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遗产 云龙村的蚕桑记忆

2019-07-10 08:48张镇西海宁市档案馆
浙江档案 2019年6期
关键词:文化园蚕种蚕茧

张镇西/海宁市档案馆

云龙村蚕茧科学实验(方炳华摄于1977年)

云龙村村民采桑(方炳华摄于1977年)

云龙村集体缫丝剥丝棉(方炳华摄于1977年)

云龙采茧子(方炳华摄于1977年)

云龙村位于浙江省海宁市西南部,地处杭嘉湖平原南端,由古杭州湾海浸时海域泥沙堆积或江流推带泥沙沉积而成。部分为沿江高地,属钙质潮土区粉泥田土种,适合棉花、豆类和桑树等旱地作物生长。云龙村成立于1959年,初称云龙大队。自成立以后,云龙针对地少人多的现实情况,积极发展蚕桑农业,取得了极大的业绩。20世纪80年代,云龙大队亩桑产茧高达175千克,蚕茧总收入40余万元。云龙大队曾被国务院列为全国“农业学大寨”先进典型;荣获“全国科学技术先进集体”“全国农业先进单位”称号,还荣获国务院颁发的“在社会主义建设中成绩优异”嘉奖令。

云龙大队成立后头两年,蚕桑生产处于不稳定的自然发展状态。1960年,全大队饲养1616张蚕种,平均张产12.25千克,亩桑产茧28.9千克,生产效率很低。1961年,由于自然灾害影响,全年仅饲养1074张蚕种,平均张产只有9千克,亩桑产茧14.6千克,成为大队历史上蚕茧产量最低的一年。然而,云龙人认识到蚕桑生产对于促进集体经济发展和提高家庭收入的重要性,决心改变现状。从1962年开始,大队建立专桑园,退出桑园间作,开展桑园培育。同时引进桑树良种,实施“三增四改”(给桑树的增条、增拳和增株;改良桑树品种、改桑株的稀植为密植、改善桑地排灌系统、改靠天桑为旱涝保收桑),把种植优良品种桑树和精心培育相结合,桑叶产量成倍增长,为饲养更多的蚕种提供了保障。在饲养方面,改变以往一年只养春、秋二期蚕的传统习惯,调整为一年饲养春、夏、中秋、晚秋三期四批布局,充分利用桑叶资源提高蚕茧产量。当年饲养蚕种1177.5张,亩产30.4千克,张产17.1千克,总产20.16吨,比上年增长108.5%,云龙大队的蚕桑生产首次出现重大转折。从1964年开始,云龙蚕桑生产步入持续科学发展的轨道,大队在专业单位指导下进行蚕桑科学试验,蚕茧产量逐年提高。到1968年,全大队平均蚕茧张产超过30千克,亩桑产茧超过100千克,分别达到32.55千克和108.4千克。是年起,云龙大队成立科学养蚕试验小组,培养蚕桑科研人才,开展桑园培育和养蚕科学试验,分析数据、积累经验、注重实践。到1972年,大队全年养蚕2609张,比1960年增长61.4%,平均张产37.8千克,创张产最高纪录;亩桑产茧超过150千克,达到153.45千克。接下去的10年,蚕饲养量年年增加,蚕茧产量年年增长。1981年,全大队饲养蚕种3238张,亩桑产茧185千克,蚕茧总收入445264.7元,均创历史新高。

云龙大队一边夯实基础,一边充分依靠外部力量谋求发展,其业绩得到当时的海宁县委、县政府高度肯定和重视,云龙被作为农业生产先进典型向外推广、宣传,引起全国乃至国际上的关注,五湖四海前往云龙参观考察的团队络绎不绝。县委在云龙建起接待站,作为派出机构,各相关部门从精神到物质给予有力支持。云龙的积极实践同样引起了浙江省人民政府及相关部门、单位的关注,并给予了有力帮助。浙江省人民政府外事办把云龙作为外宾接待定点单位;省农科院蚕桑研究所和浙江农业大学等高校和科研机构长期在云龙蹲点,把云龙作为实习、实验基地,开展蚕桑发展科学研究工作,成为云龙科学养蚕的指导单位和发展依托。云龙大队抓住机遇,遵循自然规律,积极探索蚕桑农业科学发展之路。在娴熟的传统养蚕技艺下,转变传统观念,依靠科学、改革创新,把科研和实验成果迅速转化到种桑养蚕实践中,形成科学发展的良好氛围。

“云龙村的蚕桑记忆”展览在中国丝绸博物馆举办(张镇西摄)

云龙蚕俗文化园(2015年)

1982年下半年,云龙大队开始实行以家庭为单位的联产承包责任制,进入新的农村经济发展阶段,当年大队经济总收入154.06万元。之后大队筹资5.1万元,对桑园喷灌系统进行全面改造。1983年,云龙大队改称云龙村。蚕桑生产在前20多年的扎实基础上和新的经济模式推动下,经过三年左右的转型磨合期,又一次出现较大的进步。云龙村在遵循传统规律的前提下,在蚕种发种渠道、饲养方式和方法等方面,出现许多更灵活的自我调节、完善机制。1985年,全村饲养蚕种超过4000张,总产超过169.5吨,比1982年增长53.5%。此后持续递增,至1992年全年饲养蚕种8924.5张,总产284吨。十年间,产量超过1982年的1.5倍,达到新的高峰。

1985年,云龙村村办工业得到空前发展,有总场、总厂以及14个单位。总场有7个分场,职工合计1000多人。1986年,云龙丝厂年产值达799万元。至1990年,村工业经济年产值突破3000万元。20世纪90年代是农村经济结构出现较大变化的年代,随着大环境的改变,农村工业企业迅速发展。1995年,村办企业规模达到12家,民营经济也日益壮大,这一年云龙村被嘉兴市人民政府评为百强村。新的工业发展对传统农业生产带来较大的冲击,主要劳动力向制造业转移,农业劳动力数量日益减少,劳动力成本不断提高,种桑养蚕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甚至出现向云南、贵州等西南地区转移的现象。1996年,云龙村蚕桑生产开始下滑,虽然在2002年前后因土地整理增加专桑面积,产量有所回升,但总体呈下降趋势。至2006年,降至4950张蚕种,年产茧93吨,相当于20世纪70年代初期的水平。2015年,全年饲养蚕种仅1512.8张。

在新的经济发展形势下,云龙村对50多年积累起来的种桑养蚕的民风习俗始终有着深深的感情。蚕桑生产虽然没有以前兴旺,蚕桑文化却通过新的形式重拾记忆、传承弘扬。

从2009年开始,云龙村民徐国强个人出资270万元,在徐家兜建设云龙蚕俗文化园,占地面积10亩,至2012年建成开放,成为云龙村蚕桑文化传承新的亮点。2013年,文化园建设得到省级资金扶持,文化园得以扩建,扩建之后总占地面积58亩,建筑占地3.8亩。园内以蚕俗文化大舞台为主体,设有蚕俗文化展示馆,陈列古老蚕具、织布机、踏丝车等传统养蚕、缫丝器具。另外,还有桑果园、老桑树林、环形河、蚕花桥、黑木耳培育基地、蚕桑土特产商店、休闲广场等。

2009年,云龙村发起在蚕俗文化园内举办每两年一届的“蚕俗文化节”,展演缫土丝、拉绵兜、织土布、翻丝绵被等传统蚕桑丝织生产技艺;体验吃蚕饭、裹“蚕讯粽”、蚕神祭祀、演蚕花戏等蚕桑民俗活动。同年,云龙被列入嘉兴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生态保护区(云龙蚕桑)。2012年开始,云龙村“蚕俗文化节”上升为周王庙镇“蚕俗文化旅游节”,每隔一年的5月在园中举办。2013年,云龙村蚕桑文化引起中国丝绸博物馆关注,中丝馆专门在馆中举办“云龙村的蚕桑记忆”展览,助力云龙蚕桑记忆走出云龙,再一次吸引世人目光。同年文化园获得“浙江省级蚕桑社会化服务示范基地”称号,并得到省级资金扶持,文化园得以扩建。2014年,云龙村获得“浙江省历史文化村落(民俗风情村落)”称号。云龙村的蚕桑生产发展之路,不但是一个农村最基本的村级组织的历史成就,更是中国江南农村蚕桑生产的一个缩影。云龙村已深深认识到其作为蚕桑文化遗产承载地的文化价值,正朝着中国蚕桑文化村的目标迈出新的步伐。

猜你喜欢
文化园蚕种蚕茧
产卵布蚕种浸酸操作的做法和体会
蚕茧与飞蝶
提高鸣龙镇蚕茧质量的措施探讨
阆中蚕种场桑蚕智能系统研发简报
科学制定生产计划 合理满足蚕种需求
重视蚕病综合防治 提高蚕茧质量
散卵蚕种收蚁新方法——白纸袋收法
新时代高校图书馆文化育人路径探索
惠和石文化园
为国而歌 逐梦前行 长沙县田汉文化园事务中心工作侧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