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晓霏,杜武勋,李晓凤,张 茜,刘 津,石宇奇
(1. 天津中医药大学研究生院,天津 300196; 2. 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天津 300150)
经过2003年SARS期间顾植山教授运用“三年化疫”理论合理解释非典的临床特征及正确预测消退时间[1]后,这一被世人遗忘的绝学重新引起了多科学者的重视。“三年化疫”理论出自《素问遗篇》,笔者在研究遗篇的过程中发现,除通行版本——即目前普遍使用的人民卫生出版社梅花版《黄帝内经素问》中所载遗篇内容外,尚有高亿所著《黄帝内经素问详注直讲全集》中的遗篇版本,且两版本内容完全不同。本文就两版本遗篇的流传情况、成书年代、编著者、主要内容等方面搜集信息进行研究,以期为诸多经典爱好者提供更深入理解遗篇的思路及版本选择参考。
“素问遗篇”指《黄帝内经素问》(以下简称《素问》)中的“刺法论”与“本病论”2篇。《黄帝内经》其他篇章多处提到“刺法”“本病”并援引部分内容,可见此2篇确实存在。但在流传过程中,早至南朝全元起训解《素问》之前俱已亡失,至唐·王冰时仍未现世。王冰不仅将《素问》原九卷内容分合增删、整理次注,还把“运气七篇大论”内容补入正文中,并在目录中保留了“刺法论篇第七十二”与“本病论篇第七十三”2篇篇名,且注明“亡”,因无具体内容,故后世统称此2篇为“素问遗篇”,从而将《素问》分编为24卷81篇流传至今。
此版本现世较早,初以《黄帝内经素问遗篇》之名独立成册,又名《素问亡篇》《素问逸篇》《素问佚篇》。
宋代印刷技术进步,加之朝廷重视医学[2],《素问》得以广泛流行与传播。与此同时,《素问遗篇》悄然流传于世,嘉祐中进入校正医书局,林亿、高保衡等人评议道:“今世有《素问亡篇》及《昭明隐旨论篇》,以谓此3篇仍托名王冰为注,辞理鄙陋,无足取者。[3]”既指出此遗篇并非《内经》原文,又否定了其医学价值,自然未能载入《重广补注黄帝内经素问》,这也导致遗篇在之后的一段历史时期内受到正统医家的批驳与排斥,不利于其流传。
此版既知的最早刊本为南宋本[4],这种刊本在清·莫友芝《郘亭知见传本书目》中曾有记载,以《黄帝内经素问遗篇》之名附于《素问入式运气论奥》后,只有本文和极少量亡名氏校注,既无撰者与整理者信息,也无序跋年月,今已不存。
金元时期是中医的重要发展时期,越来越多的医家接纳并适度肯定《素问遗篇》的价值。金刻本将其附于《素问》经文后[5],现存有残本。元代胡氏古林书堂1339年刊刻《内经》时亦将其附入《素问》正篇之末,成为现存最早的刊本[4]。
明朝《内经》的研究侧重校勘、注释和分类[6]。英宗时期,《正统道藏》收录《素问遗篇》,分别将“刺法论”与“本病论”析为三卷和二卷共五卷;宪宗成化十年,种德书堂仿元本重刻《补注释文黄帝内经素问》中附遗篇一卷;赵康王朱厚煜居敬堂刊刻《素问》时附刊《素问遗篇》;赵简王朱高燧谓得《素问》全本,遂补王冰注本中之缺篇而作《补刊素问遗篇》一卷[7]。马莳认为“刺法论”与“本病论”为正本所遗,首注遗篇,将其置于《素问注证发微》书末。张介宾将此遗篇与“运气七篇大论”统一类编,收于《类经》第二十八卷中。明末施沛称一“羽士”赠其《素问逸篇》[8],丹波元胤在《中国医籍考》中提及此书,现已佚失。
清代以后注解《素问》的医家大多将此遗篇载于书末。清光绪三年浙江书局据明顾氏影宋嘉祐本刊本《(补注)黄帝内经素问》中附《素问遗篇》一卷。高士宗所撰《素问直解》中据马莳《素问注证发微》本另补“刺法论”及“本病论”,名为“素问补遗”,直接置于正文《气交变大论篇》之后;陆懋修认为此二篇是“论疫之源”“后人之不识何病是疫,且竞以温热病为疫者,盖即因此二篇之遗故耳”[9],撰成《内经遗篇病释》一卷;周学海将遗篇原文内容附于《内经评文素问》书末,未予注释。仍有不少《素问》注本仅在目录中保留2篇篇名,而无正文内容,如张志聪《黄帝内经集注》、张琦《素问释义》等。薛雪等人虽不曾注解《素问》,但其依据“三年化疫”理论用药治疫[10]。
至近现代,多数注释《素问》的书籍均将此遗篇附于书末供读者参考研究,如较有影响力的《黄帝内经素问校释》《黄帝内经素问校注》《黄帝内经素问译释》《黄帝内经素问白话解》和人民卫生出版社梅花版《黄帝内经素问》《素问注释荟萃》等。由此可见,《素问遗篇》自宋朝以降绵延不绝,流传渐广。
宋朝有奖励晋献遗书的政策,至林亿等校正《素问》时,《素问遗篇》传入医书局,故大多医家认为其在为唐末之五代,至迟在宋初已撰成[5],于北宋流行较广。王玉川[11]从“道教色彩、成书的历史背景、见诸于《素问》中的由来”三方面考证后推断,《素问遗篇》约成书于公元1001至1035年间。
一般认为,唐·王冰之后,世人鉴于其注本《素问》中独缺“刺法论”和“本病论”内容,遂托名写成以全经文。马继兴[4]因遗篇文风格律与《素问》其他篇章迥异,认为其为后人托名所著,以补足“八十一篇”数目。丹波元胤[8]、王玉川[11]、王苏莉[12]等均主张遗篇原文及注文出自同一人之手,假借“遗篇”之名委托于《素问》之后。张灿玾[13]认为其可能出于“术数家或黄冠”之手。
因既知的《素问遗篇》刊本最早附录于《素问入式运气论奥》后,故不少医家主张通行本遗篇系北宋·刘温舒所作。如邹勇[14]认为,刘温舒深谙运气之理,具备撰写的理论基础,故主张此遗篇为刘温舒所作。崔为等[15]在研究《二十二子》本《素问》时发现它与顾本《素问》的最大区别是《二十二子》本无顾从德跋语,但却增加了《黄帝内经素问遗篇》一卷,是宋朝散郎太医学司业刘温舒原本。
《四库全书总目》[16]记载:“《素问入式运气论奥》三卷,附《黄帝内经素问遗篇》一卷(两江总督采进本)”“焦竑《经籍志》载此书四卷,合论为一书,益舛误矣”,指出《素问遗篇》并非刘温舒《素问入式运气论奥》的篇卷,“《刺法论篇》之亡在王冰作注之前,温舒生于北宋末,何从得此。其注亦不知出自何人,殆不免有所依托,未可尽信”。周学海认为[17],《素问遗篇》“揣其时当出于王启玄之后刘温舒之前,绝非温舒所自作也”。林亿等校正《素问》的时间为宋仁宗嘉祐中,即公元1060年左右,而刘温舒写成《素问入式运气论奥》的时间为宋哲宗元符己卯年,即1099年,二者相差约40年,其误可知。《素问遗篇》于嘉祐前既已出现,故笔者认为其作者并非刘温舒,他只是将遗篇收录进《素问入式运气论奥》并发扬光大之人,为后世保留了珍贵文献。
浓厚的道教色彩是此遗篇的一大特色,刘永明[18]发现,此篇中的医病之术与道教上清派的存思修炼理论有着很深的渊源,认为其是传统医学和道教炼养学紧密结合的产物。金权[19]等通过对文献稽考和史料辨析,推断此篇作者为道教人士,认为在唐宝应至北宋嘉祐这段历史时期里,运气理论以秘密授受的形式在道教体系内传承和发展。
结合文中明显的道教内容及精确的运气失常理论论述,加上北宋帝王对道教的膜拜和奖励晋献遗书的政策,笔者认为《素问遗篇》可能是兼通道家思想的医家应势所作。
通行本遗篇以运气学说为依据,以“气交失守”为中心,论述了间气升降不前、司天不迁正与不退位的原因及物候、病候,五郁之发的表现及针刺选穴、方法,刚柔失守以致三年化疫、“三虚”产生的病候和“全真”的预防及针刺方法,十二脏之神失守位的原因和针刺治疗方法等。文中指出,刺法不仅仅用来治疗疾病,还有“全神养真之旨”“修真之道”,使“正气存内,邪不可干”,对后世影响深远。
此遗篇与“运气七篇大论”共同构成运气学说的主要载体,合称“运气九篇”,是研究“五运六气”学说的重要参考资料,在指导临床辨证论治、预防“疫病”、推动刺法理论的发展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北宋流传于世,其内容反映了宋朝将运气学说与病机、治疗结合起来,理论引入临床用以指导临证对病机的分析和选穴防病。可见,《素问遗篇》是对运气学说的继承和发展、完善与补充,与“运气七篇大论”结合起来学习,有助于更加全面地理解运气学说。
此版本仅见于《黄帝内经素问详注直讲全集》一书中,该书为清末医家高亿所著,其弟子罗济川、张映川注,大愚子、乾一修订,成书于同治十一年即1872年。书中遗篇内容与通行本完全不同,为本书的特点之一。
《黄帝内经素问详注直讲全集》现存惟一版本为同治壬申年绿云冈原刻本[20],民国期间只有《医学大辞典》将其收录,现代的《中医文献辞典》《中医文献学》《中医古籍珍本提要》《中医大辞典》等辞典类工具书亦有载录,但对其评介却是寥寥几语。流传面较窄,研究此遗篇的学者亦少之又少。
此书序中提及遗篇的由来[21]序2:撰写书稿期间,高亿同里大愚子在游历三峰山时路过韩渡观,偶然听闻观中道士诵读《素问》,大愚子“视之,乃原本也”,“刺法论”与“本病论”2篇尽在,欣喜之余急忙抄录研习,后同高亿一起详加注释讲解,将遗篇编入《素问详注直讲全集》。可见,此遗篇可能为三峰山道士或大愚子托名道士所作。当然,其有可能为《素问》原文,在流传过程中被匿藏私授,但遁世千年的可能性不大。马继兴在《中医文献学》中对此2篇介绍到“其内容与通行本《素问佚篇》不同,也是托名的一种后世传本”[4]。
此版遗篇内容并非以运气学说为核心展开论述。“刺法论”主要讲述疾病的针刺法则。疾病发生时当取经、时、音、色、形、气,强调取神、取志,以明确病所,以针刺补虚泻实。“本病论”主要阐述疾病发生的病机。掌握了医学基础理论知识却无法实际运用到治病上,究其原因是没有抓住疾病的根本,并列举多种变症,据疾病表现推求病变脏腑,从根本上探求发病之因。谢观[22]认为此2篇“全文与今日通行之《遗篇》不同,而理论则较为贴近合用,亦学者所当研究也”。
此版遗篇所载内容与《内经》其他篇章有诸多相合之处,如此篇有“帝曰:针灸毒药汤液醪酒,所治不同,何也……岐伯曰:论在阴阳应象,详于六微至真”[21]661-662。
《灵枢·逆顺》有:“余闻气有逆顺,脉有盛衰,刺有大约……刺法曰:无刺熇熇之热,无刺漉漉之汗,无刺浑浑之脉,无刺病与脉相逆者。”此篇对应有“无刺熇熇之热,无刺漉漉之汗,无刺浑浑之脉,无刺病与脉相逆者”[21]647。
《素问·腹中论篇》有:“伏梁何因而得之……论在《刺法》中。”此篇有“夫伏梁者,视之有形,不可以动,动则为灾”[21]653同论伏梁;《素问·评热病论篇》中“有病肾风者……病名曰风水,论在《刺法》中。”此篇原文有“今有肾风,名曰风水者,奈何得之?[21]654”同论风水;《素问·痿论篇》有“发则心下崩,数溲血也。故《本病》曰:大经空虚,发为肌痹,传为脉痿。”此篇原文有:“帝曰:其有唾血过多者何如?岐伯曰:脉必洪滑,大经空虚,发为肌痹,甚则传为脉痿。[21]660。”
“刺法论”与“本病论”最早见于唐·王冰整理次注的《素问》中,因内容亡失而被后人合称为“素问遗篇”。现流传有2个内容完全不同的版本,一为通行版本,一为高亿版本。
通过研究分析发现,通行本遗篇现世较早,约成书于宋初,可能是兼通道家思想的医家所作,流传面较广,饱受争议;高亿本遗篇清末现世,盖为三峰山道士或大愚子托名道士所作,流传面较窄,研究者甚少。从与其他篇章的关系来看,通行本遗篇与“运气七篇大论”的结合更为紧密,而高亿本遗篇与《内经》其他篇章的呼应关系更明显。
《内经》是2000多年前古医书的集成和缩影,本非一时一人之作[12],故无论遗篇是否确属《内经》的内容,也无论哪个才是真正的“遗篇”,二者的学术价值和临床指导意义才应是学者关注的焦点。两版本遗篇都是非常珍贵的中医学文献资料,各有特色,主要内容与学术价值各有侧重,当今学者在研读遗篇时2版本当互参并作出合理取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