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丹凤
(丹东市中心医院肿瘤科,辽宁 丹东 118002)
非小细胞肺癌(NSCLC)是肺癌最为常见的组织学类型,化疗是重要的临床治疗方法,可直接攻击肿瘤而起到即时的疗效,但也可能导致一些负效应,研究表明,化疗在实现治疗目的的同时也对机体抗肿瘤免疫功能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1],可引起多种不良反应,部分患者甚至因不耐受而拒绝化疗。本研究采用替吉奥联合多西他赛方案维持治疗NSCLC,取得较好疗效,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收集2014年5月至2017年5月我院收治的160例NSCLC患者,纳入标准:①年满18周岁;②预计生存期5个月以上;③血常规、心电图、脑电图、肝肾功能检查基本正常;④卡氏评分60分以上;⑤无精神疾病或家族史。其中男性92例,女性68例,年龄42~76岁,平均(57.75±6.77)岁,腺癌102例,鳞癌39例,腺鳞癌31例,大细胞癌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80例,两组一般资料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 治疗方法。对照组:替吉奥80 mg/m2,2次/天,饭后30 min饮服,1个周期为2周,共3个周期,停药1周后开始下1个周期。观察组:替吉奥剂量、方法同对照组,同时静脉滴注多西他赛40 mg/m2,60 min内滴丸,1个周期为6周,共3个周期,停药2周后开始下1个周期。
1.3 观察指标:①疗效评价标准[2]:肿瘤消失,且维持时间4个周以上为完全缓解;肿瘤减小超过50%,无新病灶出现,维持时间4个周以上为部分缓解;肿瘤减小在50%以内或有增大但在25%以内,无新病灶出现为稳定;肿瘤增大超过25%为进展。完全缓解率+部分缓解率+稳定率=有效率。②记录不良反应。
1.4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计数资料采用例数和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观察组部分缓解58例(72.5%),稳定20例(25.0%),进展2例(2.5%),有效率为92.5%;对照组部分缓解52例(65.0%),稳定17例(21.3%),进展11例(13.7%),有效率为86.3%,观察组的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2.2 两组不良反应比较:观察组出现血小板下降15例(18.8%),白细胞下降7例(8.8%),消化道反应14例(17.5%),肝功能异常17例(21.3%);对照组出现血小板下降19例(23.8%),白细胞下降19例(23.8%),消化道反应26例(32.50%),肝功能异常14例(17.5%);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
目前,肺癌已成为我国居民的重要死因,其中肺癌患者中有80%左右属于NSCLC,20%左右为小细胞肺癌,相比之下,NSCLC的恶化程度要低[3]。化疗是治疗NSCLC的重要手段,但化疗的效果不一,资料显示,单纯紫杉类药化疗的临床疗效为20%~25%,与铂类药联合后为30%~35%[4-7]。替吉奥口服化疗药物,为氟尿嘧啶的衍生物,与氟尿嘧啶相比,患者口服的依从性更好,并且血药浓度维持时间更长,同时还能通过抑制氟尿嘧啶的磷酸化而降低胃肠道反应,具有安全、有效的优点。多西他赛为紫杉醇类药,可特异性地与细胞微管上的β位点进行结合,从而抑制微管装配解聚,阻止肿瘤细胞的增殖、分化,促使肿瘤细胞死亡,同时还可对肿瘤血管的新生产生影响,使肿瘤细胞凋亡。单纯采用替吉奥化疗的疗效较低,既往研究表明,有效率仅为22.7%,控制率为59.1%,本研究对照组亦仅有86.3%,而替吉奥联合多西他赛则可进一步提高到92.5%。化疗在抗肿瘤的同时也易产生一定的细胞毒性,如全身骨髓抑制、肝肾毒性、淋巴细胞抑制及免疫功能抑制等,尤其是后两种对肿瘤的发生发展有重要影响。本研究中,两组主要的不良反应有轻中度的血小板下降、白细胞下降、消化道反应、肝功能异常等,经临床处理后可缓解,比较无无明显差异。可见,对NSCLC患者采用替吉奥联合多西他赛治疗,可有效提升疗效,且不明显增加不良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