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国高校音乐作品分析理论与教学方法,对于高校大学生甚至研究生音乐专业学习至关重要。笔者认为,对于高校音乐教师音乐作品欣赏教学时,必须对音乐作品的词曲作者以及所创某首作品时的背景进行深入透彻分析。便于学生欣赏音乐作品提供具体的背景材料,使学生能够真正感受到音乐的魅力,使学生加深对某首作品的透彻理解。《音乐作品分析》中,详细地阐述了分析音乐作品可从哪些角度进行分析。以便今后能掌握分析音乐作品的理论与方法。
关键词:音乐作品分析;和声;曲式结构;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9)27-0224-01
一、音乐作品分析理论与方法
1.音乐的基本形态特征。笔者认为,学生在分析某首音乐作品时,要在演奏之前对作品创作的背景和创作时代进行完全的分析。在分析一首作品时,可以通过和声分析、旋律分析、曲式结构、创作背景、创作素材等角度来进行分析,阐述音乐作品分析的理论与方法。随着音乐的大众化、普遍化,新音乐作品不断涌现,风格流派急剧增多。新音乐分析的理论与方法也随之应运而生。各种繁多的分析方法与理论体系,在面对个性化、多元化的新音乐作品时,分析者极易陷入盲从的境地,进入分析的误区,笔者认为,这时应该依靠音乐的本质特征进行深入学习与研究。
2.音乐作品分析应掌握的理论切入点。在学习音乐作品分析时,我们应该重点曲式学习以及掌握结构(包括乐思发展的原则和手法等),同时培养综合而全面地分析音乐作品、正确理解作品内容及其表现手法的能力。通过这门课的学习,使学生们能以文字为媒,就分析对象的曲式结构、句法特点、主题材料、和声调性等方面进行准确的描述,就分析对象的音乐风格或艺术形象等方面内容进行合理的解释。但在实际教学中,音乐作品分析课一直存在一些问题,不仅制约了学生的学习,也影响了教学效果。如何上好这门课程,笔者结合教学实践,提出了一些看法。
二、高校音乐作品分析理论
1.高校音乐作品分析的教学方法。以高等师范院校音乐作品分析课程中乐段的教学为研究对象,将乐段某一章节的教学内容分为三个教学环节,分别对应三种基本的乐段形态,即单乐段、复乐段、展开型乐段,并结合具体的谱例,对三种乐段形态的结构特点进行细致的梳理与分析,最后针对乐段的教学提出一些探索性的教学思考:在初期教学阶段宜采用单声部谱例或声乐谱例,在器乐谱例分析中宜采用较为常见和熟悉的作品片段,将理论学习与感性实践相结合,鼓励学生演奏、演唱分析过的谱例。
2.我国高校教学体系的不足之处。随着我国音乐教学的不断改革深入,音乐教学体系得到了不断的完善。然而,在我国目前的音乐院校中存在着教学体系方面的问题,在音乐院校音乐作品教学分析中的理论体系和内容体系的进展和变化存在不足,很多先进的科研成果和教学经验没有完全融入教育教学中,在很多教学方式中存在局限性,从而导致国内一些优秀且先进的科研教学理论不能及时地补充到音乐作品教学体系中,这对做好音乐院校的音乐教学工作會产生严重的影响。我认为,广大音乐专业教学者及学者专家应该加强对音乐专业性的探索与研究,不断促进音乐教学体系的完善与发展。
三、结语
音乐作品分析是高等院校音乐专业学生的必修课程。这门课程是以传统曲式学为基础,以各种曲式结构的分析、讲述为主,同时也力求对作品的音乐语言、音乐内容、音乐风格等进行全面系统的分析,因此,它既有别于传统的曲式学(曲式分析),又不同于20世纪西方新兴的交缘性学科音乐分析,是一门综合性的作曲技术理论课程。
据笔者所知,除专业音乐院校外,在我国普通高校音乐系中,有不少地方到目前为止,尚未开设音乐作品分析课程。原因有二:其一,音乐作品分析相对于其他音乐理论课程,是一门实践性、综合性较强的课程,它是在学生已学过的乐理、和声、复调、配器等课程的基础上,对所掌握知识综合性的实践应用,因此,一些原本音乐理论知识较薄弱的学生易产生畏难情绪;其二,缺乏相应的专业教师。所有学习音乐专业的人都必须接触各种类型的音乐作品,无论演奏、演唱,都离不开对音乐作品的深入了解,因此,音乐作品分析课程的重要性也是显而易见的。如果按照教程的编排顺序,有条不紊、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认真学习,要掌握音乐分析的原理也绝非难事。
音乐作品分析是提升民族文化修养的基础,是提升民族音乐文化的兴趣,弘扬、传承民族音乐文化艺术,提升审美情趣的最佳途径。笔者认为,加强音乐专业方面的优势,同时意识到高校教学体系的不足,是确保音乐专业水平以及完善高校教学质量的必要手段之一。
参考文献:
[1]阮中秋.浅析如何通过视唱练耳提高学生分析音乐作品能力[J].戏剧之家,2017(15).
[2]马娜.钢琴演奏中音乐作品分析的重要性研究[J].才智,2017(17).
[3]刘晓东,张曦.浅谈钢琴演奏中对音乐作品分析的重要性[J].黄河之声,2018(04).
作者简介:杨丽,陕西师范大学音乐学院研究生,研究方向:音乐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