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杨宇全(浙江省杂技家协会)
艺术需要交流,交流能促进各艺术门类间的相互借鉴与学习。杂技艺术就是在国内外交流和借鉴中不断获得自身发展的。
我国杂技艺术与国外的交流,说来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在我国历史上时局稳定、经济发展的和平时期,杂技艺术多主动交流,艺术家多作为友好使者应邀献艺。据《史记・大宛列传》记载,公元前108年,汉武帝举办盛大的宴会和赏赐典礼。有外国杂技艺术家前来献技。其中安息(古代波斯)国王的使者带来了黎轩(今埃及亚历山大港)的幻术表演,有吞刀、吐火、屠人、截马等魔术节目。这些技艺难险奇巧、场面隆重盛大的演出,使来客对汉帝国的强大赞叹不已。自此,汉王室如法炮制,几乎每年都举办此项活动,持续演出达64年之久,直到汉元帝初元五年(公元前43年)才停止。在交流演出中,异域奇技使汉代的杂技艺术得到了进一步发展。
随着西域文化艺术大量传入中国,唐代艺术家吸收外来艺术精华融为己用,从而使唐代的艺术表演充满生机与活力。就目前掌握的资料来看,与大唐帝国杂技交流最密集的是天竺、高丽和日本三国。特别是日本,在隋唐时期先后派“遣隋使”与“遣唐使”来到中国,对政治、经济、文化、艺术等诸多方面进行学习,再将学习成果带回本国,中国的杂技、幻术等技艺也随之传入日本,促进了日本杂技艺术的发展。这一史实集中反映在《信西古乐图》中,该图生动描绘了从唐朝传入日本并在日本长期流传演出的杂技、幻术节目,是唐代中日杂技交流史的见证。
杂技艺术在国内的交流也从未停止,从汉代到魏晋南北朝时期国内南北较大规模的交流有两次。
第一次在五代十国时期。这一时期应该说是中国杂技发展相对低潮的时期:隋唐“百戏”兴盛的局面不复重现,地域文化的差异使南北杂技呈现出不同风格。一般说来,北方杂技多为粗旷刚健的力量型,南方杂技多为清新秀丽的技巧性。但随着南北交流,杂技节目间互融借鉴,其表演风格也发生了很大变化。
据《辽史・乐志》记载:今之散乐,俳优歌舞杂进,往往汉乐府之遗声……晋天福三年,遣刘昫以伶官来归,辽之散乐,盖有此矣。可见,“辽之散乐”的源头是中原地区的“汉乐府之遗声”,它融汇了谐戏、歌舞等多种艺术形式,其中包含百戏、角抵等杂技节目。
此外,甘肃敦煌莫高窟156窟中的壁画《宋国夫人出行图》描绘了唐末五代据河西十一州的张潮义夫人出行的图像。其中就有对杂技、乐舞的生动描画,富有浓郁的中原文化气象,也是中原杂技流向四方的真实见证。
公元938年,后晋开国皇帝石敬瑭派大臣将百戏杂技进献于契丹,使幻术、马戏、力技等杂耍技艺由中原地区传入塞北,并在当地流传起来。
这足以说明,杂技演出的主流由原来的宫廷回到了民间,中原杂技第一次大规模的北传,加快了杂技艺术在中原以外地区的扩散与传播速度。
第二次杂技北传在北宋末年。据南宋史学家徐梦莘所著的《三朝北盟汇编・靖康中帙》一书记载:靖康二年正月二十五日,金人来索御前祗侯,方脉医人,教坊乐人,内侍官四十五人。杂剧、说话、弄影戏、小说、嘌唱、弄傀儡、打筋斗、弹琴、琵琶、吹笛等艺人一百五十余家。作者还在《三朝北盟会编》卷七八于正月三十日记云:是日,又取画工百人,医官二百人……杂戏一百五十人,舞旋弟子五十人。
由此可见,南宋王朝的宫廷艺人被掠夺,连民间艺人也不能幸免,但在客观上对杂技魔术及南北文化艺术的交流又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是南方文化艺术北移的历史见证。
无论是中外交流,还是南北互融,都是刺激杂技艺术向前发展且不断出新的“源头活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