看出其养生的修为[1]。中医界素来认为滑寿是诊治麻疹病的专家,并且最早发现麻疹初起时患儿口腔黏膜有白色斑疹,今天称之为“滑氏斑”,比之欧洲约早500年。这些论断皆缘于滑寿所著《麻疹全书》。《麻疹全书·第一卷·胎色论》言:“舌者,心之苗也……故舌生白珠累累如粟,甚则上腭牙龈,满口遍生。”本书旧题滑寿所著,然今人所考,《麻疹全书》乃清人所作,伪托滑寿,故“滑氏斑”一事当重新审视[2-3]。《绍兴府志》记:“叶知府逢春云:寿盖刘文成基之兄,易姓名为医。文成既胄,当劝之仕,不应而去。留月余乃去。”如果就此断定滑寿与刘基原是一家,缺乏佐证。《明史·滑寿传》因此事不确定而将其记在小注中,刘基为《撄宁生传》题跋亦无以弟自称[4],故仍有待考。
滑寿的医学著述颇丰,有《读素问钞》《难经本义》《十四经发挥》《诊家枢要》等,治疗验案40余例,由友人朱右收入《撄宁生传》中。
《诊家枢要》自问世以来,历代均有刊行,流传甚广,主要版本有王纶《明医杂著》节选本(1502年),弘治十七年(1504年)古绛韩重刻本,薛己《薛氏医案》节选本(1549年),皇甫中《明医指掌》附刻本(1579年)等,以及日本上村次郎右卫门重刊天顺七年(1463年)刻本,原书附有完整的《撄宁生传》及宋濂、刘基等诸多名人题跋。本次研究即以早稻田大学馆藏上村次郎右卫门重刊本为底本,1959年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光绪辛卯池阳《周氏医学丛书》影印本为校本,兼以参考2007年人民卫生出版社的简体本。
《诊家枢要》成书于1359年,共1卷20篇,介绍了脉法基础、持脉手法、临证脉象及歌诀等内容,其中持脉手法论述浮、沉、迟、数、滑、涩6字为脉之提纲,举、按、寻三法为持脉之要,脉阴阳类成论及基本脉象达30种。
滑寿所处时代,《脉诀》因词义浅显、易读易懂而盛行,《脉经》因文理深奥、难以理解反而不为人所知。更有甚者,以《脉诀》为《脉经》,然而《脉诀》乖张谬误甚多,后世李时珍《濒湖脉学》专门有辨伪。滑寿对七表八里之说亦不认同,认为“求脉之明,为脉之晦”(《诊家枢要·撄宁生自序》),故而在继承总结《内经》《难经》《脉经》理论精华和张仲景平脉辨脉法的基础上,撰《诊家枢要》以正视听,起到承上启下、正本清源的作用,其观点得到明·皇甫中、薛己、汪机、张介宾等诸多医家的引述和赞同,对明代及后世医家产生过深远的影响。
滑寿师从王居中学习医学典籍,对《内经》《难经》《脉经》研究颇深,故《诊家枢要》的核心内容亦即作者所谓的脉之理,均出自《内经》《难经》《脉经》等典籍。如 “春弦、夏洪、秋毛、冬石”(《诊家枢要·四时平脉》)源自《素问·玉机真藏论篇》的“春弦、夏钩、秋浮、冬营”。又如“呼出心与肺,吸入肾与肝,呼吸之间,脾受谷味,其脉在中”(《诊家枢要·呼吸浮沉定五脏法》)出自《难经》第四难;再如滑寿提出“持脉之要有三:曰举,曰按,曰寻。轻手循之曰举,重手取之曰按,不轻不重委曲求之曰寻”(《诊家枢要·持脉手法》)。正如其所言:“《枢》《素》诸家彰彰明备,摭其切近精实者,为《诊家枢要》。”滑寿提出以六脉为大纲,谓“提纲之要,不出浮、沉、迟、数、滑、涩之六脉”,强调“诸脉亦统之有宗”“体用一源,显微无间,得其理,则象可得而推”。不难看出,滑寿学宗《内经》《难经》《脉经》,对张仲景、王叔和之论释论有据,溯流穷源,其脉理与之一脉相承,是张仲景学术思想的拓展延伸,更是其留与后人诊脉方法的一部珍贵专著。为《难经本义》作序时,刘仁本云:“余坐足疾,人人治而弗痊。有言伯仁善治法,余致之,听其议论,皆自《难经》而来,迥异于世之言医者。”由此可知,滑寿学有根本,治有所出,为医学之大家。
滑寿指出:“大抵提纲之要,不出浮、沉、迟、数、滑、涩之六脉也。”由此六脉初起步步深入,讲述脉法先从浅显易解的内容开始,逐渐过渡到难懂深奥的表述。如先言:“气血热则脉数,气血寒则脉迟”“长人脉长,短人脉短”就很好理解;进而讲到“男子尺脉常弱,女子尺脉常盛”,理解上就稍微进了一层;再言“左手寸口,心小肠脉所出”等寸关尺所配脏腑,则涉及到脉象的细化;至于“心脉浮大而散,肺脉浮涩而短”的五脏平脉,以及“春弦夏洪”的四时平脉,若非细心体会就很难做到理解与把握;然后又讲到胃脉:“谓中按得之,脉和缓”,并结合时脉与腑脏平脉诊断出病脉;最后讲到脉贵有神,“不病之脉,不求其神,而神无不在也”,说明脉学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只有概念明确才能明辨是非。
从30种基本脉象到妇人、小儿脉法无一不变化多端,但滑寿遵循由简至繁的方式。如浮脉,先言如何是浮,“按之不足,轻举有余”,然后讲所主之候、所主之病,进而讲到兼脉所主,再具体描述左右寸关尺各部的脉象表现和所主疾病。医者只有坚持不懈,持之以恒,方能在切脉之道上悟出“三指有隔垣之照,二竖无膏肓之循矣”的大医境界。
既名《枢要》则要言不烦,然亦有详有略,意尽而已。如“即前所谓三菽五菽之重也”(《诊家枢要·因指下轻重以定五脏法》),一句话真正是一字千金;而论述持脉手法时,则先言:“凡诊脉之道,先须调平自己气息”“凡诊脉,须要先识时脉”“凡取脉之道……不出浮沉迟数滑涩”,后又言:“持脉之要有三”“察脉须识上下来去至止”“明脉,须辨表里虚实”(《诊家枢要·持脉手法》),真如滔滔江水,不胜其烦。又如阐述各种脉象:“疾,盛也……在阴为逆”“长,不短也……为壮热”,论述疾、长二脉仅30字左右,而论述缓、紧二脉时:“缓,不紧也……脉缓为邪退”“紧,有力而不缓也……下焦筑痛”(《诊家枢要·脉阴阳类成》),则多达140字以上。如此差别,缘于滑寿深厚的医学功底及丰富的临床切脉经验,从而方能做到该简则简,当细则细,收放自如,详略得当。
滑寿讲脉法注重实用,不流于形式。如脉象众多,其以举按轻重、息至多少将其分为浮沉、迟数、虚实微洪、弦缓滑涩、大小、长短6大类,从而达到以简驭繁的目的。又如“左寸浮,主伤风发热头疼目眩及风痰”,指出脉象与病证不是一一对应,同一脉可有多种临床表现。相反,脉象不同也有可能预示同一病证。如妇人“肾脉微涩或左手关后尺内脉浮,或肝脉沉而急,或尺脉滑而断绝不匀,皆经闭不调之候也”(《诊家枢要·妇人脉法》)。小儿“或小或缓,或沉或细,皆为宿食不消”(《诊家枢要·小儿脉法》),甚是贴切临床,提示医者要灵活掌握脉象变化,便能举一反三,至今对临床脉诊仍有很高的指导价值,更为儿科临床诊断提供了前所未有的脉象参考,丰富了儿科脉法的内容。再者,强调病脉要从实际情况予以判断,不可误诊。如“伤寒家亦有心悸而脉代者,腹心痛亦有结涩止代不匀者……盖久痛之脉不可准也”(《诊家枢要·脉阴阳类成》)。
原书刻本后附《撄宁生传》,为天台朱伯贤所著,除滑寿生平外尚载验案40多例,其中引经据典录有脉象者十居八九,证明其脉理之纯、脉诊之精。如治秦不花妊娠而病滞下,遵循“有故无殒,亦无殒也”的原则,最终消滞导气、清暑利溲而愈。又如二婢同患滞下,一脉鼓急言必死,一脉洪大而虚软言可治,果真一死一愈,岂非脉学紧要之明证?若非真正精湛之辈焉能如此。再如治一人病自汗如雨,脉虚而洪数,舌上苔黄,认为“脉虚身热,得之伤暑”,以黄连、人参、白虎汤等治疗,三进而汗止大半,再用既济汤、天水散7 d而病去,后身发疡疹,更服防风通圣散而愈。此案数易其方,充分体现了秉承经典基础上注重实用的特点。《撄宁生传》是研究滑寿不可或缺的史学与医学文献,需与《诊家枢要》参照对看,临证所记种种脉象变化是对其实用性的最好诠释。
综观全书,脉理纯正,脉法规矩,文字短小明了,用词句式皆类,易辨易别,字字句句,如切如磋,构架齐整,循序渐进。诚如陈贽所言:“虽不知医者,观之亦可得其梗概,况医家者流乎”(《诊家枢要·序》)。《诊家枢要》是一部珍贵而实用的脉学专著,是让习医者掌握打开脉学枢机的钥匙,在中医诊断学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