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保忠,段颖霞,陈方方,刘 阳
(西安工程大学 管理学院,陕西 西安 710048)
当前,中国经济发展正进入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三期叠加”阶段.跨越这种“三期叠加”阶段,根本出路是创新发展,即优化调整产业结构,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促进传统产业优化升级[1].关中-天水经济区在2009年经国务院批复通过,经济区发展规划的期间是2007—2020年,发展规划涉及了社会发展和国民经济等6个方面的指标,即生态环境建设、综合经济实力、城镇化水平、创新能力、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建设[2].在丝绸之路经济带实施背景下,本文系统评估了自规划实行以来经济区的创新发展历程.从《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的实施效果来看,经济区的创新能力亟待提升.与东部地区相比,关中-天水经济区的创新体系建设仍相对落后;与西部成渝经济区相比,关中-天水经济区总体创新实施能力并不强;与北部湾经济区相比,关中-天水经济区的创新实施能力有一定优势.总体来看,《发展规划》提出的关中-天水经济区“科技创新能力和综合科技实力居全国领先地位”的创新发展目标仍未实现,创新驱动和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仍有待进一步提升.经济新常态下,关中-天水经济区应瞄准“高”字跳出关天找标杆,围绕“新”字创新驱动练内功.紧紧抓住国家支持“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进一步加快西部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机遇,以更加长远的战略眼光谋划发展,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打造关中-天水创新驱动先行区、转型升级示范区、高端产业集聚区.
(1) 总体概况 从国家层面来讲,区域创新体系是国家创新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产业集群成为区域创新体系的主要载体,这导致区域间创新能力也具有很强的集聚性,并且存在较大差别.改革开放以来,在我国的经济发展版图上出现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三大经济增长极,所以也形成了区域创新的“高地”[3].与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3个地区相比,关中-天水经济区创新体系建设步伐相对滞后,跨行政区域的制度安排发展缓慢.自2009年6月国家批准实施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以后,作为核心城市的西安市和次核心城市的天水市之间的战略合作就一直停留在表面上[4].2011年陕西和甘肃两省签署关于合作内容与机制的协议,即《实施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标志着两省实施《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进入了新的阶段.以此为依据,陕甘两省在科学技术合作、文化旅游合作、人力资源合作、环保人口合作等专项领域,都取得了一些进展.这些领域的合作推进,为关中-天水经济区创新体系建设奠定了良好基础,但总体来看,与东部地区经济区相比创新体系建设仍相对落后,行政壁垒难于破除,跨区域合作的思想观念仍较保守,实质性的跨区域制度安排发展缓慢.
(2) 关中-天水经济区创新实施在西部区域中的发展比较 创新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关键,提升区域的创新能力可以加快经济的高质量增长并促使企业产业进行结构性调整,相比东部地区经济的迅猛发展我国西部发展欠缺更多的活力.《西部大开发十一五规划》明确提出推进重点经济区率先发展,将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和关中-天水经济区建设成为带动西部大开发的战略高地.2011年5月,国家批复《成渝经济区区域规划》,以重庆和成都为支撑,以其周围一批区域性中心城市为节点建设“成渝经济区”.至此,在西部地区形成了由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关中-天水经济区和成渝经济区三大经济区组成的西部经济发展新形势.
资料表明[5],自西部大开发以来,三大经济区的创新能力有显著提升且增长幅度较大.其中,成渝经济区后起直追成为发展最快的一个,其在创新资源投入、创新支持方面的增长速度较快,并且在经济总量规模上成渝经济区也高于其他2个经济区.在高新技术产业总值与专利申请数量方面,关中-天水经济区与北部湾经济区分别列居第二与第三,成渝经济区占据明显优势,但在高等院校与研究生毕业生数量方面,关中-天水经济区却居领先地位.总的来看,关中-天水经济区的发展速度与规模虽不及成渝经济区,但产业基础与人员资本却具备较大潜力.
关中-天水经济区自建立以来,其在创新投入力度与创新能力提升等方面却发展较慢,结合陕西、甘肃两省的创新发展现状,当前关中-天水经济区创新体系建设的突出问题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国家科技力量强大,地方科技实力弱小.新中国成立后的“一五”、“二五”时期以及“三线建设”时期,国家在关中地区布置了大规模的国防和军事科技投入,形成了比较强大的国家科技力量.而由陕西地方政府投入形成的地方性科技力量相对弱小,主要原因在于政府的研发投入主要来源于中央所属的研发机构或重点高校,用于地方企业的相对较少,长期如此导致陕西省企业综合创新能力弱、创新活力不强等问题十分突出.二是研发能力较强,产业化和市场实现能力弱.在产业链的创新能力方面,陕西省的研发投入与产出大多出现在上游产业,究其原因主要是上游的研发主要在国防军工等领域,并未针对地方产业和市场,致使产业链条中的创新投入中断从而影响整个地区产业化和市场化的发展.三是国有大中型企业研发能力强,外资和民营企业研发能力弱.相比广东、浙江等非公经济繁荣发展的地区,陕西省的民营经济长期处于活力弱、增长慢的发展阶段,具有代表性的地方民营企业寥寥无几.其中一部分原因在于陕西的企业规模中,国有大中型企业占比较高,研发投入也大多集中在这些企业中,用于外资和民营企业的却少之又少.然而国有企业普遍存在资金利用率低、创新产出少等问题使政府的研发投入未能得到充分利用,从而使地方创新投入与产出不相匹配,经济发展也受到影响.
从《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主要量化指标进展情况(见表1)来看,地区生产总值、城镇登记失业率、城镇化率、单位GDP能耗下降率、城镇污水处理率与垃圾无害化处理率6项指标的完成情况较好,但R&D经费占GDP比重却距规划目标相差甚远.
表 1 《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主要量化指标进展情况Table 1 Progress of main quantitative indicators of Guanzhong-Tianshui economic zone development plan
资源来源:《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实施效果的中期评估研究)[2]
综合来看,关中-天水经济区的发展现状与规划目标之间仍存在许多差异,有些方面实施效果显著,也有些方面与目标相比差距较大.首先,关中-天水经济区经济综合实力得到显著提升,经济快速增长,社会事业发展良好,但生态文明建设仍有较大差距.说明经济区的经济增长仍以较大的生态环境破坏为代价,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不容乐观.其次,产业结构、城市规模等区域创新体系构建的支撑基础仍较薄弱,以创新引领经济区产业发展的态势仍然没有形成.再次,经济区内城市建成区人口有所减少,大城市与特大城市偏少.关中-天水经济区城镇体系结构存在断层,缺少特大城市.只有建立完整的城市体系结构,填补特大城市的空白,中心城市的职能作用才能通过城市网络逐级扩散到整个体系.最后,经济区R&D经费投入不足,促进经济增长的作用有限,优化经济增长质量的后劲不足.2012年经济区R&D经费投入占GDP的2%,比2007年低0.7%,与4.5%的预定目标相去甚远.新常态背景下,到2020年经济区R&D经费占GDP比例达到6.0%仍存在较大难度.相应地,地方经济的困境将直接引发地区R&D经费投入不足,使得研发活动难以进一步有效开展;R&D经费的投入不足又将反向作用于地方经济的发展,最终会导致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缺乏必要的经费支持.
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最终效果体现在产业发展水平上.而区域创新体系存在的问题也会相应地体现在产业发展过程中.在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背景下,关中-天水经济区创新引领产业发展历程既有传统优势,又存在诸多问题和挑战,发扬和利用好传统优势,同时理清存在的问题和挑战,找到和培育新兴发展优势,才能更好地实现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的目标,才能在“一带一路”建设中更好地发挥内陆开放高地的引领作用.
首先,经济区的跨省域合作,必须发挥市场的决定性作用,不能依赖行政干预.从产业布局来看,天水市的主要产业为高新技术与电子、装备制造业等,这与关中地区的产业布局很接近,但发展水平存在差异.关中-天水经济区的发展要以2个地区的优势产业为主导力量,强强联合,力争做成全国先进的制造业基地.目前,天水还没有完全融入整个关中-天水经济区.同时在对市场决定性作用的认识上,陕甘2个省份都比沿海要滞后.因此,陕甘两省的务实合作就应该在新常态阶段,充分发挥市场的决定性作用,遵循要素流动规律[6].其次,关中-天水经济区的市场发育仍不充分,资源配置的行政手段特征明显[7].尤其在劳动力市场、资本市场以及知识产权市场的建立仍不够完善,这也导致经济区内民营企业发展不足,在历年全国民营企业500强的名单中,关中-天水经济区所占份额不到1%.同时市场发育不充分也影响着国有企业的决策能力,导致“市场失灵”现象时常发生.此外,关中-天水经济区缺乏完善的社会化服务体系,具体体现在缺少政策、法律、金融等方面的信息服务,其金融生态环境也难以为企业的创新活动提供良好的金融基础.
关中-天水经济区内各个行政区的产业大致趋同,包括装备制造业、文化旅游产业以及能源产业在内的三大主导产业,且上游和下游产业间的联系不紧密,产业链条不完整.另外,条块分割的产业特征明显,各产业间的融合度较低,且关中-天水经济区独有的高校资源也没有得到充分利用,产业发展与各高等院校没有良好的合作与沟通机制.综合来看,经济区中的产业规划缺少全局观,致使各区域间的经济联系松散.相比深圳、上海等民营企业发展迅速、聚集度高、产业规模大的地区,关中-天水经济区的产业集群发展缓慢,且缺少起带头作用的地方龙头企业.占比较大的中央企业与军工企业未能带动其他产业,致使其与当地经济的市场化连接机制不完善,对地方经济的带动和联动缺少纽带,对当地经济发展的贡献不显著.在装备制造业领域国有企业占80%的高比例,成分单一且竞争力较低.
为了促进经济区核心发展,中央将主要支持重点放在西安、咸阳、宝鸡等地,但对周边城市园区扶持不足,区域间经济发展与产业集群发展的差异逐渐拉大.2013年关中地区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竞争力综合分数排名依次为西安市、宝鸡市、咸阳市、杨凌区、渭南市、铜川市、商洛市、天水市[7].各区域间的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力反应该地区的研发投入强度与高技术产业聚集程度,关中-天水经济区成熟的产业集群较少,且主要集中在核心城市西安.近年来,西安的第二、第三产业居经济区首位,经济增长速度加快,部分地区已形成产业集群的雏形,但相较于其他一线城市仍相差甚远.
关中-天水地区虽然有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农业高新技术示范区等,但仍存在“灯下黑”现象[8],经济区产业发展的技术瓶颈十分突出.第一,科技成果转化效率低,创新水平有待提高.在全国大城市科技实力排名中西安在第七位,但在科技创新能力和科技成果转化力的排名却被甩到十五名以后.第二,传统产业创新活力不足,产业设备陈旧.20世纪中期关中地区的工业基础虽不断进行小范围的更新,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许多生产设备已经不能满足市场需求.第三,企业管理模式老化,管理技术落后.在关中-天水经济区中,国企占大多数,所以普遍存在管理模式僵硬,较少应用先进的管理方式与技术.第四,缺乏高科技人才与复合型人才.提高产业技术除了加强研发的资金投入以外,加大科研人员的研发创新能力也是关键.然而面对优厚的人才资源,关中-天水经济区需要加紧改进不合理的政策防止人才外流,同时完善制度留住并吸引更多的优秀高科技人才.
“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实施,进一步加快了中国向西开放的步伐,使得相关地区与欧洲、西亚的联系日益紧密.此外,中国经济的发展重心向西部转移也促使经济发展处于相对弱势地位的西部地区成为下一个开放前沿.在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开放理念与格局下,关中-天水经济区迎来了全新的发展机遇,同时也被赋予了新的内涵.丝路经济带的实施为关中-天水经济区建设成为西部开发开放高地提供了新的机遇和条件.关中-天水经济区将成为丝绸之路经济带实施的重要承载地.关中-天水经济区的创新体系建设应利用“丝路经济带”机遇,把创新引领产业发展提升到国家发展的新高度,国家丝路倡议的新视野.从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的实施评估来看,要最终实现规划目标,需要加强关中-天水经济区创新体系建设,以创新引领经济区产业发展新常态.
(1) 建设路径 首先应对关中-天水经济区区域内的领导班子进行重新架构,着重协调陕、甘两省科技管理体系与权力问题.其次应对科技创新路线进行统一规定,包括统一规划科技资金的投入、合理配置科技资源,制定一致的科技管理体制以及确定科技创新的方向,实现错位管理与统一管理并行发展.三是打通地方科技与国家科技之间的联系,借用国家科技力量的“溢出效应”发展区域经济.四是创建以企业作为科技创新主体的体制、机制,打破企业原有对科技创新的主体的误解,充分发挥企业在科技创新方面的作用.此外还应创新“关中-天水经济区”区域网络建设以及促进与科技创新相关的中介服务的发展壮大[9].
(2) 战略重点与空间组织形式 《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提及要对科技资源进行统一配置,建设的改革示范基地要以西安为中心向周边扩展.针对目前经济区区域创新体系现状,首要任务是将西安科技中心城市做实、做强,使其真正对周边城市产生辐射力.因此,当前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战略重点在于摸清科技资源开发现状和配置的具体层面,理顺不同创新主体、不同层级、不同使用单位之间的权利和利益关系,使统筹科技资源改革示范基地落于实处,扎实推进,使科技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由于关中-天水经济区内各地域的经济发展状况存在明显的地域差异,所以应考虑到各地域的经济、科技与产业发展的具体情况,因地制宜对各地域的创新发展建设进行不同的规划.以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基本要求为基准,采用重点园区建设、城市群、高新技术产业带的发展模式,在一定程度上避免盲目和重复投资,合理利用和配置科技创新资源,形成网络化的空间组织形态.
首先,不断增大对关中-天水经济区内城镇化建设投入力度.关中-天水城市群经济总量偏小,缺少专业化城镇.当前,应以“一带一路”倡议为新的契机,大力推进丝绸之路金融中心建设,以西咸建设为主体,力求把西安建成一个国际化大都市,在区域金融、创新以及自主研发方面发挥其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加大西安周边城市的建设力度,使得西安的科技和创新资源向其周边城市转移,发挥好西安作为关中-天水经济区经济发展重心的桥梁作用,带动宝鸡等经济区内次中心城市的科技和经济发展.其次,加大关中-天水经济区内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带建设力度,以西安等3个国家级城市和咸阳等3个省级高新技术示范区和多个科技园区为主体,以线串点,以点带面,推动关中-天水经济区内整体高新技术产业体系的发展.当前,高新技术产业带发展要充分利用整合西安区域金融中心的科技金融资源,形成高新技术与金融中心的高效整合与相互促进格局.最后,不断加大西安周边等综合性城市的基地建设力度.西安作为经济区核心和总部经济所在地,在高新技术产业和创造业的发展发挥主要作用,天水等次中心城市在西安发展的带领下,以工业生产为主体,不断发挥其推广应用基地的作用,杨凌等高新技术示范区则将经济发展重点放在现代农业上.力求在关中-天水经济区内形成以西安为中心的高新技术产业,天水等城市为主体的工业生产基地,杨凌示范区等以农业为重心的产业创新体系.
关中-天水经济区的产业发展应摒弃粗放发展的传统老路,推进优势产业的协作配套,重点关注产业集群的发展,本着集约高效的原则,将关中-天水经济区建成具有区域特色的产业体系.
(1) 发挥市场对产业结构优化的基础性作用 充分发挥市场在要素整合方面以及政府在社会服务方面的功能,利用公平规范有效的市场机制鼓励企业形成竞争意识从而促进生产要素的合理配置,加快建成以企业为主体的创新体系,形成产学研相融合的良性社会发展体系,实现区域资源优势互补,不断促进产业间的配套合作,为最终的产业结构调整创造一个良好的硬件环境[10].
(2) 发挥核心企业在产业链整合中的带动效应 培育核心企业是壮大产业链的关键环节.在丝绸之路经济带实施背景下,做大做强经济区的各产业领域的核心企业,形成产业聚合效应,是资本走出国门的基本前提.促进拥有较大影响力的大企业与中小企业的协同发展,以农业、现代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制造业为主体,一般行业依托重点行业发展的布局,推动能源、旅游等产业的发展.以丝路区域金融中心建设为契机,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拓展产业链,确立以金融业为主导产业的战略,提高第三产业的比例[11].
(3) 继续推进产业园区建设,有效聚拢产业集群 引导各种资源向园区聚集,专注打造特色品牌并加强不同品牌产业之间的关联度,同时打造内陆型经济开发开放战略高地,确立西安在创新、科技和金融方面的重要地位,以现有的高新技术产业基地、科技园区和农业示范基地为纽带,进一步加大产业格局的优化力度,力争将产业园区打造成形成科技创新、金融等资源共享的产业基地和孵化基地[12].
(4) 依附科技资源共享平台,优化区域内产业结构 在产业结构优化方面,积极打造科技资源共享平台,依托科技资源对传统产业进行改造升级,力争将关中-天水经济区打造成国内领先的高新技术产业高地.凭借资源共享平台,加大中央对地方的经济扶持力度,积极促进央企与地方民营经济的融合发展.此外应制定合理的用人政策,不断引进和留住高端人才,力争用高端人才的力量带动整个关中-天水经济区内整体产业的发展[13].
(5) 依托项目,带动关中-天水经济区产业层次的升级 依照国家布局的产业发展配套政策,充分发挥项目的重要作用,推动整个关中-天水经济区内产业层次的升级.抓住“一带一路”实施机遇,在“十三五”期间,实现陕西地方规划与国家战略资源布局的高效对接,以国家重大项目和产业发展政策为抓手带动经济区优势产业和支柱产业的集群化、高级化,早日建成国家内陆型经济开发开放战略高地.
从《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的实施效果来看,经济区综合经济实力、产业水平有大幅度提高,但创新能力仍亟待提升.与东部地区相比,关-天经济区的创新体系建设仍相对落后;与西部成渝经济区相比,关-天经济区总体创新实施能力并不强;与北部湾经济区相比,关-天经济区的创新实施能力有一定优势.总体来看,《发展规划》提出的关中-天水经济区“科技创新能力和综合科技实力居全国领先地位”的创新发展目标仍未实现,创新驱动和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仍有待进一步提升.针对经济区创新体系建设和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本文以“一带一路”实施为背景,提出了关-天经济区创新体系建设的路径、战略重点和空间组织形式,指出经济区创新引领产业发展的路径机制.
产业是城镇之本、立业之基.城镇化的外在表现是人口的聚集,而实质上却是产业的集聚,人口的聚集是通过产业集聚而带动和最终实现的.没有产业集聚为基础,城镇化就无法真正实现.实现“地的城镇化”向“人的城镇化”转变,前提是“产业集聚”带动形成的“人口集聚”.创新引领是经济新常态阶段经济区产业转型升级发展的根本出路.而低碳经济是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节能减排是必须之行.现阶段,以绿色低碳为导向再造关-天经济区的特色产业体系是关中-天水经济区城镇化进程的重要前提.在中国经济步入新常态的背景下,关-天经济区的未来发展必将从创新引领产业、经济低碳导向、人口城镇化等多元目标中探索一个协调可持续的最优发展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