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以来艺术歌曲研究与“中国音乐话语”的构建

2019-01-09 16:42党兆曌
音乐传播 2019年1期
关键词:艺术歌曲话语古诗词

■党兆曌

(宿州学院,宿州,234000/中国艺术研究院,北京,100029)

要探讨艺术歌曲及其话语问题,离不开对音乐话语的基本认识。“音乐话语,是音乐思维活动逻辑推理的表现,音乐话语知识不仅表达人们的思想,也是人们的一种是实际活动,与其他的实践处于一种关系网络中。关注音乐话语与音乐话语实践打破了结构主义把音乐作品看成是意义封闭的曲式分析,音乐绝不是简单的语言形式因素构成的,政治经济力量、意识形态和文化控制着整体音乐的‘意指过程’。”①管建华《音乐话语体系转型的研究》,载《中国音乐学》2018年第1期。——原注原文中“实际”二字前确有“是”字。——本刊编者注所以,从表面上看,艺术歌曲的诞生与流行过程中只有其音乐形式与话语表述方式发生变化,但其实也蕴含着政治、经济、审美等多重力量运作的结果。②艺术歌曲作为一种音乐体裁跃入公众艺术视野,得益于法国大革命对当时人们思想的启迪。基于那种社会背景,人们更愿意思考旧有艺术形式的意味及其思想承载量的关系,并致力于开创内容与形式相得益彰的新的艺术样式。艺术歌曲在此脱颖而出,同其精巧的结构形式与内容表达有着密切关联。随着西方封建制度逐渐没落,资产阶级日益兴起,西方艺术审美的新偏好也伴随着新社会阶层的力量的日益壮大而确立,艺术歌曲也迅速征服欧洲大陆。艺术歌曲在形式与内容上对诗化意境的阐发与追求,激发了艺术家的创作激情。一时间,整个欧洲乐坛在持续辉煌、唯美的艺术风格中又增添了一些精巧。艺术歌曲形式结构上“词”“乐”相辅、娓娓倾诉的艺术特质,促使大量浪漫主义作曲家醉心于构思其形式建构,使这个体裁的创作迎来鼎盛期,也凭其形式对“诗化”意境的不懈追求而成为19世纪末以来风靡西方乐坛的代表性艺术形式之一。艺术歌曲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与近现代西方文化的强势涌入有关。我们常说,在“东方尚国”的美梦被列强的枪炮粉碎之际,艺术歌曲体裁在中国得到了大批文化人士的主动学习。尤其是“新文化运动”以来,艺术创作领域一度有人振臂高呼“向西方音乐乞灵”“全盘西化”“整体反传统”。当然,近年来这些观点已经颇受诟病,但基于当时的社会历史环境来看,这些思想诉求,恰恰突显了在西方文化强势的背景下中国近代知识分子对自强的渴望。而艺术歌曲精巧的结构、流畅而抒情的旋律线条、唯美的诗化意境,更让它顺理成章地成了国人学习西方音乐艺术的便捷途径。

学堂乐歌对西方旋律的“拿来”,逐渐演化为一批歌曲创作的尝试,为艺术歌曲在中国生根创造了必要条件。在沈心工、李叔同等先驱的探索和积淀之后,黄自、青主、赵元任等成为中国艺术歌曲创作的早期领军人物,他们以对西方作曲技法的娴熟运用和中国文化传统方面深厚的内在功力,将中国的艺术歌曲创作自20 世纪20 年代后逐渐推向高潮。当然,我们既要充分认识到当时音乐界主动学习西方的积极意义和作用,也要看到他们对中国固有音乐传统未能充分重视的事实。不过,由于西方音乐创作技法更注重理论抽象及系统化的提升,学习西方技法确实也开始让中国人的音乐创作在技术层面迅速成长。中国知识分子在不断学习西方音乐学理论及其体系的过程中,也一直在积极探索秉承中华传统文化的表述体系,由此渐渐开创出了艺术歌曲创作的东方新格局。近几十年来,基于科技、文化、艺术的多方滋养,中国作曲家积极探求艺术歌曲在形式上如何兼及共性和个性,由此丰富了自己的艺术创作形式,提升了水平。他们在吸收西方创作技法的基础上,秉承了中国传统文化表述体系中特有的情感表达方式,结合作品的社会现实意义,寄情于含蓄的词句、精致的意境,展现了中国艺术歌曲创作的新风采。“内容与意义背后的文化规范与习惯是主体”,①明立国《音色与声腔的民族性与文化性》,载《通识教育与跨域研究》2012年第13期,第87页。可以说,中国艺术歌曲正是因此才在与西方艺术歌曲相同的形式基础上逐渐形成并造就了与之不同的音乐话语,同时展现出中西方各自的歌唱之美。由此可见,我国以艺术歌曲为主要对象的学术研究成果在进入21世纪以来大量增加,也就不足为奇了。

一、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艺术歌曲的研究概况

白驹过隙,像西方艺术歌曲创作历经数百年岁月的激荡那样,中国艺术歌曲创作亦逐渐探索出了反映“中国气质”的风格话语,促使形式与内容不断随之生变,学界也由此对其投以持续关注。纵观艺术歌曲的相关研究成果,可以说,在进入21 世纪以来有较大的发展。这一点从中文电子资源的检索结果出发是可以分析得到的,下面详述。

首先,从学位论文②笔者按:知网期刊论文检索的涉及该论题的文章数量逾数千,经初步比对二者的大致结果,发现其与本文对学位论文研究情况的考察结果类似,故此不赘。数量的变化上看,从2000 年至笔者撰写本文时,以艺术歌曲为研究对象的学位论文多达630 余篇,而涉及艺术歌曲议题的学位论文数量更是多达1400 余篇,且呈逐年递增之势。仅从与艺术歌曲直接相关的议题的研究数量上看,2001 年至2003 年,其数量虽逐年增加,但总量仍在个位数的档次上徘徊。2005年始,这个数量进入两位,2005 年当年为15 篇,2007 年增至39 篇,至2013 年又现成倍增长的小高峰。诚然,研究生教育扩招应是这一变化的背景因素之一,但也不得不说,数字的平均增长率仍能反映出艺术歌曲领域的研究渐趋瞩目的事实。2013 年至2017 年间,这方面学位论文的篇数增至“高原”,并保持在50 篇以上,而涉及该主题的学位论文已达150 篇左右(中间略有小幅回落)。通过数字的变化,我们可以看出2013 年是该学术论题进入高峰期的开端,但从数据的攀升趋势可见,进入21 世纪以来,这一话题一直在持续的探讨中深化,得到了持续的关注,且其学术论域呈现出从单一到多元的发展动向,这无疑对学科理念的深入及研究范式的发展有积极意义。当然,整体增长、小幅回落的曲线形发展趋势,并非代表艺术歌曲研究的价值起落,但它可以帮助我们分析该论题的学术动向,亦即历经近十年的不断发掘,作者们从最初的作品研究,逐步开始对作曲家、风格、流派做深入探索,理性的思考开始更多地取代感性的描述,逻辑力量逐渐取代了主观经验上的热情。

其次,我们可以从中剥离的是,该学术论域的特征呈现出由单一向多元的转向。经初步梳理与分类,以每五年为一个时间节点,可以发现研究对象从最初的围绕某一作曲家、单一作品、单种表述方式,逐渐转向对流派、风格或者某时段的分析,最终与学界发展并轨,呈现多元化研究路径,既关注中西差异,又开始挖掘与艺术歌曲创作相关的文化背景。以第一个五年(2001—2005)为例,研究对象中的西方音乐家主要包括舒伯特、莫扎特、理查德·施特劳斯等,中国音乐家包括罗忠镕、谭小麟等,除此之外还涉及诸如德法艺术歌曲的风格特征、中国早期艺术歌曲创作风格的描述等。第二个五年(2006—2010)也是艺术歌曲研究的上升期,涉及的作曲家范围更广,在第一个五年间受到关注的音乐家依然是焦点的同时,西方音乐家研究增加了沃尔夫、勃拉姆斯、舒曼、福莱、李斯特、贝多芬、弗朗克、马勒、拉赫玛尼诺夫、肖邦、柴可夫斯基等,中国音乐家研究增加了赵元任、萧友梅、黄自、青主、江定仙、陆在易、尚德义、黎英海、林声翕、朱良镇等。涉及的论题除了以上作曲家的创作外,还有题材研究这一新的领域,比如古诗词艺术歌曲、抗战歌曲与艺术歌曲的关联、艺术歌曲的民族元素、改革开放以来艺术歌曲创作的变化、影视歌曲创作与艺术歌曲等。除此之外,在这个五年间里,相关研究开始倾向于使用比较法,对比中西艺术歌曲创作的发展里程。上述时间节点前后呈现出的动态发展特征,在反映了艺术歌曲研究渐趋纵深化的同时,也显现出研究视角在不同时段的侧重与变化。

再次,从学位论文的数量比看,根据中文电子检索结果,共有1412 篇硕士或博士学位论文涉及艺术歌曲的议题,其中以艺术歌曲为核心主题的篇目有634 篇。相比硕士学位论文,博士学位论文的数量较少,论域也更专门化,如荆蕾《沃尔夫〈意大利歌曲集〉钢琴艺术指导研究》(哈尔滨师范大学2017 年博士学位论文)等,其他则几乎未有专论。这应与目前我国的学位授予制度有一定关系,但因与本文题目距离相对较远,恕不展开。所以,这里主要以直接涉猎艺术歌曲议题的硕士学位论文为研究对象。经资料梳理与比对,可将论文内容针对中外艺术歌曲研究的情况做一大概类分。其中,中国艺术歌曲研究成果有359篇,约占总数的59%,西方艺术歌曲研究成果251篇,约占总数的41%,以中国艺术歌曲为对象的研究成果的数量明显高于以西方艺术歌曲为对象的。当然,也有部分成果在内容上是兼及中西的,它们多是从艺术歌曲的钢琴伴奏及歌唱技法的角度进行分析,后来也逐渐出现了涉及和声色彩的议题。具体来说,这些学位论文的题材涉及古诗词艺术歌曲、影视艺术歌曲、单一作品分析、多声部作品、演奏演唱技法、钢琴伴奏,以及国家、流派与分期研究等多重领域。据此看来,国内艺术歌曲研究成果在范畴上的偏向多据天时之便,研究本民族的音乐创作成果突出。这也意味着研究者在经历了中西音乐语言的碰撞后,开始关注我们民族的固有传统,开始关注中国音乐实践层面的自我表达、个性表达。

第四,古诗词艺术歌曲研究在中国艺术歌曲研究总量中所占比重较大,即便在只针对中国音乐家群体作品及其类型的研究中,涉及的有关古诗词的作品总数也占较大比重。这反映出艺术歌曲自20 世纪20 年代在中国生根发芽以来,艺术家创作的精神滋养和艺术思索的根基与中国传统文化间的亲密血缘。唐宋诗词、元明剧曲、明清时调等传统艺术形式继替产生的艺术基因,被古诗词艺术歌曲创作以先天优势很好地继承了;在借鉴西方艺术形式与技法的创作过程中,传统的积淀为中国人找寻带有自我风格的创作路径提供了思想和内容的源泉。精致唯美、匠心独具的歌诗形式,兼顾了艺术歌曲体裁创作的要求及中国音乐家关注民族、关注传统的根性需求,因而开创了“舶来之品”本土开花的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在不断探索西方艺术歌曲民族化的过程中,字声间的关系、旋律意境间的处理、民族化艺术风格的探索……这些方面的成果为进一步发掘中国古诗词艺术歌曲的意境美、意蕴美提供了思路,也为中国在艺术歌曲创作过程中寻找“中国特色”的话语体系奠定了基础。

二、21世纪以来中国艺术歌曲研究之研究

通过对研究艺术歌曲的学位论文的初步分析,可知中国艺术歌曲创作的核心动能与古代诗词关联密切。古诗词是中国传统文化宝库中一笔丰厚的遗产;以古诗词为素材创作的艺术歌曲,则在西方“形式”与东方“内容”间架起了一座跨越文化、跨越时空的桥梁。明代文学家、曲学家卓人月在所辑《古今词统》中为《续草堂诗余序》眉批道:“夫诗让唐,词让宋,曲让元,庶几《吴歌》、《挂枝儿》、《罗江怨》、《打枣竿》、《银绞丝》之类,为我明一绝耳。”“盖隋以来,今之所谓曲子者渐兴,至唐稍盛,今则繁声淫奏,殆不可数。古歌变为古乐府,古乐府变为今曲子,其本一也。”①[宋]王灼《碧鸡漫志》,载《历代曲话汇编》,黄山书社2006年版,第52页。可见,诗、词、曲、时调、小曲等形式,是中国音乐在历时的空间中层层积淀的结果。单声的线性音乐体制,决定了传统音调独特的创作手段及特征。与西方音乐更强调科学、体系、抽象、概括的方法不同,中国的传统音乐虽然在实践中有着丰富的经验,却一直没有产生和凝练为抽象化的理论体系。西方音乐话语体系作为工业文明时代的产物,融入了西方文化与思维模式的体系化特征,与中国传统音乐重实践而理论概括少的特点迥异。西方音乐话语体系一旦舶来,其体系性、理论化的“强势侵入”是可想而知的,当然,20世纪早期中国音乐一度的“妄自菲薄”也加速了西方音乐话语体系的这种脚步。

然而西方文化语境中生发的西方音乐理论话语体系照搬到中国后,势必存在跨语境实践的后殖民问题;在逐渐接受和吸纳西方体系化音乐知识的过程中,“文明的冲突”亦会逐渐显现。“现代理性的运行使用了‘包含性排斥’,而同一化正是这种包含性排斥的主要工具之一”,②[法]朱迪特·勒薇儿编《福柯思想辞典》,潘培庆译,重庆大学出版社2015年版,第81页。中国音乐固有传统中的均、宫、调,音、声、乐,腔、调、结构等,都产生在与西方不同的文化语境,在音乐本体方面形成了律、调、谱、器的高度一致性。中国音乐的承载者是历代乐工,他们立足中国传统社会的文化根基,创造了中国音乐的基本表达方式,以淳朴而有效的口传心授延续了传统,而且在广阔的时空中塑造了富含自我特色的文化传统。可是,在重技轻艺的环境中,文人掌握着书写话语,载入史册的乐工因此寥寥无几。在观念的倾斜下,中国音乐的传统虽以“暗流”的形式时时涌动,却未形成显性的理论抽象与表达。但是,这并不代表我们的理论体系不存在,更不能因此而否认我们的传统。相反,在后现代不断解构的过程中,中国理论话语的力量正在不断被发现和肯定,中国传统音乐蕴含的伟大力量和巨大价值,正在惯于“他者”的语境思维中绽放异彩,传统文化的巨大能量,足以成为我们寻找、总结中国音乐学术话语的“底气”。正是基于这样的底气,并借鉴西方的体系化的创作技法,中国音乐家才开始了在艺术歌曲创作上的中国化摸索。而古诗词艺术歌曲的诞生,则成了音乐实践与创作领域能够代表中国音乐创作话语表达形式的一种强音。

“用西方音乐概念的知识体系放到中国音乐文化中去实践,跨过了巨大的语言体系的差异,成为音乐话语的体制性实践,形成权威知识或科学话语的力量,同时,压抑了自身文化音乐概念知识体系的认知方式,将中国与西方两种语言音乐概念系统的涵义相等,或以词典式对译和对等关系来等同西方音乐概念话语体系标准,有可能遮蔽或中断以及改变中国传统音乐的传承和认知。”①《音乐话语体系转型的研究》。20 世纪初,西方音乐话语体系侵入中国固有的音乐传统,艺术歌曲作为一种新的音乐形式,开启了中国音乐学习西方的重要道路。虽然暂时无法摆脱西方音乐话语的巨大阴影,但中西方语言与文化的差异注定了中国音乐界在学习西方的同时会逐步探索一条适合本国传统的新路径。从这个层面看,古诗词艺术歌曲的崛起正是顺势而为的结果,反映出中国音乐理论话语体系从20世纪之初从以西方为主流参照系逐步迈向自我表达的探索阶段。古诗词艺术歌曲是中国艺术歌曲创作道路中较为成熟的案例,其成果显现了多视角挖掘中国音乐文化的深层内涵、探索中国独特的音乐创作规律及发展的轨迹,也意味着在当下全面复兴中国传统文化的历史语境中,古诗词艺术歌曲已经成为脱颖于西方音乐话语从而自成特色的创作类型。在中国艺术歌曲创作中,以古诗词为题材的艺术歌曲创作成为研究的主要对象,而且话题长久不衰,折射出中国音乐话语体系构建过程中的思考与回归。“20 世纪的‘移位’是因为主体要接受工业文明、时代文明的启蒙,而21世纪的‘归位’是中国作为大国崛起需要彰显自己文化价值体系的回归,回应世界多元文化的历史语境。”②同上文。

在“回归”的语境下,我们开始思考中国音乐特有的创作、传承机制及风格特点,也开始探索与西方音乐创作手段并行不悖的话语体系,逐渐摆脱对西方音乐话语的依附,挖掘传统文化的精粹,探索中国特色的理论话语表述方式。项阳认为,中国音乐的理论话语体系应为“中国先民所创造的音乐文化传统在历史发展进程中受诸种因素制约所成的形而下和形而上话语系统的综合体”。③项阳《建立中国音乐理论话语体系的自觉、自信与自省》,载《中国音乐学》2018年第1期,第5页。单就古诗词艺术歌曲研究的多元路径看,这既是围绕音乐本体而成形的形而下的表述方式与话语系统,也是在音乐实践层面对中国音乐理论话语形而上的总结和概括。实践探索与理论总结相得益彰,共同构建了中国音乐理论话题体系的基石。艺术歌曲研究领域数量众多的古诗词艺术歌曲学位论文,逐渐从方法和论域上建立起一种相对独立的研究范式,观察基于艺术歌曲的“舶来性”体现出的体用意义,以及基于中国古诗词创作的艺术歌曲所体现出的本土化的意义。二者在相互调适的过程中产生的裂变和认知,是我们从本质上把握艺术歌曲体裁的形式内涵,并整合和探索中国化艺术歌曲表达的关键所在。可以说,古诗词艺术歌曲创作及研究的深入,是在20 世纪大量音乐实践的基础上,不断挖掘中国传统文化深层内涵的结果。进入21世纪以后呈现出的理论成果,是我们反思、探索和归纳艺术歌曲创造理论话语所呈现的必然。以此为例,以小见大,中国音乐可借鉴和研究的素材浩如烟海,中西方文化在碰撞的过程中诞生或嫁接的音乐品种也不乏其数,这些体裁、类型,都可以对帮助我们由形而下的视角上升为形而上的理论体系起到一些作用。在理论与实践双重构架的基础上,越是不断以不同的音乐品种夯实基础,我们对自我传统的认识就越清晰,中国音乐理论话语体系的根基就越稳固。所谓以中国古诗词艺术歌曲研究的相关内容为视角切入中国音乐理论话语体系的构建,其内涵正是在“继承中国古代音乐文献和民间口传音乐用语,借鉴欧洲和其他国家、民族的音乐理论成果,借重专业音乐理论工作者的深入体悟和创造”④王耀华《构建中国人的传统音乐话语体系》,载《音乐研究》2012年第1期,第31页。的基础上,在与西方音乐话语的异同相较中,逐渐清醒地认识己之短长,探寻并坚持中国音乐话语的本色。

猜你喜欢
艺术歌曲话语古诗词
古诗词里的清明时节
踏青古诗词
我爱古诗词
现代美术批评及其话语表达
浅析艺术歌曲《玫瑰三愿》的音乐特征
无与伦比的月光之美——两首同词艺术歌曲《月光》的音乐风格及演唱技巧
浅谈黄自艺术歌曲的民族性
对我国艺术歌曲演唱技巧的研究
话语新闻
话语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