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俊昌
(抚顺矿务局总医院肿瘤科一病房,辽宁 抚顺 113008)
胃癌是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发病率在我国全部恶性肿瘤中名列首位,主要好发于50~80岁的人群,其中男性发病率接近女性的2倍[1]。据国际癌症研究中心(IARC)统计结果表明,2012年全球胃癌新发人数达到95.2万,而我国达到40.5万,死亡人数达到32.5万,我国胃癌发病率与病死率高于世界平均水平[2]。本研究对胃癌晚期癌性腹水患者采用榄香烯辅助紫杉醇、奥沙利铂进行腹腔灌注,获得较好的疗效,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3年1月至2017年5月收治的100例胃癌晚期癌性腹水患者,纳入标准:①经胃镜、活检证实,无外科手术指征;②年龄<75岁;③预计生存时间不少于3个月;④无严重心、肺、肝、肾疾病;⑤临床分期为IV期。其中男66例,女34例;年龄42~72岁,平均年龄(57.33±9.05)岁;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50例,两组一般资料之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
1.2 方法。腹腔灌注方法: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将导管置入腹腔,抽取腹水,注意每次应低于2500 mL,然后予以紫杉醇120 mg/m2+奥沙利铂85 mg/m2进行灌注。对照组仅限于此,研究组同时予以榄香烯0.5 g进行灌注。指导患者取恰当的体位,以利于药液在腹腔内分布均匀,使得药效有效发挥。
1.3 观察指标:疗效判断标准[3]:腹水消失,且维持时间4周以上为完全缓解;腹水减少50%以上,维持时间4周以上为部分缓解;腹水减少50%以下,维持时间4周以上为稳定;腹水基本无减少,4周内需再次抽腹水为进展。临床获益=完全缓解+部分缓解+稳定。记录不良反应。
1.4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例数和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检验,检验水准α=0.05。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研究组完全缓解9例(18.0%),部分缓解21例(42.0%),稳定16例(32.0%),进展4例(8.0%),临床获益率为92.0%;对照组完全缓解6例(14.0%),部分缓解12例(22.0%),稳定21例(42.0%),进展11例(22.0%),临床获益率为78.0%,比较差异显著(P<0.05)。
2.2 两组不良反应比较:研究组出现骨髓抑制18例(36.0%)、胃肠道反应20例(40.0%)、肝功损害14例(28.0%)、周围神经毒性11例(22.0%);对照组出现骨髓抑制15例(30.0%)、胃肠道反应25例(50.0%)、肝功损害15例(30.0%)、周围神经毒性12例(24.0%),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
胃癌的发生、发展是多因素、多基因共同作用的结果,晚期胃癌患者十分容易发生腹腔种植转移。化疗是晚期胃癌的主要治疗手段,但临床上存在一些患者体内的肿瘤细胞对化疗药物不敏感。静脉化疗的效果不一,资料显示,单纯紫杉类药化疗的临床疗效为20%~25%,与铂类药联合后为30%~35%[4]。与静脉化疗相比,腹腔化疗的局部药物浓度增加10~30倍,这可使腹腔内的癌细胞浸润在高浓度的药物中便于被杀灭,同时也有利于减少全身给药带来的不良反应。国外研究表明,与单纯静脉化疗相比,联合腹腔灌注可明显提高3年、5年生存率。榄香烯为中药制剂,提取于莪术,主要活性成分为β-榄香烯,具有与抗代谢化疗药相似的特征,能够影响癌细胞的分裂、增殖,抑制癌细胞生长,属于抗癌药物。目前有关榄香烯在胃癌腹腔灌注中的应用的报道较少。有研究显示,榄香烯辅助奥沙利铂和5-FU进行腹腔灌注对合并恶性腹水的晚期大肠癌患者有不错的疗效与安全性[5]。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临床获益率为92.0%,明显高于对照的78.0%(P<0.05)。两组的常见并发症有骨髓抑制18例、胃肠道反应、肝功损害、周围神经毒性等,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
综上所述,胃癌晚期癌性腹水患者采用榄香烯辅助紫杉醇、奥沙利铂进行腹腔灌注,可进一步提高临床疗效,且不明显增加不良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