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民营经济转型与创新研究:来自企业层面的证据

2019-01-09 07:06韩雪亮吴慧芳
创新科技 2019年9期
关键词:民营企业变革

韩雪亮 吴慧芳

摘 要:“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这是党的十九大对当前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判断。作为推动经济发展的微观主体——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的转型和创新,是经济进入高质量发展的保障。依托“河南省民营企业转型与创新问卷调查”,本研究对来自河南的267家民营企业进行了调查。调查发现:大多数企业家意识到企业转型的关键是实行创新升级;同时,企业自身的变革自信和变革能力在促进企业积极转型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积极作用。

关键词:转型与创新;变革;民营企业

中图分类号:F2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037(2019)9-60-8

DOI:10.19345/j.cxkj.1671-0037.2019.09.009

1 引言

中国产业经济结构战略调整、“一带一路”和中部崛起等一系列新兴战略布局,为河南省发挥优势打好“四张牌”和加快推进“三区一群”等带来了新机遇。近些年来,河南省政府坚持“推进结构优化升级,发展质量效益提高。瞄准高质量发展主攻方向,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着力提升供给质量效率。”[1]全省经济连续快速增长,在改善人民生活和提升综合实力方面取得了瞩目的成就。然而,面对严峻复杂的经济社会发展环境,河南省所肩负承接产业转移的繁重任务依然艰巨。面对新常态和新经济所带来的严峻挑战,加快产业转型升级从根本上要从微观层面改革突破。从转型升级的客观实践来看:无论是国家产业布局调整,还是区域经济的发展,在微观层面上都离不开企业的支持。企业是经济转型的微观基础[2],企业家是企业转型的坚实推手。在河南,民营经济单位占全省企业总数超过98%,民营主体新增就业超过80%,民营经济GDP近3年贡献率均超过70%。民营企业在引领社会创新方面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在河南省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也越来越显著。在转型升级的经济社会背景下,民营企业家对当前形势的认识和反应、民营企业的应对和举措,对于全省经济转型升级是否能够成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探索河南省民营企业转型升级的路径及其影响因素,不仅能够为企业实现自身的转型升级提供理论指导,同时还可以进一步夯实全省“统筹稳增长与调结构、扩需求与促转型”等各项工作的基础,为确保全省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保驾护航。基于上述背景,为了解河南省企业在应对经济转型方面的问题与现状,把脉河南省民营企业家对于经济转型及其相关问题的切身体会,探索推动河南省经济转型的新途径,借鉴中国企业家调查系统[3]和来自浙江中小企业转型升级调查[4-5]研究成果,我们组织实施了“河南省民营企业转型与创新问卷调查”。调查内容主要包括:企业转型的表现形式,企业家对经济转型的认识,企业家对企业转型代价的认知,企业家对变革抵触与其对外部威胁的看法,企业家对自身创新与变革能力的评估。以企业高层管理人员为主的企业家群体为调查对象,在郑州市内按区域进行随机抽样调查,由课题组成员以上门走访的形式展开。调查最终收回问卷278份,其中有效问卷267份,问卷有效率96.43%。其中,53.2%的被调查对象为男性,46.8%的被调查对象为女性;85.5%的被调查对象具有大专及其以上学历;在被调查的企业内部管理团队中有创始人直系亲属、旁系亲属、董事长/总经理同学的比例分别占据24%、22.1%和21.7%。

2 转型之况:河南省民营企业转型与创新的现状

2.1 企业家对转型的认识

此次调查首先对企业家对当前经济转型的认识和企业转型升级的举措进行了摸底,结果显示:大多数被调查对象对当前经济转型不仅有着自己的思考,同时还一致认为这是大势所趋;对于企业是采取转行、转轨,抑或是创新[5]的方式以适应当前的经济形势,被调查者有着不同的见解。

2.1.1 经济转型是企业和政府共同的大事,刻不容缓。河南省具有综合优势即区位优势、枢纽优势、市场优势、腹地优势以及巨大发展潜能和广阔发展空间,国家更赋予河南省新的重大历史使命——“辐射周边、活跃全局”“讓中原更加出彩”。河南省经济的转型是贯彻落实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的中坚力量,是推动中原城市群实现科学发展的有力抓手,是打造中国经济新增长的重要引擎。此次调查结果(见表1)显示:有74.5%的受调查者表示同意(包括“同意”和“非常同意”,下同)“转变经济发展模式”是关系企业生存发展的大事,这表明大多数被调查者能够认识到“转变经济发展模式”的重要性,明白转型在企业生存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意义。

关于“转变经济发展模式主要是政府的事”与“转变经济发展模式主要是企业的事”这两种说法,较多人认为“转变经济发展模式主要是企业的事”。从这两种说法的回答情况也可以注意到,分别有83.9%与73%的受调查者对这两种说法持不支持的态度(包括“非常不同意”、“不太同意”和“中立”,下同),受调查者认为“转变经济发展模式”应是政府和企业共同合作而进行的,而不应说只是某一方的事,任何一方都无法独自挑起“转变经济发展模式”的大梁,唯有政府和企业一起发力,转变之路才可能畅通无阻。

调查发现,超过半数(51.3%)受调查者不太同意“转变经济发展模式是将来的事”,他们有些认为企业所在行业本来就有很光明的前景无须转型;有些认为所在企业刚刚转型完毕,不会立刻再次转型;还有一些则认为所在企业转型迫在眉睫。大部分企业对未来是否转型都有过思考,且已经做好了短期或长期的规划。

调查同时发现,对于“经济转型能否成功,还有很大的不确定性”这一说法,有41.2%的受调查者持“中立”态度,这表明大部分受调查者对转型结果仍无法做出自己的预测,一方面是因为转型过程中的不确定因素过多,但结合“我很了解政府有关经济转型的具体政策”这一说法的回答状况可以看出,有38.2%的受调查者表示不同意(包括“完全不同意”和“不太同意”)这一说法,所以对“政府有关经济转型的具体政策”缺乏了解可能也是他们无法做出“经济转型能否成功”的判断的原因之一。

2.1.2 创新升级是企业经济转型的首选方式,就是一种状态向另一种状态的转变,即企业在不同产业之间的转换和不同发展模式之间的转变。前者表现为转行,后者表现为转轨[6-7]。升级,就是企业提高迈向更具获利能力的资本和技术密集型经济领域的能力的过程,即企业在产业链和价值链上位置的提升,一般通过创新和整合来实现[8]。此次调查表明(见表2)大多数企业家对于转行持保守态度,而对于转轨持积极态度的人相对较多。部分企业虽然有明确的转型的期望,但考虑到企业内部风险、成本、利益等因素的影响,企业仍保留原行业,以现有业务为主。对于“主业务不变,进入新行业”“主业转向新的行业,但仍保留原行业”的看法,表示赞同的比例均超过半数。而关于转轨的调查表明,在“企业类型转型”问题上占比最少的是持反对态度的人;对于“商业模式转型”“进入新市场”“管理转型”“创业者自身转型”四个问题表示同意的比例相对较高。

企业转型的关键在于实行创新驱动。此次调查表明,大多数企业的发展有清晰明确的目标,超过80%的企业努力研发新产品来适应时代的进步与发展。对于“提高产品技术含量”这一说法,同意的人有88.4%;同时,相当多企业希望以产品的突出特色为企业发展的基础,推动企业发展的同时,提高创新能力。同意“战略重点从生产到研发转移”这一说法的企业有63.7%。面对企业未来的发展方向问题,大部分企业希望并认为企业将更多的由制造业转向服务业。

2.2 企业家对经济转型的代价认知

在应对经济转型的过程中企业需要付出应有的成本以应对随之而来的变革[9],现有研究表明转型代价主要体现在5个方面:经营成本上升、经营风险增加、短期利益受损、管理难度增加、企业家承受更大压力。对于河南省民营企业而言,他们更加关注转型成本和代价。此次调查结果(见表3)显示:大多数企业人员同意企业转型时“企业家要投入更多的精力和时间”(83.89%)、“影响企业短期利益”(62.92%)、“增加协调和管理难度”(60.30%)、“增加企业成本”(53.19%)等说法;少数人同意企业转型会“增加企业的风险”(48.68%),较少人认为转型会使企业“丧失原有的竞争优势”(17.23%)、“耽误其他市场机会”(14.23%)。这说明当前大多数民营企业管理人员对行业当前发展形势看好,对企业当前短期利益并不是特别看重,而是着眼于未来。

此外,在此次调查的过程中,部分被访者指出:转型就是顺应市场经济,当一个产业做到一定程度确实很难做下去时肯定会带着团队转型。同时,他们还表示:由于技术研发和更新设备,转型意味着成本加大,对企业继续发展下去存在一定的影响。相对于盲目转型而言,部分被访者认为:企业更应该着力打造自身产品品牌,立足本行业的同时发展壮大;在提升社会影响力和知名度的同时,提升产品技术含量以巩固社会地位并进行适当创新刺激市场,形成良性循环;鉴于当前的研发成本高和“创新成果得不到保护”的情况,企业的首要任务是先生存下去,因此对此并不敢做过多的尝试。

2.3 企业家对变革的抵触及其对外部威胁的恐惧

从组织变革的过程来看,虽然存在诸多客观原因而造成企业变革以失败而告终的事实,然而一些人为性的因素更不容忽视[10]。为此,本调查在问卷设计中对企业家自身的变革抵触情绪和唤起变革抵触情绪的主要原因进行了考察。调查结果显示:虽然被调查者对于变革抵触的情绪较低,但是变革压力倍增;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是其感到恐惧的主要原因。

2.3.1 变革抵触态度较低,但压力感受明显。调查结果(见表4)显示,总体而言,受调查者的“变革抵触”倾向比较低,80%以上的受调查者能够以积极、开放的心态对待企业的变革与转型升级。特别需要指出的是,企业家对于未知的变化存在抵触心理,而对于可预见的改变则更乐于接纳。对于“我喜欢有规律的生活,而不是时刻充满不确定性”“就算无聊,我也不愿意被意料之外的事情突袭”“如果事情不按照原计划进行,我会感到有压力”以及“当别人告诉我计划改变时,我会觉得很紧张”四种说法的反馈评价值可以看出,企业家对于未知的变化存在一定的抵触心理。而对于“即使变化很有可能改善我的生活,我仍經常对它感到不适”和“有时我觉得自己在逃避变化,虽然我明知道它可能对我有好处”的反馈值均未超过3.00,表明企业家对于可预见的变化的抵触心理并不显著。

此外,在调查数据分析中发现:此次调查中对于变革抵触倾向较大的企业家中选择“增加企业成本”的比重较高;若干被调查者表示,转型意味着抛弃原有的生产设备会增加新的研发投资成本;只有那些大企业或是资本雄厚的企业,才会经过谨慎思考进行转型;对于多数中小民营企业而言,转型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此,很多企业都不愿意主动去转型,而是继续选择在它原有的基础上,通过改进设备或增加技术含量,谋求长远发展。

尽管被调查者对于“变革抵触”倾向反应比较低,但是他们对于变革所带来的压力感却十分强烈。超出半数的企业家认为“如果事情不按照原计划进行,我会感到有压力”“我喜欢有规律的生活,而不是时刻充满不确定性”;还有相当一部分被调查者,对于充满不确定性的生活表示中立的态度,可看出大部分企业家对于变革保持客观、中立的立场,这对于未来变革与否的判断有着重要意义。

2.3.2 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使得企业恐惧感增加。调查结果(见表5)显示,低于半数的被调查者认为“经济下滑将会对企业造成消极影响”(37.83%)、“行业衰退将对企业产生消极影响”(45.32%)、“企业销售和收入将会下滑”(41.20%)、“企业将有可能裁员、甚至停工”(18.35%)、“在未来的竞争中,输给对手”(14.61%)。这说明,企业家对自身企业发展现状持乐观态度,并不过于担忧企业具体环境变化影响,但对宏观外部环境威胁考虑占总体比重较大。

“经济下滑将会对企业造成消极影响”(3.25)和“行业衰退将对企业产生消极影响”(3.34)的评价值大于3,表明多数被调查者对行业衰退带来的消极影响比较担忧。因为:大部分企业成立和成长都是依赖新行业的崛起和高速发展,一旦行业衰退,对这些企业而言或将是灭顶之灾。

外部环境具有不稳定性,并对管理工作产生复杂的影响,这就给管理者认知、适应和改变外部环境带来困难。外部环境对企业及其管理活动的影响是复杂的、多方面的,其中有些影响是积极的,有些影响是敌对的,甚至相互矛盾和冲突,这种不确定性对于企业的生存发展来讲,无疑都是具有威胁性的,企业在面对转型时举棋不定,很容易被竞争对手抢先,而失去机会,甚至遭受更大打击。

2.4 企业家对自身的创新和变革能力的自我评估

除了变革抵触情绪和对外部威胁的恐惧以外,本次调查还对企业家自身的创新能力和变革能力进行了摸底。调查结果(见表6)显示:大多数被调查者倾向于认同自身具有变革的应变能力(反馈值均在3.50以上),同时企业家能够清醒地意识到自身能力的诸多不足。超过70%的企业家同意“能针对自己的工作方面的变化构思出新的应对措施”“能在工作中做到未雨绸缪,善于前瞻性决策”和“能及早准确地发现与自己工作有关的各种新变化、新动向”的说法;同时,对于“我所在的企业员工积极参与各类创新活动”这一说法,表示同意的企业家虽然超过半数(62.92%),但是并不是特别高。据此,可以判断河南省民营企业整体的创新能力还有待提高。这将意味着:虽然大多数企业家自己有较强的应变和创新能力,但是,他们带动企业员工一起创新变革的能力(即变革领导力)尚有待提高。

2.5 调查总结

综合上述调查情况来看:一、大部分企业认为我国经济转型与创新是相当重要与迫切的。从经济发展的角度看,企业大都认识到,时代已经发生变化。中国正在飞速发展,保守发展越来越失去竞争力,我国经济处在阶段性转折的关键时期,未来经济发展需要新的动力,经济发展方式亟须由主要依靠物质资源投入转变为创新驱动为主;从企业发展的角度看,企业家认为成本上升、企业利润过低、产能过剩、缺乏人才、需求不足和缺乏创新能力等已成为当前企业经营发展中面临的最主要困难,企业家大都认为,转型和创新是解决这些困难的重要途径。二、企业家在认识到转型是经济发展的必经之路时,也清醒地意识到经济转型的艰巨。经济转型会让企业付出多方面的代价,主要包括:经营成本上升、风险增加、短期利益受损、管理难度增大、企业家承受压力增大等。另外,外部环境的不稳定性和未来发展变化的不确定性都增加了企业原本的管理成本和负担,更重要的是,两者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企业人员对经济转型的抵触心理和恐惧感知[11],而抵触心理和恐惧感知对于企业的发展和进步是具有阻碍意义的。

3 转型之难:企业转型升级存在的问题

从调查结果反馈的情况来看:一、被调查者认为当前企业转型代价成本过高;二、身处UVCA时代,被调查者经营企业如履薄冰,心中仍存恐惧、畏首畏尾;对于打破现状仍心有疑虑,继而不免对于转型变革心生抵触;三、被调查者对于自身能力评价不够客观,创新和变革能力亟待提高。

3.1 巨变时代,企业转型代价比较高

在当前经济发展阶段,企业家普遍感到经营越来越艰难。特别是深受后金融危机的影响,国内外市场需求普遍乏力,生产要素成本攀升且居高不下。在此次调查中,“对企业来说,转变发展模式成本很高”的观点依然为多数受调查者所接受。在数字新经济时代来临之际,企业传统优势已经渐行渐远,而一些传统意义上的资源(如人力资本)成本逐渐攀升,双重压力加剧企业转型代价。72.3%的被调查者认同“转型意味着有一批企业会被淘汰”,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印证了业内所流传的“不转型是等死,转型就是找死”。“等死”或许还可以将企业的生命拉长、甚至延续,而“找死”却是为大多数被调查者难以接受的事情。

3.2 失败恐惧感偏高、变革抵制情绪较浓

随着新经济时代的逐步靠近,外部环境对企业转型升级不仅构成拉力,同时也施加着压力。虽然企业的转型升级是为了自身的生存和更好的发展,但是实现这一目标必需识别和评估当下市场机会,并在此基础上通过整合资源、技术创新和管理变革等手段提升核心竞争力、完善或更新商业模式。近些年来,河南省劳动力成本上涨无疑会抵消政府在基础设施、产业链与供应链配套等方面的努力,也会抵消本地市場潜力的优势。同样受劳动力成本的劣势影响,曾经立足珠三角和长三角的劳动密集型制造业并未转移到中部地区,而是向收入更低的发展中国家转移。外部环境的不利因素和变化趋势,使得被调查者心生恐惧,从而对企业转型之路感到困惑,甚至诱发对变革的抵触情绪。例如,此次调查中发现变革抵制测量中前四项的整体估值大于3,这说明有超过一半的调查者对于经济转型带来的变化感到无所适从。另外,外部威胁带来的恐惧感整体估值也大于3,也表明了企业家对经济转型所带来的未知结果的担忧。而这种抵制情绪和恐惧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企业转型升级的意愿。即使是在企业明明知道转型会带来各种各样的好处的情况下,出于谨慎考虑依然不敢轻易试水。

3.3 被调查者自身创新和变革能力不足

外部环境是影响河南省民营企业转型的宏观因素,而阻碍其主动转型的关键因素却在被调查者自身。外部环境的不稳定性对企业管理工作产生了复杂的影响,从而造成管理者在认知、适应和改变所处环境的困难。虽然被调查者在此次调查中对自我创新和变革能力的评分比较高(各项问题均值都超过了3.5),但是他们缺乏主动推动企业转型升级的行动似乎更能说明河南省民营企业转型升级过程中所存在的核心问题。身处人口大省,在过去的工业化进程乃至信息化的时代发展中,河南省民营企业历来依托劳动力资源禀赋的优势从事劳动密集型产业。在转型经济的社会背景下,传统劳力成本优势变成了劣势,创意意识缺乏、人力资本短缺和变革能力不足等一系列的问题集中爆发。如何响应政府号召,立足实践,成为支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支点。在此次调查的走访过程中,被调查者并未给出具体的举措。这充分反映出,被调查者自身创新意识和变革能力的短板。因此,虽然大多数企业家意识到企业成功转型的关键是增强人力资本、提升创新和应变能力,但是当面对市场突如其来的变化时也会感到茫然。加之,企业内部的创新型人才较少,也使得企业在面临经济转型变化时一直处于观望状态。

猜你喜欢
民营企业变革
卷首语
2019上海民营企业100强排行榜
德育中的变与不变
2018上海民营企业100强
2017上海民营企业100强排行榜
变革领导力的三个层面
2016上海民营企业100强排行榜
关于我国民营企业人力资源开发现状与对策的思考
2014上海民营企业100强
经理人变革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