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万峰
为响应全国教育大会的号召,贯彻习总书记在全国思政课教师座谈会上重要讲话精神,在西北大学推行人才培养完全学分制的背景下,历史学院在全校通识课和历史学院专业选修课中开设了“陕西历史与中国文化”特色课程。这门课程开设后,成为全校学生喜爱的课程之一,原因之一是突出了教学内容的现场考察环节。课程有效地利用陕西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利用课程考察实习、暑期三下乡、大学生创新项目、自由调研等,组织学生参访考察与课程相关的陕西历史重要遗存,让陕西丰厚独特的历史遗存成为鲜活的课本,让在西北大学求学的学生可以获得穿越历史的现场感,让他们可以在真实的地理环境中,适时转换角色,设身处地的还原历史。事实证明,实地考察的课程教学方式,能够让学生们获得独一无二的历史感受,亲临历史现场使学生们触摸到了陕西历史的心跳,感受到了中国文化的深厚积淀,这样的感受将让他们以后的专业学习或者知识储备与众不同。
历史学科的知识来源并不仅仅局限于书本,也可以从社会田野中获得“活”的历史知识。历史学科属于传统人文基础学科,传统的历史学科人才培养观念就是老师收集整理书本资料,研究有得,以研究所得授课。学生在老师指导下听课、看书,搜求文献资料,在看书学习的过程中获得知识,不断进步。但在近代以来,随着西方史学观念的传入,王国维提出“二重证据法”,梁启超开出由西方先进史学思想为指导的“中国历史研究法”课程,他们对于历史知识的学习来源都进行了扩大,即不仅仅局限于书本文字材料,还有很多实物都可以成为获得历史知识的来源。这明确了中国传统历史上一些存在但未能观点化的现象,是对中国历史理论的巨大推进。以后随着考古学科的发展,中国史学学科又出现了一种通过研究横向地理关系从而获取纵向历史知识的方向,这就是以谭其骧、邹逸麟、侯仁之、史念海为代表的历史地理学学科。最近几年,北大赵世瑜教授等人在此方向下又将田野调查做得风生水起,这其实也是扩大史学资料来源,用另一种方式获取真相感知历史的方法创新。古人云“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这是对于深入社会田野,获取真知途径的肯定。
重视历史遗存社会田野考察,我们还有人才培养特色的考虑。历史学人才培养的标准是什么?是全国一个标准,谁也不能越雷池一步,还是不同的地方可以制定不同的标准?我认为应该大体须有,小体听便,即全国历史学专业应该有大体的培养标准,保证全国历史学毕业生有共通的衡量尺度,但在大体之余,应该留给各个不同的学校根据各自特长(如地域、传统、优势团队、优势研究方向等)设立特色课程的自由。这样全国历史专业毕业生有共同的基础可以相互认同相互交流对话,同时,不同地方又可以做到优质资源利用的最大化,并使各自毕业的学生打上鲜明的毕业院校标签。西北大学历史专业的毕业生属于历史学专业的毕业生,同时,因为独特的陕西历史资源,通过独特的师资资源以及“陕西历史与中国文化”这门特色课程的浸润,而带上鲜明的陕西毕业的标签。这是我们尤其重视课程的田野社会考察环节的初衷之一。
在中国历史上陕西历史具有独特性。陕西作为中华民族的重要发祥地和华夏文化的摇篮,历史文化悠久,遍布陕西各地的文化遗产,既是陕西先民劳动和智慧的结晶,也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凝结。中国的历史朝代大大小小有四五十个,在陕西建都的达到了十六七个之多,西安是中国国内唯一建都超过千年的古都之地。“周秦遗韵,汉唐雄风”,中国历史中最可以让我们萌发民族自豪感的朝代,这些朝代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都在今天的陕西境内。陕西被誉为“天然历史博物馆”,还拥有许多中华文明、中国革命、中华地理的精神标识和自然标识。陕西历史就是摊开在三秦大地上天然的中国历史教科书,这是国内其他省份不可比拟的优势与特色,是生活在陕西大地上的先民留给我们独特的历史宝藏。学习认识中国历史文化甚至世界历史文化,陕西这个地方绝对不能错过!
“陕西历史与中国文化”特色课程的大框架为:“陕西概论”,对陕西的历史与文化有一个全面的了解,由一位老师主讲。“陕西的制度文化”全面系统解读在陕西这片土地上发生的重要制度变革,并深入阐释其对整个中华文明的重要价值和意义,分别由擅长周秦史与隋唐史的两位老师主讲两次。“西安古都的历史命运历史文化”安排两次课程,分别讲述周秦汉及隋唐时期长安城作为形胜之地在古都选址中的重要意义,同时细致介绍当时都城如何进行管理。“陕西宗教历史与文化”安排一次课程,重点介绍陕西在中国宗教文化史上具有的独特地位。“丝绸之路的历史与文化”主要讲解作为丝绸之路的起点西安,在中西文化交流中的非凡地位。“陕西与中国革命”安排一次课程,重点讲解进入近代,尤其是中国共产党在陕北13年,陕西对中国革命的发展贡献。“陕西历史人物”安排一次课程,主要讲述陕西历史上的重要人物对中国历史发展的进程的重要贡献。
在设计与课程配套的社会田野调查环节时,我们根据不同的授课对象设计了不同形式和内容的社会田野考察方案。
针对历史学专业学生,我们将社会田野考察与课堂授课分开来,教学学期内,专门进行课堂教学,假期和周末组织学生编成多个专题调研考察小组,由专业老师带队进行深度、专业的调研考察,并形成高质量的专业调研报告。从2015年开始,我们根据学生和老师的商议,曾经组织过诸如“陕西石峁遗址现状及现实价值调查”“陕西周人迁徙路线调查与研究”“秦人建国路线考察与研究”“刘邦入关相关遗址现状调查研究”“陇山以东丝绸之路遗址调查研究”“西安明秦王陵考察研究”“三原县古代书院遗址现状调研”“延安地区红色文化调研”等。这样安排的好处是,既保证了课堂教学的时间,同时也照顾到老师和学生的爱好兴趣,充分利用假期充裕时间专心做好一件事情,扩充了学生的视野,培养了专业精神,加强并提升了专业训练。
针对全校通识课教学,课程团队在开课前给同学们开出了自主参观考察陕西历史文化资源的作业,要求每人有现场照片,有简短说明与感悟,在期中组织大家分组讨论展示分享,由每组代表报告讨论结论,老师进行点评分析的方式进行。采用这种方式的主要原因是选报通识课学生太多,又牵涉许多院系专业年级,统一组织不现实,但不利用陕西资源又与本课程初衷不符,只好采取这种方式。目前看来,这种方式与实现初衷目标还有一定的距离,需要进一步优化。下一步,我们打算试行限制选课人数与专业年级,选定有代表性的2-3个线路,由代课老师带队,利用周末带领学生进行复合型(由线路决定,涉及多个课程内容)考察与现场教学,学生在考察之后撰写简短考察感悟的办法。
在配合“陕西历史与中国文化”特色课程进行历史考察调研的过程中,我们的确获得了与书本学习不一样的学习感受。有些可能困扰你很久的问题,一到历史现场马上解决;有些东西你在书本上百般搜求不得其解,但到历史现场一看,马上明白;有一些你永远不会想到的问题,到了历史现场,你会有新的想法……
明朝时的西安在全国到底处于什么样的位置,政治经济中心南移,西安完全边缘化?还是它仍然享受着汉唐盛地的余光,闪耀西北?在经过2016年“西安明秦王陵考察研究”项目考察调研之后,每一位队员心中都有了明确的答案。当考察团队逐一考察明朝十一代秦王的高大封土,与方圆几公里内的秦王陵守护人后代进行交流,逐一拍照测量陵墓前守护的瑞兽石人,仔细辨认一方方碑刻铭文,揣测陵墓主人与明代皇帝的血亲关系之时,每一个人都明白,西安这个地方的确不简单。正如明代何乔远《分藩记》所说,西安的位置“兼殽、陇之险,周、秦都圻之地,牧坰之野,直走金城”,所以分封秦王。从燕、宁到秦、肃,“此九王者,皆塞王也”(何乔远:《名山藏》卷三十六《分藩记一》,福建人民出版社,2010年,第926页)。通过考察明秦王陵墓主的身份,考察调研团队确定了西安城(就是现在西安城墙的基本格局)就是明朝历代秦王们不断改造修整的杰作,正是在他们的经营下,西安城没有继续沿着宋元以后的衰落趋势滑落下去,它被确定为明代西北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另外,在考察中,这项工作还取得了一些具体成果:一是在实地考察过程中,对每一座秦王陵墓的神道及相关石(碑)刻(具备测量条件)都做了细致的测量,得到了较为精确的第一手数据,这项工作即便是负责该区域的文物稽查大队也没有完整进行过。二是调查引发了对于明代秦“简王”“景王”身份的怀疑与讨论。三是对明秦王陵墓群的保护工作提出了一些建议。这些都在考察撰写的研究报告中进行了深入的爬梳探讨,形成了学术分量颇足的调研报告。
周朝是中国传统社会国家治理制度和礼乐文明肇始的源发期,但周人作为一个原始农耕文明部族,立国前在关中北部泾渭之间的“Q”形迁徙路线(周人从现在武功县渭水支流漆水河边高地邰出发,一路向北,到达泾水流域,现在沟壑纵横,环境条件远不如武功的豳州、旬邑一带,在此生活一段时间,又翻过岐山山脉,回到了渭水流域,今天的岐山、扶风一带,在此地开始立制建国。后来由于东进的战略需要,都城搬迁到渭水更加东部的沣河岸边,就是丰镐古都。这个路线如果在地图上划出来就一个大写的字母“Q”),颇为神秘费解。什么原因促使周人不断搬迁?为什么逃离渭水又回到了渭水?再次回到渭水,周人的变化有什么?这些问题是研究周代时候我们不得不思考的问题。我们都知道,中国传统学术虽然以历史学最为擅长,但是中国历史真正有文字可考的年代并不长。以文字可考与否为标准来看的话,很可惜,周代前期正处于文字曙光的黎明前——它仍然是黑暗的!因此,在读这一段历史的过程中,我们看到的多是间接的“材料”,大多时候甚至是判断猜想。这一段历史它就静静地躺在关中泾渭之间,渭水、泾水、漆水曾经留下过周人经过的倒影;邰地、豳地、周原曾经留下过周人劳作时洒下的汗水。我们何不实地找寻他们的足迹,嗅一嗅他们留下的气息!经过对这个路线的行走查看,我们有了一些直观的感受:周人的不断迁徙当然是为了寻找更好的生活环境,但以农耕见长的部族迁徙到了沟壑纵横、生态原始、动植资源丰富的豳地(“豳”字就是山地为主,野兽较多的指示),失掉了农耕习惯的生活依靠与精神自由,反倒滑入了生活未知的低级阶段,这是周人从豳地毅然决然返回更适合农业生产的周原的主要原因。回到周原,从泾水返回到渭水流域,也就找到了周人最为擅长的农耕习惯与节奏,生活有保障,明天可以预见,闲暇时间可以磨砺思想与艺术,周人由此获得了生产劳动的长远发展,以及精神自由的前提与可能!
周人的迁徙之谜如此,秦人“九都八迁”的过程同样如此。据现有资料,秦人从甘肃西垂(西犬丘,在今礼县)起步,经过秦邑(今张家川自治县)、汧(今陇县)、汧渭之会(今宝鸡市北汧水渭水交汇处)、平阳(今宝鸡陈仓区)、雍(今凤翔县)、泾阳(今泾阳县)、栎阳(今西安阎良区),最后建都咸阳,期间建都九个,迁徙八次。在顺着时间轴依次参观这些都城现在所在地,以及这些地方的出土文物时,我们发现了秦人之所以不断强大,从西陲偏隅最终入主中原的原因,那就是马的使用、东西文明的交融吸收利用、以及对文化先进的中原地区的无比向往与执着靠拢的精神。在一座座遗址发掘现场,我们看到的是各种车马的造型;在生活用具以及一些小的创意中,我们可以发现马被创造、被艺术化、甚至神化处理后的身影;在博物馆里,各种马车的原始铸件也在诉说着马在秦人生活中的重要性,是马让秦人有了逐鹿中原的实力与底气。沿着考察路线的博物馆中展出了许多带有西至克里米亚半岛、北到北高加索贝加尔湖、东到胶州半岛风格的物件,它们似在诉说,秦人所走过的不断东进迁徙长征之途,并不短视促狭和愚昧,相反,由于处于多民族杂居并存的地理边缘,秦人的血脉中、文化中反倒融合了当时方方面面的因素,他们的文化绝不落后!当我们站在礼县盐官川大堡子山秦公墓地俯瞰四野时,我们看到:山下西汉水和永坪河成夹角围住了大堡子山城邦,城邦居民前凭两河之险,后可依据大堡子山之险峻为屏获得安居。西汉水和永坪河两河夹角成为一个箭头,箭头直指西部诸戎部族所在,时时向预图不轨的外族发出进攻的信号!这种城邦的格局我们在张家川县城西北牛头河与樊河的交汇处内侧的李家崖的高台上眺望时也有同样的感觉:李家崖是一处向阳开阔的台坡地,它北依邽山,西北牛头河与东面樊河在南面交汇,台地至今还有丰沛的山泉水从邽山流过,李家崖就处在这样一个居住条件良好,安全可以得到保障,但同时又随时可以向外发起攻击的有利地形。这种风格是秦人的风格,是秦人一贯的风格,因为在以后的汧渭之会、雍、咸阳宫遗址,我们都看到了这样的城邦格局,我们为何不能称这种格局就是早期秦人的城邦建设智慧的成果?
连续几年不间断地专题考察调研经历,让身在其中的老师学生获益匪浅。大家的共同感受是:历史学科的史料绝不能仅仅盯着书本文字材料,在社会田野,在历史曾经发生的现场,还存在着一些物件、脚印和历史的空气。这些有形无形的东西,作为历史追寻者,若有机会也应该去直观感受,用脚丈量,用眼观察,用心感受。行胜于言,有些历史问题,若从书本文字堆中去寻找,颇感吃力,但当你站到历史“现场”面前,有些问题的答案就直接摊开。置身历史的发生地,切身体会和感受历史的脉动,这对于历史追寻者的史学思维塑造,使他们对某一历史专题的理解,对有些问题的记忆,将会刻上深深的、完全不同的气质特色,这样的机会不可多得!
2014年3月,习近平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的演讲中说:“中国人民在实现中国梦的进程中,将按照时代的新进步,推动中华文明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激活其生命力,把跨越时空、超越国度、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弘扬起来,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让中华文明同世界各国人民创造的丰富多彩的文明一道,为人类提供正确的精神指引和强大的精神动力。”时间已经进入到21世纪,我们又有什么理由不去在前人已经趟出的路子上试试脚力?我们为什么拥有如此灿烂辉煌的宝藏不去利用而又让它们躺在角落睡大觉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