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荒田
人生在世,谁不想在任何境况中,都活得下去呢?古时圣贤给士人开的方子是: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粗看是进退裕如,但细想,这两条未必能够涵盖一生,因为达与穷,是两个“既成之局”,前如金榜题名时,后如饥来驱我去。但一辈子的多数时间在进行中,不是向上爬,就是往下跌,都未必顾得上把修治齐平放在恰当地位。所以,谈不上全程的两全其美。
然而,“蚂蚁进磨盘,条条是路”的状态,谁不向往?聪明人终其一生,就是为此而孜孜汲汲的。且看这方面,现实社会中谁能做得较为漂亮?想来想去,真不容易找。零和格局中追求双赢,就是古人嘲笑的“又要马儿好,又要马儿不吃草”。
普通人的日常生活,该怎么设置“两全”呢?某作家有一妙文,写的是她的丈夫。老汉赋闲后第一件大事是与朋友们出海钓鱼。为此,置办大船,为拖大船下水,换上大车。为了掌握天气,买了专报气象的高级收音机。天气好,当然呼朋引伴,給马达加油,买鱼饵,备午餐,忙个不亦乐乎。雨天或风太大呢?老汉去跳蚤市场买了一台二手割草机。一连几天,一脸油迹,顾不上吃饭,终于修好。这时才发现院子里无草可割。于是购买大量草种,撒遍院子。从此,晴天垂钓湖上,雨天滋润草地,无不正中下怀。这位兴头十足的老人,拥有哥伦比亚大学化学博士学位,在专长无由发挥的晚年,以智慧开启了两全其美的新人生。乍看钓鱼也好,种草也好,都是出于兴趣,但无一不和理性契合。
中国民间有一传说,也和天气有关。说的是:丈母娘有两个女婿,一个卖伞,一个卖煎饼。头一个的商机在雨天;后一个呢,天气不好,客人少出门。这么一来,丈母娘有的是烦恼。晴天担忧伞的销路,雨天又为煎饼卖不掉发愁。世间类似的事不少,譬如,一个人左右逢源,另一个进退两难。
如此说来,如果有自主权,最好做“两得其所”的生涯规划。比如,择业上,兼擅最好,有主有从,有动有静,有脑力有体力。休闲上,无论独处还是群聚,户外还是室内,都有消遣。交往上,有清夜深谈的知己,也有联袂远游的伙伴。广东人有一嫌粗野的活法“撒尿兼捉虱”,道的就是类似的门道,但偏于“一举两得”,这里强调的是两举一得——以不同途径获得一样的结果——心境的快乐,生活的均衡。
话说回来,就好比现在称赞某案牍劳形的会计师走出办公室以后,在健身院当教练。林语堂《二十四件快乐小事》一文中一种“不亦快哉”是这样的:黄昏,工作完毕,吃了饭,又吃了西瓜,独坐阳台乘凉,口衔烟斗,若吃烟,若不吃烟。江风中看风景,若有所思,若无所思。
原来,两全其美,可纯然由“感觉”制造。烟斗叼着,吸不吸烟,却随心所欲。同理,面对山川胜景,“思”与“不思”,悉听尊便。明乎此,在自身身体与心灵均有起码的自控可能的前提下,自我设计和实践都可以逐步达致两全其美,从而增加科学性和合理性。
(常朔摘自上观网 图/锦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