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 滔/方志出版社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15年年底,全国有3700余种年鉴;截至2016年年底,全国出版各类年鉴有7900余种。一年时间,全国年鉴编纂出版数量翻了一番多。然而,在这数千部年鉴中,优质年鉴数量却不高。2017年全国地方志系统优秀成果(年鉴类)评奖中,获奖年鉴370部,仅占2015年全国年鉴出版数量的10%,占2016年的5%。当前,全国的年鉴编纂处于快速发展时期,各类年鉴的种类和数量爆发式增长,如果不及时解决质量问题,年鉴编纂的发展前景就会变得困难重重。
当下,年鉴质量下降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编纂思路不正确。一些编纂出来的年鉴趋向于志书化、总结化、新闻化等。二是编辑人员缺乏主观能动性。年鉴主编、编辑编纂年鉴“等、靠、要”,不能准确了解本地党委、政府在上一年度的中心工作情况和地方特色,年鉴中缺乏年度特色信息、年度重大信息、地域特色信息。三是部分年鉴编纂在长期的模仿中前行。不能及时更新新时期出现的新事物、新发展、新变化。四是年鉴编纂队伍不稳定。年鉴编纂质量随主编、编辑的变化而变化,质量得不到保证。除上述主要原因外,还有部分地区领导不重视、经费保障不到位、编辑责任心不强等诸多问题,也是影响年鉴编纂质量的因素。
一是解决编纂思路问题。年鉴编纂思路是指编纂什么样的年鉴、如何编、如何舍取、如何规范等。只有思路理清,定位找准,才能准确把握年度特点、亮点和地域特色,编纂出符合本地实际、凸显本地特色的地方综合年鉴。
二是及时编纂出版系统的、权威性的学术理论成果,供更多年鉴编纂人员学习。现在能够供大家学习的有关年鉴研究理论成果不多,主要有肖东发等著《年鉴学》《实用年鉴学》,许家康著《年鉴编辑入门》,许家康、莫秀吉等著《年鉴条目及编写研究》,唐剑平著《年鉴编撰手册》《年鉴撰写与编辑》,以及《年鉴论坛》刊物和各级地方史志期刊中的研讨性文章等。但这些著作发行量并不多,一些史志期刊有关年鉴研究的文章也比较少。数万编纂队伍和数十万参编队伍出现了理论知识贫乏、无水解渴的现象。因此,出版发行更多的优秀理论著作迫在眉睫。
三是建立健全培训体系,提高年鉴编纂队伍的业务素质和技能水平。建立国家、省、市三级培训体系,并根据不同对象、区域、编纂时期开展不同的培训,各级培训每年至少开展主编、编辑、撰稿人培训1~2次;也可依托高校、年鉴研究会、史志学会等举行各类培训班和研讨班。这样可以彻底解决现在编纂人员业务技能不高、人才断层等问题,为形成更强的年鉴编纂队伍打下良好基础。
年鉴编纂涉及的法规很多,如国务院颁布的《地方志工作条例》和各省颁布的《地方志工作条例》及其实施办法、意见,明确了年鉴编纂的指导思想、目的、意义、各级各类职责、措施和方法等。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办公室及各省地方志、部分市级地方志部门相继出台的《地方综合年鉴编纂出版规范》,对年鉴编纂的各个环节进行了规范和要求。另外,年鉴编纂从政治、保密等方面均有严格的执行纪律;从标点符号、数字、计量单位等方面有执行标准。这就要求编纂人员学法、守法、用法,用各类法规来指导和规范年鉴编纂。只有用各类法规、规范统一年鉴编纂标准,才能确保年鉴编纂质量水平。
年鉴是一种信息密集型的资料性文献,也是一部集地方、行业的“百科全书”。年鉴编纂和传播之间就是“编”和“用”的关系。只有正确处理好“编”与“用”的关系,才能充分发挥年鉴“资政、育人、存史”作用,实现其资料文献价值和社会价值。
当前,部分年鉴因质量问题,出版后就被打入“冷宫”,或者书堆南山,无人问津。连质量基础都保证不了的年鉴,又如何发挥其作用,实现其价值?因此,只有把基础打牢了,才能形成“为当代提供资政辅治之参考,为后世留下堪存堪鉴之记述”的精品良鉴。
目前,年鉴传播主要以传统方式——纸质年鉴为主,兼有部分光盘年鉴和U盘年鉴,还有少量的网络年鉴。方式单一,传播量不大。发行量较大的省级年鉴如《上海年鉴》等,每卷发行量不超过3000册;市级年鉴如《温州年鉴》《绵阳年鉴》《张家港年鉴》等,只有1000余册的发行量;多数县级年鉴只有500册左右的发行量。单一的传播方式严重地影响了年鉴的利用价值,无法发挥其功能作用。随着信息技术和网络的快速发展,年鉴的传播方式也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从单一的纸质年鉴,发展到了网络、光盘、数据库、微信、微博等多种载体与平台并存的传播方式。要正确处理传统传播和现代传播的关系,更新观念,在提高质量的基础上,创新年鉴传播方式,扩展年鉴传播途径,提升年鉴传播价值。
全方位的年鉴传播载体和平台包括传统的纸质年鉴及其配套资料,以电脑和网络为依托的各类年鉴产品,以及手机客户端微信公众号、微博。在纸质年鉴方面,部分地区根据传统年鉴书重、不便携带等缺点,针对不同使用对象,编纂出版简本年鉴、市情手册等读本。在电脑网络方面,开发了光盘年鉴、U盘年鉴、网络年鉴、全文数据库等产品,这些年鉴依托信息技术,具有资料信息存储量大、检索快捷、阅读方便等特点。在手机客户端方面,开发出特色鲜明、内容快捷的微信公众号、微博版年鉴。使用者不受环境条件限制,随时随地都可查取所需信息。
“互联网+”是信息时代互联网形态演进及其催生的经济社会发展新形态。庞大的网络人群,为年鉴传播提供了更大的传播空间。在“互联网+”时代,年鉴编纂与传播也应紧跟时代步伐,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推进“互联网+”年鉴编纂、“互联网+”年鉴传播方式的发展。
2005年以前,年鉴编纂以传统的纸笔编辑为主。随着电脑的普及,编辑逐渐从纸张转入电脑;在互联网条件下,组稿从单一的纸质稿件报送发展为电子邮件或者网络直接传输。近年,部分年鉴单位开始利用网络平台编纂年鉴,如《温州年鉴》《双流年鉴》的年鉴在线编纂平台;一些科技信息公司也相继开发出年鉴在线编纂平台,如上海新影捷信息技术公司开发的“中国通”年鉴在线编纂平台等。这些在线编纂平台,使年鉴编纂过程中能做到随时收稿、随时编辑,编辑稿件不受场地限制。社会各界通过稿件报送端口,均可报送相关资料,扩大了资料的征集面,使年鉴资料更加丰富。“互联网+”年鉴编纂依托云平台,能够从资料的征集、在线审核、在线编辑、在线总纂、定稿等流程在设定程序下实现人工智能质量把关,既能提高编纂效率,又能确保编纂质量。同时,还可利用编纂平台建立快捷沟通渠道,根据编纂时节需要,实现在线交流、辅导、培训和信息反馈。根据需要,也可以为网络年鉴、全文数据库、光盘年鉴等新型年鉴载体提供信息链接,实现年鉴的多元化。
“互联网+”代表一种新的经济形态,年鉴的传播方式也应适应这种新业态,与之有效地衔接起来,运用以云计算、互联网、大数据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开发利用以纸质年鉴为基础,以网络年鉴为载体,微信、微博等平台以及其他年鉴资料信息读本为辅的多元化传播方式。让年鉴较好地走进机关、企事业单位、学校、社区,让年鉴文献资料能及时、快捷、便利地传播到使用者手中。
2016年5月,《南海年鉴》手机版《南海大观》正式上线,随后《成都年鉴》等年鉴微信公众号也相继上线;2017年4月,《苏州年鉴》可视网络版正式上线。这些年鉴上线,为大家带来了一种全新的感知、感受。在记载内容上,传统纸质年鉴只能承载文字、图、表等信息,但新信息技术的利用,让年鉴增加了声音、视频等影像资料,让资料文献更加丰富和完善。在体例上通过“互联网+”,实现影像、声音、文字、图表等全面展示,实现了各类资料信息立体化、多元化。
综上所述,年鉴编纂经过数十年的总结研究,已有了基本成熟理论做基础。信息技术的运用,将彻底改变年鉴的传播方式。在新时期,年鉴编纂和传播如何适应新技术,适应新发展,适应新需要,更好地向规范化、现代化发展,是广大年鉴编纂者必然面临且必须思考的实际问题。“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只要我们秉承开拓创新之理念,坚持直笔著信史、彰善引风气之精神,创新实干,必将不断加快年鉴事业健康、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