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经营模式探索发展之路
—— 青海省甘德县岗龙生态畜牧业合作社发展纪实

2019-01-08 21:04罗玉珠
中国农民合作社 2019年10期
关键词:入社草场牲畜

■ 文 / 罗玉珠 多 杰

在农牧业发展新形势下,青海省甘德县岗龙村生态畜牧业合作社立足实际,以全国草地生态畜牧业试验区建设为契机,以股份制改造为着力点,以切实转变传统牧业经营方式和一二三产融合发展为切入点,以发挥党组织党员示范带头作用为出发点,以产业精准脱贫和增加牧民收入为落脚点,突破传统畜牧业经营方式,实现转型升级,畜牧合作经济蓬勃发展,呈现出新气象、新亮点。

一、基本情况

为破解“人、草、畜”矛盾日益突出和牧民增收难等矛盾,2009年8月,岗龙村党支部书记赞忠召开了牧民动员大会,决定以15万元扶贫资金为启动资金,组建岗龙村扶贫互助社,当年只有22户牧户加入,经营方式为代牧制,年底收益分成,迈出了探索牧业发展变革的第一步。

2011年,全村178户牧民全部入社,入社人数达769人,劳动力394人,全村牧户草场全部折股入社,整合入社牲畜4095头牛,其中政府扶持资金购买牛1313头,牧民入社2502头(繁殖母牦牛2137头、种公牛365头),放生牛280头。2015年,岗龙村被选定为果洛州推进全国草地生态畜牧业试验区试点合作社,通过股份制改造成为岗龙生态畜牧业合作社。

二、主要做法

(一)推进股份合作制改造,实现规模化经营

1.生产要素优化配置,实现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牧户变股民。经成员大会通过的章程规定:成员现金入股,500元为1股;牧户以草场和牲畜折价入股,每股500元,草场分为禁牧、可利用和黑土滩3类,草场入股按照草地承包使用权折标准亩计算,可利用草地每100亩为1股,黑土滩不折股,整合后由合作社统一保护和治理。经核算,合作社股份合计51133股,总入股金额2556.66万元。其中:牲畜入股,入股牦牛2502头,折股金额1218.85万元;草场入股,入股草场128828亩,折股金额64.41万元;国家投资资金全部折股量化到每个成员,涉及牧户178户,每户折股71539.33元,折股金额1273.4万元。按照章程规定,合作社收益提取公积金、公益金后,实行成员以所持股份按股分配。

2.草地科学规划,合理利用,划区轮牧。合作社针对夏秋草场牲畜承载力强,冬春草场牲畜承载力弱的现状,草场分类不分级,全部折股纳入合作社,制定草场划区、牲畜轮牧的划区轮牧方案,明确规定放牧顺序、放牧周期和分区放牧时间,逐区放牧,轮回利用,实行一个季节一个区的轮牧方式。全村草场面积284208亩,其中夏秋草场112583亩,冬春草场128828.002亩,黑土滩面积16796.998亩,乡政府草场租赁给合作社2.6万亩。

3.牲畜分群饲养,实现高效养殖。为提高养殖效率,繁育优良畜种,优化畜群结构,合作社对入社牲畜分群不分家,实行集体统一经营。以草定畜,超载牲畜与州级肉食品加工企业对接后全部出栏出售。合作社以饲养牦牛为主,整合后牲畜存栏由原先的8719多头(只、匹)下降到4095头。牲畜组群分为4组,母畜63群,每群50头;公畜(肉牛群)2群,每群100头;种畜5群,每群93头;放生牛4群,每群70头。与放牧员和挤奶员签订协议书,奖罚分明。逐步淘汰杂畜,专营母畜群,按照牲畜种类、生产用途、性别、等级重新组建畜群,实现标准化养殖。同时,为提高牲畜饲养效益,在分群饲养的基础上大力推行牲畜高效养殖技术,实现养殖科学化。

4.畜疫防治实现了群防统治。合作社将牲畜整合后,固定放牧地点、放牧人员,给牲畜的两季常规疫病防治疫苗的注射及常见寄生虫病驱虫药的投服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实现了乡兽医站统一时间、统一人员、统一药品按群防治,统一治疗的措施,避免了防疫有漏洞、留有死角的可能性,保证了牲畜的健康成长,确保了合作社的预期收入。

(二)成员分工分业,用工按劳取酬

合作社根据成员能力进行分工,合理分配到不同岗位。每年通过牧民自愿申请和全体成员民主投票,选拔放牧员等人员从事畜牧业,劳务输出人员可在县城从事洗车行、出租车、宾馆、餐厅、公司工作,还可在合作社从事藏族服饰、家具等生产和畜产品销售工作。

(三)产品统一销售,实现市场对接

合作社积极与畜产品加工企业对接,实行牲畜有序出栏、统一销售。合作社建成规模化养殖基地2处,全封闭畜棚15栋,年可饲养牲畜1000头,可对淘汰杂畜进行短期育肥后集中出售,2018年出栏200头,实现经济收入150万元。合作社在县城步行街购置1处商铺,统一销售合作社的酸奶、土特产等各类物产,经济效益大幅提升。

(四)三产融合发展,推进经营转型升级

合作社通过积极整合各类项目资金,加快发展二三产业,先后建成了岗龙牦牛鲜奶加工厂、奶源基地、蔬菜大棚种植基地、餐饮店、粮油店、土特产销售部、饲草种植基地等实体,为转移富余劳动力奠定了坚实基础,同时推出了“鳌云”牌纯牦牛奶、酸奶、糌粑等一系列高端乳制品,并取得了QS(生产许可)认证,深得市场认可。

(五)生态奖补资金,整合用于发展生产

合作社通过成员大会决议,将2017年草原生态奖补资金统一整合后投入乳制品加工厂的改扩建中,以股份形式折股到每个成员,在保护生态和发展产业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为成员的长期收益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取得成效

1.合作社成员增收明显。入社前,大部分牧民除政策性收入外,仅靠零散销售奶产品、蕨蔴等获取收入。入社后,牧民增加了劳务性工资和合作社股份分红收入。2015年,合作社纯收入60.3万元,户均收入3816.46元。2016年,合作社总收入417万元,其中用于发展、工资等支出288.84万元,用于分红128.16万元,人均分红1667元。2017年,合作社通过产业化养殖及种植,纯收入达239.95万元,分红达164.25万元,人均分红2314元,增收效果相当显著。

2.劳动力分工分流。全村劳动力394人,从事放牧、挤奶等工作的198人,转移到二三产业的70人,外出务工的126人。

3.生态保护成效显著。通过合作社对草场和牲畜统一整合,以草定畜、统一管理,科学分群划区轮牧,实现草畜联动,从原存栏牛8719头减至4095头,减畜率为53%。在12.89万亩草畜平衡区,饲养牛3150头(理论载畜量3222头);租赁草场2.6万亩,饲养牛745头;2800亩饲草基地,饲养牛200头。在组群与放牧中,将放牧数量控制在理论载畜量以内,严防了因超载而导致草场退化,做到了提质增效、禁牧不禁养。

猜你喜欢
入社草场牲畜
20世纪五十年代内蒙古牲畜改良工作初探
浅论九三学社组织开展入社谈话的方法
交换牲畜
万亩草场雪凌奇观
天然草场退化的原因及防治对策探究
新草场有多远
失去自由的地方—牢
青青草场
全国42%的农户加入了合作社
冬季牲畜的饲养管理和疾病防治