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的价值 探索的力量
——评《哲学—美学视野中的西方和声演进》

2019-01-10 00:53王次炤
中央音乐学院学报 2019年2期
关键词:博士论文哥特巴洛克

王次炤

《哲学—美学视野中的西方和声演进》是何宽钊在他的同名博士论文基础上进行补充修改后完成的一部有关西方和声发展史专著。有关何宽钊博士论文的出版,我一直很关注,几次催促他早日成稿交付出版,但迟迟不见有行动。自从2007年他完成博士论文,顺利通过答辩并获得博士学位后,至今已十余年。我虽然不是宽钊的博士论文指导教师,但因深知他在音乐美学领域所做出的成绩和这篇博士论文的质量,所以,希望他尽早把论文整理出版,提供给学术界共享。前不久,宽钊告诉我,他的论文作了较大幅度的修改和补充,已于2018年定稿并交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他希望我为这本著作的出版写序言,我义不容辞接受了他的请求。原因很简单,我曾经是他的硕士论文指导教师,而他的博士论文指导教师于润洋先生又是我的恩师,但三年前已病故。所以,无论从哪个方面来说,我都不能推脱。当我拿到这本书稿,并细细通读了之后,才恍然大悟。宽钊用了11年时间的精雕细琢,把原先的博士论文,作了全面的梳理、重整、补充和提高,形成了目前这本25万字的专著书稿。这其中花费了作者许许多多的心血,我错怪他“迟迟不见有行动”。其实,这11年来,他一直都在思索、阅读、体验和写作,虽然也不间断地从事其他方面的研究,但在他的学术意识中和潜意识的学术追求中始终不忘西方和声演进的哲学和美学思考。

何宽钊1991年考入中央音乐学院音乐学系本科,师从袁静芳教授主修中国传统音乐理论;1997年考入中央音乐学院音乐学系硕士研究生,随我攻读音乐美学专业硕士学位;2002年考入本院本系博士研究生,随于润洋教授攻读音乐美学博士学位。宽钊应该是地道的中央音乐学院科班出身。假如说本科阶段引导他进入音乐学学科大门的话;那么,硕士阶段应该奠定了他从事音乐美学研究的基础,而博士阶段则是他在专业研究上的一个飞跃,主要体现在这篇博士论文的创新思考和学术含量上。每个人的学术成果都有一个积累的过程,宽钊在音乐美学领域的研究成果,也同样是长期积累的结果。早在硕士阶段他就开始音乐美学基础理论的问题思考,他的硕士学位论文《论音乐审美评价》,从美学的角度考察音乐评价的价值标准。在此基础上,他在《中央音乐学院学报》和《音乐研究》相继发表《论音乐审美评价的合理性》《音乐审美评价的一般性过程考察》《音乐审美活动中的规范性评价和非规范性评价》《音乐审美活动中的事实判断与价值判断》等论文。博士阶段,他把音乐美学研究的视野扩展到对音乐形态和音乐思维的历史演进中。显然,他把哲学、美学领域的基础理论应用到对音乐实践的审美观察上。从另一个角度看,他的博士论文《哲学—美学视野中的西方和声演进》,也正是西方新音乐学所强调的跨学科研究的一次尝试,其中渗透着哲学、美学、史学、文化学、社会学和形态学的观念和方法。从文章的研究性质来看,这篇貌似对西方作曲理论中和声形态演变的历史考察的博士论文,实际上充满着对音乐美学基础理论的探究,它在音乐形态演变的进程中,观察音乐本体的哲学、美学、心理学、社会学和文化学内涵。在博士论文的基础上,宽钊相继在《中央音乐学院学报》《音乐研究》《黄钟》《音乐探索》《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等刊物发表了《“现代知识型”视野中的浪漫主义和声》《浪漫主义和声的文化—美学阐释》《20世纪西方现代和声审美的现代性》《20世纪西方现代和声审美的现代性分析》《“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前奏曲及终曲和声与德彪西印象主义和声的哲学—美学阐释》《“表征”知识型视野下的古典主义和声》《弥撒的星丛与否定的表现—勋伯格无调性音乐中音高关系的哲学-美学运思》等论文。这些文章的内容和基本思路都来自他的博士论文,但看得出来,每篇文章都经过重新思考、梳理和补充后再定稿发表。从这些年宽钊陆续发表的论文中,足以看出这本著作从原始的博士论文到最后成稿,作者所付出的日夜艰辛的研究历程。

假如把这本专著与最初的博士论文做比较的话,前者在后者基础上增写的部分多达10处。比如:第一章第二节根据中世纪基督教文明中“信仰”“理性”“习俗”的三个基本要素,并结合西方中世纪文明从罗马基督教向北方蛮族地区进行地理转移的历史,对奥尔加农的产生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究,增写了“复调因何产生?”;根据沃林格尔的形式意志理论,探讨13世纪经文歌与当时的哥特式建筑在形式与精神上的内在关联,增写了“13世纪经文歌与哥特形式意志”;作者还从文艺复兴和形式主义的角度探讨新艺术的重要意义,增写了“新艺术:文艺复兴的先导与形式主义的滥觞”等。又比如第三章第一节增写了“《堂吉诃德》——‘相似’知识型的衰落与表征知识型的登场”,探讨《堂吉诃德》与知识型的关联,并进一步论证“相似性与表征性的纠缠”是巴洛克和声的特征;第三节增写“力与运动的巴洛克”和“心灵的运动,炙热的情感”两部分,从物理学等更为广阔的视野,探讨该时期人们对于力量、运动的迷恋,以此为依据讨论巴洛克和声的美学基质;第四节增写了“哥特形式意志的衰退与孤峰巴赫的养成”等。第五章扩写了第二节“浪漫主义和声的文化—美学阐释”,从“浪漫主义与人的诞生”“对非思的开掘”“自由的绽放”“怀旧及思乡情节”等几个角度讨论浪漫主义和声的文化—美学内涵;第六章扩写第一节“弥散的星丛、与否定的表现——勋伯格无调性音乐中音高关系的哲学—美学运思”以及第二节“二十世纪西方现代和声的审美现代性分析”中大部分内容,等等。除了上述以外,还有其他多处改写和扩写的内容。比如:第一章第一节,第四章第一、二节,第六章第二节都有大幅度的改写内容;第一章第二节大幅度扩写了对中世纪社会文化的再认识,等等。

《哲学—美学视野中的西方和声演进》是一部超越性的音乐美学著作。所谓超越,即不同于传统的或一般的音乐美学著述。该作远离了单纯对音乐本体的宏观思考和对音乐实践的审美判断,而是把一个极为具体的作曲技能——和声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它放在人类文化演进的哲学思维之中进行考察。作者借鉴了20世纪法国哲学家福柯关于“知识型”的理论,并将该理论中的历史性认识,用于对西方音乐和声在不同时期演变的历史研究。诚如作者在前言中所说:福柯认为,一定的历史时期内,不同学科的主题可能殊为不同,但是它们的形式法则和构成规律是相同的,它们遵循共同的“知识型”,正是这些知识型构成了各人文科学共同的结构原则。福柯将16世纪以来西方知识结构的演变归结为三个时期,即文艺复兴时期、古典时期和现代时期。这三个时期分别体现出三种不同的“知识型”,即“相似性”知识型、“表征性”知识型和“现代”知识型。何宽钊认为,福柯的“知识型”理论揭示出一定历史时期不同主题的学科之间内在结构的一致性,这种一致性也反映在西方音乐和声形态的演进之中;并进一步认为,将不同的和声形态视为不同的话语体系,和声形态的演变,意味着知识变动中话语体系的重组,这种话语体系的重组在深层受“知识型”的控制。

本书还运用沃林格尔的哥特形式意志理论观察西方音乐。沃林格尔的哥特形式意志理论主要用于建筑领域,宽钊将这一理论用于对西方音乐的考察,并有所创造性地提出,从奥尔加农到古典主义音乐,西方音乐始终是南北两种不同形式意志(北方哥特传统与南方的意大利古典传统)的博弈、冲突与调和的结果。与此相伴随的是欧洲音乐中心不断的空间转移,从形式意志和空间转移的角度考察西方音乐,这也是一种新的观察角度。作者从这一角度观察西方音乐的同时,提出了一些有趣的问题,诸如“复调因何而生?”“15世纪,意大利为什么不是引领者?”“数字低音的诞生”“哥特形式意志的衰退与孤峰巴赫的养成”“古典时期的中心再转移”等等问题。关于“15世纪,意大利为什么不是引领者”,作者既立足于形式意志的冲突,又比较了音乐艺术与建筑、绘画的不同演化路径,从音乐的特殊性出发探究15世纪的这一现象。对于16世纪扎利诺与卡梅拉塔会社之间爆发的“和声与旋律之争”,作者也跳出了传统情感论的解释框架,从南北形式意志冲突的角度进行了新的解读。

福柯的“知识型”理论是本书学术阐述的理论框架,沃林格尔的哥特形式意志理论是本书论述的新视角。作为本书研究方法的超越性则体现在把音乐形态的演变与历史文化联系在一起。这种联系超越了传统的作曲理论研究方法,它立足于形态的文化考察,把西方音乐和声思维的演变与一个时期的整个社会文化和艺术风格结合在一起。比如:作者认为,中世纪音程性的和声,其形态特征适应于当时的宗教文化,抑制人的感性冲动,那是一种“上帝的声音”。并认为,该时期复调的产生也是来自于中世纪文化中“信仰”“习俗”和“理性”三重要素的综合作用。他还认为,文艺复兴时期的调式和声是基于该时期人神对话的文化特征,人性与神性的交织体现在当时的调式和声中。基于人神对话的立场,作者分析了该时期调式和声和音乐形态的精神内涵,认为文艺复兴音乐既富于“生命的冲创”,又具有“神性的和谐”。又比如,作者把巴洛克时期的调性和声与17、18世纪欧洲文化哲学中对“力与运动”的崇尚和美学中对“崇高”追求结合在一起,并把巴洛克调性和声的审美内涵归结为“心灵的运动和炙热的情感”。同时,还结合哥特形式意志与拉丁形式意志的冲突与融合,探讨“孤峰巴赫”是如何形成的。文中指出,事实上存在两种不同的巴洛克风格,即拉丁式的巴洛克与哥特式的巴洛克。整个巴洛克时期,显然是以意大利风格为代表的拉丁式巴洛克为主流;但是,“在巴赫的复调中,被压抑的哥特形式意志迸发出了最强劲的动力,巴赫的复调犹如一股无休止的、旋涡式的洪流,它闪耀着最耀眼的哥特形式意志的光芒”。作者在讨论古典调性和声时,引用了席勒提出的“素朴”审美范畴和启蒙主义所倡导的逻辑规范和理性原则,分析了古典调性和声中感性与理性完美平衡的内在动因;在讨论19世纪浪漫主义和声时,充分结合浪漫主义文化中人的无意识领域的开掘和晚期浪漫派和声与叔本华唯意志主义哲学的关系。在谈到20世纪西方音乐和声的复杂性时,作者指出:“在20世纪现代音乐那里,和声更是对启蒙现代性的直接对抗甚至消解。从审美现代性与启蒙现代性对抗的动力学角度观察,20世纪和声体现了各种激进的自由主义和个人主义”。可见,作者在阐述西方音乐和声演进的每个转折时期,都牢牢把握其形态演变的历史文化根源及其内在变异的精神动力。

学术研究的出发点往往基于某一学科有待解决的问题得到解决。这本著作的出发点很明确,即用哲学和美学的眼光观察西方音乐和声的历史演进,从而赋予西方和声以理性精神和人文品格。然而,从全书的内容来看,作者的出发点似乎远远超过了学科研究的本身,他通过和声演进的美学研究,引发出多学科的思考。诚如作者在序言中所说,“不同文化之间的权力冲突与融合是不容忽视的,文化的冲突与融合往往导致新的文化形态的出现”。西方和声也正是在冲突与融合中不断演进,这是历史的判断。作者在分析中世纪奥尔加农多声部形态后,提出一个历史性的假设:“奥尔加农很有可能是罗马圣咏与不列颠地区本土多声歌唱习俗冲突与调和的产物,它以象征信仰的圣咏为基础,结合了不列颠多声歌唱的习俗,经由理性的介入,自此西方多声音乐走上了一条前后相继、环环相扣的演进与发展之路。”这种历史性的假设正是来自西方和声演进的文化思考。作者认为巴洛克音乐也同样呈现出冲突与融合,哥特形式意志与拉丁形式意志的冲撞与调和不仅是巴洛克时期音乐风格双重性的潜在根源,而且也是整个欧洲音乐历史演进的精神动力。在拉丁形式意志占主导的巴洛克时期,巴赫依然坚守哥特形式意志的原则,“他将这种哥特式音乐也就是复调音乐推到了空前绝后的高峰,甚至可以说是一座孤峰”。于是,西方音乐史上便形成“孤独巴赫”的历史回影。在考察古典主义和声向浪漫主义和声过渡的风格演变中,作者依然从文化的对立与融合思考问题,并认为:“哲学上从理性向非理性的转变也带来音乐风格的变化”,浪漫主义和声中理性的松动,正是非理性思潮的逐渐强大所致。瓦格纳通过调性扩张形成的半音和声和德彪西通过消解和声逻辑形成的色彩性和声,尽管途径完全不同,但在通往非理性音响思维上两者殊途同归。这些历史性的考察和推测均出自作者对西方和声演进的哲学、美学和文化学思考。显然,作者研究的出发点已经超越了学科本身的范围,他从哲学—美学的视野中看到容易被史学忽略的史学问题。

《哲学—美学视野中的西方和声演进》不仅从西方和声演进的哲学—美学思考中引发出对音乐史学问题的假设,而且还引发出对音乐分析学、音乐社会学和音乐心理学等问题的思考。作者认为,西方和声从本质上说是属人的精神符号,对和声的考察应该立足于探寻包括审美品质在内的人性内涵,因而,它是一种广义上的音乐分析。这种分析超越了工艺层面上的形态学考察,它主要回答和声形态所蕴含的人文精神,这就是所谓“音乐学分析”。本书以西方音乐历史中和声发展为研究对象,通过对不同时期和声结构演变的描述与分析,窥探其中的社会文化内涵,以寻求人的精神结构与音乐文本结构的契合与同构,力求“从哲学、美学及社会文化历史层面对音乐结构进行透视与反思”。作者还通过对瑞士音乐心理学家库尔特和声理论的分析,观察西方和声演进的社会心理因素。库尔特认为,假如从心理学的角度观察和声现象,把和声视为活的音响符号,从音乐表现的心理过程中考察和声的结构变化,就可以看到和声的内在生命力。作者从库尔特和声理论中看到了音乐形态变化的内在心理过程,无疑为音乐心理学研究提供了更为丰富的分析材料。

总之,《哲学—美学视野中的西方和声演进》是一本值得推荐和深入研究音乐学术著作,尽管在全书的论述过程中还存在某些值得商榷的观点,材料的选择和运用与所论述对象之间的必然关系还有进一步论证的空间;但在我看来,这正是学术研究的本质:假如没有商榷、没有探讨的话,就会失去学术研究的价值和力量。在此,我赠给本书10个字:“研究的价值、探索的力量。”最后,我衷心祝贺宽钊完成并出版这部著作,也祝愿该作能为拓宽当代音乐学研究提供新思路。

猜你喜欢
博士论文哥特巴洛克
哥特兰:不依赖空气
马克思人的解放思想的萌芽——重读马克思的博士论文
锋利少女
戏剧性十足的巴洛克艺术
巴洛克艺术的先驱
软哥特主义
《暗调巴洛克之二》
小议巴洛克时期的音乐魅力
国内战略性新兴产业博硕士论文计量分析
走偏锋 暗黑哥特妆容AB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