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医肺架炎肿性痛症诊疗技法及应用经验初探

2019-01-08 17:46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9年14期
关键词:药物疾病

贵州中医药大学、贵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贵州 贵阳 550005

苗族医学是我国传统医药的重要组成部分,素有“千年苗医,万年苗药”和“三千苗药,八百单方”之说[1],其特色医药理论体系以及诊疗方法丰富了中医学。近年来随着民族医药事业的飞速发展,苗医苗药也迎来了新的发展契机,其许多理论、治病思路、治疗方法被不断挖掘,应用于临床。肺架炎肿性痛症是肺架痛症中最常见的一个类型,其临床特征与肺炎在症状表现上十分相近,但由于受历史条件的限制,苗医学没有肺炎病名的记载。笔者就肺架炎肿性痛症的病因病机、治疗技法、药物作用机理以及临床经验探讨如下。

1 苗医肺架炎肿性痛症的认识

苗族医学理论较多,如“三生成学说”、“三隶学说”、“九架组学说”、“毒学说”等,随着苗医药不断发展逐步形成了较完整的“纲、经、症、疾”理论基础。许多医者认为肺架炎肿性痛症在此理论的指导下归属于热病热经症,其发病机制主要有二:一者主要是由于人体惠气亏虚,导致抵御外邪的能力下降,风毒、热毒、火毒等邪毒侵犯人体发而为病,即所谓“无毒不生病”之说;二者苗医认为所谓疾病发生无非是人体生成三大基本要素的反常变化,即搜媚若(事物生成的能量)、各薄港搜(事物生成的物质)、玛汝务翠(事物生成的良好结构)三者之间失去了均衡[2],即所谓的“无乱不成疾”。总的来说,苗医认为此病的发生不外乎惠气亏虚、邪毒侵犯两者。苗医学认为热毒入侵,本虚之惠气奋起抗邪,邪正交挣故可引起发热;惠气本虚毒邪易内犯于肺,造成气、血、水失调,肺气雍滞上逆见咳嗽,日久蕴热伤水则生痰;毒邪作为一种暴疟邪气入肺刺激肺组织及胸膜可见胸痛。综上,苗医将临症中表现为身热、咳嗽、痰多色黄粘稠、咳时胸痛等者归属于肺架炎肿性痛症的范畴。

2 苗医肺架炎肿性痛症的诊断

苗医学诊断疾病主要是通过眼察、耳听、鼻闻、口问、手拿等途径,从而了解疾病的各种症状以及体征,进行综合评判分析,辨清疾病的冷、热二性,为疾病治疗提供临床依据[3]。在眼察方面,苗医通过观看患者神志、面色、指纹等辨疾病危急,如肺架炎肿性痛症患者神情靡靡伴面色红而黑者常提示疾病危重需立即住院治疗;在耳诊方面,苗医认为呼吸重、鼻息急、语言重浊、咳声洪亮者多为热病;反之为冷病;在问诊上,苗医十分重视询问发病时间,常根据发病时间判断疾病虚实;在拿脉方面,根据患者脉搏强弱、节律等变化判断疾病病性以及预后,若脉强而快者多提示热病,脉有力、平稳者提示疾病预后良好,反之则预后不良;在闻诊里,主要嗅人体排泄物(呕吐物、二便、痰等)以协助疾病的诊断。以上这些诊断技法的综合运用可帮助肺架炎肿性痛症进一步诊断,评估病情变化以及预后。

3 苗医肺架炎肿性痛症的治疗

苗医治疗疾病的方法独特,形式多样,但万变不离苗医治病三原则,即调整搜媚若、补充各薄港搜、改善玛汝务翠。苗医认为治疗肺架炎肿性痛症的前提是补充惠气,多采取补体法;肺架炎肿性痛症产生的另一关键是毒邪,治疗以祛“毒”为主,根据不同性质的毒邪选用不同的治“毒”法来治疗,常用的如表毒法、退火法、排毒法以及克毒法等。根据所处的阶段、发病时间、体质、精神状况及并发症等,在补体祛毒法的基础上结合相应的疗法或配伍相关的药物全面兼顾,治法灵活多变。

3.1 内治法 苗医将疾病分为冷病、热病两大范畴,在此基础上制定了“冷病热治”、“热病冷治”的治疗原则。肺架炎肿性痛症分属热病范畴,在治疗上多采取药物归经为冷经的药物,治以表毒退火、滋阴润肺为原则。《中华本草苗药卷》与《苗族医学》中记载的诸多药物均有表毒退火、补惠气及汁水之功。其记载具有表毒的药物有:锐阿都偏(岩豇豆)、蛙本反(蒲公英)、家姜勒(败酱草)、都阿能(十大功劳树)、窝久碧幼(一朵云)、窝与那(千里光)、锐本棍(一支黄花)、衣修(石膏)、蛙抱有(金荞麦)、窝比省(虎耳草)等;记载有补充汁水浆液(务泔、务泞)的药物有:野鸡果(沙参)、基加欧幼(麦冬)、额给哥坝(桔梗)、波嘎梯(百合)、真花修(天花粉)、窝嘎单里(百部)等。苗医组方精简,针对性强,多为单方,所用药物多为植物药以鲜品入药,将药效的发挥称作走关。苗医对肺架炎肿性痛症多用内治法。

3.2 外治法 苗医常见外治法有: 刮痧、火罐、放痧、烧灯火、抽箭、弩针、佩戴法、放血法、熏蒸法、火针法、外敷法、诱导法、气功法、体育法等。主要通过各种体外操作手法作用于机体表面,以经络传导、经皮吸收的方式来调整人体机能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从肺架炎肿性痛症形成的病因来看,若风毒侵犯机体者,可采取刮痧、火罐疗法,将毒散出;热毒侵犯时可采用放血疗法,通过血液流出带走毒邪起到解热;寒毒可用熏蒸法;局部疼痛可用外敷法等,治疗方式据邪毒性质而选,即苗医所谓因邪而辨。肺架炎肿性痛症结合其临床表现可选用刮痧疗法、放血法等外治法;先天惠气亏虚者还可以结合气功、体育锻炼等其他方术补充人体惠气,提高机体防病能力。

3.3 奇治法 奇治法又称巫术法,是“巫医一家,神药两解”特殊形态下巫、医共同发挥形成的特殊治疗方法,其本质主要是药物和巫术结合,是少数民族医学具有的独特治病方法,主要包括化水术、禁咒术、催眠术、什针术等[4]。笔者认为所谓巫术即“安慰剂效应”,有一定的心理干预治疗作用,不能完全否认其在治病过程中的地位。肺架炎肿性痛症患者由于发热、汗出、剧烈咳嗽等常致睡眠不足、心情烦躁、畏惧生病等情绪产生,民间许多苗医通过使用化水术以及咒术证明是可以缓解此等症状。此法是巫师或者大祭司手持半碗水、口念咒,然后将“施法”后的水让患者服下。化水术、禁咒术等奇治术被巫医文化裹上了一层神秘的外衣,常不被现代人接受。

4 典型案例

患者,杜某,男性89岁,既往患慢性阻塞性肺气肿30余年,常反复发作、多次住院使用抗菌药物治疗。2018年11月入院。入院时发热,最高体温39.3℃,伴有咳嗽、咯黄色粘痰、咳时胸壁疼痛、稍憋气,无明显喘息、呼吸困难等症。胸部CT提示双下肺感染伴右侧少量胸水,诊断为双下肺肺炎。西医给予左氧氟沙星、多西环素联合静滴抗菌,1周后症状无改善,将多西环素改为头孢哌酮舒巴坦,3天后症状仍无明显改善,憋气加重,血氧饱和度未吸氧时86%~88%。症见:咳声粗,黄色粘痰量多,大便偏干,舌尖红,苔白而干,脉滑数。辨证为痰热壅肺兼气阴两虚证,处方:十大功劳树20 g,生石膏20 g,石吊兰20 g,猫爪草20 g,桔梗15 g,百部15 g,蒲公英30 g,瓜蒌30 g,太子参15 g,麦冬15 g,天花粉15 g,苦荞连15 g,一朵云10 g,虎耳草10 g,黄芩10 g,桑叶6 g,荷叶6 g,生甘草6 g。3剂,水煎服,1剂/d。服药后热退,波动在37~38℃,易反复,咳嗽咳痰明显减少,未吸氧时血氧饱和度已稳定至95%~97%,3剂后守方,并停用抗生素,继服5剂,患者未再发热,偶有咳嗽、痰不多,病情大愈。

按语:石吊兰又称岩豇豆,性冷,入热经,味苦涩,主要功能为表毒止咳,药理研究证明其煎剂对于金黄色葡萄球菌、卡他球菌、肺炎球菌等都具有一定的抑菌效果,所含的黄酮类化合物也有祛痰、平喘和镇咳作用[5];猫爪草性辛、甘、温,可走肺架,具有化痰、散结、解毒的作用;十大功劳树味苦、性冷,入热经,功善清热、燥湿、解毒,主治肺热咳嗽,药理研究可抗多种革兰氏阳性菌和阴性菌[6];生石膏入热经,可清热泻火;桔梗味苦,性冷,入热经,功善宣肺、祛痰,主治咳嗽痰多症;百部入热经,润肺止咳,药理研究可抗肺炎杆菌、乙型溶血性链球菌等病原微生物,同时具有镇咳、平喘作用[7];麦冬,善于滋阴润肺、益胃生津,主治肺燥干咳,还可调节免疫补亏虚之惠气;天花粉可补充务泔、务泞以润肺;蒲公英、一朵云、虎耳草均可入热经,表热毒;苦荞连、黄芩、桑叶、荷叶、瓜蒌清热化痰;太子参顾护气阴,甘草调和。患者年老,多次感染,惠气及务泔务泞本虚,在大量表毒药物的基础上结合患者本证加入益气润肺辅以化痰之剂防治肺炎复发;表毒药物多性冷味苦多用、久用可损伤脾胃,故加入固护胃气的药物。诸药合用,共凑益气表毒、补脾益肺之效。

5 小结

肺炎作为临床常见病、多发病,虽然目前诊疗技术在不断进步,新型抗菌药物在陆续上市,但病原体增多、变异、耐药,使其发病率、病死率高[8]。肺架炎肿性痛症作为肺架痛症中最常见的类型,其在症状表现上与肺炎十分相近。苗医独特的诊疗方法为该病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也解决了复发率高、住院时间长、抗生素敏感性降低等难题,同时在该病的预防及病后调摄方面也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肺架炎肿性痛症在理论、病因病机等方面的认识还不够完整,不够系统;同时由于受地域的限制,各地区的苗医存在差异,导致苗医学缺乏标准化认识。在今后的发展中,有待建立一套统一的肺架炎肿性痛症诊断标准,使之更加的系统化、规范化、标准化。

猜你喜欢
药物疾病
降低胆固醇的药物(上)
降低胆固醇的药物(下)
新型抗肿瘤药物:靶向药物
蛙类疾病分不清楚,导致乱用药,这几个疾病一定要注意
如何选择降压药物?
不是所有药物都能掰开吃——呼吸系统篇
进击的疾病
尿碘与甲状腺疾病的相关性
易与猪大肠杆菌病混淆的腹泻类疾病鉴别诊断
立秋后要注意调养预防呼吸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